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理财
北马新闻
理大生主办财智大富翁 42大学生趣味学理财
通过趣味与教育互动体验活动来提升学生财务管理意识的财智大富翁(MoolahPoly)活动,昨日在理科大学总校图书馆前顺利举行
4天前
北马新闻
全国综合
女子申诉薪水4300存不到钱 “买这辆车更害惨自己”
一名女子坦言,她薪水只有4500令吉,因为不善理财,每个月都入不敷出,根本存不到钱,也没有多少积蓄,而她现在还买了一辆车,让她后悔莫及。
1星期前
全国综合
VIP文
KCLau | 一根价值620万美元香蕉背后的理财真相
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最近一则新闻让我目瞪口呆。一根被胶带黏在墙上的香蕉,居然以62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成交! 这件名为《喜剧演员》(Comedian)的作品出自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 (Maurizio Cattelan)之手,它既是一件艺术品,也像是对艺术市场的幽默嘲讽。 这件事情光从表面看,是荒谬的,但它背后折射的是价值主观性——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艺术品可能代表着独特性、文化影响力,甚至是投资的可能性。这种“价值在于眼光”的理念让我想起最近和儿子发生的一件小冲突。 一场围绕彩色影印的家庭辩论 有一天,儿子要我帮他影印一份只有一页的文件,还特别要求使用彩色影印。自从家里的影印机坏了之后,我们都会去附近的超商影印,一张黑白影印NT$3,而彩色影印要NT$10。 儿子要求彩色影印当然没问题,但这份文件上几乎全是黑色文字,只有一行文字是彩色的!我当即对儿子说:“为什么要为了区区一行彩色文字,支付超过三倍的费用?” 没想到,儿子很认真地反驳我,甚至用上了一堆经济学理论:“价值在于眼光,彩色影印看起来更专业、更吸引人,这对文件的效果很重要。”我们争论了一会儿,最终不欢而散。 事后,我开始反思这一小小的分歧。彩色影印和620万美元的香蕉艺术有着惊人相似点。看似荒谬的消费背后,隐藏着个人对价值和意义的不同定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也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关键的个人理财概念。 香蕉、彩印五大个人理财启示 1. 价值的主观性 无论是620万美元的香蕉还是NT$10的彩色影印,价值都不是客观的,而是个人感知的结果。对艺术买家来说,那根香蕉不仅仅是一件装饰物,而是地位、文化资本的象征;对我的儿子来说,那一行彩色文字是他对品质的追求。 理财启示:在个人理财中,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尤为重要。你的消费决策应该反映你的优先级,而非盲目遵循别人的标准。 2. 机会成本 为了一行彩色文字,我儿子付出了额外的NT$7;而香蕉艺术的买家,则放弃了用620万美元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机会成本是每个消费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理财启示:花钱之前,问问自己:这些钱还能用在哪里?它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长期回报?权衡机会成本,可以让你更清晰地分配资源。 3. 情感消费 vs. 理性消费 无论是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还是文件的美观效果,这些消费都是情感驱动的,远非冷冰冰的理性选择。但情感消费并不一定是坏事。 理财启示:适度的情感消费是可以接受的,但要确保它与整体财务目标一致。例如,预算中可以留一部分用于“享受型”支出,这样既不会影响财务健康,也能满足个人情感需求。 4. 成本与价值的平衡 彩色影印的额外成本是否值得?香蕉艺术的高昂价格是否合理?这些问题最终归结为一个关键点:花费是否对得起 价值。 理财启示:在消费时,区分“需要”和“想要”。问问自己,这笔钱是否会真正为你的生活增值?学会设定优先级,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地方。 5. 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我和儿子关于彩色影印的分歧,实际上是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是避免财务冲突的关键。 理财启示:无论是家庭还是伴侣间,清晰沟通各自的财务目标和优先级,能帮助双方找到共识。理财不仅是管理金钱,也是在管理人际关系。你或许可以找到既满足理性又兼顾感性的折中方案(例如,用黑白影印,再用色笔在那一行涂上颜色!)。 财富管理:切蛋糕的平衡艺术 通过这些故事,我发现财富管理其实就像选择影印方式或购买艺术品——平衡、取舍和对价值的主观定义。 想象你的财务生活是一块蛋糕,你必须决定如何切分。大块用于必要开支,比如房租和储蓄;小块可以留给兴趣、爱好和“奢侈品”。每个人对这块蛋糕的分配方式都不同,因为人人对幸福和满足的定义都不同。关键在于,你的分配方式是否符合你的财务现实和长远目标。 