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白慧琪

编按:2024年全球选举年进入高潮,11月5日美国总统选举成焦点。民主党老将拜登因健康问题退选,由美国首位女性副总统——贺锦丽接棒参选。与此同时,共和党的特朗普继续参选。 2024是全球选举年,从年初台湾开始,印尼、印度、英国、欧洲议会、法国等国都在选。一晃眼已到年底,来到最受瞩目的美国总统选举。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一次,落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今年是11月5日。 这一届美国大选充满戏剧张力。原是上届选举的老对手重逢,民主党拜登对垒共和党特朗普,孰料拜登在6月27日首场电视辩论上表现混乱,让选民认为他在精神和认知健康方面已不足以担任总统大位。将近1个月之后,拜登于7月21日宣布退选。 时光倒回4年前,2020年全球笼罩在冠状病毒病疫情中,美国展开总统大选,狂人特朗普寻求连任,受到拜登挑战。然而,拜登在民调一路领先,最终当选第46任总统,意气风发。 ◢拜登没有常春藤学历 美国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撰写的拜登传记《乔·拜登:他的中间路线能重振美国吗?》,就以当时他风光上台为结尾。欧逸文于2014年起前后专访拜登4次。为了撰写这本传记,他还访问了美国政界超过百位以上的人士,包括奥巴马、拜登的家人、长期的助理、华府及德拉瓦州等地的反对派及相关人士。 《乔·拜登》也记录了他的悲剧人生,1972年一场车祸夺走他的妻子、女儿;1988年脑瘤让他差点丧命;2015年长子又因脑癌去世。拜登学历平庸,在菁英辈出的民主党内是少见没有常春藤学历的总统候选人。 不过,他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政坛常青树,于1972年开始连任六届联邦参议员。其实,他于1988年就第一次参加了总统大选,但因公然说谎,仓皇退选。换句话说,2024年此次选举,拜登是“再次”退选了。 ◢她突破“老白男”政治垄断 接棒参选的民主党候选人是拜登原来的副手贺锦丽。她是美国首位女性副总统,拥有非裔与印裔血统,突破美国长期的“老白男”政治垄断,是目前美国史上级别最高女性官员。 原名Kamala Harris也是少有没有华族血统,却有华文名字的政治人物。贺锦丽是她于2003年参选旧金山郡地方检察长时,由旧金山市政府妇女委员苏荣丽的父亲苏锡芬所取。 《贺锦丽:活出勇气,我从不客气》是美国加州资深政治记者丹·莫蓝执笔的传记。“拿出勇气,而非客气”(Courage, Not Courtesy)是7年前她与幕僚想出的口号。她在担任参议员期间,质疑特朗普竞选总统时与俄罗斯有不当联系,邀请时任司法部副部长罗森斯坦上台说明,却因言词犀利、力道猛烈,被委员会主席责备:“客气点,对官员没礼貌。”“Courage, Not Courtesy”成为网络迷因,民众还争相购买印有这标语的商品、潮T。她也因此成为特朗普不能无视的对手。 提倡且坚持推动同婚、枪枝禁令、弱势族群(移民、有色人种)人权政策,贺锦丽的路线与相对保守的共和党截然不同。她能夺下摇摆州,取得更多选举人票吗? ◢特朗普的搭档来自社会底层 贺锦丽的搭档,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是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Tim Walz)。不过他的知名度远不及特朗普的搭档万斯(JD Vance)。因为,万斯早在2016年就曾出版《绝望者之歌:一个美国白人家族的悲剧与重生》(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而名声大噪。 前面提过,美国政治一直有“老白男”垄断的局面,指的是老人、白人和男人(当然,拜登和特朗普都符合)。在一般刻板印象中,美国是白人至上的社会,白人过着较舒适的生活。《绝》英文书名中的hillbilly其实是指“住在山里贫穷没水准的白人老粗”,特别是阿帕拉契山一带的贫穷白人群体,而他们正是当年特朗普当选的强力支持者。 《绝》是万斯的传记故事,写来自偏远山区的白人蓝领家庭,带出这里社会、经济与阶级面貌。万斯虽然最后成为耶鲁大学法学毕业生,实现阶级翻转向上流动,但他的家人始终无法适应城市中产阶级生活。要摆脱阶级牢笼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多么遥不可及的代价?美国白人的底层社会究竟又蕴藏着多少的彷徨、挫折与愤怒? ◢揭发水门案的记者写特朗普 美国选举最受瞩目,最具话题的莫过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关于他的书籍实在太多,从他还是商业巨头,到从政成为总统之后,比比皆是。 读哪一本好呢?比“特朗普”3个字更有吸引力的或许是伍华德(Bob Woodward),揭发水门案的资深记者。伍华德出版过专写特朗普的书籍有《恐惧:川普入主白宫》(台译为川普)、《Rage》和《The Trump Tapes》(后两本尚无华文译版)。他自1971年在《华盛顿邮报》任职,隔年就和《邮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联手揭发水门事件,一举获得普利兹新闻奖。 伍华德在《恐惧》里发挥调查记者的本色,从数百小时访谈第一手消息来源的纪录、会议笔记、私人日记、档案及文件中汲取材料,记录了特朗普在任总统时的各个重大国际议题是如何做出抉择,以及与行政官员的交涉。这些课题从朝鲜、阿富汗、伊朗、中东、北约组织、中国到俄罗斯,议题包括贸易与关税争端、移民、税法、巴黎气候协定等。 寻求二次出任总统的特朗普,会否再度入主白宫?11月5日,自有分晓。 相关文章: 从姐弟视角,看香港大时代 宗教纷争不断,回到可兰经找答案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编按:你有没有好奇,日本投降离原子弹爆炸相隔一周,间中到底发生什么事?当年并不是所有日本军人都服从天皇选择投降…… 初次知晓《日本最漫长的一天》这本书,是收听马来西亚少有的说书播客“芝士份子”介绍。主持人,也是商务印书馆店员沛文解说道,我们在历史课本都曾读到,美国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随后就在8月15日投降。可是我们何曾想过,这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呢,日本投降离原子弹爆炸相隔一周,间中到底发生什么事,真是从未好奇过。或许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连查看维基百科〈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读到的都是盟军角度。主语是盟军,对日本恐袭反击,并于7月26日发表最后通牒波茨坦宣言。 关于小男孩(Little Boy)和胖子(Fat Man)两颗原子弹,我们还透过电影《奥本海默》(或同名传记著作)了解到原子弹之父的人生,以及这两颗原子弹的诞生。虽然电影没有描绘日本被投弹后的场景,但在奥本海默的幻影中看见了支离破碎的人体,借此表达出原子弹的毁灭威力。然而,日本在第一与第二次原爆之间,以及第二次原爆后到宣布投降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从播客听到主持人的疑问,我跟着反思,为何自己不曾好奇?也许是因为从小被灌输“三年零八个月”日据时期的苦难经验,听阿公讲小时候怎么举家逃难。小时候追看李铭顺主演的《和平的代价》,洪慧芳饰演的“龅牙嫂”被扒光衣服示众。所接触的二战历史、日剧故事,都在刻画日本的恶。 带着这样的反思,在书店拾起《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半藤一利在1965年完成书写,这本繁体中文译版是2015年台湾八旗文化出版。