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牌匾
城人小说
小橙 · 迷信迷途
叶凡站在一间古旧的小店前,抬头看着牌匾上泛黄的“天机堂”三个字。他掸去肩上的雨水,推门而入,心中带着疑惑和警惕。
1天前
城人小说
周刊专题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68岁的李德才依然坚守这门即将消逝的手艺,试图在时代洪流为传统牌匾保留一席之地。他渴望寻得接班人,将牌匾雕刻手艺延续下去,可惜尚未遇到有缘人。
2月前
周刊专题
天天精彩
用眼睛去旅游 | 游走荷兰街老屋 探寻牌匾文化
(马六甲1日讯)游走在古城的老屋区,抬头处处见门楣挂着一幅黑漆金字牌匾,总觉得它不仅是文字及民族文化,更是祖辈对家族后代的祝福和期许,这些充满关爱的生活细节,如今成了游客眼中的珍贵人文风景线。 这些传统木雕牌匾的文字,雕的一般是祖辈的名字、姓氏堂号或吉祥语,牌匾上也有师傅的印章等,有些很新颖,有些则历经风霜;或许牌匾的设计与华丽程度,反映了家境的普通或富贵,但都见证了一个家的喜怒哀乐和成长。 古老又美丽的文化瑰宝 《用眼睛去旅游》带读者换个心情,以游客眼光去欣赏荷兰街老屋之美,一探老屋牌匾、文字雕刻及文化气息,它们都是古老又美丽的文化瑰宝。 荷兰街老屋大概分成三大类,即商业、民宅及非政府组织,如闻人敦陈祯禄的故居、橡胶大王陈齐贤故居、峇峇娘惹博物馆、永春会馆、辛柯蔡宗祠、戴氏宗祠、德教会紫昌阁等,也有商业老字号、画廊、新兴酒店及饮食店,但绝大部分单位都挂着牌匾,传统气息浓郁。 门楣上的牌匾被喻为古建筑的灵魂,它的被保留将是历史的印证,惟如今荷兰街老屋很少姓氏堂号,较多的是祖辈的姓名、名字、座右铭或吉祥语,也有传统和现代商业宝号等。 对联浮雕代表着家的寄望 双木门板上的对联或成语浮雕更是画龙点睛,代表着对一个家的寄望、祖训或祝福,如“振气/祥光”、“福海/寿山”、”皓彩/光清“,”临丰/履泰“、“河图/洛书”等,更多的是用牌匾上二字题的词句,如”瑞霞“牌匾下的门板刻有”瑞影/霞光“、”同发“牌匾下有”同德/发兴“等。 同时,一对窗户上面或窗门也会有四字对联或成语,譬如“三多/九如”、“三多/五福”、“和气/致祥”、“竹苞/松茂”,“龙翔/凤舞”,“四始/三辰”、”皓彩/光清“、”金玉/满堂“、”择善/怀仁“等。 让老屋拥有自己的特色 每间老屋窗户上的文字呈现的方法不尽相同,一般上是平面书法或浮雕,但也有些是附有图案雕刻及彩色的,加上书法字体也多样化,让每间老屋因而拥有自己的特色,写下自己的故事。 历史长河不断流动,荷兰街建筑及人文模式也逐渐改变,有些老屋已经改成商业用途,但店家还是会保留门楣、门板及窗楣上的牌匾及对联,让老屋继续保有老建筑的特点,这也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1年前
天天精彩
人物
匾额收藏家魏国华 / 探寻墨香匾影 保存华人文化
匾额文化始于先秦,并在明清时代盛行。从皇宫、寺庙、官府、亭台楼阁,一直到百姓陋宅,古人极为重视匾额,挂在门楣中央,被喻为建筑物的眼睛。 每一幅匾额融合了书法美学、装潢艺术、雕刻技艺、思想情感等精神价值。以古迹建筑为例,匾额像是一座建筑的灵魂,一个文化载体。但吸引众人眼球的不是匾额,而是匾上遒劲有力的书法,以及背后承载的历史故事。 对大马华人来说,堂号匾额、宗祠匾额就是祖先下南洋的见证,标识着自身的血缘和籍贯。然而,随着时代运转,匾额已不再代代相传,湮没在岁月之中。热爱收藏匾额的魏国华则俯身捡起,在Chengal House悬挂这些匾额,让许多失去昔日芳华的匾额重新焕发生命力。 报道、摄影:本刊 林德成 视频:本刊 陈愐壮 Chengal House位于高渊的一个世外桃源之地,由3间建筑物所构成。一间是完全用旧木家私翻新的双层高屋,在日光散漫下,这里是一个温煦,能令人短暂放空的地方,恬静舒适。从屋檐至阶梯一隅,每件物品有着独特的时光印记和故事,渗透出一股安然的气息。 