我的顿悟:尊重不同的消费观 通过这些思考,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是香蕉艺术的买家,还是我坚持彩色影印的儿子,他们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价值的定义因人而异,而我们能做的是尊重这些差异。 以前,我会觉得620万美元买香蕉,或者多花NT$7影印彩色版,都是浪费。但现在我明白,这种“浪费”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无价的幸福和满足。理财的核心不是评判别人的选择,而是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并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所以,无论你是用香蕉创作艺术,还是执着于彩色影印,都无妨。只要这些选择让你觉得值得,它们就有它们的意义。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带着开放的心态看待金钱,尊重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正如我儿子所说,真正的价值永远在“眼光”之中。
3星期前
VIP文
记者心视线
孔建莹 | 理财要未雨绸缪
说起理财,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需要很专业的知识才可以好好管理,其实我们可以生活化理财,善用我们的收入。
2月前
记者心视线
全国综合
2生活方式致不善理财 5.3万年轻人陷债务危机
“错失恐惧症”(FOMO)和“活在当下”(YOLO)的生活方式在大马年轻人中愈发盛行,除了对财务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一些人甚至在20岁时便已陷入债务危机!
2月前
全国综合
大柔佛
应对年轻人债务问题 林家全:应加强理财教育
(新山2日讯)针对信贷咨询与债务管理机构(AKPK)报告显示,有5万3000名30岁以下青年背负近19亿令吉的累计债务,华总署理总会长兼柔佛州中华总会会长拿督林家全说,此数据暴露大马年轻人普遍缺乏理财观念和财务管理,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稳定构成潜在风险。 “如果无法在青年时期培养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未来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经济困境,特别是电子支付和信用卡盛行的消费时代,年轻人容易受广告和促销影响,以致不加思索地借贷消费。” 林家全发文告表示,年轻人需要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念,政府、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及民间组织也应协助推广和提升青年群体的理财观念与财务管理能力。 他建议教育机构考虑在课纲中增加理财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实地演练,使学生从小懂得如何合理规划个人财务、管理储蓄与开销。 他呼吁政府加大对公众财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广有效的理财工具和知识。 “提升财务素养不仅可以帮助个人避免陷入债务危机,还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一个具备良好理财能力的社会,将更有可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稳定。”
3月前
大柔佛
狮城二三事
上门兜售理财产品 七旬汉非礼女经理
(新加坡23日讯)七旬汉摸腿、碰手非礼上门兜售理财产品的女经理,见对方转身离开还从后熊抱。 被告是现年70岁的王进忠(译音),他共面对5项包括非礼、侮辱他人尊严以及提供虚假信息的控状。 根据案情,2019年4月30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当时28岁的女银行理财经理来到被告家中,准备与被告一起讨论他的投资项目。 当时只有被告与受害者在单位里,两人在客厅谈论投资相关事宜时,被告用手非礼受害者的大腿几秒钟。受害者用手推开被告的手,继续与被告谈论其投资项目。 约10到15分钟后,被告再次吃受害者豆腐,摸了摸她的手,受害者这次用手提包推开被告。不久后,受害者站起来告诉被告,若他对这些投资不感兴趣,她就要离开了,并走向大门。 此时,被告紧追其后,接着从后面抱住受害者的腰。 受害者后来要求被告开门,被告照做。受害者于当天下午3时许离开,并于5月2日报警。 被告昨日坐轮椅,在一名男亲友陪同下到法庭认罪。他的代表律师为他求情时称,被告身体状况不佳,腿脚不便,需常找中医治疗,望法官轻判。 律师也解释,虽然被告在受害者入屋后曾锁门,但这是他的一贯做法,当受害人要求离开时,被告也开了门。 被告昨日认罪,法官将择日下判。
5月前
狮城二三事
关注东海岸
“1千应急基金拿不出” 国行副总裁促彭民众谨慎理财
国家银行副总裁阿南再拉尼披露,根据2021年金融普惠与能力调查显示,仅有16%的彭州民众认为须谨慎管理财务,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彭州民众在面对困境下,难以拿出1000令吉的应急基金。
6月前
关注东海岸
VIP文
第一天 |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给家用是孝顺还是负担?
