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生日會

5天前
(昔加末18日訊)利民達基督教衛理公會深入社區陪伴殘障朋友,鼓勵他們申請特需人士識別證(OKU卡),以享有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該會還會不定期舉辦集體關懷生日會,讓殘障朋友們感受社會的溫馨。 該會的社會關懷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到障友家裡陪伴和關懷,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馬六甲美門殘障關懷中心的協助下,利民達的障友們能參加集體慶生會,體驗生日的歡樂,豐富他們的生活並增添色彩。 利民達基督教衛理公會主席黃得福(66歲)表示,舉辦障友共慶生日會目的,是為障友提供一個聚會平臺,鼓勵他們參與集在一起。 他對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說,舉辦障友集體生日會的經濟來源是由公眾資助捐獻,而每位障友還可以攜同一位親友出席,並可獲得一個祝福紅包和一份免費障友保險。 他說,善心人士積極響應支持集體生日會,讓參與的障友們感到開心高興。 他表示,通過舉辦這個共慶生日會活動,該會希望提升社會大眾對殘疾人日常生活需求的瞭解,例如不要佔據殘疾人專用停車位。同時,他也呼籲政府應增加更多適合的無障礙設施。 他披露,利民達區內超過100位以上障友,其中約75位持有特需人士識別證。 他指出,長期待在家裡對任何人來說,包括殘疾人,都不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該會希望組織更多適合殘疾人的活動,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融入社會。 “社會人士需要理解殘疾朋友的心理障礙,與他們站在一起,建立良好的關係和信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利民達衛理公會社會關懷組主席李秀燕﹙52歲﹚表示,她和組員們通過平日家訪和生日會活動,都能感受障友們的歡愉。 她表示,她平時的任務是和組員們,上門去拜訪障友和了解近況,並傾聽心聲和陪伴他們。 她說,障友們普遍有不喜歡接觸人的心態,她和組員希望通過家訪,逐步打開他們的心扉,走入社會。 她表示,通過家訪活動,她和組員瞭解到很多障友的要求非常簡單,只求能夠溫飽,並希望能夠自力更生。 她說,可是障友們很難找到適合工作,因此她希望更多的廠商能發揮社會企業的精神,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 她表示,集體生日會對障友們而言,是一項大活動,大家都很期後它的到來,並踴躍出席和盡興而歸。 障友莊舜淨(56歲,華小教師)表示,集體慶生可與障友們一起交流,與在家慶生是截然不同的滋味,因此障友們都十分期待此活動。 她說,如果障友們自我封閉,不肯走入社會的話,那麼生活可能逐漸黯淡,消極下去。 她表示,參加集體慶生會是協助障友們走出家門,走到社會的其中一個活動,此類有益障友的愛心活動,有必要繼續舉辦下去。 她自幼患上小兒麻痺症,並在華小已經服務27年。一路過來,她覺得障友們比起常人,更要積極面對人生,當面對異樣眼光時,就要克服心理和自我調整心態,淡然處之。 她覺得,除了社會人士的關懷,家人支持對障友們更為重要。 障友陳雅妹(68歲)表示,希望更多團體能夠舉辦有益障友的活動,例如培訓障友獲得一技之長,工作養家貢獻社會。 她表示,障友由於身體缺陷,只能讓人從旁協助,其實若有機會的話,障友更想自力更生。 “社會能有更多像美門殘障關懷中心的培訓課程,協助障友學會一技之長來工作。” 此外,她曾經在吉隆坡參加一個障友旅遊團,當時主辧當局找來一班義工協助,讓她渡過一個難忘的旅遊體驗,因此她希望團體能夠組織障友旅遊團,讓障友們結伴去增廣見聞。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1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