正中央则是一间偌大的制木厂,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怎么挂了很多充满“江湖味”的匾额。这里也是回收旧木建材、家具的聚集地,等待翻新和送到新主人的手中。 另一间长型的屋子就陈列了许多古旧家具、雕刻品、佛像、匾额,是一个充满惊喜的收藏室。在屋身一旁,亦挂满商铺招牌,意外地形成一道风景线。 魏国华是土生土长的高渊人,与他闲聊时发现原来他在2013年才为人生下半场找到新的兴趣。最早是从事会计师,3年之后进入家具行业,担任总经理长达10年。随后再转型,发展再生木材(Reclaimed Timber)业务,专门回收老建筑的旧木建材,并加工翻新成全新的家具建材。结果不知不觉就过了21年。 旧家具有新的容身之处 其实,魏国华是“意外”投身在再生木材业务。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公司恰好接了一单出口室外家具的案子,而其中一款桌子的桌脚尺寸特别大,制作时间恐怕赶不及。 “当工厂购买新木之后,需要烘干才能制作家具。比方说1吋厚的木板要一两个月才能烘干。如果是4吋的木板,至少要1年以上。” 不过,对方给的期限是6个月,他抓破头皮也想不到解决方案。直至有一天,他前往工厂的路上,看到有人拆卸老屋,而所丢弃的木板宽度和厚度很符合自己所需。他便萌生一个念头,向对方购买几支木板,拿回工厂制成桌脚的样本,交给顾客鉴定品质。结果没想到,对方感到很满意,他也顺利完成订单。 自此,他开拓了一个新商机。在物色二手建材时,他也回收屋主所摒弃的斑驳家具,从中收到很多富有年代感的橱柜、桌椅、屏风、床架等,接着再移交给工厂的修复团队复新。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许多咖啡馆和旅舍会想要追求复古风格,摆上质朴的老家具、物件、装饰品,让人掉入Vintage的时光。魏国华所收集的家具就成了店家的囊中物,他们除了对岁月痕迹着迷,另一方面是价格亲民,比较符合心中的预算。 一切因机缘 才回收匾额 魏国华曾回收过槟城古迹区老屋的木材和家具,当有人想修复老屋时,这些二手木材便能派上用场。“我们也算是最早一批做复新(老屋)的。” 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GTWHI)有列明老屋复新条例,在修复时要用正宗和传统的建筑方法与材料。在古迹区内,若老屋用花砖,就得用回同样的花砖;如果墙外是用正艾木,要用回正艾木。不可以木板变铁条,瓷砖变洋灰。 为何会对匾额特别感兴趣?他脸露笑容地说,一切是机缘吧! “在回收旧木材和家具时,最珍贵的是牌匾。一间屋子可以有二三十件家具或旧木材,但只会有一个牌匾。其实,牌匾最有吸引力和拥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果我不收,没有去保留,那还要收什么?” 一口气购买数十片匾额 魏国华会出国寻宝,像是远赴缅甸、泰国、新加坡和印尼。他称自己为“architectural salvage”,凡是与建筑相关的材料都会回收。可是,在收藏匾额时,他却没有刻意去找,“你内心发愿,这个机缘会慢慢来。我一路走来,有时稍微有注意一下,慢慢地就收很多。” 凭着多年在木材业的经验,以及与生俱来的直觉,他懂得解读匾额的时光质感和独特韵味。每次回收匾额,总会找到很多具历史价值的心头好。多年前,他在槟城就有收到“存义社”的匾额。他说,“存义社”是一个被遗忘的华人社团,类似龙山堂邱公司。“在回收的时候,(发现)不仅牌匾有刻字,几乎饭碗、汤匙、桌椅,会馆的家具都有刻字。” 还有一次,他去缅甸办事,在闲暇时无意间走入一间正在装修的邱公司。因为职业病使然,他便上前与负责人攀谈,询问对方如何处理拆卸的旧木材和牌匾。结果对方领着他去仓库,赫然发现有将近40片的匾额。魏国华于心不忍,决定以一片三四百令吉的价格,跟对方全数购买下来,带回大马收藏。 “他们很高兴,因为他们也不懂要不要烧掉,还是怎么处理。”不过,当问及悬挂具有帮派色彩的匾额,会不会引起误会或其帮派的不满。他倒不担心,因为已成历史,而他是纯粹以艺术眼光展示收藏品。 马来收藏家也收匾额? 马来西亚拥有超过3000种适用于各种用途的木材品种,最早期的匾额不会采用硬木制作,因为硬木太难雕刻了,很难勾勒出细致的部位。因此,他们大多采用软木,像是糖胶树(Pulai)。 若谈论硬木品种,正艾木(Chengal)堪称顶级硬木,适合作为重大建筑的建材,价格昂贵且天然耐久,能够抵抗白蚁侵袭和真菌感染。他举例还有印茄木(Merbau)、甘不木(Kempas),在缅甸,当地人还会用柚木做牌匾。 魏国华截至目前已有300个匾额,但他立志收1000个。“现在距离目标还有70%,到最后会收到什么牌匾我是不知道的。”我不禁地问,会不会专收某行业的金漆招牌,或设下回收的匾额种类和数量,他淡淡地说,有机会回收就收。 突然,他提及一件难忘的事。有一次,在吉隆坡的朋友得知他有意回收匾额,便哀叹地说,如果半个月前知道此事,最少有一百个匾额供选。 对方是政府委任的承包商,当时负责处理双溪毛糯麻风病院的匾额。“那个时候吉隆坡市政局有条例,凡是店屋的招牌必须以马来文为主,中文字要小过马来文。但是,以前旧的招牌是没有马来文,或者马来文字体很小。” 在这个条例下,由于这些旧式招牌不符合规格,市政局便给商家宽裕的时间更换,然而有些店铺早已关闭,联络不上负责人,因此有些招牌就这样被拿下烧掉。 其实,魏国华很少有机会直接遇到屋主卖牌匾。而有些屋主担心被谴责,不会把匾额卖给华裔收藏家,反而落到马来收藏家手中。 “最近有一位森美兰的马来收藏家卖了7片牌匾给我。那些牌匾是来自顺德会馆的,是特别大的牌匾,非常少见。” 他还试过从马来收藏家手上买到峇峇娘惹的牌匾。旧时的峇峇娘惹家族大多是富商,其匾额装饰会非常精致,会额外添加框架,然后在框上雕刻花草植物,甚至还会有八仙、云雕、蝙蝠等雕饰。不过,他坦言,想要收到峇峇娘惹的牌匾不容易,可遇不可求。 计划出版书籍记录心得 在收藏匾额过程中,魏国华也悟出很多心得,打算撰写一本书籍,记录这些匾额的故事和收藏经历。 他称,这段收藏的旅程,他自学如何分析和鉴定匾额文化历史,比如查看题字者、匾额年份、雕刻人的身分等。有些名声响当当的商铺也很讲究,会邀请名家为牌匾题字,从中就会得知本地有哪些知名书法家。举个例子,魏国华在回收匾额时就得知了一位槟城书法家陈逸生。在60年代时,陈逸生期经常为商铺、公司的匾额题字。 至于要如何将归类匾额?是否按年代划分比较妥当?他笑说,现在暂时不去想这些问题。现在,他想尽量达标,尽力保存匾额而不作买卖,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对方能向他证明真的需要一个堂号匾,那么他会转让给他。 “很多人都不懂这些匾额,如果有人懂得珍惜我们的华人文化,应该要多加鼓励。” 关于匾额 如何辨别匾上的文字是采用金漆或金箔? 可以看文字表面是否有“皱纹”。如果是贴金箔,金箔表面遇热会变皱。 何谓“阳雕”与“阴雕”? 匾额分成“阳雕”和“阴雕”。前者是凸出文字,在一片木板上,要雕走90%面积,只保留10%去凸显字体;后者是相反,雕走10%的木板,保留90%的面积,让字体凹陷下去。 匾额与帮派文化 匾上的文字写着“发扬光大”、“忠言义行”、“共抱忠诚”等或与帮派文化有关。 【短片】 Chengal House主人魏国华,热爱收藏牌匾 更多【人物】内容: 恋雪山人黄振景 / 三十年磨一线 大马导演刘国瑞 / 做电影需思考作品的价值 作家张贵兴 / 用动物书写人性的复杂与阴暗 Dondang Sayang传唱者巴哈林 / 传唱民间歌谣 当年的甘榜男孩走进宫殿 作家黃山料 / 被骂亦是被看见
1年前
人物
国际拼盘
印度公主牌匾揭幕 纪念生前力争女权参政
