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独立思考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读报纸的无用之用,我们培养独立思考
“现在回想我也觉得很奇怪,如果你问当时候的我,作为一个中学生喜不喜欢看报纸?应该不太可能会讲喜欢的,那个年纪怎么可能会喜欢看报纸呢?可是回顾整个参赛、备赛过程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痛苦,到底是为什么呢?” 马华作家郑羽伦,在成为诗人以前,曾经获得“星洲日报中学生时事问答比赛”全国冠军。那年是2009年,羽伦还是高二生,他说当时他的目标甚至只有一个,就是拿到冠军。 “参加时事比赛占据了我中学生涯很大一部分,也可以讲是我的精神支柱。因为学校很支持我们,不只是专门成立一个‘时事研究社’,社团成员可以一起备赛,而且要去吉隆坡比赛、拿奖的交通都是老师帮我们包办的。那时候得奖还有奖金,我记得那时候我拿到全国冠军的奖金之后,就去买了一只手表给自己,一直戴到今天。” 不是只看标题就能懂的 当年比赛的题目,羽伦说不只是范围广,问得也很细。换作今天,这些答案也许是谷歌一下就能马上得到的,但千禧年代资讯仍未发达,获得答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比赛的题目会问得很细,你一定要读过内文,绝对不是随便看标题就可以知道答案的。那时候我很拼,去图书馆借了一大堆报纸,拿着红笔跟尺就开始划重点,当时候我可以讲是报纸上每一个字都去读,除了广告和讣告(笑)。我觉得这个过程让我对国内、国际新闻有更深的了解,也培养了兴趣。” 羽伦一开始参赛纯粹是因为学长带路,后来在过程中持续获得资源和奖励,推动他更投入其中。原以为这是一场毫无目的的热忱,却是在累积兴趣、形塑技巧之后,慢慢影响了他的思维。“当你累积了这些资讯,你会开始思考这个社会的运作,它跟政治的关系,到最后你会得到什么样的价值?我觉得这对我之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 就读文学风气兴盛的居銮独中,羽伦创作的年纪很早,带着书写的野心,这些年阅报所得的资讯都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他创作的一部分,他写社会、写政治,在一众文笔和题材相对稚嫩的中学生中脱颖而出。“会这么享受这个过程,一来是学校给我们建立了很好的环境,有老师和学长姐的支持,也有我自己对社团的情感。再来是通过这个过程,让我建立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至关重要 不管是过去或是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十分专注学业,要补习、考试、升学,对于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根本无暇关心。但羽伦正好相反,当同学们都在问他“为什么每天都在读报纸?”、“读这些有用吗?”,羽伦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一直很质疑我们的学习方式,像是明明是开放式的考题,但是作答的时候,老师却要我们一字不漏地背答案,一定要这样写才是对的。我不认同,我觉得我反而是更早培养到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的能力。它让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老师叫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独立思考很重要,在资讯匮乏的年代,也在这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当现代人驰骋在无止无尽的流量之上,所有的资讯和答案都变得垂手可得的时候,判断反而成为了更重要的能力。羽伦提到从小阅读报纸吸收大量资讯没有让他成为一台复读机,反而训练了他对时事的敏感度,让他在日后也成为了一名自媒体创作者。 体验自媒体生态,传统媒体需守住公信力 去年羽伦在YouTube上设立了频道“诗人说”,在这之前他没有受过媒体相关的训练,却也能在内容制作上相对有把握。“我知道要从什么地方查资料,要怎样构述一个故事,这些都是时事比赛的训练所学习到的,但在过程里面我也发现到很多问题。” 初初尝试自媒体平台,让羽伦对时下的媒体环境有了更多感触,包括在“自己想做的”和“观众想看的”之间拔河,也包括在做资料调查时发现各大媒体对报导的态度,似乎不再是一个“刊登出来的就等于正确”的时代。 “现在很多媒体为了抢快,都忽略了要查证事实。我觉得在现代资讯选择这么多,作为传统媒体更应该把持好这个部分。因为真的要讲报纸有什么是其他媒介取代不了的,我觉得会是公信力。” “报纸有近百年的历史传承,对很多人来讲,报纸讲的就一定是真的。这点其实很珍贵,现在就算有很多做得好的网媒、自媒体,都没有报纸的公信力。所以作为传统媒体,我觉得应该继续紧守这个底线,维护自己的公信力。”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唤醒文学被忽视的力量 新纪元文学创作营&文学奖养成班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科技无法取代的人情味 乐龄照护服务日渐吃香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动手升级再造把垃圾变黄金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看清医美价值及概念误区 恢复原有自信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纸扎艺术需新血夕阳行业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文化说】方志聪教练:跆拳道展现人生态度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在数字时代阅报,鼓励中学生紧跟社会动态
3月前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ChatGPT——学习的助力?阻力?
