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矽谷

5月前
6月前
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有些人在迷雾的青葱年纪,抱着一种文学情怀,学了如梦如幻的中文系。毕业后投身到现实的职场,最终发现都逃离不了“工作是为了赚钱”这个现实命题。而和中文系专业对口的教职行业或编译文案工作,一般不会是高薪工作。因此,有人会调侃道“文史哲=稳死折”,那读中文系就是个错误的选择吗?其实不然,我作为中文系毕业,近10年在矽谷科技公司逆袭起飞,深刻体会中文系作为各行各业的“万金油”,让人更容易跳脱框架,投身不同的领域。 作为一名中文系毕业生,我前期算是误打误撞进入科技行业,主要是因为人在矽谷为了找份差事糊口,而进入了科技公司。从初创的科技公司当行政、后来的苹果公司做审核政策相关,到现在的字节跳动公司做商务关系拓展,中文系更多是培育了我们语言字的底蕴、做事方式和思维的融会贯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赋予了我更多新探索和学习的领域。 有人说,若你想从事科技行业,当初何必去上中文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中文系专业毕业,其实不限定于只能从事文史哲行业。”易言之,上了中文系毕业还是有转换跑道的灵活性和空间。在科技行业有些工作职位就非常需要文字、沟通能力的人员,那就是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人事行政人员、各部门的协调员等。而近10年手机应用程式(mobile apps)兴起带来的社交媒体应用(social media apps),如:Facebook、Instagram、X(Twitter)、TikTok短视频、YouTube等,制造了千万的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都需要进行内容审核。 仍需靠人把规律找出来 社交媒体内容审核衍生出来的工作机会,便是安全合规(Trust and Safety)和审核政策(policy guidelines)相关的工作机会。这类的工作特别适合文科生、大众传播媒体、人文社会科学的毕业生来担任,需要的条件就是对社会议题有认识、有人文关怀的概念、对社区有认识,再来一点培训便可以快速上手。我便是在这个风口上起飞的猪——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找到了契机进入了对口的工种、得到公司给予的培训而跑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目前科技行业的人工智能AI风潮,又迎来了一批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产品(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content,AIGC),之中的错误和不实信息也需要透过人工干预,去纠正和过滤。虽然这一些还是需要大数据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的支撑,但是也需要靠人把规律找出来,进而优化系统。我相信,现今职场已不是上一个大学、有个大学学位,便可以应付的时代,我们只需要一个切入点和一个入门的机会,便能在各行各业遨游追梦。 苹果公司CEO库克(Tim Cook)在美国劳动力政策咨询委员会会议上曾表示,学院的产出与各大公司认为未来需要的技能之间并不匹配。同时,他表示苹果公司并不要求他们的员工至少接受4年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这也不是说上大学不重要,但是更深层的意思是,你上了4年大学也不一定代表你跟得上科技。若你愿意在科技行业探索,你必须时时保持学习和愿意跳脱框架、接受新的事务,那你原来的专业不学以致用也没关系了。 寻找风口,勇敢站上去,成为一头起飞的猪!