我们做父母的,又何苦为了那一点点钱为难自己的孩子?难道临老拮据,是因为孩子不拿家用回来的问题,而不是我们自己没妥善理财的问题?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视频中讨论现在的年轻人该不该给父母家用这个问题。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工资也不高,刚出来社会时可能也就赚个2-3000块,扣除了日常开销,别说家用了,连自身的储蓄都成问题,又谈何容易可以挤出钱去给父母家用呢? 而天哥看到这个视频后也有跟自己的一个死党聊起,没想到我们俩的想法居然是天渊之别。天哥的死党阿强说,养育父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得已经开始出来社会工作,多多少少每个月必须给一些家用支持下父母,绝对是错不了。 当然,天哥认为阿强的想法是没问题的,那么为何天哥的想法却跟阿强完全南辕北辙呢?难道天哥认为年轻人不该给父母家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例子。 假设一个年轻小伙子刚刚读完大学出来社会工作,工资比普通人高少许,拿到2800块。在扣完雇员公积金(EPF)、社险(SOCSO)和就业险(EIS)之后,实际到手的工资其实只剩下RM2472.75。若今天这个小伙子是在外面独自生活,而不是吃住家里的,那么他每个月可能的花费如下。 房租:RM 600 (单人间或合租公寓) 交通:RM 150 (公交) 饮食和杂费:RM 800(26天xRM 30) 水电费和网络:RM 200 日用品、洗漱用品等:RM 100 休闲娱乐:RM 200(周末4天xRM 50) 储蓄或应急开支:RM 250 总计:RM 2300 以上述的年轻人为例,人家从家乡一个人来到KL拼搏,每个月光是这些基础开销,95%的收入就已经不翼而飞了。剩下的RM 170左右,你说给父母买点东西吃,还说得过去,但你说这个RM 170是叫做家用,我就真的不会了。虽然家用的定义只是供家庭使用的资金,并没有大小之分,但是这个数额就好比火灾你拿两杯水去救火的感觉,俗称杯水车薪。 而且重点是,假设忽然有什么特殊需要,例如朋友结婚,或者开始有拍拖对象,某某节日想要送点礼物给另一半,基本上本来就少得可怜的数额就全没了,更别说给父母买东西吃了。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资金都不够了,还做什么储蓄,把这部分拿来给家用不就一石二鸟了? 首先,我想针对年轻人说句话,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每个月都为了给这个所谓的家用而月光光的,他们还会不断挤压孩子拿家用回来的话,要么就是他们的生活真的非常拮据,饭都没得吃日子过不去。要么就是根本没把孩子放心上,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事,总之你每个月拿钱回家就好。天哥相信,父母不该是后者的模样,正常情况来说,除非生活真的太拮据,实在没办法才要跟孩子拿钱,那么就衍生了另一个问题了。 父母难道也是刚刚出来社会工作的?孩子24-5岁的话,父母再怎么年轻都4-50岁了吧?即便30岁才生的第一胎,孩子25岁的话,那父母最少也已经55岁了。先别说已经到了提款公积金的年份,难道他们 [vip_content_start] 这2-30年没有存过一分钱?这难道还不是理财观有问题?或者父母有不良嗜好,例如好赌之类?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家用给个十万八千七一个月也无济于事了,毕竟家里两老根本不懂怎样花钱才是正路。 或许有网友会反驳说,因为上一代太孝顺,他们也是从20多岁出来社会后就每个月把所有钱贡献到家里养两老,导致自己这2-30年没有存到一分钱。因此,如今他们打算透过养儿防老的方式,再次让孩子复制相同的状况,存不存到钱也无妨,最重要供养自己到老就好。 如果作为父母的你是这样想的,那么天哥只能说一句,时代变了,今时今日这一套恐怕已经不行了。 有鉴于此,无论上述哪一个情况,天哥认为一个刚出来社会的年轻人,就更不应该为了拿家用回家而忽略储蓄,继续这个恶性循环了。毕竟这条路已经有例子是行不通的,还要硬闯的话,那么除了傻之外,天哥也不懂怎么说了。最起码要透过这几年赶紧建立起自己的储蓄,养成储蓄投资的习惯,再透过勤劳工作增加收入,让整个状态改变后,才正式拿家用回家会是一个更贴切的做法。这一点也是天哥跟阿强想法相反的一个点。 或许有网友看到这里会想要骂爆天哥,但是麻烦再稍等一下,因为这里只是表达了天哥一部分的想法,并不是想法的全部。