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离开
古城
少女突离家与家人失去联系
甲市17岁少女于周日凌晨趁家人熟睡时离家出走,更屏蔽了与外界的联系,令家人感到担忧,今日通过社交平台发出寻人贴文,希望尽快找到女儿。
4星期前
古城
即时国际
中东局势加剧 白宫高官促在黎美国人:“想走就尽快”
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战事持续升级,也门胡塞武装进一步卷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号召该地区所有抵抗力量一致对以,中东局势骤然加剧之际,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柯比星期日敦促目前还在黎巴嫩的美国人,如果“想离开,现在就离开”。他还确认,美国已向中东增兵。
2月前
即时国际
绘本的旅行
许雪翠/当分别来临时,记得好好说再见
那日小禹因细菌感染呕吐发烧,需留院吊点滴和打抗生素。病房的冷气很冷,我有时会到病房外透透气。长长的走廊有护士忙碌的身影,还会有看护陪伴的家属。 遇见时,大家会微笑点头示意,健谈的,会问起彼此情况:“住进来的是你的谁?他怎么了?住多久了?今天胃口好吗?病情有起色好转吗……” 他们有的是守护孩子的父母,有的是看顾父母的孩子。有的家人住进来是因为严重口腔炎,有的因为骨痛热症或流感,有的是因为意外骨折,当然,也有的是因为糖尿病或癌症。看护的家属,脸上都藏着一丝疲惫和担忧。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聚集人间疾苦的地方。每一扇紧掩的门后,都是正在经历一趟生命旅程的人。有人为康复积极配合治疗,有人因药物副作用想要放弃,也或许有人知道来日并不方长,正在勇敢的直面死亡、倒数生命。 正好。这是农历七月。一个提醒我们死亡无可避免的月份。上一辈的父母,会在七月警告孩子:“七月鬼门关大开,晚上不要出门。”无形中,增添了恐惧感,我们本来就忌讳谈死亡,七月,这主题,就更不能碰了! 幸好,在生命教育逐渐盛行以后,新生代父母知道,“好好说再见”这件事,是可以从小灌输的,有生必有死,唯有能够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检视生命。 这一期,要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感人的绘本——日本插画家长谷川祐次创作的《在我被吃掉以前》。这本绘本故事简单,但正是因为要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动人而深刻,这可就不简单了! 一只知道自己宿命的小牛 “在我被吃掉以前,我想跟妈妈好好说再见。” 当时买下这本书,就是因为书腰上这行字。这是一只知道自己宿命的小牛,在离开前的愿望,是去见妈妈最后一面,读了心就酸。 书名页上,是一只胖胖的,背着行囊和水壶的可爱小牛。作者以自述方式开展了故事:“我是一只牛,听说很快就要被吃掉了。” 离开以前,准备去找妈妈的小牛,来到火车站售票柜台,买了一张车票,它因为从小就被带到不同的牧场而跟母亲分离:“但妈妈的样子,我都还记得。” 作者用的是彩铅,图画无论色调还是线条都很温柔。接下来用两大跨页绘了草原上一只温柔的母牛,正俯身亲昵地抚弄小牛。全页没有一个字,读者却读到了千言万语……(阅读全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许雪翠/专心、耐心、恒心 带着三心走更远的路 许雪翠/当你玩累了,家永远在 许雪翠/小小的事,也能使人走向低谷
3月前
绘本的旅行
城人小说
潘美珍·放下
身为一名50后的全职家庭主妇,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丈夫和孩子。
8月前
城人小说
星云
【背着岛屿的人】回城/黄言丹(香港青年作家)