2022年杪,OpenAI发布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专门用于生成文本及自然语言对话。短短数个月,ChatGPT红遍全球,成为史上最快达到100万用户的平台之一,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 AI)的发展迈向新高峰。 用户可以向ChatGPT提出问题或输入对话来与之互动,模型会生成回应或继续对话。它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成为聊天机器人、智能客服、虚拟助手、自动问答系统等,为人带来更大便利。 如此“聪慧”的人工智能工具,一度于学术界掀起热议。从简单的问题至复杂的学术问题,ChatGPT可谓应答如流,甚至可在不到一分钟完成数千字的学术论文,引起学术界的担忧,包括有关版权、引用参考、学术诚信、人工智能辅助作弊等。 以前,遇到问题就“问Google”,如今,人们似乎已习惯向ChatGPT“求助”。而学生在求学时,是否也常常“问ChatGPT”?它是学习的助力,抑或阻力? 【动力青年‧你说】 Lily(中文教育系大四生,24岁) :看似完美,其实不然 对我而言,ChatGPT最大的贡献就是能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帮助我更深入思考,非常省时、省力。我通常会在赶功课或工作时使用ChatGPT,例如,我在校实习时,需为学生写一篇有关保护地球的演讲稿,只需打上几个关键词,ChatGPT立即生成一篇几百字的稿子供我参考,非常方便! 虽然ChatGPT似乎可以无止境地提供资料,但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完全准确,加上未经核查,可信度颇低,如果仔细审查,就会发现错漏百出;并不像学术论文,会提供出处让人参考。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在做作业时必须小心使用ChatGPT,查明资料的真实性。若滥用,不单影响课业成绩,甚至削弱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如何,我仍会使用ChatGPT,只要善用,还是有益处的。 Tan(信息技术系大二生,21岁):不能完全依赖 ChatGPT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做功课时,若对某个理论不明白,只需问ChatGPT,便能立即获得简单易懂的解释。有时候,它的回应并不完全正确,我会到一些可靠的网站确认资料了再修改。 另外,ChatGPT也会编码,这给我很大方便。我只要输入所需要的功能,它便会立即按照“吩咐”编码。若是较复杂的程序,如制作一个网页,我只需找到合意的网页截屏,再粘贴到ChatGPT,它便能按照网页设计编出相应的代码,非常快速。当然,我之后还需要检查、确认编码正确,再作适当修改。 有的同学使用ChatGPT完成功课后,为了避免被老师发现,会先将答案粘贴到某些人工智能内容检测网站(AI detector),从中修改再交上。我认为,ChatGPT固然能减轻做功课的“负担”,但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完全依赖它,不认真学习。毕竟,只有拥有知识,才能辨识ChatGPT所给的答案是否正确。还有,我们仍需在没有ChatGPT的帮助下,应付期末考试! 敏(心理辅导硕士研究生):它是一把双刃剑 我通常使用ChatGPT为我提供想法、简化并美化句子,这对我课业帮助颇大。记得第一学期,我不熟悉学术理论,将资料输入ChatGPT,简单易懂的解释就出来了。还有次,我与组员预备呈堂功课,内容有了,却不知如何找重点、编排次序,于是将内容输入ChatGPT,它直接为我们准备了呈堂程序。 然而,ChatGPT也不完美。近期构思研究计划时,我发现ChatGPT所提供的大部分资讯网络上已有,并没有新意。因此,我并不会完全相信ChatGPT,学生也需要自行学习,查询资料、确认来源等。 我认为,ChatGPT是一把双刃剑,它确实能帮助我们缩短工作时间——平时可能需要长时间预备的功课,几秒就写好了。惟,若是长期使用,且未经思考、核实,它也会使我们对人工智能产生依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动力青年‧我听见】 高级讲师兼大学校长室事务经理/洪建隆博士:别只是“Copy and Paste” 大专学府中使用ChatGPT,由于涉及学术诚信而备受关注。我发现,这时代的学生使用ChatGPT做功课是难免的事。