首先,以上述的例子来说,他才刚刚出来这个社会,意味着其实家庭开支原本就已经在跑的,不会因为他的额外1-200块而改变整个情况。所以,就算头2-3年他一分钱没带过回家,估计也无妨,毕竟家庭收入还是有的。 但是,这里并不是鼓励年轻人不给家用,而是趁这几年建立起自己的收入和储蓄,学习投资理财的知识,并透过努力工作增加收入,从而在几年后可以更从容的达到既投资,也可以为家里付出的一种状况。这样不仅打破了恶性循环,孩子将来的人生也能够更得到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还有另一种状况,就是孩子其实是住家里、吃家里,还开家里的车上下班的,那么这种状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了。毕竟跟独自一人出外打拼不同,本身很多资源都来自于家庭的贡献,在房租、伙食甚至水电都得以节省的情况下,每个月自然能多出千多块,那么这一部分拨备多30%用作储蓄,剩余的当做家用或者给父母点买糖果钱,就变得更合理了。 除非父母真的是非常不善理财,那么提供的比例就要再减少,毕竟给再多其实也是一样的话,倒不如趁着这个家庭还能支撑的情况下,加速自己的储蓄和能力,以备将来家庭支柱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家庭拮据时,自己有能力去撑起这头家才是正道,不是吗? 天哥目前最大的女儿13岁,距离他真正出来社会可能最少还有10年8年,不过你如果问天哥的话,其实天哥并没有期待他们将来会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如果他们有给予天哥任何回馈,其实对天哥来说就已经是额外的红利了,天哥只求他们将来可以健康快乐过日子就好,别回来找我津贴这个那个已经要还神了。 总的来说,天哥认为该不该给家用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就好比俗话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状况和问题,并且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方式,不能说全部人用同一个方式就能解决。 至于家用该不该给的话,天哥会认为,这个是必须给的,但却是在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而不是为了给家用而导致自己生活过不去。 而我们做父母的,又何苦为了那一点点钱为难自己的孩子?难道临老拮据,是因为孩子不拿家用回来的问题,而不是我们自己没妥善理财的问题?父母也该好好想想在这个状态里,自己到底在干了什么了,共勉之吧。
6月前
VIP文
VIP文
黄子伦 | 小孩教育的投资两难
黄子华也曾在其栋笃笑中提到:如果香港父母把所有花在小孩的教育开销都存起来,或将其拿来做适当的投资(那时的例子是买房产),等到孩子20岁出头时,应该过千万港币身家了,搞不好到时还能请一名年龄相仿的大学毕业生来工作。 如果说中年人理财有什么大难题,那么为小孩筹集教育费用大概率会在其一。 这当中大有学问,而作为一名未婚人士,且非教育工作从业者,我也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特别高见,只是想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谈谈这话题:为何小孩的教育是如此棘手。 首先声明一点,我不赞成 “大学无用论” 。许多人在论证大学文凭没有用的过程中,都没有严格的证据佐证,而且结论充满了幸存者偏差。在那些运气成分极高的行业,例如艺人或者如今的网红,所有的成功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相信大学文凭无用,除非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那座万骨枯的数据之一。 从一个很市侩的角度来说,教育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员工培训方式,甚至许多专业文凭和证件考试也是按照同一个逻辑制定出来的,同时也是能够让许多人有谋生能力的方式。你也别去信那本《富爸爸.穷爸爸》的歪理,觉得当员工就是人下人。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父母是否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投入大部分心血?而这当中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很容易忽略掉的? 