索菲亚公主是旁遮普王室成员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教女,同时是是妇女社会政治联盟(WSPU)成员,她从1909年起在汉普顿宫外出售妇女参政论者报纸副本,以其地位及财富支持妇女投票权。此外,她还支持伦敦的印度妇女教育协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印度士兵提供护理,又在二战期间协助安置撤离人员。
2年前
国际拼盘
会员文
李永球|陆文辉的士林园
虽然甘文丁的三座住家已经被拆除,难得的是中华民国元老黄兴赠送的牌匾,目前依然保存着,但面对严重腐朽问题,希望有个好的保护方法能够永久保存着它。 昔年孙中山到南洋各国宣传革命以推翻清朝,各地都有支持者。在太平,支持者以陆文辉、文祝兄弟为最。 陆文辉(LOKE MAN FAI)生卒不详,原籍广东新会。他们兄弟南来太平工作赚到了钱,就开始创业,从事锡矿与橡胶种植行业。在太平、甘文丁、乌鲁十八丁、司南马、拿乞、打巴、布先、甲板等地拥有锡矿场及橡胶园。 1984年出版的《孙中山全集》里有孙中山写给陆文辉的信函,如1913年1月11日信中谓欲派他前往南洋,会同邓泽如商办银行招股之事云云。1914年10月9日又函说某人在南洋筹款,此人恃势横行,杀人无算,包括南洋同志,请文辉速往南洋设法打消彼辈筹款之效果云云。 1910年孙中山到槟城召开会议时,不久离开槟城,留下其卢夫人及陈翠芬等人,孙氏嘱托陆文辉等革命人士代为照顾之,直到民国成立,才送她们回去中国。 陆文辉积极支持孙中山及黄兴领导的革命组织,以推翻清朝帝国,建立民主共和国。民国成立之际,他人在中国,有幸参与孙中山及黄兴成立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黄兴亲自书写两幅牌匾书法,一赠给陆文辉的“士林园”,一送给太平陈继祖的“长春圃”(此匾已不存)。士林园匾被陆文辉悬挂在甘文丁的住家,牌匾文字:“士林园,中华民国元年夏,文辉同志,属题,黄兴”。印章三枚,上款处椭圆形闲章文字:“划除世界,无所障碍,均之传看”;下款处两个四方印章是:“亨强所作”、“黄兴之印”。 黄兴(1874-1916)乃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当年与孙中山出生入死,担任多个党国重要职位,逝后获得国葬于湖南长沙。 [nonvip_content_start] 陆文辉的住家位于太平甘文丁(靠近基督教墓园),共有三座,呈品字形。他把黄兴赠的牌匾悬挂在甘文丁的住家,这里本来是要招待孙中山的。可是孙氏不曾住在此,而是住在其兄弟文祝(LOKE MAN CHOKE)位于甘文丁郊区八英里的家里。 陆文辉有三位夫人,育有数名儿女。四十多岁之际,逝世于中国,坟墓在当地。儿子忠协(译自CHONG HIP),其孙国义(译自KOK YEE)是一名空军,曾经参与围剿马共,多次目睹战友为国捐躯,也抬过被打死的马共遗体。他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功勋,获得统治者授予勋衔,已76岁的他目前退休在家。 国义说,小时候他住在甘文丁祖父的家里,那是马来兼西方式的高脚房屋,底下空间不高。50年代尚有中国新客南来工作,到达太平就暂时安排住在房屋底下,空间极为低矮,必须弯身进入。经过数日后,就有人带去锡矿场或园丘工作去了。住家附近就是他们的橡胶园丘,屋前大路后的平地就是锡矿场。1948年我国紧急法令时期,父亲不敢到郊区的园丘去处理事务,盖因担心被马共杀害,一切由“甲巴拉”(工头)负责处理,收割多少橡胶都由他呈报,由于无法知悉真实情况,在没办法之下,其父只好售卖所有的胶园。他们家族人丁兴旺,他曾在霹雳拿乞地方与叔伯兄弟家族合照,竟然有百余人。 虽然甘文丁的三座住家已经被拆除,难得的是中华民国元老黄兴赠送的牌匾,目前依然保存着,但面对严重腐朽问题,希望有个好的保护方法能够永久保存着它。
2年前
会员文
星云
华益药行——源记/黄俊豪(士姑来)