10月前
2024一开年,矽谷即刻引来裁员滚滚,先来谷歌裁员一千多人,之中涉及谷歌高管、核心工程、谷歌助理、Pixel手机等硬件团队的人员。随着公布的居然有27家公司也同时在裁员,这包括Meta脸书集团的Instagram团队裁掉数十个技术项目经理,Discord裁员17%共170人等等。虽然说裁员让搬砖人岌岌可危,但是危机即是转机——有人走就有人顶上来,有裁员才有升迁的机会。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永远占着坑不走,那别人还真的也没有晋升的机会。 要在矽谷职场晋升,真是看时机、看际遇、看机会。人们都说“富贵险中求”,我在矽谷十几年虽然看到很多的裁员风潮,但也看到有人在裁员风中步步高升的。其中,典型的晋升机会不外以下几种: (一)戏棚脚站久就是你的了 在一份工作上,只要能维持稳健的表现,即便中规中矩,在一家公司久了也会得到晋升的机会。当然,你挨着组长可能就会当上组长,挨着经理工作可能就填补经理的位子,挨着总裁也可能有当上总裁的一天。阔别苹果公司12年的乔布斯(Steve Jobs)于1997年回归苹果,第二年库克(Tim Cook,现任苹果执行总裁)加入苹果。库克那时加入苹果,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时间点。乔布斯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多才但是又情绪多变,他开始对苹果内部进行改革,删减掉认为产出不高的业务,把苹果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挽救至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后来乔布斯因身体出了问题,无法掌管公司,便毅然把CEO职位托付给库克,也能看出库克一直在乔布斯身边所获得信任。 职场上人来人走,如果在一家好的公司,有好的薪酬待遇和福利,还有成长空间得以发挥,不妨好好看准一个方向,并追随一位好领导;有一天,你也可能成为你仰慕的人。 (二)越跳越高 在职场上晋升的另一个办法就是跳槽。最近的职场调查新闻也显示,加薪最快的方式就是跳槽。职场资深搬砖人士都知道,在一家公司呆久了,一点点的加薪也不一定可以晋升,跳槽的话便可以先把薪酬配套(compensation package)谈好,直接跳槽换公司便加薪了。尤其从大厂跳槽到初创公司(start-up company),在初创公司贡献自身的大厂工作经验,一般可以拿到更高的薪资以及更好的职位。 矽谷不时就有裁员和挖角风潮,从当初挖大厂的软件程式员(software engineers),后来的电动车研发专才,到现在的芯片(IC)研发、AI专业人士挖角,这类的挖角薪酬待遇和职位都非常吸引人!要知道哪里有这种机会跳槽,可以多接触猎人头公司,或在LinkedIn等求职网站多曝光自己的履历,让sourcing HR发现自己是很关键的。 (三)升职不代表赚得多 在矽谷有一群人的目标虽然不是在追求晋升,但工资性价其实非常好。这怎么说呢?在矽谷打工,有两个职场赛道——当经理/管理人(manager),及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前者会带团队管理人员,后者则会专业输出自己的能力,只负责项目和产品,并不会带团队。想当管理者的必须在职场爬坡,主要就是追求职位的晋升,带的团队越大位子就越高了;后者则仰赖专业能力和技术贡献。 人生不过3万天,职场生涯也占了一两万天,要如何规划,有时候还真是需要问自己的心,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职场晋升除了凭实力,还需要具备面面俱到的沟通能力、懂人情世故等等。专注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比起搞内卷求晋升所带来的精神折磨,更能提供隐形的财富!在职场上消耗自己换取工资固然重要,但生活还是需要身心愉快,希望搬砖人在追求高职位的同时,也多注重自己的身心灵健康呢。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后疫情时代的美国科技业职场,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造就了一契机,让有的工作不需移居美国,也可以在地赚美金。 矽谷科技大厂,如:谷歌(Google)、推特(Twitter)、优步(Uber)等,把一些工作职位转成了全职远程(permanently remote),不再需要固定在一个特定的办公室里。在两年多的居家办公后,有的人疫情期间搬离高房价又繁忙的矽谷,到了更幽静及生活费较低廉的地区;有的已习惯和家人及宠物一起生活。这造成很多打工族已不适应,也不想回到从前朝九晚五的上下班、两点一线生活。