1967年,东宝电影公司就借创立35周年,推出同名纪念电影。2015年终战70周年,导演原田真人再次翻拍成同名电影。 为何是漫长的一天?原来这一天主战的少壮派军人发起了叛变,占领宫城,史称“宫城事件”。 ◢广岛和长崎都炸没了,还不投降? 半藤一利是日本杂志《文艺春秋》的主编,此书是他们“战史研究会”的策划,尽一切能力收集当时发生的事实材料。此书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像作者在序中所写,“是一部二十四幕的‘长篇连续剧’”。 序章从《波茨坦宣言》写起,日本收到盟军下达的最后通牒后,天皇想要终战,以及内阁热烈讨论。序章只有50页,就已足够精彩,填补了太多空白。 原来,单是解读《波茨坦宣言》,就有人主张不予理会。各报在内阁情报局指示下,在报导时删除了有关削弱国民斗志的条款,《读卖报知》更下标题“可笑,对日投降条件”。不予理睬在外国报纸被报导为“拒绝”(reject)。 别忘了,是1945年呢!除了电报、电话、广播,报纸是宣传力量最广的媒体了。在这样的报导语气下,反而激起了军人奋战到底的精神。 在这50页的序章里,日子是一天天过,很快就读到8月6日的广岛原爆。书中这么形容,“广岛市瞬间从地球上消失了”。而情报局、军队等单位经讨论,并不使用“原子弹”一词。这里还能读到日本的傲气,甚至不知大难临头。原爆后经过几天毫无进展的讨论,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就投在长崎。这才让更多人惊醒,是时候终战了。 然而,终战与否,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一开始持反对意见。其实读到这里会想,广岛和长崎都炸没了,日本已是强弩之末,还不投降吗?继续读下去才发现,是因为从未想过军人异于常人的思想。尤其他们是日本皇军,言行举止贯穿着武士道精神,不轻易言败。 陆相阿南在内阁讨论里一直不愿投降,他和其他军人强调的是日本国体的完整和天皇的尊严。拖了好几天,最后是由天皇开声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无条件投降。 ◢有人拒投降,还密谋叛变 而书本精彩的就是作者所讲的“二十四幕”——8月15日正午12时往前算起24个小时所发生的事。虽然天皇决定了,但内阁又为《终战诏书》如何书写而争论不休。另外,暗潮汹涌,一批血气方刚的少壮派军人拒绝投降,正在密谋策划叛变。 在陆军心中,军人就是武器,在日本国内还有430万海陆军官兵,做好本土一决死战的准备。而且陆军师团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岛屿战都几乎获胜,他们认为仗都还没打,一夜之间就被迫缴械解除武装,是难以接受的。 就此,陆军大臣阿南能做的是竭力在《终战诏书》的文字上挽回军人的尊严。他在会议上不断强调“战争不是失败,只是目前没有好转”,因此应该把“战势日非”,改成“战局尚无好转”。 陆相阿南其实也担心底下军人暴动,因为“战败”绝对会让他们崩溃,甚至动摇原本的思想和信念。他必须给予军人“光荣的败北”。 ◢是战是和,该怎么报导? 再来,读此书有感的还有讯息的传播。毕竟身为记者,设想当时通讯不够发达,管道有限的情况下,真假消息乱窜。(当然,现在有各种社交媒体,真假消息也非常失控!)例如,当时日本各地广传战败的各种遐想,如军人会被流放、妇女会被盟军强奸诞下混血儿。 书中也有出现记者的角色。以现在的战争为例,以色列一轰炸,各大新闻平台很快就已经广发报导。但是在1945年,当时的记者已经收到《终战诏书》,但又收到陆军方面相互矛盾的消息,是战是和,该怎么报导? 又,《终战诏书》虽然已经拟好,但不能比中午的天皇玉音广播放送早,因此早报不能如常发行。这不难理解,比起文字,广播放送天皇的玉音更有现场感,也来得更加真切。所以,他们还有广播预告,呼请有收音机设备的单位都要准时扭开收音机。 ◢天皇想拯救国民于战火 读完那惊心动魄的24小时,叛变军人拒绝投降,谋害了近卫师团团长,假传命令;陆相阿南戏剧般切腹自尽(在1945年传统来说也许不足为奇),我还是难能理解军人的思想。 主和派的内阁大臣又有什么想法呢?天皇也是主和派,他希望结束空袭,拯救国民于战火中。他说,“我的任务是将祖先传下来的日本国再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事到如今只有让更多的国民,哪怕是多一个人也好,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东山再起。”其他内阁大臣则认为,遵守天皇命令是最高的道德。因此连天皇都觉得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了,军人的行为完全不可能得到谅解。 作为被侵略国的后代,读到天皇的主张,实在不屑。发动战争的是日本,对其他国家烧杀掳掠,最终在强弩之末时怜悯起自己的人民。可是,转念想,没有亲历过战争,仇恨情绪可以不是我们理解战争历史的唯一途径。而亲历过战争的宫崎骏,多部动画长片都在反思战争,尤其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例如,《萤火虫之墓》直接了当拍出战火中兄妹俩活活饿死的故事。又想到《苍鹭与少年》中大批赶着投胎的“哇啦哇啦”,是否暗示着战争大批死去的人类?而操步操的鹦鹉军团,应该就在暗指军团。恰好,鹦鹉大王密谋夺权,像极了史实“宫城事件”。 不带仇恨情绪。因为反思战争,不就是为放下仇恨,为维护和平做最大努力吗? 相关文章: 从姐弟视角,看香港大时代 宗教纷争不断,回到可兰经找答案
3月前
4月前
编按:关于这几年的香港,你是通过理性的文字报道,还是情绪化的谩骂声来了解她呢?也许我们可以换个不同方式,比如读小说。 不小心把6月、7月变成阅读香港的日子。今年读的是香港作家陈慧的《弟弟》。书腰写着“以细腻姐弟之爱、家庭故事,侧写香港大时代”,但我是被其他书评、宣传吸引的,小说提及游行、社会运动抗争。 2020年以前,6月4日天安门事件周年总会有香港维园六四烛光晚会,每年有数万至数十万人出席。7月1日的七一游行原是香港另一重大的常年社会运动,主要诉求是争取普选,捍卫民主自由。 2019年6月不只有六四维园烛光晚会,6月9日百万人上街,几天后12日香港市民再度上街,遭警方以催泪弹驱散。7月1日示威者闯入立法院,香港在长达逾半年的反修例运动中,意见撕裂对立,每天都有零星的上街示威运动。一直到2020年冠病疫情暴发,运动无疾而终。然而,2020年7月1日成为香港的政治分水岭,《国安法》落实了。 《弟弟》是2022年出版的。按时间联想,一开始以为里头提及的社会运动是2019年翻天覆地的反修例运动。不是,《弟弟》里头提及的是2006年保卫天星码头、2014年雨伞革命、2016年鱼蛋革命。后两场,警方分别动用催泪弹和鸣枪来驱散人群,是主角姐弟生命的转捩点,也是香港变化的起始。 于是陈慧开始写小说,写的是因为社会运动受到严重创伤的故事,也像是在书写中为自己治疗创伤。然而,小说在2019年初完成,反修例运动是后事,香港更大的创伤是在小说完成后发生的,小说最后也不在香港出版。 (推荐阅读陈慧的专访——可点击:〈《记香港:陈慧》时代的说书人:说香港是福地,未免太轻佻〉。文章原载于香港《立场新闻》,因《国安法》而关闭,网站也消失。《世界走走》经作者授权重新转载。) ◢从新闻事件读出香港社会的流变 总说马来西亚华裔对香港不陌生,但《弟弟》写的又不全然是从港片、港剧里熟知的香港。小说没有廉政公署、陀枪师姐、学警出更,它的时间共感来自一些流行文化,《GTO》《无间道》《钢之炼金术师》。它呈现的更多是从新闻报导里读到的香港,SARS非典型肺炎、港人北上淘金、保卫天星码头、国庆海难等事件,带出香港社会的流变。 《弟弟》以姐姐谭可意为第一人称,比弟弟谭可乐年长12岁,姐弟正好代表香港的两个世代。谭可意年少时有点“酷”,那源自家庭父母不融洽的关系,作为12岁小大人的姐姐,她有能力照顾嫩婴弟弟,时刻把弟弟带在身边。 好不容易上大学,姐姐得以独立离家,成为“运动人士”参加社会运动。贴身带在身边的弟弟其实就是在这样的熏陶下长大的,但姐姐谭可意和读者如我都没有察觉,弟弟就那样不知不觉长成了后来的样子。 他同样上街,可是香港的街头已不是姐姐那个世代所处的街头了。