我曾看过一篇报道,香港父母要让一名小孩从出生到完成大学毕业,其总开销差不多是600万港币。黄子华也曾在其栋笃笑中提到:如果香港父母把所有花在小孩的教育开销都存起来,或将其拿来做适当的投资(那时的例子是买房产),等到孩子20岁出头时,应该过千万港币身家了,搞不好到时还能请一名年龄相仿的大学毕业生来工作。 当然,黄子华说的只不过是一则笑话,但也值得我们深思,到底一名小孩的教育开销是不是值得这么多钱? 那么,怎么样的投资才是恰当的? 在谈这个话题之前,我觉得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家庭/家族以及孩子的天赋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以前大学生不常见,所以整条村子里的第一位大学生,自然是光荣的,而且往往能在社会中找到体面的工作。如果整个村子或家族中很少有人能上大学,尤其是中产家庭也不多的情况下,父母便会竭尽所能让孩子接受大学教育(不一定是名牌大学,只要合格即可)。因为这孩子的社交圈子很有可能就得靠这段经历才能够改变,而且很可能是质的改变,对其未来发展颇有裨益。 但是,如今大学生已是非常普遍。这时候,父母就得看看孩子的天赋在哪里,是不是有兴趣研究些什么。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明显表态或者兴趣,那么你在早期给孩子找的各种兴趣班,可能也只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更多厌恶感。我觉得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极度痴迷的嗜好,也不是每个人在小时候就展现出来,恐怕父母自己也没有。有嗜好,可以试着培养;没有就把钱省下来。 如果孩子没有展现出上佳的学习成绩,就没必要逼他去挤名牌大学。无论他毕业于哪所大学,都不会有太多劣势或优势。我们也要学会接受 “普通人生” 没什么不好。 如果是上佳材料,能够去名校留学的那种,那父母就多努力一些。因为,这是那个 “质” 的差异。而孩子的资质这一点,问一问学校的老师或者校长就知道了,这些都不是通过花更多钱上补习班,就能够骗得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父母都明白我所说的这些道理,但他们就是阻止不了自己为孩子的未来着急。所以,在他们的能力范围许可之内,他们会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更加顺畅,生怕自己稍有片刻松懈就造成孩子在未来遇到各种困难,让自己到时追悔莫及。故此,在一些人的眼中,这一切的 “牺牲” 都是值得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即使同样是上大学,上公立大学的学生也会和上私立大学的学生在许多事情,例如学习能力耐心、见识、社交圈子等等,都会有所不同;同样是私立大学,本地和外国的也有不同。所以很多人都想尽办法去拼最好的的最贵的。 可是,在经济学的理论大厦里,有一概念为 [vip_content_start] “递减效应” ,其核心就是论证不是每一笔新增的投资(或成本)都能够获得同等的回报。 例如说,一家咖啡店开张,你请一名员工,他能够帮你招呼4桌客人,但不代表你请4名员工,就能够招呼16桌客人。越是在后期请回来的员工,他所能够产生的回报(或者工作效率)往往越低。而且,有些时候,并不是越多投资就越好。同样的例子,不是给一家店铺雇更多人,你冲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越短(试想想整间店铺都挤满员工是什么效率)。 因此,父母们在小孩教育上的 “牺牲” 所能够换取的回报是呈递减曲线,除非是有 “质” 的差异。而父母要懂得分辨这些 “质” 在何时出现,而不是盲目地堆叠金钱而已。反之,父母在职场里的擢升,对孩子有更重要的帮助,尤其是人脉这方面。 而且,让人玩味的是,我们在工作环境里或者一些花边新闻中,能够看到许多富二代直接空降公司就稳坐钓鱼台,牢牢控制住核心部门。纵使员工多杰出,也只能服从其指挥。我也曾在自己的书籍中提到,金融圈里的富二代和官二代,富三代的见习生把自己的宝马停在上司的丰田汽车隔壁的例子,是俯首皆是。 在这个世界里,学历固然是重要,几乎所有老板和高管们的孩子都在外国升学归来。他们在国外念书,是学习,也是镀金,但更重要的是结识人脉,为其企业王国的未来服务。 其实说了这么多,当你奋力为小孩的教育开销打拼时,不要忘记,你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自己才对。
6月前
VIP文
+1财经
《+1财经》成功公式超过一种 你的孩子懂不懂?