你说你要离开了。你留下一盒吃不完的玉米片,一份缺角的报纸,一个仍有余温的枕头套,和一地死去的发丝,继续豢养躲在黑暗中的蚂蚁。从未露面的女房东在电话里告诫过你,要小心房间里那些吞吃记忆的兽。但你开门离开,一步三回头,生怕留下来的记忆不够喂养那些和你共居了数月的朋友。你拉着一个比自己还重的行李,坐上开往海边的巴士。巴士叹出一口污气,如一条无法破茧成蝶的毛虫,在无人的路上匍匐前进。你坐在靠窗的位置看海,身旁一个一脸倦容的老妇人问,你要离开了?不,你说,我要回去了。 你抵达海边,那里早已聚满离开的人,笑声如浪淹没钉在你脚下的孤独影子。你找了个无人的位置坐下,而城市走过来轻轻拍了你的肩膀,说要替你画一张速画。你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地道谢接过,一看,画的却是城的轮廓。你说你也要替城市写一首诗,把声韵格律刻在海边的小石上,一念,写的却是你自己。你带着一箱东西来,又带着一箱东西离开,你知道所有物件不过是记忆的模仿,而记忆不过是经验的错体,在诞生顷刻便消亡。于是你把行李放在输送带上,任由它们被尽头的黑色触手吸噬吞没,再轮转出一堆面目模糊的时间残骸。你满意地转身,走过金属探测门,吸进一大口气,一头跃进深邃的海里。 你回头,岛屿的身影逐渐远去,而你的倒影随浪飘荡,晃动出模糊不清、无以名状的型态,一如生命里所有的相遇,一如生命里所有的离别。海水冰寒刺骨,你的指头浮起一层薄膜,一碰即落。你索性撕掉自己的一张皮,把它留在记忆的大海里,影子分裂成无数只黝黑的蚂蚁,轻轻地蚕食那块轻薄透明的皮壳。你或许还未明白,离开的意义,你或许仍在思索,回去的理由,但路只能往前走,记忆只能倒过来用,如两面神雅努斯,永远在分裂,永远在整合,所谓你的故事。于是你抖动尾巴,向前划动,朝远方微弱的灯光游去,因为你知道,你总会回来的。
10月前
星云
羽球
巴黎奥运入选赛冲刺阶段 刘国伦私人原因离开李梓嘉团队
刘国伦昨晚抛出震撼弹,宣布离开李梓嘉团队。
11月前
羽球
星云
【今年我最想放下的事】牵着你的手/孙燕婷(槟城)
我想,放下牵着你的手。 小时候,挺直腰背,直视前方,顺着牵着的手望过去,是你那么温柔,又那么坚韧的背影。我们一步步走着,摇摇晃晃,颠颠簸簸,可是那双大小手,从未放下,紧密纠缠,直至即使松开了手,灵魂也似是紧紧抓着,没有一刻松开。 可纵使如此,你微乎其微的安全感,还是让你固执地越牵越紧。 即便,你掌心贴着的手,渐渐长得和你的一般大;即便,你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随时会因为你放手,而在夜市牵到陌生人的手的孩子;即便,你知道,我或许将会和你一样,留在这一方小土地,和你一样,牵起另一只小手,又不放下。 不能对不起我自己 然而,我同样回握了你的手。 因为人生太短,我能看着你的时间,日渐减少;因为你的手太过温暖,我无可抗拒;因为你爱我;因为我爱你。 只是,和朋友之间生活的落差感,快要把我折磨疯了。 我想去念书、升学,代价是离开你,去到你看不着的地方生活。 我看见你犹豫、挣扎,最后妥协——我不知道,你在我第一次提的时候的毫不松口,到现在同意之间,经历过怎样的思想斗争。 你说,姐姐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又要离开你。 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都无比自责,我觉得我自私冷漠,居然抛下你离开。我无数次挣扎在陪伴你,或是为自己着想的泥潭之中。我不可以让你伤心,可我不能对不起我自己。 这是我第一次,离你这么远。独自写下这篇文章时,已经是深夜。 一如前面所说,我们相隔甚远,我却感觉我们的灵魂还在紧紧牵着手。 思念,如影随形,自责感亦然。 我想放下牵着你的手,希望你也一样,不要将人生完全倾注在我身上,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我也更多地为自己考虑——我希冀我们之间互相挂念,不是委曲求全。 毕竟,我们三姐弟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需要你保护的幼崽。 还有,妈,威省和槟岛真的相隔不远,你随时可以搭车来见我……
12月前
星云
全国综合
安全离开加沙 夫妇与安华视频对话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希望安全离开加沙的努鲁艾因和其夫婿莫哈末沙益,返回大马后能把加沙具体的情况,传达给马来西亚人民了解。
1年前
全国综合
家庭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 该怎么办?