小说毕竟不是新闻,不写是什么运动,有什么诉求,但是看到雨伞,就能知道是2014年(见左图);看到枪声,就知道是2016年的鱼蛋革命。 ◢姐弟俩等候“转机” 小说着重刻画的是人。身为学生的弟弟,如何与同学驻扎在场;身为大人的姐姐与未来姐夫如何日复一日下班后就赶往送饭、声援;看似不解的母亲,隔一晚就消气,还煲汤让孩子带去分给同伴。 驻扎现场变成姐弟俩的转机大堂。大伙轮流守着夜,姐姐想起带着弟弟在机场过夜,等候转机的夜晚。弟弟醒来,说道,“没想过今天这么多人一起在这里等候转机。”姐姐后知后觉,读者如我也是,弟弟说的转机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是有点卑微的希望。 运动场上的学生、年轻人在用尽自己在那个年纪的勇气和力量,抵抗着一群大人组成的政权所拟定,且会影响他们的政策。在街头无数的夜,他们等待的是名词的“转机”,是希望。 但伴随着希望落空,弟弟不只在姐姐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长,透过姐姐视角的读者如我,也是常常被各种小举动(搬家、交女友),发现弟弟走远了,为此替姐姐感到一点怜惜。那叫运动创伤。一个世代对体制冲撞,不成功也罢,却还遭体制以暴力还击,破坏掉的是对这片成长环境的连结。 来自不同世代的姐弟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姐姐是“大人”,还有办法为自己找到空间和意义。她和年少时一样叛逆,继续忤逆父亲,卖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她有男友,理性、世故,虽然支持她所做的事,却也提醒着一些现实状况。那是“大人”的标配,尽管有过烈火般的青春,就算自己不想,也会被外在提醒着现实。 弟弟不同,他正在成长,他在争取的是自己的未来,运动失败相等于失去太多东西。等他计划好退场机制,告诉姐姐时,已经不单纯是从社会运动场上退场,而是想要从生命舞台谢幕。 陈慧是编剧,在她笔下的小说,像一幕幕短剧快速切换,人物一个个登场,拼凑当下的香港。受不了体制的姐姐转头辞了职,开了公司;对那座城市感到绝望的好友阿草,转头移民国外;剩下弟弟,在运动伤害后掉入黑洞,只能无止境的坠,以仅有的力量维持表面平和。 故事结尾在,弟弟说“每天都是关键。”姐姐回应道,“过得去,过不去,每天都是,关键。好,谭可乐,我的弟弟,既然每天都是关键,你就坦率而活吧。”然而因为前面“转机”,让我非常担心这不是简单的“关键”,而可能是语带双关,能作为结束的“关键”。 开放式结局没有结论。这也可能是陈慧唯一能给留下或润走的香港人的话,坦率而活吧。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谁说大马人不爱看书?“吉隆坡国际书展”让我开了眼界…… 【读家说书】林于如确实杀人了……我们今天不谈死刑存废  
4月前
5月前
6月前
编按:我们虽然都厌倦了政客玩弄宗教之火,却万不能因为绝望而终止互相理解,也不必因此而失去认识伊斯兰文化历史的好奇心。今天,介绍你读这一本…… 某次父亲谈及社会层出不穷与宗教相关的纷争,那么乱该如何是好?彼时我手里刚好捧着《古兰似海》,就顺势回应:“读书。” 近日引起轩然大波的宗教相关纷争,无非是KK Mart袜子事件。各地KK Mart便利商店遭杯葛,连同供应商一起被控。后续又发生Vern’s鞋底字眼事件,差点引发另一波杯葛潮。 拉长时间看,清真、保守、符合伊斯兰教义等议题不时被提起。例如女性因裙子过短被阻止进入政府单位的事件,从过去到现在时有所闻。近10年间还有清真手推车事件,民众把宠物狗放进霸市手推车,工作人员必须一一清真清洗。2017年还是国阵霸权时代发生的猪鬃刷事件,贸消部大动作彻查油漆刷。当时没有杯葛运动,事件在卖猪鬃刷没犯法,但一定要清楚标记成分的说词下终了。 马来西亚华社普遍担心的“绿潮”发生在2022年全国大选,以及2023年六州州选之后。“绿潮”力量泛指伊斯兰党和国盟势力结合,将宗教和马来民族主义捆绑,形成排他的民粹主义。不过,KK Mart事件一直是由巫统青年团团长阿克马倡议杯葛,伊党特地划清界限。 简单梳理是想表达,以上脉络都可以从政治角度解析。政治人物玩弄宗教之火,都有明确的政治议程,以得到支持夺取政权。但无可否认,如此以宗教为名的纠察运动越来越普及至传教士、平民阶层,也越来越频繁。无止境的争论,令非穆斯林社会越来越找不到看待伊斯兰的位置了。 也因此,在越是两极化的舆论世界,越应找到其他视角来作眼前混乱现象的额外思考线索。从政治角度看清了眼前所见是各种仇恨与诋毁,那伊斯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呢?于是试图从《古兰似海》找寻答案。 ◢很多穆斯林没读过《古兰经》? 《古兰似海》由美国犹太裔记者卡拉·鲍尔(Carla Power)撰写,副题为“用生活见证伊斯兰圣典的真谛”。本书记录的是她跟随印度裔伊斯兰学者阿卡兰(Sheikh Mohammad Akram Nadwi)修习《古兰经》(台译,即《可兰经》)的旅程。犹太人与穆斯林、美国(西方)与伊斯兰世界、女性与伊斯兰学者,一切看起来都是刻板印象中的对立,却也让人更加期待双方的双向交流。 《古兰似海》分为3个部分,作者从源头写起对伊斯兰的好奇,以及向阿卡兰的学习起点。第二部分,跟随阿卡兰进入他的生活、家庭,透过他的妻女理解女性在伊斯兰的地位。如此读下来,建立了基础认知后,作者再领着读者扩大格局去理解政治和战争。 作者一开始就向学者自白,不曾读过《古兰经》,但对方回答“大部分穆斯林也没读过,就算他们读了,也是有读没有懂。”阿卡兰说到,《古兰经》的次序不是按照启示降临的次序,要读懂必须掌握古典阿拉伯文,必须认识启示降世时的阿拉伯社会,要懂得先知穆罕默德时代的社会习俗与传统。 有了这个前提,后面的阅读吸收相对轻松多了。有太多在生活上遇到与伊斯兰相关的疑惑,在这个前提下得到了部分解释。许多事物都是经过后人错误诠释,甚至断章取义,矫枉过正的结果。 ◢西元8世纪曾有反对童婚的教令 就取其中关心的议题来谈:女性、政治与战争。当作者随学者回到印度村庄,那里严守男女分隔习俗,女性穿戴面纱。身为国际学者的阿卡兰为何不向村民好好解释?“他们无法分辨传统和伊斯兰教诲,栈达罕(村庄)人对面纱的唯一认识是,印度教徒不戴,穆斯林戴,许多村庄习俗不是根据宗教知识而存在的传统,而是为塑造集体认同。” 在第八章〈小玫瑰〉中,作者特写先知的第三位妻子阿伊夏(Aisyah)。她是顶尖伊斯兰学者、发布教令者,也骑在骆驼背上征战沙场。但最令人争议的是童婚关系,她订婚时只有六七岁。阿卡兰一开始的解释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指出她(阿伊夏)不快乐。”作者不讳言对这位学者深感失望。 不过,这位学者最后被两名女学生提出有力的论点挑战,改变了立场。父母为钱把孩子嫁人,未成年性交、小女孩生产造成内出血、子宫脱垂,“世人怎能期待一个小女孩为此上法庭挑战自己的双亲,乃至期待他们拥有自己的立场?” 阿卡兰被挑战后,重新检视文献,找到西元8世纪反对童婚的教令,症结是女人的自主权,童婚剥夺了女孩的选择权。他还补充,今日童婚所包含的压迫和不公,凸显从法学层次反对童婚的必要性。 ◢穿戴面纱有不同的解释 针对罩纱,作者也点出另一个政治观点,穿戴罩纱与否俨然变成西方现代化与伊斯兰传统的二元对立。穿戴头巾就是传统、狂热、被压迫的,不穿戴就是现代的、思想开放的、温和世俗的。 然而,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穿戴面纱有不同解释。阿卡兰的女儿在英国,穿戴面纱感到更加自信;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下,罩纱不是选择,而是恭顺的表现;开罗的通勤族可能为了避免受到骚扰而选择戴头巾。 现在社会动不动就听到发动“圣战”(jihad),身为非穆,我们必须理解圣战并非jihad的唯一解释,还有奋斗的意思。书中还原《古兰经》出现杀戮诗句的历史时刻:麦加古莱须族破坏和穆斯林的约定,对穆斯林再三发动攻击,而先知已经尽一切可能对他们传道。阿卡兰认为,当代的圣战把暴力伊斯兰化,以为能利用伊斯兰争取土地、荣誉、尊严或金钱。 