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環島

(麻坡13日訊)一次的臺灣環島騎行,讓53歲的潘志雄萌生在我國半島環島騎的念頭,並與一群騎行愛好者們共同推廣“騎腳車去旅行”的理念。 潘志雄是在昨日中午,與14名騎行愛好者浩浩蕩蕩騎著腳車抵達麻坡,在麻坡景點及貪食街享用美食與打卡後,繼續南下行程。 這群來自彭亨、森美蘭州、馬六甲及柔佛各地的騎行愛好者,於3月1日從吉打騎往玻璃市,再南下沿著海岸線騎行,預計在3月14日抵達新山郵政局前的“零”里程碑,路程全長超過1300公里。 潘志雄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透露,他在去年首次計劃環島騎行時,就有5名騎行愛好者參與,一起沿著東海岸騎行,全程超過1400公里;今年隊伍則壯大到15人,並改在西海岸騎行。 “我國半島沿海的風景非常漂亮,還有許多少為人知的特色景點,都很值得推廣,所以我們想邊騎行邊欣賞美景,藉此推廣騎腳車去旅行的活動。” 他指出,在我國騎行環島的費用便宜,只需支付住宿費及用餐費用,其餘時間都在騎行及拍照打卡等。 “當然,我們也在社交平臺分享照片、適合騎行者入住的地點、美食及各種景點,讓更多人也能騎腳車去旅行。” 他透露,我國有一些地方有“零公里”里程碑,包括麻坡,而他與隊伍會尋找這些里程碑合照,並以新山郵政公司前的“零”里程碑為終點。 潘志雄的團員年齡介於40到60多歲,行程中還有一名77歲的騎行愛好者陪騎2天。 詢及東西海岸的差別,他指出,東海岸風景很是漂亮,但垃圾比較多,西海岸則是道路車輛較多,路況也有待改善,而在我國騎行,必須要耐得住炎熱的天氣。 他補充,國內其實有人騎腳車環島旅遊,惟都以數人的小團隊進行,15人的環島團隊在國內相信是第一次。 “無論如何,騎腳車去旅行的理念值得被推廣,讓更多人組織團隊,一起在國內環島騎行旅遊。”
2月前
(新加坡3日訊)6歲男童用14小時完成129公里騎行,改寫了新加坡紀錄大全,成為完成環島騎行年齡最小的騎士,同時為慈善籌得1萬2000新元(約4萬2000令吉)。 《新明日報》報道,年僅6歲的孫浩然在父母孫智欽和吳進麗的陪同下,於前天完成了長達約129公里的環島騎行。 他們一家三口早上5時30分從裕廊住家出發,一直騎到晚上7時30分回到住家,總用時約14小時,當中包括9小時43分鐘的騎行時間。 孫浩然因此刷新了新加坡紀錄大全(Singapore Book of Records),成為完成環島騎行年齡最小的騎士。 新加坡理工大學副教授孫智欽(47歲)受訪時分享,一家人一路來都以騎行作為親子活動。兩個月前,他們從裕廊騎行至東海岸公園,來回總距離長達52公里,但夫婦倆發現兒子似乎並不覺得累,還能在海里游泳玩耍,就萌生了讓他挑戰環島騎行的念頭。 為了這個挑戰,夫妻倆會趁週末或假期,多帶兒子進行超過80公里的騎行訓練,以鍛鍊他的身體來適應長途騎行,同時讓他熟悉路線。 吳進麗(45歲,物理治療師)說,近期的炎熱天氣加快了大家的體能消耗,可說是最大的挑戰之一。 善款捐向陽智力培訓中心 另外,他們也想通過這項挑戰為慈善盡一份力,目標是每騎行一公里能籌集100新元。他們在眾籌平臺發起的籌款活動目前籌集了近1萬2000新元,所有籌款將捐贈給向陽智力培訓中心(SUN-DAC),協助這所慈善機構為身心障礙人士提供關懷和協助。 從小就隨父母騎行    創造許多難忘回憶 孫浩然從2歲開始學騎平衡滑步車(balance bike),4歲時已經學會了騎腳踏車。他從小就和父母一起騎行,創造了許多難忘回憶。 一家人有一次騎行至牧羊場,回家途中,其中一輛腳踏車接連兩次爆胎,他們當時沒有多餘的工具,只能每騎一段路就停下來為輪胎“打氣”。 孫智欽笑稱:“那是最漫長的路程。” 他也分享,兒子2歲前,夫妻會在騎行時把兒子放在車頭的嬰兒座。 “那時候,我覺得和兒子特別親近,我會邊騎車邊和他說話,分享我年輕時的經歷,我也總覺得他把我的話聽進去了。”  
11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