成功的定义,是要以股神巴菲特为目标?还是银行要有100万?有车有房?还是拥有Dato头衔?父母希望孩子有机会在学习、就业、财务等方面都能更“成功”,有没有一套方程式?
6月前
+1财经
VIP文
黄子伦 | 投资还是投机 ,重要吗?
不要忘记,股市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地方,永远是成王败寇。如果老是亏钱,再好的投资者也得滚蛋。 这个标题和内容恐怕会非常有争议,尤其是那些老读者们。 我曾经写过,在投资行业里,各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投资策略,有些擅长挖掘新投资想法,有些擅长解构企业活动,有些靠广泛人脉获取信息优势等等。总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大家都知道终极目标就是要帮客户赚钱。 老实说,在担任基金经理工作的这段期间,我自己经历了许多心理变化。而要论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我越来越不纠结于“投资”还是“投机”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在脑海里忘记了这个界限的存在。 在读者诧异时,请容我稍作解释。当我不再理会是“投资”还是“投机”,并不意味着我就会买入那些超高风险的股票,或者道听途说就买入炒股之类。因为不管是公司规定,还是业内的基本操守,大家在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之前,都会经过投资委员会的首肯,才会把某只股票纳入许可清单。而要得到投资委员会的认可,自然要做足研究和分析功课,所以一定会经过基础的基本面分析和筛选。 况且,长期的工作经验使得我们在看一些公司财报,或者听到一些商业模式时,我们就知道有什么关键部分要问清楚,三大财报里要抓什么重点。说是神经反射,或者是肌肉记忆也不为过。经过了这一轮的工作和程序后,我们就会决定到底何时购买一只股票、买多少、何时卖,卖多少等等。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套路。 那么,在买入股票之后,如果短时间内出现意料之外的暴涨呢?该怎么做? 举例来说,你买入ABC股,成本1.00令吉,目标价格是1.50令吉。如果你买入的第二天就上涨到1.20令吉,你是卖,还是不卖? 如果是用“投资者”视角来看待的话,那么我们大概率是不会卖的,因为尚未到目标价格;如果用“投机者”视角,考虑到只不过1天的时间就拿到20%的回报率,肯定得卖。 问题来了:上述两种做法,何者才是正确的? 在“投资者”的世界里,他是要拿下50%的回报率,所以忍住短暂的20%回报率是值得的。不过,是否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ABC股的价格昙花一现,一年后下滑至0.80令吉呢? 倘若如此,“投资者”必然会说那么一开始的研究功夫和估值做错了。这就很有趣了,因为在“投资者”对股市的认知里,ABC股的价格理应是按照他的估值方式来显现。如果最后没有显现,那么大概率是方法出错了。那么,如果出错,可以是什么地方出错呢? 我认为是忽略了“世界不按你的剧本行事”这个基本常识。 我在做错一些投资决策后,都会思考自己在过程中做错了什么。有些决策确实能够总结出一套教训或心得,但有些决策是真的鬼打墙,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假设我的估值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就是买卖的时机出错了,而买入后第二天暴涨20%就是我的最佳出场时机。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最好的解释,那就是一句“错过了”,就像是曼桢说的“我们回不去了”。 那么,是否应该效仿“投机者”那样,第二天就套利离场呢?那么,又是否存在一个可能,那就是ABC股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缓缓地上升至1.50令吉,甚至是2令吉呢?投机者岂不是成了最大的小丑? 同样地,还是那句买卖时机的问题。这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些随机性。 以上的两个身份和两个情景,可以延伸出另外两个情景:一个就是投资者坚持不卖,然后ABC股在几个星期后上涨到1.50令吉,他得到丰硕果实;另一个则是投机者在第二天套利20%离场,然后ABC股就一路下滑到0.80令吉,他得到快速的胜利。 那么,投资者和投机者要怎么做才能够得到这个美好结局呢? [vip_content_start] 很难。我也不是很懂。