它可快速为使用者提供答案,而学生若谨慎判断“答复”,还有助于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加快学习进度。然而,若学生完全将ChatGPT的答复当成标准答案“Copy and Paste”,则不会达成学习效果。 使用ChatGPT有些好处,包括可以对话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取想要的答案;对于一些专业领域,它可充当一本“百科全书”或者“大图书馆”,给予丰富资料。它的一些弊端包括无法理解人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情感,仅能按资料库的资料回答情感方面的问题;又如艺术方面,ChatGPT没有审美观,若请它画一幅“漂亮的杜鹃花”,它无法明白,只能建议教科书中常被学者提到的“漂亮的杜鹃花”品种,却不能为你筛选它认为最漂亮的杜鹃花。 目前,ChatGPT有免费和付费版本,而不同版本的ChatGPT拥有不同的权限。为与时俱进,我鼓励学生使用新科技,以装备他们在未来工作上所需的技术。然而,学生需明白,ChatGPT只是一个学习的辅助工具,好似一台计算机,只能按照我们所输入的号码和指定的数学方程式给出答案,学生还是须了解答案背后的“程式”。 因工作和学术研究需要,我也会使用ChatGPT编码,有的研究报告的框架结构,也透过ChatGPT协助起稿,为我省下不少时间,更快速地修整与完成。现今电子科技发达,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懂得善用人工智能,必定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马大医学物理讲师/陈立果博士:ChatGPT 也会出现“幻觉” 为了让学生更了解ChatGPT的功用,我将“使用ChatGPT”纳入其中一项功课,让学生针对题目在ChatGPT输入要求,写出一篇报告,且须提供参考来源。之后,学生需分析所输出的报告内容,以“批判”的角度分析报告。我发现,超过90%的学生完全接纳ChatGPT所提供的答案,并未审核论点与资料来源是否可靠。更甚的是,有的学生再次使用ChatGPT“评断”所编写的报告,完全“关闭大脑”,让人工智能为他们完成功课。 事实是,ChatGPT所“创造”的答案看似完美,但也会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虚构许多不存在的内容、网站。当然,这情况会随着系统不断更新而改善,若懂得好好利用,它可成为很好的工具,帮助我们将功课写得更完善。 ChatGPT面世初期,在许多教育论坛掀起风波,许多学者反对使用;至今,使用ChatGPT似乎已无可避免,即使是学校也阻止不了学生使用。这好似几十年前,学生不被允许使用计算机,随后,不被允许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找资料;来到现在,使用计算机或搜索引擎已非常普遍。 大部分学生明白,使用人工智能是“捷径”,可以更快完成功课。当然,有的学生并不敢使用ChatGPT,但长期下来,可能反而蒙受损失——相较其他使用的同学,后者或许需要更长时间完成功课。 当然,ChatGPT只是辅助,学院并不允许考试期间使用任何人工智能工具,因此多数学生仍会认真学习。如此,不但考试懂得作答,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也懂得辨别资讯的对错。 相关文章: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别打给我,我有“电话恐惧症”!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越累越想滑手机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储蓄, 真的那么重要吗?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那些我们身边“特别的人”
4月前
动力青年
读者观点
陈鸣诤.300年后,我们还需要康德吗
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并不只局限在某一个年龄阶段,而阅读就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其中一种方式。倘若15岁的学生没有培养出这种能力,我们也无法期待他们将来会养成阅读的习惯。
7月前
读者观点
星云
加减之间/黄晓玲(芙蓉)