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信徒纷纷停止向传统学者请教意见。识字率提高,加上各种新科技,使一般穆斯林民众能自行解读文本。只要有网络连线,任何人都能向被戏称为“谢赫(Sheikh)谷歌”的搜索引擎请益,无须求助受专业训练的学者。“伊斯兰知识民主化,但不包括其严苛纪律,使自封谢赫的现象蔚然成风。” ◢像无止境的乒乓球赛 女性、童婚、政治与圣战,以上几点恰好也是马来西亚社会比较常遇到,会引起宗教相关纷争的议题。阅读此书,很多心里的疑问虽然能透过伊斯兰学者的观点得到解释,但未必得到解答。 因为,学者多次提到脉络。阅读和理解《古兰经》需要回归到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而唯有教育能养成掌握脉络的习惯”,“谢赫本人(阿卡兰)想传达的讯息不是挺身战斗,而是恳请他的学生们思考!” 然而,在政局不稳定,宗教很容易被用来发动民粹的情况下,相信未来还会遇到很多令人失望的政治宗教化/宗教政治化操作。教育是漫长的,才让人悲观认为很多问题短时间内得不到解答。 不过,作者有一段话是至关重要的提醒。她在本书后段写到,一位朋友曾被反犹主义穆斯林大声咆哮,她发自内心同情和同理朋友的遭遇: 不过,我也对以个人小故事讨论文明的方法感到绝望。那感觉,仿佛永无止境的乒乓球赛:“你说说你认识的穆斯林,我再跟你说我认识的。”或是,“你说说你认为具煽动意味的《古兰经》诗句,我会拿出呼吁和平的诗句反击。”这样的讨论没完没了,是用例子攻击彼此,而不是探索彼此。 无可否认,我们一次又一次经历宗教相关而引发的事物,层层叠叠起来,难免当成一个现象来看待。然而就如作者提醒,每当发生憾事,再以好事回应,抑或举另一方更恶劣的例子回击,只是没完没了的讨论。 《古兰似海》即便回应的是泛指西方的欧美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对立,但我们仍可透过学者分享的智慧,去理解那些错误示范宗教的人和他们的行为。在这样混乱的社会氛围下,阅读、探索对方,不也是一种温柔的抵抗?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 白慧琪/书写绿潮杂想 【观绿潮/01】学者眼中的绿潮,你怕的绿是什么绿? 【观绿潮/02】李烈宽●研究伊斯兰,为疑惑寻找答案 【观绿潮/03】王俞勇(Ridzuan Ong),用华语跟你说伊斯兰 【观绿潮/04】陈妍颖●跨美食交流,分享清真版华人家常菜
7月前
编按:一个杀人犯的自传,你愿不愿意(或敢不敢)去阅读呢? 我又读了一本关于死刑的书,这回的主角是位台湾的女性死囚,人称“惊世媳妇”的林于如,书名叫做《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先打预防针,这不是一部劝退死刑,或要辩论死刑存废的书。作者胡慕情没有回避,主角林于如也承认,她的确杀了人。 书的封面是个人像,小标写着“她如何谋杀母亲、婆婆与丈夫”。不否认带有一点猎奇心态,我从书架上取下了这本书。因为是女性,所以猎奇。正如作者在封底写到,“情杀、财杀……女性被认定的谋杀理由,其实与男性并无殊异,但杀妻的男性不会是猎奇的对象,他们不会被称作‘惊世丈夫’。” ◢不志在替死囚翻案 出于阅读死刑书写的惯性,原本预期这本书的走势是,办案程序或司法机关有任何疏忽,又酿成一桩冤案。《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不是,作者胡慕情是一名资深记者,她并不志在替死囚翻案。所以更加好奇,为何要采访死囚?如何说服死囚主角写自传?背后一定有个复杂的结构,让作者那么想让一位承认杀人的死囚发声。 在〈上篇:她,惊世媳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不到2页的篇幅,描写林于如的杀夫过程。惊世感是后来展开的。作者还原当时案件发展,家中一对母子相继离世,葬礼上祖父对孙媳妇不满咆哮,动怒之下报警,延伸查出林于如与种种案件脱不了干系。 作者的文笔确实牵动阅读情绪,同为记者,不得不佩服她的书写脉络与情节配置,为后面铺陈了很多希望读者观看的角度。例如,再访查案警官办案时的思考线路,是如何将她的犯罪动机一步步牵连至赌债、诈领保险金。当种种不可原谅的罪行发生在曾当过陪酒小姐的女性身上,她最后在媒体报导中成为了“惊世媳妇”。 但《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最令人收获的是,作者如何展开与死囚林于如的交谈。即便有人权团体废死联盟的牵线陪伴,记者与受访者的信任还需要时间慢慢建立,这是漫长的攻防。“攻防”,用词并不过激。 例如,开始书信往来后,林于如慢慢透露健康问题,希望作者金钱援助。该信或不信?不援助是否无法建立关系,不愿意接受访问?金钱往来会否让访问失去公信力?建立在援助上的信任,还是信任吗?而一切是不是要回归到,受访者为什么要把故事交给记者? ◢诚实面对自己的惧怕和愤怒 面对受访者也不是一定要一厢情愿地全盘相信,信任是当中的另一个攻防。受访者见面与书信时表达友善,但有些细节读起来冲突。作者透过狱卒、废死盟成员、律师、鉴定医师的观察来侧写,但不下结论。结论不重要,林于如在监狱墙内,作者尽最大能力把她素描出来。 读到一半最令我惊奇的是,林于如竟然提出同性婚姻注册的方法,以达致面对面访谈。作者胡慕情在书中自白,这已超出她的经验,“先是震惊以及困惑,而后有了惧怕,最终则糅杂某种类似愤怒的情绪。”这让人读到采访工作上,其实也可以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因为排除情绪,最终才能冷静找回专业与采访初衷,继续对谈。 ◢循着生命轨迹,再走一次案发地 林于如最终写下了10万字的自传。她最终为何答应,从书中看来只有一句话,“对她(林于如)而言,我(胡慕情)愿意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与她互动只因为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她一直觉得感激。” 整本书令我读到收获满满的是〈下篇:生命的田野〉。作者透过慢慢建立关系,终于打动受访者交出生命故事。然后呢? 作为记者,我也常想,何德何能要得那么多受访者的故事。那些都是非常厚重的信任,我要拿来做什么?新闻价值、公众知情权都不是金牌令箭,拿到这些故事,常常要提醒自己回归最初明确的初衷,我要用这些故事去说些什么?是要揭露不公、引领思考、促进改变等等等等,况且这些目的又常常不会立竿见影。 回到《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作者没有止于林于如的剖心自传,而是循着她的生命轨迹,再走一次案发地,探访与她接触过的人,以及她唯一的亲人大姐。读到下篇,开篇时非常明确的“惊世媳妇”形象反而慢慢动摇,慢慢褪去成较为朴素的素描。 下篇,作者开始慢慢解答上篇设下的种种疑问。例如“惊世媳妇”的形象是如何建立的?死者模糊的身影慢慢浮现,“曾经是羽球好手”似乎就让她变成完美受害者,而她可能做过的一切都已死无对证。 然而作者没有因此选边,她依然带着疑惑,不断与自己对话:“我不可能和人权团体或律师站在相同的立场,如果,我真的想让大众看见她以及铸造这场悲剧的某些因子,我必须质疑、必须查证。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就算那不见得是能够完成访谈或写作的最佳方法……” “我想揭开的是什么?”胡慕情自问。 又是一个当头棒喝的提醒。有过书写短篇死刑专题的经验,常遇见的问题是,如何让读者从另一端走来,探一探那些罪大恶极里头有什么未知的东西。那个未知就是胡慕情自问的“想揭开的什么”。 ◢为什么我是“惊世媳妇”? 在林于如案,她不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形象,不是完美的女性。她杀夫,不会像苦于长照的老妇人得到社会的原谅,而且也不会从查案、审案阶段就得到体谅。作者以著名电影《十二怒汉》为例,林于如没有陪审员争取空间,因为这与女人、赌、赌债背后的社会观感息息相关。 