不过,有一点可以做到,那就是忘了自己是投资者或投机者的身份。不要让“身份”这种不重要的事情束缚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这也就是此文一开始说的,我越来越不纠结于“投资”还是“投机”界限的含义。少了这个束缚,你做的决定就更加灵活。 我当然也明白有些投资者会非议我这种论调,容我分享一些感悟。 我在学股票投资和金融时,最常听到的莫过于我们的宗师级前辈,巴菲特老爷爷喜欢说的那句,一家公司的价值就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简单来说,如果一家店铺在未来5年内,每年可以净赚100万令吉,如果我们取10%折现率,那么该店铺在今天的价值为379万令吉,而非500万令吉,因为5年后的100万令吉是要打折的。 这个逻辑可以说是许多估值理论的核心,是整座理论大厦的地基。然而,鲜少有人去讨论,这地基其实非常敏感。用回上述例子,如果我们把折现率上调为15%,那么该店铺的价值就会下滑到335万令吉;反之,如果把折现率下调至5%,店铺价值则会上升至433万令吉,和15%折现率的场景相比,多了差不多整整100万令吉。 以上例子,你也看得出来公司的价值会被利率环境影响,所以一些投资者希望看到美联储降息是大有缘由的,因为降息可以刺激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毕竟,当央行的政策利率目标都下调到3%了,你不可能还是用15%的折现率去看待这店铺的价值,对不? 然而,利率只是这个估值模型的一个变量。当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变化,例如店铺净赚能力是不是能够获得提升,每年不只赚100万令吉?这店铺的净盈利是稳定地每年把100万令吉收入囊中,还是会先高后低,或者先低后高? 故此,这店铺的价值是各花入各眼,见仁见智。大家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不会完全一致。股市里的交易价格,也只是显示一部分人的短暂共识罢了。今天有30人愿意以5令吉交易,明天换另一拨人,有50人愿意6令吉交易。这群人可来可去,心情难以揣摩。所以格雷厄姆才说股市是一个大型的心情天秤,每日皆有不同的买卖献议。 既然如此,每天心情舒爽,或者郁郁寡欢的人,在股市里都不在少数,我又何必去介意谁欢喜,谁忧愁呢?况且,芸芸众生里,我怎么掌握得到大家的喜怒哀乐?既然掌握不了,我又何必画地为牢,给自己套上多一重身份呢? 不要忘记,股市是一个极其残酷的地方,永远是成王败寇。如果老是亏钱,再好的投资者也得滚蛋。
6月前
VIP文
VIP文
黄子伦 | 生育经济逻辑,比你想象中复杂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只要小孩子接受教育的积累效果很有限,那么生育小孩就有更为强大的经济诱因。 周末看报纸时看到一篇主题,写的是时下人们对不婚不生的看法。内容不外乎是人们在婚姻以及养育观念上的转变、养育小孩的成本剧增、伴侣间想要更多私人空间等等。适逢最近看的两部电影,分别是《Inside Out 2》以及《小孩不笨 3》,都有提到小孩对自身表现的焦虑,后者更是把新加坡家长们的鸡娃行径拍得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当然,这是梁导的强项)。 那么,你知道养育一位小孩,在金融上意味着什么吗? 有位同行这么形容,养育一名小孩就是前期有着特别高昂的资本支出,然后每年逐渐增高的运营成本,而且是零回报率。我听了也觉得有趣,觉得可以讨论一下现代人不愿意生育的背后经济逻辑。 许多人都认为现代人不愿意生小孩,是因为当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后,她们对自身事业也有更高的追求,所以会下意识地把生小孩这事儿延后,以赶在事业冲刺期全力搏杀。这观点也最为广传,因为当中的道理相当符合人性。然而,《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提到美国女性的生育率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该文章的作者发现,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美国女性,一般育有2.24名小孩;高中毕业的美国女性2.09名;如果有上到学院水平的美国女性则有1.78名。到目前为止,可以看出美国女性的生育率和受教育程度是呈反相关,也符合此前的推测。可是,当我们再把教育程度提高时就会看到,上到大学的美国女性会育有1.88名小孩;而完成硕博学位的美国女性则育有1.96名。如果美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为横轴,生育率为纵轴,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就会是一个“U形” 。 