科技公司也乐得缩减办公室管理,把工作转成远程工作。换言之,这个变化也带来了其他相关的机会,除了“远程工作”、透过互联网经营电商(e-commerce)、透过网络链接国际市场,便可实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赚美金。 数年前出现过的“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也有称之为数码游民、数字游牧民等,这群人透过互联网链接世界,只要有一台笔记本接上网络,就可以照样工作。这类工作包括写编程写代码、电商营运、数码市场营销(digital marketing)、网络自由业者(online freelancer)、网络教学(e-learning),甚至是当个输出想法的网红(KOL, Key Opinion Leader)等,都是后疫情时代崛起的商业模式。这将逐渐淘汰掉一些传统的行业,把过去办公室里完成的业务,目前搬到网络就可以实行。从线上账目管理、线上学才艺、线上帮人绘图等,只要找到对的平台“销售”自己的服务和技能,不管是收费还是接受打赏,透过网络进行这些线上服务/销售,平台收了美金再让你换成马币提现,便是妥妥地赚进美金收入。 赚入美金不是梦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手作网站叫“Etsy.com”,于2005年由Robert Kailin创办。他从制作个人官网起家,制作的第二个网页是一个改造手工艺人的网络论坛,这启发他创办了Etsy平台,供手工爱好者售卖自己的手作。Etsy.com网站在疫情期间蹿起,2021年更受到全球富豪、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赞赏,在他的推文上说“I kinda love Etsy”,令其股价立刻推高。疫情期间,我看到也有卖家在该网站上售卖峇迪(batik)口罩,美金价位也是相当“吸引人”,从传统在地市集,一搬到网络世界售卖给全球买家,自然美金就是一个较普遍的标价。传统业者还在摆市集的时候,懂得数码转型的商家已经在网上赚进美金了。 还有一个语言学习平台——Preply.com或者手机程式,让人们可以上网当语言导师,不管中文、英文、马来语、韩语日语等世界各语言,只要你觉得自己有资格,都可以登记成为网上语言导师,并且自行设定价位。有的Preply的导师以不正宗的英文指导自身的母语,同时也接触世界的网络学生,互相成为了彼此的语言学习伙伴(language buddy)。我曾经用这个网站短暂学习过法语,镜头打开,居然是一名在非洲的导师,看见她住在简陋的地方,透过网络授课赚美金。 以上两个平台,都是疫情时期蹿红,让全世界居家的人得以在家里,就可透过网络合法赚钱。后疫情时代,在科技的推动下,人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就业、经商、传授专业技能。美国矽谷有的科技人已经选了数码游民的工作方式,元宇宙和AI的年代,只要你敢想大概就可以做出来。要不然,你想想:我怎么可以在马来西亚赚美金呢?嗯,可以的,链接世界、找到合法正规的平台,你便已经在世界舞台,输出你的能力、赚入美金不是梦。
1年前
1年前
作为一位纯中文系专业的文科生,从苹果公司到字节跳动,我在矽谷科技大厂搬砖也好些年了。十几年前来美国时,当时候的脸书公司才成立,谷歌上市也没有几年,更加没有抖音TikTok或者ChatGPT。犹记得,当时来到矽谷这世界科技重镇,打开求职网站从上滑下——Oh no,太惊喜了,居然没有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 顶着北京清华大学本科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所学历,在矽谷职场可说是遭受过一万次的暴击。本想要没办法也可以到星巴克冲咖啡或麦当劳卖汉堡时,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打来让我去面试业务协调员(business coordinator)的工作。该公司市场客户面向美国,后勤制作方在中国,大概是需要一名懂中英文的员工协调。面试官给我一篇英文文章,要求现场口译成中文,面试过程简单,主要是工资也不高。印象深刻的是,对方问我觉得自己可以做什么?我当时回答道:“我觉得我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就这样先冲个脸,拿到了进入美国职场的第一块敲门砖。 这份工作让我跑了一些城市,从拉斯维加斯到芝加哥做活动策展。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三藩市《星岛日报》的社长,眼前出现一丝曙光进入“专业对口”的中文书写工作——新闻记者。