每当上学时,有的亲子之间总要展开一番角力,如何把哭闹不止的孩子送到学校成为父母每日头疼的挑战。 又或者孩子格外地“粘人”,只要与父母分开,哪怕是短暂的分离,情绪也会非常激动,让父母很是无奈,甚至经常闹得大动肝火,采用高压的方式令孩子一时屈服,然而类似的戏码却不断地循环上演,而且这一状况出现在5岁以后,持续一个月没有改善的迹象。 爸爸妈妈别着急生气,孩子可能患上了分离焦虑障碍。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 父母上班前要将幼儿送到保姆处或爷爷奶奶家时,孩子总是大哭大闹,使出浑身解数拒绝下车,令上班时间近在眉睫的爸妈心焦如焚,往往面临亲子间感情破裂的挑战。 临床心理治疗师李淑慧指出,3岁以前的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先跟幼儿们沟通,了解他们会产生焦虑或拒绝前往某个地方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因为每个小孩在面临当下分离的感受不一,有者是害怕;有者是生气,又或者觉得他们被送往的地方很无聊等等。 尽管幼儿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他的想法,可是父母可以尝试一一猜测,幼儿会排除错误答案。 在了解其闹情绪的原因后,李淑慧建议先同理他的感受,然后再设定界线。 “比如我知道我要离开你舍不得;我知道你害怕妈妈没有回来……可是妈妈需要去工作,你需要在这里几个小时,我几时会回来等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父母表示同理孩子的感受后,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 “接着告诉他,他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要处理什么事情很困难,所以父母会生气,再跟他说过几分钟就要离开,给他一个过渡期,为他做好心理准备。” 而往往这几分钟的过渡期和心理准备,能避免此后上演一哭二闹三打滚的“抓马”(网络用词,Drama的谐音,即戏剧化的意思)场面。 她说,实际上幼儿能很好地适应日常时间表,清楚知道几时几点该做什么,如果父母的日常生活时间表无法始终如一,不定时不规律,幼儿才会哭闹。 “如果他知道在学校,他们不会有问题。因为铃声响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带着孩子们唱完歌就下课,可以回家这样。” 小提示: 01 为孩子制定固定的日常时间表; 02 孩子因为分离焦虑哭闹时,先找出焦虑原因并且表示同理; 03 出发或离开之前,先给孩子一段缓冲时间,为他做好心理准备。 宝宝上学第一天,亲子双方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她提到,在幼儿第一次上学之前,许多父母往往遗漏了一个步骤: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家长需清楚知道孩子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然后怎么样预备?” 例如父母明知出门吃饭要排队、要等待,孩子在这段时间会哭闹,那就提前准备好玩具。 “如果你知道他要上学了,突然间要见到很多人,就得先教他基本的社交、跟父母短暂分别等即将面对的事情。” 可以在正式入学前,开车经过学校时开始描绘校园生活,让他知道学校是个什么地方,里面会有很多朋友,几时可能就要来认识朋友等等。 “或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看书讲故事来做好铺垫。” “小孩一旦做好准备,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再来强势地解决它。” 当父母给小孩建立“规律”后,自己也得遵守,比如送幼儿上学,说明几点来接后就要转身离开,切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小孩子看到你不舍得,他自己也开始焦虑,所以会哭。” 她说,实际上不仅是幼儿,亲子双方都要做心理预备。 “很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学第一天,跟孩子说拜拜,心里会舍不得,其实很多家长可能本身有一些分离焦虑。因为对孩子已经产生依恋。” 注意孩子的分离焦虑症 一般而言,这种分离焦虑会随着幼儿的年岁增长慢慢改善,不过,当孩子已经5岁以上,并且连续一个月以上,每日出现恐慌、严重哭闹、做噩梦,去学校时会头疼、肚子疼等症状,就要注意了。 “然后,会有担心自己被绑架、担忧父母遭遇车祸之类的焦虑,从而抵触上学。” 她分享道,部分个案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可能由于父母离婚,或者与父母相隔两地、父母过度保护等原因触发分离焦虑障碍,最严重的情况是曾试过汽车在行驶之时,中途开门冲到马路上。 “还有的孩子太善于想像,像是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关于绑架的内容,他们就会以为这些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分离焦虑障碍极少单一存在,通常伴随着忧郁和其他焦虑问题,而“基因”和“环境”则是诱发的主因。 “所以你看他们家族就有一些焦虑的倾向,加上环境、压力、父母之间的关系或亲子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会诱发。” 倘若已经影响个人生活,家长应该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更多相关文章: 我正在努力 走进你的电竞世界 面对压力 学会与身心灵和谐相处 正视孩子负面情绪问题
1年前
家庭
全国综合
开档途中得送孩子上学 小贩留便条:请自助服务
“亲爱的顾客,我得送孩子上学,请大家这段时间自己服务自己,取了椰浆饭后把钱投入钱桶或是扫二维码付款;如果没钱也欢迎免费拿来吃!”