亚沙汉新村是个位于柔佛和马六甲边界的小镇。沿着公路驶入村口,车窗外各式各样的木屋透出一股舒适慵懒的乡村气息。小镇里有一棵树干粗大到足有两个成年人臂长的老树,承载了许多小孩的童年回忆。老树不远处有一排店屋,从右边数起第二间就是我阿公的药行——源记。 药行的店门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只有正上方一块发黄的牌匾,朱红色的字漆写着“华益药行——源记”。每天当熹微晨光艰难地穿过门缝时,阿公就会拿出长尺拨开门上方的插销,再弯下腰把门下方的插销拉起,推开那老旧的木折叠门。木门总发出有些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好似在诉说着自己这些年所经历的风吹雨打。店的左侧有个玻璃柜,摆着些平日常用的药膏药酒之类的。止痒的虎标万金油和“Zam-Buk”,祛风的如意油,三脚标清热水,止咳化痰的川贝枇杷膏,这些瓶瓶罐罐摆在玻璃柜里,都是药行的畅销品。 阿公还有一个黑色的木柜台,与玻璃柜摆成直角面向店的右侧。小时候我总喜欢垫着脚尖,玩弄着柜台上那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左手拨弄着阿公的老旧算盘,右手摆弄着杆秤和秤砣,煞有其事地抓药,然后拿起紫红色的纸把阿公沉甸甸的镇尺包起来。 阿公则是在一旁用擂钵捣着中药,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调皮捣蛋。直到我捣鼓累了,阿公就会打开抽屉拿出零钱,唤过哥哥和弟弟,让我们三兄弟去买包子和零食吃。下一刻3个身影就会出现在大街上朝杂货店飞奔而去,留下站在门口一脸无可奈何的爸爸妈妈。 静静看着阿公变魔术 靠着药行左侧的墙面是阿公的百子柜,一个个黑色的抽屉排满了整面墙,每个抽屉都刻上了里头药材的名字。脱落的字漆,破损的抽屉,黯淡的黑漆,哪怕被岁月这无情的石磨碾过无数年头,阿公的百子柜依然不屈地守护着它的骄傲,守护着它面前那佝偻的身影。当阿公在抓药时我都会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看着阿公像变魔术一样从不同抽屉拿出各种中药材,照着药方称重,或碾碎或捣成粉包起来,最后在紫红色的纸包正中端端正正地写下药方名称。 小时候我们这几个小孩喜欢在店前的空地嬉戏,有时候会有人停下问我们有没有卖药膏药酒。怕生的我立马转身一溜烟儿地就朝店里跑去,嘴上不停喊着;“阿公,阿公,有人找你!”哪怕在阿公离世好几年后,依然还会有外来客在那块牌匾前停下。然而时过境迁,当初掉头跑去找阿公的胆怯小孩已是少年,在柜台后低头拨打算盘的身影却已成追忆。
2年前
星云
VIP文
莫家浩|西洋伯公道光匾
在柔佛笨珍县的北干那那小镇新村里,有一座名称颇为特别的庙宇——西阳伯公宫。当地人相信,西阳伯公宫里供奉的主神乃开山圣侯,香火来自西洋港,因此又可称作“西洋伯公”。1950年代迁新村,神明也随西洋港的居民一同迁入北干那那,又言“西洋”与“西阳”音近,故庙名复被转写为“西阳伯公宫”云云。 西洋伯公与西洋港,听起来洋气十足。当地有一种说法,称早在柔佛港主制度发轫前,新加坡英殖民官员就曾为寻找水源,循河流来到北干那那附近勘探并驻留。因为英国人比华人还早来到此处,故称之为西洋港。此传说虽显得望文生义,但与二战前的新加坡英殖民政府在当地寻找水源,并修建蓄水池以供应新加坡的史实相呼应,颇值继续玩味。 [vip_content_start] 目前学界对于西洋港所在的考究,基本已有共识。根据笨珍文史研究者李文辉老师的爬梳,1885年与1913年的《新加坡与海峡殖民地索引》(Singapore and Straits Directory)中皆记录到在槽(Choh)这个地方有个或拼作See Eo、或拼作See Ngeung Kang的港脚(Kangkar),其实两者都是“西洋”的潮汕方言读法,同时也侧证西洋港的“港”字,应作为19世纪中后期柔佛境内大量出现、主要由华人开辟经营、种植甘蜜胡椒的港脚来解。