面试记者工作对我来说就更轻松了,被考了一些中国议题和中文书写后便录取了。在矽谷做了一小段日子的记者,那段时间把三藩市——矽谷的主要城市跑透了,还认识了社区领袖政商人物等。这份工作最大的收获不是工资,而是建立了一些人脉、社区组织和了解了美国公共领域单位。 在工作因接触到政治任务,其中一名亚裔政治人物因选区需要,就把我直接提到了矽谷市政府里当公务员,这是我获得的第一块“美国主流之砖”。在进入美国公共领域后,我在美的职场之路也算慢慢铺起来了。在市政府工作时,需要阅读厚厚的一叠英文会议文件内容、服务市民并协调各种民生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英文水平因工作的逼迫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永保第一天的跳动 后来,我追随的政治人物在大选获胜,升官到州政府,我则选择继续留在矽谷。本想来上个学,给自己收获一张美国文凭;没料到的是,我收到了苹果公司打来的招聘电话。在好几轮面试之后,我居然如梦如幻地进入了全球市值数一数二的科技大厂——苹果公司!这真是让我非常惊喜。职业搬砖工作生涯,仿佛搬到最值钱的一块砖啊!这消息让人很不可置信,心情非常雀跃。 某一天,在马来西亚加影小镇的母亲到银行询问投资理财产品时,银行职员建议或许可以买一些较稳健的股票,如:苹果公司的股票。母亲告诉对方:“我女儿在苹果上班,我问问她。” 银行职员说:“安娣,这是做手机的苹果公司,不是拿来吃的水果苹果哦?”这事母亲说给我听时,真让我顿时爆笑。这则故事也说明,进入苹果公司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历经扎扎实实在苹果审核政策部门的5年工作,我审过世界各地很多的应用程式(也包括马来西亚),也算在世界级科技公司里大开眼界。两年前,我加入字节跳动做产品上架工作,工作步伐和风格略有不同,充满活力和生气、公司秉持“永保第一天的跳动”(Always Day One)的企业理念,希望员工记得初心。看着自己一路走来,从专业不对口开始切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主流,过程中虽有消耗也有收获,最重要的是没有放弃给自己走出一条路的决心。 天下有千奇百样的工作让你选,尽管处处可搬砖,在给别人搬砖(打工)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最珍贵的其实是自己、最独特的是自己,所以必须花时间和心思打磨自己,选择和对的人、选择好的工作环境、珍惜学习的机会,并勇于破圈摆脱舒适区。 想跟所有夏天毕业的朋友说:毕业不焦虑!带着好奇、勇气和努力开启职场生涯,心里默默提醒自己——我打的不是工,而是打造自我成长之旅。
1年前
Jocelyn Chia纽约的脱口秀风波,让人不禁对美国社会言论自由、赋予人们畅所欲言的印象感到颇有怀疑。难到美国的言论自由,可以放飞自我到像Jocelyn Chia如此不顾及他国、他人的感受?这是美国社会自由的真相吗?美国人在职场上,是否也可以如此“口无遮拦”? 原是新加坡人的美籍脱口秀演员Jocelyn Chia,在纽约脱口秀场Comedy Cellar一段调侃马来西亚的表演,引起了轩然大波,让部分马来西亚人震怒无比。之中揶揄马来西亚是个发展中国家、原和新加坡同是一国后来却发展极大悬殊,更致命的是她拿马来西亚MH370空难事件开玩笑。当现场人士说要给她在网上留差评时,她居然嘲笑马来西亚并没有互联网。其实,在美国职场上对员工操守的规范(言行举止)十分严格,和Jocelyn Chia这一段脱口秀表演作风是极大不同的。 举个例子,入职矽谷跨国大公司都会接受正规的“员工操守”培训,各科技大厂,如:苹果公司、谷歌公司等,每年还会定期更新员工操守的培训内容,并要求员工每年都需参加并考过培训课最后的考题。美国职场有的玩笑更是万万开不得的,譬如:对他人的外形人身攻击(如:嘲弄他人外形高矮胖瘦)、探听别人隐私(如:婚恋状况/年龄等)、对他人性取向的揶揄玩笑(男女同性恋者、变性者等)、对他人非母语语言腔调的取笑(non-native accent,如:“这个人说话印度口音很重?”)。 甚至对他人宗教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的玩笑,也非常敏感,例如:饮食习惯、宗教斋戒礼拜习俗、戴头罩等服饰、对他人原生国、性别能力歧视(例如:这种工作怎么可以是你们女生做的?)、谈论国家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如:“某某是共产党”)等等,都是美国职场上言谈和聊天中的大忌。以上这类的聊天内容必须避免,甚至不可提起,若因这类的话题和聊天引起别人不快,你或面临被举报的风险。当人事部介入调查后、将进行处分,严重者甚至会遭到革职。 