最后,仍想把思考带到媒体操作。林于如“惊世媳妇”的形象延续十几年,直到这本书书写了她的叩问“但是为什么,我是惊世媳妇?”这个形象当然源自媒体书写,而媒体书写的资料很多来源于警察办案消息。许多细节都在短时间内交错发酵,再传入事发地社区民众互传,很快地越滚越“精彩”,最后定型。在资讯爆炸,媒体争快的时代,有没有更理想且实际的报导方法呢? (原文上传于16/04/2024) 【延伸阅读】 《流氓王信福》/张娟芬:作者长期耕耘死刑、司法议题。本书不仅是一个司法个案,更是一段被埋没的台湾史。作者抽丝剥茧深入疑案,微观地写出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在司法中遭遇的不公;更宏观地再现了时代与社会背景,令我们看见戒严历史荒谬残酷的一面。 《无彩青春》/张娟芬:本书并非劝人支持废除死刑,而是告诉我们3位极可能没有犯下杀人罪的青少年在法庭迷途20年的故事,这期间他们被判多次死刑,遇见许多人要替他们伸冤,在绝望与怀抱希望之间游荡、丧失信念后复又得到救援,他们的故事透露出法律的漏洞、司法尚需改进的空间,以及最脆弱的人性。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白慧琪 / 不是劝你支持废死 白慧琪/《八尺门的辩护人》看完你有因此重新思考死刑吗?
7月前
新电影分级制上路,从原本3个级别增至5个级别,原则上让电影多了一些空间。例如含有刺激暴力或性爱画面的电影,不必像从前那样一剪就要剪到至少符合13岁少儿观赏,可以少剪一点,符合16岁观影即可。 然而,在马来西亚公开放映的电影采审查和分级制并行。分级制度虽然分得更细了,审查制度仍在。我国仍有许多题材、元素,需要电影人发挥创意,巧妙包装,才能在大银幕中呈现……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谭湘璇、黄志汉 坚持自由创作,还是选择接受审查? 在马来西亚,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少电影人认为,电影审查限制了发声自由,有些议题因触及宗教或意识形态敏感、政府施政,终难逃被删减或者直接禁映的命运。 从2023年的几部电影观察,《富都青年》中的跨性别角色过关了;《虎纹少女》最后一幕,少女录制TikTok舞蹈呼应开头的画面直接被砍;喜剧《La Luna 》既挑战以宗教为名的保守势力,又含逗趣性爱挑逗,竟然通过审查,分级16上映。 “如果是制作一般上映的电影,电影人基本上知道门槛在哪里。”《富》导演王礼霖说。他也是《分贝人生》《乐园》《我和我的赛车老爸》等多部电影的监制。“比方说马来西亚电影不允许同志题材,你拍了硬要在这边上,不是自找麻烦吗?”他并非觉得这些题材不能拍,而是回到电影人自己的选择,要拍就要承担可能不能上映的现实。 他先前担任制片的《迷失安狄》,是以马来西亚为背景的跨性别者故事,并没有选择在本地上映。案子筹备之初,团队就知道题材敏感,“我们跟投资方说得很清楚,这部电影在马来西亚可能是上不了的。” 站在电影人创作的立场,王礼霖当然也希望能自由创作。可是身在这个国家与环境,他清楚知道文化背景等限制因素,若要坚持创作初衷争取到底,必然会碰到那些限制。“你必须接受(被审查),如果不能接受,就是不要在这里上映。” 电影人各有各的态度、原则和处理方式。王礼霖的原则是,知道规则在那,就尽量不去抵触,以达到最后要的目的。“可是也有人是先做自己想做的电影,规则等到后面再来挑战,看会不会有奇迹。” 本地多部军警片的监制姜志昂也提出“国家民情”这一现实因素。“不是要打压艺术创作自由,而是回看现有国家民情,很多事情还是要考量和尊重。”他反举例,我国电影要打入中国市场,也是要符合当地民情。“电影人不想被审查,这并没有错,但对方国家也有他们的要求,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 禁忌题材本地观众无缘欣赏 在现有审查制度下,有些题材例如马共、LGBT、513事件一直都是我国印刷出版和影视的禁忌题材。不过,这并不阻止本地艺术工作者创作相关题材的作品,只是我们通常没机会在本地院线看到。 王礼霖经历过唱片、电视剧和电影制作,直言创作人永远希望在大马创作的作品,最终都可以让本地观众欣赏。只是,在这片国度有很多现实环境因素。 他也提出另一个面向,“我们希望把作品带回来,可是这里的人就一定要支持吗?我们会不会一厢情愿?本地观众一定会买单?” 姜志昂也说,本地看不到一些片子的原因很多,有时未必是因为无法通过审查制度,而是主题可能太冷门,没有发行商愿意引进。例如,艺术片比较难得到绝大部分观众的认可,或者制作团队没有更多资金做宣传和发行,直接不考虑马来西亚市场。 姜志昂说,虽然电影审查制度之下有种种限制,但还是能看到很多成功的作品,例如《富都青年》。现有制度对电影创作有所限制,那电影人只好用另一个市场或渠道去赢得想要的认可或收益。“如果你想要得到这里的收益,那就要符合这里的市场。” 用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说故事 “我们要发挥创意来说故事,但不要违反法律和规则。”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主席拿督卡米尔奥斯曼(Dato’ Kamil Othman)也表达了雷同的看法,“我们一直告诉电影人要做什么电影都行,但要记得我们的国家还是有些规范,我们要对自己的电影负责。” 马来西亚的电影,审查与分级是由内政部电检局(Lembaga Penapisan Filem, LPF)负责,隶属于通讯部的FINAS则负责本地电影产业发展,包括制定拍摄基金、强制上映制度等。卡米尔表示,FINAS一直以来都向大马电检局咨询,让本地电影人知道要符合哪些规范。 谈及电影审查制,卡米尔说,50年代的欧洲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们的电影人就用不那么直接的方式说故事。他再以近日的伊朗电影节为例,“伊朗的电影审查其实比我国还要严格,可是他们注重故事的诗意,他们的文化里有很多民间故事、传说,他们有很多文化价值隐含在里头。” 他们说故事的方法不会太过,又能在全球得奖无数。卡米尔举例电影《Henas》,其实是以2011年核能专家遭暗杀为故事背景,但电影从妻子视角出发,让人感受到是一段真挚的爱情故事。 卡米尔想告诉本地电影人,我们知道必须尊重国家的法规,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温柔地说故事?伊朗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再以中国为例,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只有电影审查制,因此所有电影都必须适合男女老少,阖家共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拍出了《孤注一掷》,讲述网络诈骗与人口贩卖的严肃课题。 《La Luna》以喜剧包装挑战宗教课题 在现在的审查制度下,《La Luna》以喜剧包装挑战宗教保守的课题,得以过关。另外,叶良财自导自演的《Adoiii Jiwaku》也是直接挑战各族之间刻板印象的电影,还有各族互骂“Babi”的桥段。卡米尔认为,这些都是电影人发挥创意,不直接又轻松、温柔地碰触严肃、敏感议题的例子。 回到审查制度,离不开现实话题。卡米尔坦言,电影很重要,但目前不是国家与社会的首要关注事项,现在还有经济等问题有待解决。但他相信假以时日,这个课题会得到商讨。 “我们都希望有朝一日电影审查制度能更有弹性,但这其实也和社会息息相关。”卡米尔个人认为,很多改变都需从国家的教育体系开始下手。现代社会充满二元对立,很多人看待事物只有对错之分。大家都能踊跃发表意见,但也必须接受对方有权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不应该记恨在心,不再交流。 开放电影审查制度,也关乎到本地观众的电影欣赏能力。那么多电影作品,除了表面意义(tersurat),观众是否也能解读导演的用心,理解电影情节所暗喻(tersirat)的讯息?