1年前
全国综合
田田圈
农夫/改变
她把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都送给了身边的亲友,剩下舍弃不了的,通通都装进箱子暂时留着。这些箱子说不定未来不会再打开,但以后的事多么难说。这就是她偶尔对离开的决定却步的原因,她对即将发生一切毫无头绪,做了这仓促的决定也只是迫切地渴望改变。看着从前的一幅旧油画,她不知道该继续收藏或丢弃。如今她已可以轻易地指出不足的地方,若不是右下角的签名,她甚至怀疑这不是自己的画。不过就是几年前的画,但她已是全新不同的人了。就在此时,前一刻还忧心忡忡的她内心豁然明朗。画也决定不再留着,她几乎确定自己不再需要那么多。 更多作品: 农夫/健身房 农夫/好想马上见到你 农夫/巧合 农夫/时光 农夫/Paul Buchanan 《Mid Air》
2年前
田田圈
俄乌之战
面对乌军反攻 亲俄政府要求民众立即离开赫尔松市
基辅当局指派的赫尔松州副州长柯兰(Sergiy Khlan)则表示,俄罗斯人撤离时,还从银行和护照办公室拿走有价值的东西和文件。
2年前
俄乌之战
家庭生活
留不住生命,把爱留给家人
“我今年34岁,是一名母亲,癌症晚期,我该给5岁的女儿留下什么?” 如果看到这么一个问题时,你的答案是什么? 除了遗产分配、孩子日后的去向,还要记得留给她一个“完整的母亲”,可是又何谓“完整”呢? 父母早逝对于孩子而言,会造成什么影响?要如何填补孩子记忆中父母缺位的空白? 假设很不幸地接获噩耗,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临床心理治疗师李淑慧提到,在病情尚在控制范围之内时,可以开始着手准备。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感受到大人的情绪,即便家长没有说自己罹患重病,但他们依旧能感受到,会出现焦虑的情况。 “他们会担忧若父母不在,谁照顾他们?住在哪里?” “死亡”往往是我们忌讳的话题,不是轻描淡写,便是避而不谈,尤其是面对年幼的孩子,更是难以启齿,可是唯有坦诚以告,方有助于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以及面对伤痛。 “要告诉孩子,现在妈妈得的是什么病,几个月后可能会变成什么模样,会进行怎样的治疗,治疗可能会导致掉头发等等,可以让他们有个心理预期。 “接着是告知他们,之后假设妈妈不在了,会为他们做好什么安排?这些安排要讲得非常清楚,小朋友才会比较安心。” 坦承以告最重要 除了生活费、教育费等现实的基本需求,孩子身心灵需求因年龄段的不同也有所差异,而且她发现经历过丧亲之痛的小孩,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对于父母亲的离世感到很内疚。 “因为小孩的心智尚未成熟,即使是成人亦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就算他们知道父母的去世跟他们无关,但还是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是不是自己不听话,才让妈妈生病?” 因此,身患重病的父母要向年幼的孩子强调,自己的病情、离世跟他们无关,切勿自责。 她说,有很多家庭选择隐瞒孩子,避免在他们面前谈起这些话题,还会骗他们说身体无碍;明明去化疗,却说出远门旅行等等。 “但你避免谈这个话题,小孩的想像力是很丰富,他就会自行像象。” 那么当父母真的离开了,应该坦承以告吗?抑或需要一个善意的谎言? “其实在这之前,患者应该亲口告诉他们病情,解释这个病的由来,再根据自身宗教哲理,告诉他们,当患者逝世后会去什么地方,比如基督徒会上天堂;佛教徒是去西方极乐世界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对于生死已有概念,也很清楚父母的状况,在父母离世后,便不会那么轻易被亲戚的言论影响。 “曾有研究指出,大约在孩子4岁或以上,他们已经明白父母的逝世意味着什么,加上现在市面上很多儿童读物会谈死亡,也可以借助书籍帮他们走过这段经历。” 给孩子留下未来的信 李淑慧提到,人是需要被爱、被关注、被需要以及具备能力的。无论父母健在与否,若从小没有从家庭里得到肯定,长大了仍会因此备受挣扎困扰。 “人死如灯灭”,是西汉末年著名思想家桓谭提出的,述说着人一旦死亡后,一切亦随之烟消云散,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码时代,可以运用许多方式与未来的孩子对话。 “父母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或双亲与孩子之间‘爱的语言’向他们表达。” 她说,父母早逝的孩子一般会好奇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喜好记录下来,以此在孩子心里构建出完整的模样。 “再来是,当别人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父母给予建议,但是自己没有,遇到困难或迷茫时不知所措。” 当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无法得知孩子将来的境遇,所以父母可以留下较为通用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经验等等,让他们得以在此基础上做出抉择,通过难关。 