美国人开的玩笑都让人愉悦 美国著名的老牌子霸级市场——沃尔玛(Walmart),给员工推出的《道德操守规范》,明确地表明“用诚信建立信任”,并道明“绝不容忍基于个人情况进行歧视”:种族、性别、肤色、怀孕、出身、出生国、民族、年龄、宗教、残疾、婚姻状况、性取向等。在美国就算开玩笑也不能随便说,某网友曾经写道“我很生气自己,我要杀了自己”,这么一句的玩笑话就被警察带去了精神看护中心,进行精神状态监测等。职场上,也不能随便和同事开玩笑说“你若惹怒我,我要杀了你!”类似这种笑话,这会让他觉得人身安全受威胁,进而举报你,你就变成了办公室里的危险人物,将会被调查甚至必须停职。 Jocelyn Chia的“美式脱口秀”确实让人伤心及愤怒,觉得被羞辱了。但,坦白地说,以美国社会规范来说,她这段不经大脑的演出还不构成对他人的身体伤害。我们是身在其中的“国人”,情感上确实被伤害了,她的笑话也显得非常不高明及令人讨厌。因此,职场上千万不能像Jocelyn Chia那样,太危险了随时会被开除。 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我觉得美国人开的玩笑都让人非常愉悦,而不是在别人的伤心处调侃和取笑。美国人的笑话是擅长让人破涕为笑的,并且很有正面鼓励作用。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跟同事说:“我陪你吃饭但我不吃了”,他便开玩笑说:“难道你是为了省钱请我吃吗?”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在我看来,美国绝不是一个乱开玩笑的地方,反而是非常顾及他人感受,能欣赏正面和积极事物、又能保持幽默感的社会。
2年前
打工人正想躺平摸鱼,又开始焦虑工作快被AI取代了。打工人害怕的其实不是AI,打工人害怕的是才毕业没几年,都还没盼到退休就有职场危机。近期职场热议课题,从元宇宙概念到ChatGPT,宣告着AI人工智能时代风已吹起,矽谷随之发生一波又一波涉及数万人的裁员风潮,让多少打工人开始瑟瑟发抖。我作为一位纯中文系专业,立足世界科技重镇的矽谷,感受着AI席卷科技界,如狂风扫落叶般收割了多少职场工作。 而引领这波AI科技的巨头,是目前在美股一飞冲天的英伟达(Nvidia)公司,其公司市值已高达一兆美元。英伟达公司CEO黄仁勋(Jensen Huang)顺势崛起成为硅谷新一代男神,风头盖过电动车特斯拉公司的Elon Musk,为AI时代作了隆重的开幕仪式。 从当初一家做电脑显卡(video card)的公司,从处理游戏影像,到现在成为地表最强的算力芯片公司,英伟达瞬间超越各科技龙头,独占鳌头。黄仁勋近期在台大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精采演讲。他的“奔跑”金句,说道:“不论是为了食物而奔跑,抑或不被他人当做食物而奔跑,你往往无法知道自己正处在哪一种情况,但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奔跑。”简而言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你要么驾驭趋势、要么你就被趋势驾驭,所以你要在趋势的风潮中跑起来!这段话,一听就足以让人焦虑。 打工人,你跑吗? 20年前,我们还在苦苦学Photoshop修图、背诵名句精华学写作文、各种习画技巧;20年后的今天,Midjourney自动生成图、Open AI GPT会构思并生成文章、Replika陪人聊天、机器人可以做客服、AI生成调色配色、AI也会做翻译的工作,连抖音app都可以“看图写诗”。你只要把一张图上载到app里,应用扫描了图后,便配合图像自动生成一首诗歌。这时候,修图师、插画师、翻译员、文案工作者,开始被大量的自动生成程式取代。我们不禁问自己:有了AI的世界,还有我们什么事吗? 从事操作员的工作将会一一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无需过多决策、思考和判断的工作,都会出现不同的机器人取代这类的工种。但职场也会随着AI的发展出现新兴的工种,比如在机器模型中增添更多人性化表现、人为判断、监督机器生成的结果及进行优化的职业。AI自动生成的内容,目前面临虚实难以分辨、真假难以判断的争议,AI行业和产品还需要大规模的规范。譬如,若从前你是从事每月结账的会计员,那现在你需要看自动生成的报表,并对报表提出更有利营运的建议;若你是投资分析师,那人工智能现在也能提取投资信息自动生成分析结果,分析师则需要升级至理财规划师,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打工人以后多是脑力活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研发AI不是生存之道;正确地使用现有的AI技术,才能让生意转型、让职场技能提升,继续保持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在硅谷,从90年代的dotcom互联网时代,2000年末智能手机应用程式时代,到目前2020年的AI自动生成时代,这个10年倒是给我这位文科生提供了工作的契机,因为平台演算法和自动生成的内容太多了,连带制造许多和内容监管相关的就业机会,都是文科生的专业。