至于Choh之所在,结合昔日的西阳伯公宫口述资料,基本可断定为埔来河(Sungai Pulai)上游支流的而南槽溪(Jeram Choh)一带。 除了庙名,西阳伯公宫还有另一件令人啧啧称奇、至今悬而未解的文物。早在20年前,由南方学院主持的柔佛潮人史料搜集计划中,便已发现在西阳伯公宫所保存一块《万世永赖》牌匾,上款为“道光丙申年腊月吉日立”,落款为“沐恩治子枋澜众等敬刊”。查道光丙申年腊月,即公元1837年1月初至2月初。单以年份论之,此在柔佛境内数一数二年代久远的中文文物。此牌匾内容载于稍后出版的《潮人拓殖柔佛原始资料汇编》,之后鲜少被提及。究其原因,或许正如当年曾担任柔佛潮人史料搜集计划助理的李文辉写在《2018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里的<西洋港与顺天港>一文中所言:“匾额所志年份甚早,似不符合华人大规模迁徙柔佛的历史背景,加之重新漆上红底金字,失去本来面目。对这件文物,我的态度是存而不论。“ 诚然,孤证不立乃史家素养,因善意修复而导致史料失真的个案也不少见,这一切原本似乎是一条考证的死胡同,但仿佛天意弄人般,同样载于《2018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里的,尚有一篇由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生(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徐冠勉所翻译、出版于1780年的荷兰文献,题为<关于甘蜜的报告:它在马六甲的种植和制作>,原作者亚伯拉罕姆斯·库佩勒斯(Abrahamus Couperus)是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驻马六甲的初级商人(onderkoopman),文中相当详细地介绍了18世纪马六甲海峡沿岸的甘蜜种植与制作方法,其中最让我在意的,是他提到了1758年,人们开始从位于马六甲南部的“Pontjan”将甘蜜种子引进马六甲栽培一事。 “Pontjan”所指何处?若在马六甲以南,最有可能的选择,必然包括笨珍(Pontian)。我们知道,在1730年代,廖内的武吉斯副王(Yang Dipertuan Muda)达因仄拉(Daeng Chelak)已开始引进华人到廖内群岛开辟甘蜜种植园。笨珍与廖内群岛仅有一水之隔,因此1758年的笨珍地区,确实有可能出现甘蜜种植园,甚至会有华人参与其中?从这点出发,1837年的《万世永赖》牌匾,或许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突兀的发现那么简单了。 然而,若单凭一篇荷兰文章,便想鲁莽地证明华人在柔佛港主制度发轫前的18世纪便已涉足笨珍,或武断地认定西阳伯公宫里的牌匾便是上述铁证,显然会把人带去荷兰。我们必须坦诚面对1758至1837年之间的相关史料空白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甚至连牌匾落款的“枋澜众”究竟何许人也亦待解。不过嘛,历史研究从来就不是追求一锤定音,不断推敲、摸索、求教与自省的过程,所谓正确答案或许永远不会找到,但这不也是学习历史的乐趣与价值所在吗?
2年前
VIP文
花城
手作的温度 | 兄弟一凿一刻留好口碑 精雕牌匾 刻画人生
佘利辉和佘利强两兄弟,在念小学的时候就已兼职打工赚取一点收入,他们在住家附近做过各种手作的活儿,小时候也曾到厂里向师傅学习木艺,长大工作后,兄弟俩偕手合作经营家具与雕刻,近年专注于牌匾雕刻。两人凭着两双手,刻苦耐劳,兄弟同心,建下了良好口碑。
3年前
花城
都市动态
底部遭撞击断裂恐倒塌 盼重建安邦太子园牌匾
安邦太子园入口处的牌匾早前疑遭重型交通工具撞击,造成牌匾底部的洋灰断裂。
3年前
都市动态
更多牌匾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