在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里,贫困和家庭生育是息息相关的。有研究表明,如果当地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农业、土地,或者是劳动密集型活动,那么贫穷家庭就会有较大诱因生育更多小孩,因为能够在未来让家庭收入倍增。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局限在那些经济发展状况较为落后的国家,即使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发达国家,只要小孩子接受教育的积累效果很有限,那么生育小孩就有更为强大的经济诱因。 反之,如果当地社会对人力资源积累更为重视,那么就会开始出现生育率下滑的现象,因为养育小孩的成本是非常沉重的,每个家庭也会发现那个成本和回报是在递减的。也就是说,你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你的小孩的成绩才能够进步那一到两分,更别提未来的收入是不是能够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父母无法同时负荷多个小孩的养育成本,只能选择All In(孤注一掷)一名小孩。 让我们回到《经济学人》的文章,为什么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其生育率就越高呢? 这个现象的一种合理解释是认为,这些女性的 [vip_content_start] 父母能够负担更高的养育成本,因为他们的相对收入也更高(真实世界里,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是正相关关系的,这个和网红世界不同)。就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报道里提到,高收入家庭在小孩补习费用的开支,是低收入家庭的四倍。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真实世界里就像其前教育部长王乙康说的,教育部的理念是 “保底不封顶” 。面对经济愈发激烈的世界,你总不可能要求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慢下来,以迁就其他人(至于这种精英思想是否健康,是另一回事,不是本文重点)。 另一个可以想象到的是,那些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们所从事的工作,越是讲究工作效率,而非时长,因为有着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这也大大减少女性们兼顾家庭的负担,最后提升了生育率。这也是为什么高教育程度女性的生育率会有所上升。 而且有趣的是,有另一种观察,那就是在那些超级富豪家庭里,生育率也是更高。就好像我们看任何的古装剧或民初剧,剧中的大富豪往往妻妾成群、儿孙众多。这当中有一点买彩票的感觉。 也就是说,这些掌握巨大资源的人们,会希望通过拥有更多小孩,以便选出适合人选来继承家业。一名亿万富豪,让再多的孩子出国留学,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众多孩子里出现了一块璞玉,仔细琢磨后成器,不失为一个好投资。普通人家养小孩,是将来给别人打工;而富豪们养小孩,是要当皇帝的。 所以你说,生育小孩的经济逻辑是不是很有趣?
6月前
VIP文
+1财经
《+1财经》孩子读好书找好工 到了30岁将“过气”?
每每看到“啃老族”相关新闻。为人父母者就会反思到底我们给予孩子的“装备”够不够、对不对。有没有可能孩子三十岁时,早前所学,就用不上了呢?
6月前
+1财经
投资周刊
夫妻育有1子 月入近7000 冀5年能有资产50万
我比较疑惑的是你说夫妻之间都有基本的寿险和医药保险,但孩子并没有保险的原因是什么?保险也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也应该为孩子购买一份以预防任何紧急或突发状况,为自己和孩子做足风险转移。医药费逐年都在上涨,要是真的不幸感染了什么疾病需要到医院进行一些优先或先进治疗,确实需要到医药卡的帮助。
6月前
投资周刊
东海岸
避免月光族“进阶”月债族 专家:学理财 量力而为
年轻人钱不够用,成为“月光族”已经不是新鲜事,近期,让人忧虑的是,有不少人开始以借贷度日,成为“月债族”。
6月前
东海岸
更多理财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