AI只是一个技术,它的生产和滥用,有很多方面还没有得到约束和监管。 时代一直推进,有时候我们也不要一直急着、焦虑地跑,反而需要更多的沉淀和看准方向。了解了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行业,自然会了解到该行业里面的自动化成分,进而学习和掌握,再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上。科技进步了,从前要赶回家开电脑和网友聊天,现在一机在手,随时就可发送信息。AI起风了,打工人以后多是脑力活,而不是从前辛苦的苦力活了,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
2年前
作为打工一族,我常常一边打工,一边在想究竟什么时候可以一键退休啊!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移民国,美国人究竟是怎么退休的呢?其实和多数国家一样,有收入的美国人都须要给国家缴所得税。老了退休时,美国政府会给人们提供福利金作为生活经费。至于金额多少,就取决于个人一生中所上缴的税务金额及工作年资。 美国人的退休金一般是来自4方面:(一)社会安全福利金(Social Security Benefit)、(二)政府/部分企业的退休金(Pension Plan)、(三)企业退休计划(401K,类似马来西亚的KWSP,存多少拿多少),以及(四)个人选择的储蓄型退休金计划(IRA/Roth IRA)。普通的美国人一般都会有第一项的美国社会安全福利金。每个人都会把税前收入所规定的部分交给政府,缴满40个季度,退休后就可以获得社会安全福利金。这终生社会安全福利金,分成62、67或者70岁3个年龄制度供选择。 至于第二项的企业或公务员退休金,现在多数企业和部分政府部门已不再分发这类的终身退休金。目前,多数企业采纳的是第三项的401K退休金储存计划,也就是根据员工的退休金存款给一定比例的配给(matching)。第四项的个人退休金计划,则是属于每个人自行选择的储蓄型退休金。综上所述,美国打工一族最安稳的办法就是把工作年限拉长,至少可以保障领取较多的第一项社会安全福利金,加上自己和企业配给的第三项401K退休储蓄,加起来就是退休时可领的退休金。 这看起来还是数十年熬到老的的打工人生啊! 要提早退休,矽谷这地方貌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 第一个方法,就是瞄准一家独角兽初创公司(startup company),并早期加入持有其原始股,随着它的上市后手上股票价格持续翻倍,再套现成退休金。因此,在矽谷有些人愿意到初创公司,也是为了趁势而起,这和买中一张彩票的际遇一样,需先付出赌赌看的决心,真是可遇不可求。据悉,有一个人先加入了脸书,脸书上市后他再跳槽到Uber,Uber公司再一波上市,这位友人套现两家公司的原始股,就实现退休梦了。这人除了眼光独到、实力杠杠,当然也有很好的运气。 先凭实力拼进好公司 再比如,80-90年代加入苹果公司的员工,若持苹果股至今已经翻了数百倍。在苹果公司的资深员工里,很多已经是身价过百万近千万的隐形富豪。举一个近期的例子,根据矽谷某大数据经纪公司的分析,2019年左右的矽谷掀起高科技IPO潮(新上市的公司如:Airbnb、Instacart、Lyft、Palantir、Pinterest、Postmates、Slack以及Uber 等),这些上市公司的员工纷纷一夜暴富,为矽谷增加了至少五千多名的百万富翁。这些公司的员工把手上的股票抛售套现,也可以加速退休的步伐。近20年矽谷的房地产价格数十倍的涨幅,也让很多矽谷的房地产持有者套售市值百万的房子,移到外州实现一键退休的愿望。 这是矽谷这个神奇的地方过去数十年提供的契机。但,抓得住的人又有多少呢?多数的打工一族还是顶着一轮又一轮的裁员风,随着经济局势潮起潮落在职场上如履薄冰、汲汲营营,眼睁睁看着在发梦的是自己,一夜暴富的是别人。在我来说,这就是矽谷提供的机会,但可以掌握时局的人首先需要透过大量的学习和极好的时机,才能先凭实力拼进好公司,有洞察时局的好眼光,接着有精准的判断和出手,结合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以运筹帷幄。若有这个契机,加上自己投入的努力,到时候退不退休真不是重点了,而是非常快乐地享受着学习和掌控时局。我觉得退休人生是有充分掌握自己的人生能力,一旦具备这能力,早日退休是可以实现的!