卡米尔说,FINAS目前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观众,能够真正把电影当作一种艺术形式来欣赏,就像欣赏诗歌一样。 电影是娱乐,绝大部分观众去电影院是寻求娱乐。但就和阅读一样,有些人很喜欢阅读,尤其欣赏隽永的文学作品,“FINAS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培养这样的观众。” 规避审查,线上放映更多空间? 引起关注的电影还有《Pendatang》和《Mentega Terbang》。《Pendatang》为了保有创作自由,一开始就打算在YouTube线上放映,因此不必接受电检局审查。最初在Viu平台线上放映的《Mentega Terbang》也不必受审,但因内容讨论宗教自由,最终被举报,还面对警方刑事调查。 问及会否有更多电影为了规避电检审查,而转战线上放映?姜志昂认为,审查制度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冠病疫情后,有些票房高得夸张,也有票房很惨淡。“我们对于整个市场的分析是,观众越来越会挑了。”姜志昂说,过往可能是人们有闲钱时,什么电影都去支持一下。但疫情后人们的生活并不如前,连一些漫威电影的票房也不如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认为电影人采取线上放映是不错的发展,也是一个监制或导演该为作品设想的。“如果觉得自己的好戏一定要上戏院,但又没有相对的预算去做宣传和发行,最后票房惨淡,其实也是不健康的现象。” 电影串流平台越来越多,观众的选择真的太多了。本地电影若也到线上放映,在姜志昂看来,其实是健康的发展。 不过,卡米尔提醒,大家还是静静享受电影,不要为了某些课题掀起争论。“如果太多争吵,万一政府决定要管控呢?” 相关文章: 【电影分级与审查制度 / 01】电影大道拓宽多少?分级新制上路一年,审查仍在! 延伸阅读: 导演东姑梦娜丽扎/首位执导中文电影的马来导演 跨越族群藩篱说故事  
8月前
原题:【读家说书】你芭本海默了吗? 【第96届电影奥斯卡金像奖 | 7大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剪接、最佳摄影】——《奥本海默》 【第96届电影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原创歌曲】——What Was I Made For?/《芭比》   每年7月是美国电影暑期档,许多强档电影都选择在暑假上映。今年(指2023年)就有两部风格迥异,且同样备受瞩目的电影选择在同一天7月21日(美加时间)上映。那就是以玩具芭比娃娃为创作原型的《芭比》(Barbie),以及真人传记电影《奥本海默》(Oppenheimer)。强强对决,网络上因此出现迷因(meme)“芭本海默”(Barbenheimer),不只把电影名称混合,还有人二创出两大主角对决的电影海报。你会选择哪部电影呢?   为奥本海默  划下诗意的注脚 电影《奥本海默》是知名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最新力作,讲述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研发原子弹,以及内心煎熬的故事。电影改编自凯·柏德(Kai Bird)和马丁·薛文(Martin J. Sherwin)写的传记《American Prometheus》(美国普罗米修斯),中文译本由时报出版社出版,名为《奥本海默》。 传记英文原名“美国普罗米修斯”其实为奥本海默的一生划下更有诗意的注脚。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的人物。在一次祭祀中,他为人类保留可食用的肉而欺骗了天神宙斯,宙斯因而惩罚他,收回人间的火种。为了人类,普罗米修斯铤而走险盗火,最后被宙斯铐锁在高加索山上任老鹰啄食他的肝脏。 为结束二战,研发原子弹 现实中的奥本海默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了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和平而研发了原子弹,但他深知也明确点出这项武器的凶险。就在战争结束后,军方接受核子战争提议,奥本海默严厉批判:“我们要如何理解,一个总是把伦理道德视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一部分的文明,除了使用慎重其事的字眼和赛局理论的术语,就没法子谈论几乎会杀死每一个人的前景?” 1940年代末,美苏关系恶化,奥本海默仍然对核子武器议题提出尖锐质疑,严重困扰了华府的国家安全机构。1953年艾森豪总统领导的共和党执政,宣布这名“原子弹之父”有共产主义倾向,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奥本海默成了当时美国反共圣战中最著名的受害者。 传奇一生,如普罗米修斯 奥本海默的一生就和普罗米修斯一样充满戏剧冲突,背后还有很多政治角力。《American Prometheus》作者是如何拼凑他的传奇一生?大量的资料整理和访问。作者整理了奥本海默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大量文件,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数千页的监控纪录。另外,他们也访问了近百位奥本海默的密友、亲戚和同事。 芭比不只是少女玩具 《芭比》则是以玩具芭比娃娃为原型创作的电影,并不改编自任何作品,由导演葛丽塔·洁薇(Greta Gerwig)与伴侣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共同编剧。其中,诺亚·鲍姆巴赫是电影《婚姻故事》的编剧;葛丽塔·洁薇则曾自编自导半自传电影《淑女鸟》(Lady Bird),以及改编并导演经典文学《小妇人》(Little Women)。 可以肯定的是,两位编剧都是拥有性平意识的电影工作者。在他们笔下,《芭比》绝对不只是少女玩具或男性玩物那样扁平的刻画。反之,芭比和肯尼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视角,带领观众换位思考性平议题。 就此打住不剧透,观影前不妨透过书籍了解一下这个风靡全球的玩具之身世。如此一来,电影中一些情节桥段,或许会令你会心一笑。 芭比诞生于1959年,创办人露丝·汉德勒(Ruth Handler)见女儿喜欢玩剪纸娃娃,因而受启发生产了立体的娃娃模型,并以女儿的名字“Barbara”取名,简称为“Barbie”。芭比娃娃在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就大受欢迎。电影中芭比的开场造型,黑白条纹泳装搭配大耳环,便是还原第一只芭比娃娃的造型。 《芭比:一个娃娃风靡世界的秘密》的原文书介写到,这是关于两位杰出女性的故事,芭比和露丝·汉德勒。别忘了,芭比诞生于1959年,那时的女性不管在工作、学业或社会上仍然受到许多限制。作者罗缤·格博(Robin Gerber) 透过研究、访谈和搜集先前未公布的资料,整理出这位女企业家的成长背景,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然而,露丝所创造出来的芭比后来成为了奥运选手、空军飞行员、太空人、总统候选人等,可以胜任任何职业。露丝和芭比双双为美国的商业和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 《永远的芭比》则是有第一代芭比娃娃拥有者,文化评论家和调查记者M.G.罗德(M.G.Lord)所写。她结合心理分析、性别理论、历史、艺术、女性主义、文化价值与教育意涵,多方面探讨芭比如何造成热潮。(原文上传于31/07/2023) 白慧琪/晚安上巴 白慧琪/战车 【读家说书】从Jocelyn Chia到新加坡:揭开狮城的另一面 【读家说书】青年的社运小志