记录方式可以是绘画、书信、影像、录音等等,通过上述媒介给年幼的孩子寄出一封封“未来信”。 “有些父母会在一个阶段留下一封信,现在数码时代,你还可以在一些网站上定时寄信。” 在这一封封“未来信”或影像信息中,父母可以给予孩子肯定、表达爱意,告诉他们是被需要的;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怎么处理等等。 “最重要是在生前,制造更多回忆并且拍照、拍视频留作纪念,让他们过后还能回忆。 “你留下的东西,对小孩来说有没有用,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出来看。” 在死亡之前,人类的力量太渺小,只是即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许被迫缺席,但我们的爱可以永不缺席。 当然,如若家长来不及担任此角色,孩子可以在其成长过程中找到“代替”父母引导角色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老师、宗教信仰里的领袖等等。 “对于父母离世后的小朋友,旁人能做的是陪伴,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要假装听不到。 “如果不去处理悲伤的情绪,几年后这种情绪还会再回来。” 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 英国有一位老太太自2007年开始,每日都会到Embankment地铁站坐在月台,只为了等列车进站,听亡夫生前为伦敦地铁北线录制的那一句提示音:“Mind the Gap”。 这个习惯持续了5年,直到有一日广播传出的是一把陌生声音,她去服务柜台询问,方得知原来所有的车站已经换成数码广播系统,她亡夫版本的广播不会再使用。 于是,她联系伦敦地铁道明那一句短短的“Mind the Gap”对她的意义,当局便立即找出录音带送给她,并决定在Embankment站恢复使用她亡夫的人声广播至今。 假设,她的丈夫未曾给地铁站录制广播,在他离开之后,她又该去哪里寻回关于他的记忆? 当初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便开始有意地为至亲留下影像。也许是一次饭局,也许是一次旅行,也许是一次庆生聚会,也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寻常的相处碎片。 这些当时看起来极为琐碎的片段,直到当中的某位长辈离开,变得极为珍贵。 李淑慧说,人类其实是很健忘的。 “有些个案告诉我,他们以为父母去世很多很多年后,依旧能够记住父母的容貌和声音,可是人类的记忆是很脆弱的,可能过几个月就会忘记跟父母一起的回忆,或者当时的感受。” 当时我们自以为的刻骨铭心,实际上在经过岁月长河一遍遍地冲刷后,最后可能变成模糊的轮廓。 迪士尼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就有这么一个情节,如果一个人长长久久地“活”在生者的记忆中,他的灵魂长久不灭,每年的亡灵节能度过奈何桥与阳间的家人团聚,一直到这世间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为止。 也许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健忘对于留下来的人是另一种慈悲,因为这有助于他们走出当时的悲伤,虽然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丧礼后再处理负面情绪 “其实丧礼后一系列的仪式是一种缓和悲痛的过程,会让生者认为自己为逝者做一些什么,仪式结束了,再慢慢处理情绪。” 比如,可以在某个家人齐聚的节日,看到逝者喜欢的食物,适当地一起回忆他的喜好。 “这是一个健康的家庭,他们可以持开放的态度去谈这件事;不健康的家庭则会假装无事发生,避而不谈。” 她建议,切勿对“悲伤”采取逃避的态度,要直面悲伤,否则它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突如其来,反而要用更长的时间来痊愈。 更多文章: 安抚大宝的争宠情绪 精选燕窝,洞燕好还是屋燕更佳? 选对水槽少操心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逃生包要收放在哪里? 骆俐君打造本土有声童书 三文鱼,你选生吃或是煎烤的?
2年前
家庭生活
即时国内
再见了!纳吉在送往加影监狱前 摇下车窗挥手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1MDB洗钱案审讯在下午4时许结束,纳吉在乘坐狱车离开法庭时,特地摇下一部分车窗,向支持者挥手示意!
2年前
即时国内
城人小说
李沿利·陆登
陆登,路灯,人如其名,在张素娜陷入黑暗的时候,伴她前行,为她指路,但在黎明来临时,不得不离开。
2年前
城人小说
星云
记我亲爱的妈妈,黄妹/李丹萍(巴生)
我一路开着车,天色逐渐暗了,天边挂着弯弯的月亮。我费劲的指向夜空跟妈妈说,看,月亮!望向我指头的方向,妈妈离题式的点点头。
2年前
星云
更多离开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