2年前
2年前
数年前,三藩市矽谷地铁站有一名华裔清洁工人的一年总收入居然高达27万美元,每月约10万令吉。这高薪清洁工人新闻在美国各大媒体顿时炸开了。在他的27万总收入中,基本工资其实就只有5.8万美元,其60%的收入(约16万美元)都来自加班费。该新闻让美国民众对清洁工人的巨额收入不淡定了,引起了爆炸性刷屏评论。根据加州劳工法,每工作超过8小时的时薪制员工就应该得到1.5倍的加班费,若员工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超出8小时的部分就该付两倍的加班费。可想而知,这位清洁工人猛烈加班致富的辛苦付出。 这种非高端技术含量的工作,员工因愿意长时间加班而带来高收入,是因为美国政府保护加班员工的劳工政策。在加州的薪资制度中,分成了“时薪制”,即是上下班打卡、按每小时计算工资;以及“责任制” ,即完成职责工作即可,无需打卡。“时薪制”者可享有加班费,“责任制”者则无法享有加班费。技术含量低一些的工作,如:测试人员、清洁工人、技术操作员、接线员等,一般以时薪制聘用;较高端和承担更大责任的工作,如:研发工程师、管理层工作等,一般都是以“责任制”聘请。 在矽谷,苹果公司的激烈加班文化在业界已是无人不晓。由于公司领导人对工作细致度的高要求,苹果员工承受较大的压力,加班加点工作是普遍的现象。但,他们还是愿意任劳任怨地加班,因为在报酬上苹果公司绝对不会辜负员工。甚至,你若对在苹果的工作不满意,已有数百人在垂涎你的工作,因为公司福利和薪资待遇,狠狠用钱砸在人才和员工身上,甚至可以和全球人才一起共事,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乔布斯甚至说过,苹果虽然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苹果的股价并不会辜负你。有了这些优渥的薪资和福利条件,加班文化已不是员工努力的阻力,有的员工甚至是越加班越有钱! 而矽谷科技大厂很多员工其实对加班文化也习以为常,甚至认为长时间呆在公司是很舒服的。矽谷科技公司提供免费伙食、不同口味的国际化菜色、各种零食小吃饮料;公司园区可运动健身、不同主题的游戏间、休息室阅读空间、免费电子车充电站等,让即便没有加班费的责任制员工,也很愿意一直呆在公司工作。一天3顿免费饭都在公司里吃的话,那也省下了不少的伙食费,车子停在公司免费充电、一天都在公司省下了不少水电费,也成了变相的加薪。甚至,矽谷科技大厂在你加班后若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公司将替你支付晚下班的德士费用。 给钱的才能叫加班 谷歌连续6年蝉联“福布斯最佳雇主排行榜”榜首,并不是该公司的员工无需加班,也不是像付给高工资那么简单。根据调查显示,谷歌管理层在工作时间上也不短,甚至需要加班至11小时,但是谷歌的员工还是非常爱他们的雇主。这是因为谷歌是出了名对员工特别贴心的雇主,比如提出在办公室除了工作以外,也可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疫情时代,谷歌允许员工弹性回到办公室,甚至每年根据各自经理的允许,让员工在世界各地办公,并不一定要在办公室里工作。几年前,谷歌在矽谷圣荷西城市中心(City of San Jose)甚至买下了一大块地,准备建造“谷歌村”(Google Village),结合员工办公室和住房概念,让员工可以在园区里生活和工作兼容。 人们都说:“给钱的才能叫加班,不给钱只能叫捐肝”,显然的,美国员工肯定不愿意捐肝,美国的加班政策和文化就是给钱让员工加班,甚至照顾员工的起居饮食,让员工愿意和自愿加班。在美国并不见什么996血汗科技大厂,都是一群疯狂加班致富的打工皇帝,就连清洁工人都可以是高收入一分子!