8月前
10月前
当马来西亚教育部宣布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时,你做何感想?本期【读家说书】带你一起梳理矛盾的复杂心情吧。 “我反对以色列涅坦雅胡政府对巴勒斯坦的非人道殖民,我同情巴勒斯坦平民的遭遇。”在马来西亚谈以巴课题,好像必须先表明“政治正确”的立场,才有机会把话继续说下去。 别误会,我没在说反话。我确实反对以色列政府殖民对巴勒斯坦平民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然而我的下一句是,“但我也不认同哈马斯组织的集权统治。”不知道这个后话会否让我被卷入立场风波? ◢赞成与反对的理由,不被正视 其实,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介绍一本让我站稳立场反对以色列政府种族隔离政策的书籍,由台湾自由记者兼以巴冲突研究学者王冠云所写的《这才是真实的巴勒斯坦》。特别想记录作者在书中的提问,“为什么选择支持巴勒斯坦?为什么身为和巴勒斯坦、以色列皆没有直接外交关系的台湾人,却没有选择众人认知中‘中立’的角度?” 作为马来西亚人,阅读这本书后我也对自己提出类似上述提问:“为什么马来西亚从国家层面就站在巴勒斯坦这一边?为什么多数马来、穆斯林群体那么理所当然地支持巴勒斯坦?为什么从小受中文教育的我没认真学习认接触以巴课题?” 尤其在马来西亚教育部宣布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后,很多赞成与反对背后的理由都没被正视。言论就在非黑即白的舆论场域里被编入只有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二元的战队,不巧又在宗教课题紧张的背景下,被很简化操弄成非穆与穆斯林群体的立场对立。 坦白说,我是在读了《这》以后,透过作者书写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受访者的故事,了解了地理位置、历史与现在的生活后,才更确立自己支持巴勒斯坦平民,反对以色列殖民与种族隔离政策。 举例来说,作为记者,我会这么书写此次战争新闻: 10月7日清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武装组织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攻击、绑架人质,以色列随即对加沙地带还以空袭。这场以色列—哈马斯战争延续至10月底,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导,战争已造成超过1538名以色列人和8005名巴勒斯坦人身亡,而仅有40公里长的加沙地带遭以色列断水断粮,230万名巴勒斯坦人陷入人道危机。 就这么简短一段新闻,常被媒体浓缩概括为“以巴战争”,而这4个字往往忽视了两方的地理位置、国力、执政路线、权力关系。请读者尝试自问,巴勒斯坦在哪里?谷歌地图上其实找不到答案,很多新闻报导也没有列出位置。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巴勒斯坦分为由哈马斯政府主政的加沙地带(Gaza Strip)和约旦河西岸(West Bank),两地没有相连,隔着以色列无法往来。 ◢“以色列不让我们回家了……” 《这》作者透过采访当地人的故事带出了这段沉重历史。巴勒斯坦原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多是信奉伊斯兰的阿拉伯人,一战时期开始由英国暂管。另一方面,19世纪锡安主义(Zionism,也有译为犹太复国主义,但《这》作者强调此理念无法代表所有犹太人,故采用锡安主义)兴起,一战时期英国外相发表“贝尔福宣言”,代表英政府支持锡安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唯犹民族之家。再加上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越来越多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应许之地”买地定居。 1948年英国托管结束,犹太人顺势于5月14日宣布建国以色列,原本的巴勒斯坦人一夕之间成为难民,5月15日成为他们的“浩劫日”(Nakba)。《这》的其中一位受访者在9岁时和家人逃亡,“我们在帐篷里住了5年,每天都在期盼可以回家的那天,直到联合国来盖房子时,我们才渐渐明白,以色列不会让我们有任何回家的机会了,国际社会也放弃了我们。” 经过多次战争、和谈,巴勒斯坦也发生内部斗争,2007年起哈马斯政府统辖加沙地带,法塔赫则掌控西岸自治政府。而哈马斯因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Intifada)主张武力抗争之后,被西方国家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所以,不少媒体用“以色列—哈马斯战争”来书写此次战争其实更明确地表明敌对关系,也让读者不再轻易以巴勒斯坦与刻板印象中的“恐怖组织”一概而论当地情况。 ◢支持巴勒斯坦是理所当然? 这场战争原本看似离马来西亚遥远得很,但随着教育部下令于10月29日至11月3日举办“声援巴勒斯坦周”,舆论四起。 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和平没错,但不晓得有没有人疑惑,为什么我们必须理所当然地接受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又要保险起见地再次强调,我是支持巴勒斯坦的。) 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以巴课题更参杂复杂且厚重的历史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经过批判思考后才选择立场?且许多资讯经不同语言和国家媒体传播,我们接收到的新闻、资讯、消息是否经由有品质的转译? 原本我也带着“以巴冲突又来了”的心态,但拾起《这》细读,找到了答案。作者透过多个访谈故事,带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历史情仇和地理位置,先替读者建立好背景知识。循着基础概念,她以以巴两地平民的爱情故事,带出在以色列霸道殖民之下,西岸巴勒斯坦人二等公民的情况,以及加沙海陆空都被以色列管控,犹如大型露天地狱的实况。 ◢也有以色列人同情巴勒斯坦 《这》不仅描写了巴勒斯坦的实况,也访问了以色列人的声音,为何他们也选择站在巴勒斯坦这边。前以色列将军之子米科·贝雷得的外甥女在一起炸弹攻击中身亡,然而她的姐姐告诉他,“这场悲剧会发生不是因为巴勒斯坦人是恐怖分子来杀死她的孩子,而是过去这么多年来他们困苦生活,在我们军队杀死无数他们的家人,对生命已找寻不到任何希望后的结果。” 巴勒斯坦常常因为哈马斯的武装行动而被一概标签为恐怖分子,那在锡安主义操作之下,以色列就等于犹太就等于锡安主义吗?《这》就提到两种常被极右锡安主义者引用的焦点转移方式:❶一切不支持以色列政府的言论贴上“反犹太主义”标签;❷将巴勒斯坦人民起义与“恐怖主义”连结。这种极端右翼分子的操作,相信马来西亚人,尤其是华社并不会觉得陌生。极端右翼分子,排他、强调本土主义、标签一切不同立场的人。 至于哈马斯,在《这》提到许多加沙女性受到许多监视与限制。作者写到“当宗教碰上政治,总不免成为主政者操弄意识形态的幕后推手……对圣战与女权的定义,在哈马斯的掌权下皆成为服务其政治利益而被扭曲。” 回到引述作者的提问,“为什么支持巴勒斯坦?”再回到马来西亚人应有的自问,“为什么国家先替我决定支持巴勒斯坦?”别让这些疑问只停留在发想,或许我们可以读读书找到解答。 【延伸阅读】 巴勒斯坦之殇/拉什德·哈利迪 本书除了是巴勒斯坦人的历史,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生命史、家族史。