趁午休上网谷歌蒜香意大利面的煮法。搜索的结果是由一个简单的主题蹦出无数个类似的做法,而且每一则讯息看起来是多么有趣,像从魔术师帽子里不断溢出的彩带,可以无限度地延伸下去,填满人的脑袋。 关键是,有时候这些源源不绝的点子会使我产生一种想要把它们都收集起来的冲动,尽管有一些资讯对目前的我毫无用处。 为了不被过量的资讯消耗心神,我有意识地停止了这样无止境的浏览,减去了那些看起来美味又复杂的做法。毕竟,我想做一道简单的蒜香意大利面而已。 囫囵吞枣地搜集大量资讯,其实也是贪心作祟吧。一开始以为自己可以从中获益,后来慢慢地发现,当脑海里充斥太多片面的想法时,会造成思路不畅,一种精神的疲累,与其说是攥紧它们不放,毋宁是让它们牵着鼻子走,如果不学着筛选、过滤掉那些虚假、无用的资讯,人只会被纷杂的思绪占据,结果当然是贪多嚼不烂了。 尤其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想法和说法了。点击一个相关的网站,立马会出现许多立场迥异的观点和论述,铺天盖地的意见扑面而来,使人眼花缭乱之余,其实也正逐步分化着人的耐性与观察力——在海量的资讯淹没下,人其实更难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要不人云亦云,要不对自己不认可的价值观仓促地下判断。 记得不久前与一位退休的教师朋友茶叙,期间聊起因材施教的课题时,她说了一番启迪人心的话:“你无法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得考量他们消化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所以要给予他们一点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着急地用知识来‘喂饱’他们。人吃太多会消化不良,精神的材料也如此,过度了脑袋就变得僵化,人就停滞不前了。” 我听了有如当头棒喝,觉得她也在无意间点出了自己之前常犯的毛病。当周围充满了各种资讯的诱惑,人会不时地为了“我所不知道的事”而感到焦虑不安,以为掌握的资讯越多越好,偏偏又过目即忘。而那些没经过自己验证,或反复思考其中理论的资讯,充其量不过是一些二手的知识。 根据目前需要选读资讯 于是,当我改变了读取资讯的方式,心情也相对地轻松起来。除了每天必读的时事新闻、一些知识型的视频外,也会根据目前的状况来选读自己需要的资讯,譬如说当我想要做一道料理时,我比较着眼在自己能够实现的目标上,也唯有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才会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 两千多年前,庄子已道出人生短暂,劝诫人们莫以有限的生命盲目追求无穷尽的知识,遑论是活在资讯泛滥的现代,在繁琐芜杂的资讯网络前,人显得何其渺小,但与其对“知”的欲望仅停留在一些零碎、片面的认知层面,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把学来的知识运用在工作或学习上有意思得多。
1年前
星云
马林学者
陈伟豪.洗厕所政策背后的孩子声音
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和教育者都能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以积极、理智的态度面对校园生活的各种挑战。
2年前
马林学者
大新闻笔
杨永年|独立思考、批判精神和创意
教师、校长、学校董事、父母、校友,总之是三大机构,都不该要求学生有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有创意,因为学生很忙,尤其是中学生
2年前
大新闻笔
花城最热点
周世扬:青年领袖要有独立思考 为下一代营造更好的未来
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指出,青年领袖不仅要谨慎思考和观察国家政治局势,更要有独立思考,懂得分析国家目前局势,明白国家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前进,为下一代营造更好的未来。
2年前
花城最热点
珊珊来词
练珊恩.记得运用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本质在于检验和评估那些我们所接触到的资讯,以便能做出更好的判断,这也是被各领域专家多番强调的重要能力。
3年前
珊珊来词
百格午报
家属已经报警!槟城男子涉强奸11岁女童
百格晨报|Pocketimes...
6年前
百格午报
更多独立思考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