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祝福文化基金会

3月前
我想出版这本书的原因,是近日时感“世事无常”,这自然是年岁渐长的缘故,也是学佛以后的一大感悟。。书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谁能保证不会有消逝的一天?或天灾人祸、或人为刻意、或大时代使然…… 这是一趟文化之旅。 我想借由马来西亚这片热土上的寺院宫庙,带领读者走过百年来的族群文化,走过宗教信仰的成形与发展脉络。 过去由于新闻工作的缘故,我常到中、港、台三地参访,也常接待访马的海外学者和作家。大中华地区的寺院宫庙历史,动辄上千年、少则数百年;马来西亚华人寺庙的样式格局,大都承袭汉传建筑风格,且相比之下,庙龄也极为年轻。因此,在接待过程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对于海外学者而言,我们寺庙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仍浅。个人认为,这些寺庙是我们先祖南来以后氤氲而成的文化密码,亦是正信佛教在民间得以落足的桩柱。因此,无论如何我们本身都得先走过一趟,才算是对自身文化有所认识。 如何定位“旅程”路线,成了我构思这本书时的首要工作。如以史实记录的角度,自然是钜细靡遗、翔实完整为主,但如此一来不免显得清冷,让旅人步履愈渐沉重。有鉴于此,我忍痛删去了过于细节的史料,将文字定调成知性之余又不失温度,冀盼它不止是日后探究历史时的索引,同时也可以让普罗大众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另一个我想出版这本书的原因,是近日时感“世事无常”,这自然是年岁渐长的缘故,也是学佛以后的一大感悟。对于身边许多习以为常的人、事、物,我们总难以想像和意识到他们终有消失的一日。书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谁能保证不会有消逝的一天?或天灾人祸、或人为刻意、或大时代使然……我想至少有些文字记录,对于后世而言还是好的。或许这样的言论,会让人觉得我杞人忧天或过于消极,但历史上多少千年古迹都因为政治因素而被破坏殆尽?世事无常,原就是不变的法则。 2010年杪,台湾二鱼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北京伽蓝记》,出版社的两位主事人——知名作家焦桐,以及他当时还健在的夫人谢秀丽——都是我好友,于是送了我一本。伽蓝是梵语,意指寺院,有礼赞的意象。我们都知道现代出版业的艰难,介绍北京寺院这类题材俨然不会是大众考量。我在他们身上,看见了肩负推广文化使命的毅力,敬佩之余,也更自觉责无旁贷。 《北京伽蓝记》的作者是永芸法师。永芸法师是佛光山星云大师的弟子,是我极看重的好友。我景仰她的才学,更钦佩她柔弱身子底下所蕴藏的强大与坚韧。她著有好些佛教散文集:《佛法其实很简单》、《过关,因为有禅心》等。2008年,她到北京语言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利用课余时间,跑了许多在北京的寺庙进行实地探访,并将考察与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北京伽蓝记》。永芸法师说,她并不是想为自己留名,只是热切地想为佛教留下一点时代的印迹,期待百年后,有人看到这些印迹,也发起菩提心,继续承接。每每翻看这本书时,我都彷如看见永芸法师的背影,看著她的足印一个一个踏留在我前方,引领著我往前,也警醒著我,必须得往前。 然而整理寺院宫庙的历史文字,这项工作自是不容易的。祖辈南来时,想必怀揣著许多不安——与大自然的搏斗、陌生的土壤与环境、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隔阂——信仰,成了他们的护身符。长时间以来,所建立的膜拜场所,从小小的神龛到宏伟的庙宇,可说是不胜枚举。本书为了兼顾宗教发展这一领域,我们选择了以正信佛教为主的寺院,当然当中很多寺院依然保有神道系统,毕竟“神佛习合”已深入在东南亚的民间信仰里,已是无可避免的现象。 本书虽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切入,但不难发现正信佛教的传入也多从这些庙宇开始。我们可从槟城广福宫观音亭、极乐寺、马六甲青云亭等寺院,看见汉传佛教当年如何传入马来半岛;从吉隆坡十五碑锡兰佛寺以及马来半岛北部多座泰式佛寺,得知上座部佛教如何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从怡保的光炽岩寺,找到藏传佛教进入马来西亚的历史痕迹。马来西亚其中一个特别之处,是佛教三大传承都发展蓬勃,历史的梳理自然也就大有可观了(文章摘录自《云水印迹——马来西亚寺庙的文化密码》序文)。 编按:祝福文化基金会和佛光文化出版社将联合于12月30日(星期六)下午5时在八打灵佛光文教中心大殿举行新书《云水印迹——马来西亚寺庙的文化密码》推介礼 。询问电话: 佛光文化 03-78776878 或whatsapp 祝福文化基金会 016-678 5022
11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