哈利迪家族的成员就是这百年历史的见证者。本书不强调巴勒斯坦人的“悲情色彩”,除了会抨击以色列及其盟友的不公正作为,也不忘针贬巴勒斯坦领导层的失误与无能。希望透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能为至今仍无法解决的历史难题提供一个有启发的新视角。 砲弹下的渴望/穆罕默德·奥默 本书是巴勒斯坦记者记述2014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护刃行动”的轰炸记录。在为期两个月的以巴冲突中,加沙地带的平房、学校、医院、净水厂、发电设备等皆遭到砲弹损毁,联合国甚至表示加沙地带恐怕5年之内不能住人。透过本书记述的真相,作者唤起世人对于以巴冲突的重视,并冀求和平共处的可能。 这才是以色列/伊兰·帕佩 作者是深爱以色列的犹太学者,但对于身处同一块土地的巴勒斯坦人所受到的迫害,他无法视若无睹。在细查以色列解密档案、外泄的“巴勒斯坦文件”、相关人士书信与日记,以及各国历史档案后,作者让我们看清国际强权、官方谎言、媒体偏颇,是如何决定巴勒斯坦这块土地的命运。 很多人或许连巴勒斯坦被分为两个不相连的区域都不知道。(取自纪念若雪巴勒斯坦资讯网 https://palinfo.habago.org/) 1967 6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后 以色列与3个阿拉伯国家(埃及、约旦与叙利亚)交战。战后,以色列占有加沙与西奈半岛 (原属埃及)、约旦河西岸(原属约旦)、戈兰高地(原属叙利亚) 和东耶路撒冷城区。 现状 犹太屯垦区违反国际法,不断继续扩建,而实际属于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土地则年年减少。 【知识补充】 2011年,巴勒斯坦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借以确认其联合国成员资格与国家地位。2012年11月29日,巴勒斯坦终于获联合国大会通过,成为联合国非会员观察国。
1年前
1年前
前阵子招待来马当实习记者的台湾学弟,他采访了8月31日独立日,问到“你们是不是还有一个916?”在外国人眼中,确实较难理解一个国家要庆祝几次国庆。而且,除了8月31日马来亚独立、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还有砂拉越邦特别庆祝的7月22日砂拉越日。只能说,殖民国家的历史相对复杂多了,一个晚上真的难能解释这些州、邦最后怎么组织成国。然而,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又多认识自己的国土、文化、族群? 整理:本刊 白慧琪 身为马来西亚人,你有多认识马来西亚呢?可能已故法国民族学家珍妮·库西尼尔(Jeanne Cuisinier)比你我还深入了解。早在1932年,她就从遥远的法国来到马来西亚吉兰丹,度过18个月的沉浸式体验与研究。在她离开时,酋长还对马来向导说,“她和其他白人不同,她不是为了黄金而来。她爱我们,她和我们待在一起很开心。” 珍妮曾游历马达加斯加和印度支那,后来在法国民族学院进修,并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学习马来语。法国教育部派她到马来亚研究民族学和语言学,她走进王宫见到了苏丹、贵族,也走进村庄、原始森林与贫苦农民、土著原住民相处。期间,她搜集了很多当地居民、土著的日常生活用品、大量照片和录音档,其中五百多件至今仍珍藏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巴黎奎·布兰利——雅克·希拉克博物馆。 1935年,她在巴黎广播电台发表演讲,诉说在马来亚的所见所闻。这些讲稿于2018年偶然重现,被重新整理出版成《我眼中的马来亚——讲义1934-1938》。前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庞维德(Frédéric Laplanche)和李海伦(Hélène Ly-Batallan)在序言写到,珍妮想要与人面对面地交流,在与人沟通相处过程中得到独属于她的见解和经历。有趣的是,两位大使也诚实提到,珍妮偶尔会流露出一丝身为“白人”的优越感,尽管她自嘲是“好白人”。 两位大使的诚实是要提醒读者明白,珍妮留下来的文字有当时的语境和历史背景。他们特别恳请读者体谅珍妮在描述土著部落使用“Sakai”一词。“显然珍妮并没意识到,毕竟这个词语在100年前的马来语中很常见。” ◢在马来半岛“走”一圈 马来西亚学者白伟权的《赤道线的南洋密码》也是一本厚实的马来西亚田野调查报告,从历史、人物、家族和地景着手书写。这本由台湾麦田出版的书是“台湾@南洋”书系之一,想当然尔主要面对的是台湾的读者,但是读起来也让马来西亚人开开眼界,认识自己的国土。 白伟权是地理系博士,从地理的学术视角出发,文章内容更着重人与地方的关系。他的文字风趣好读,像是说书人说唱着田野间的所见所闻。以〈华夷交融的拿督公信仰〉为例,作者先解释“拿督”在我国语境上的意义,再娓娓道出华人土地崇拜来到马来西亚怎么变化。这些来南洋从事矿业、农业、种植经济的华人,依赖土地为生,自然拜祭这里的土地掌管者,赋予了马来长者的形象。 他在各地田野调查搜集了不少拿督公崇拜的资料,有拿督婆、真人原型的拿督尊王——苏丹阿都沙末(Sultan Abdul Samad)、原住民石拿督公、华人拿督苏蓝卓和郑蓝卓,及最年轻拿督的已故政治人物卡巴星。读起来,好像就被导览了马来半岛各州一圈。 ◢给自己机会认识伊斯兰 刚过去的马来西亚六州州选,“绿潮”变成令人生惧的名词,背后暗示着的是对伊斯兰党,还是对宗教的不解与抗拒?又或许,我们都混为一谈了?近年来,伊刑法、登州鞭刑、被腰斩的啤酒节、消失的投注站、穿短裤遭开罚,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令人不得不担心社会越趋保守。然而,我们也往往在简短的新闻标题间下定论,这就是宗教化、这就是保守、这就是退步……如此一来,伊斯兰宗教这个原本就模糊一块的身影只会继续慢慢消失在视线里,不理解的终究不会理解。 那么,踏出一步尝试看清呢?或许开明派穆斯林学者万吉的《祝福:伊斯兰的多元诠释》,可以是你我认识伊斯兰的入门书。 《祝福》收录了万吉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刊登在《东方日报》的专栏文章,由该报社副新闻编辑林建荣翻译。既然是报社专栏,文章当然离不开事实。端看目录,就有很多华社或非穆斯林相当好奇和关心的议题与事件。像是:伊斯兰允许殴打妻子?禁祝圣诞快乐?十字架动摇伊斯兰信仰?从伊斯兰角度看死刑。 不过,倒不希望读者因开明派的论述比较倾向自己的立场,就以此巩固自己的想法去对抗相反意见。万吉在书中也清楚写到,“伊斯兰”与“对伊斯兰的诠释”,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伊斯兰”的本质是来自上苍的启示,然而“对伊斯兰的诠释”,则脱离不了诠释者的思维和生活经验。因此,阅读这本书时也要明白,这是作者的多篇评论文章,每一次书写的篇幅都有限,这也是作者“对伊斯兰的诠释”。 【延伸阅读】 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许维贤 探讨一批在马来西亚出生成长的电影导演在后马来西亚语境下如何在国内外催生一组糅合土腔风格、华夷风或作者论的华语电影。作者指出,马华的离散论述不尽然是反本土化的书写;马华的反离散论述也不必然就是对国家仰慕和充满愿景的国族主义。 谁是“沙巴之子”?/吴佳翰 如何定义族群?人类学告诉我们没有所谓标准答案。如何定义马来西亚土著和原住民?带着鲜少为人知的婆罗洲视角,我们从历史建构论的角度,结合当代田野调查的素材去理解。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摆脱纠缠我们多年的种族争议与标签,找到心中的答案。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