2年前
我从槟城起飞,途经吉隆坡、香港再来到旧金山机场,历时21个小时。时间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到一趟美国,这算是最基本必须耗上的时间了。 2月初还是冬季,但是旧金山这个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偏南,怎样也不会寒冷到哪去。在机场和同时间到达的上海同事碰了面,由原先聘好的司机载到酒店时已是傍晚时分。我们到附近的餐厅随便吃过晚饭,回程经过酒店吧台,看见售卖的纯净水瓶子很别致,随手拿了一瓶。付账时倒是吓了一跳,这样一瓶700克的纯净水竟然要价6美元! 休息了一个舒适的星期日,隔天便该去素未谋面的公司总部报到了。早餐是简单的牛油果吐司,加上暖胃的卡布奇诺,飞机上的疲惫便都活转过来了。抬头看向窗外,天空正下着绵绵细雨,像鹅毛般的细致。我坐在在摄氏15度的早餐座上,对着异国的冬日早晨,却不免有些遐思。 早餐后我打开手机到优步(Uber)平台,想要电召计程车到公司去,却发现里面有一个选项,叫绿能优步(Uber Green),是零碳排出租车,也就是电动车,价格跟普通汽油驱动车一样。我于是点了绿能优步,车子5分钟内快速到达。登上车子便马上察觉其功能与汽油车子的相异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设置在驾驶座前超大的导航屏幕,特别清晰便捷。车子的引擎沉稳安静,而且开动时非常顺畅,几乎一个不留神便已快速向前飞驰而去了。 车程只有20分钟,拐进了矽谷(Sunnyvale Silicon Valley),途经谷歌和亚马逊大楼,隔街便是我们的公司了。同事指着稍远处两座高耸的大厦,扬声道:“这就是了。” 哦,我还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幅光景,公司比想像中宏伟得多,轰立在蔚蓝的苍天下,一整列枯叶落尽的大树,俨然有序得像一整队卫兵并列,偶有开满粉红色花朵却不见绿叶的大树穿插其中。问了几位同事,却没人确定那树叫什么名字,只简单的说,大概就是樱花(cherry blossom) 吧。这样的早晨,站在略显暖意的阳光下,感觉出一种特别的冬日格调。 搭上电梯进入我们部门所在的4楼,寻到了公司预先帮我安排好的座位。远远听到一把熟悉的女声在与人谈论,我刹时莞尔一笑,想来是某位素未谋面的同事了。这便是疫情过后的新常态,不再需要用容貌去辨认陌生人,单凭语音便可判断对方的身分。 过后又见到了一些陌生同事,他们一见面就清楚把我的名字给叫出来,我也一阵愕然,后来才知道因为我平时在网上做部门季度报告,那些同事便已经在视频上认识我了。这该居功于疫情期间网络会议的快速崛起吧。 来到这里是一段奇异的经历,疫情时透过网络应征得着这一份工作,那时还是行动管制令MCO期间,居家办公了一年,在网络上班,和一群同事、客户、总公司同事线上开会至今日。 终于也熬了那漫长的疫情蛰伏期,我们逐渐从冬眠里向外伸展触角,蠢蠢欲动地窥探外界,确定警讯撤除再次向蓝天一片飞越而出。 美国同事的思维和我完全不同 在总公司里连续3天的脑力激荡会议,上司说必须拟定2023年度的策略大全。和同级的美国同事共事,却发觉他们的思维心态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一向是自扫门前雪的,把自己的份内事交待搞掂后,便谨慎地袖手在一旁。别人的界线尽量避免靠近,免得不小心碰触到别人的忌讳而惹上争端。但他们确实是不一样的,和颜悦色的倾听,加上认真的回馈反应,几乎都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看待。我悉心观察这一切,感觉自己的观点也在慢慢的调节着。 会议终于圆满完成时,大伙相约去酒吧享乐欢乐时光(Happy Hour)。进去酒吧前天色还是明亮的,门口一样满树怒放的白花,这就是先前同事说的cherry blossom吧,公司前栽种的是粉红品种,这里是亮白的。我顺手按下快门,留驻了刹那的芳华。 大伙在酒吧点来薯条、Nachos、面包、啤酒,配上殷殷笑语,一洗几天来的凝重沉稳。话匣子一打开,原来有那么多的话题可以共聊。 有一位来自质讯部门的俄罗斯籍女同事,母亲是俄国人,父亲是乌克兰人。因着当今的时局,我有些诧异的望着她,她不待我开口便马上接口:“所以我的胸口在碎裂淌血……” 但是她的沮丧并没维持多久,只过一会她就开始分享她的个人生活。独居的她已经当上祖母了,是个业余冲浪教练,而且拥有船长的资格。这是一个自由的、不被禁锢的生命。我望着她,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赞叹与欣赏。 从酒吧走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灿灿的灯光把一个冬夜衬托得昏黄亮丽。我仰起头对着美丽的夜景,在微凉的夜色中往车里走去。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