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离开

3天前
2月前
3月前
那日小禹因细菌感染呕吐发烧,需留院吊点滴和打抗生素。病房的冷气很冷,我有时会到病房外透透气。长长的走廊有护士忙碌的身影,还会有看护陪伴的家属。 遇见时,大家会微笑点头示意,健谈的,会问起彼此情况:“住进来的是你的谁?他怎么了?住多久了?今天胃口好吗?病情有起色好转吗……” 他们有的是守护孩子的父母,有的是看顾父母的孩子。有的家人住进来是因为严重口腔炎,有的因为骨痛热症或流感,有的是因为意外骨折,当然,也有的是因为糖尿病或癌症。看护的家属,脸上都藏着一丝疲惫和担忧。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聚集人间疾苦的地方。每一扇紧掩的门后,都是正在经历一趟生命旅程的人。有人为康复积极配合治疗,有人因药物副作用想要放弃,也或许有人知道来日并不方长,正在勇敢的直面死亡、倒数生命。 正好。这是农历七月。一个提醒我们死亡无可避免的月份。上一辈的父母,会在七月警告孩子:“七月鬼门关大开,晚上不要出门。”无形中,增添了恐惧感,我们本来就忌讳谈死亡,七月,这主题,就更不能碰了! 幸好,在生命教育逐渐盛行以后,新生代父母知道,“好好说再见”这件事,是可以从小灌输的,有生必有死,唯有能够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检视生命。 这一期,要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感人的绘本——日本插画家长谷川祐次创作的《在我被吃掉以前》。这本绘本故事简单,但正是因为要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动人而深刻,这可就不简单了! 一只知道自己宿命的小牛 “在我被吃掉以前,我想跟妈妈好好说再见。” 当时买下这本书,就是因为书腰上这行字。这是一只知道自己宿命的小牛,在离开前的愿望,是去见妈妈最后一面,读了心就酸。 书名页上,是一只胖胖的,背着行囊和水壶的可爱小牛。作者以自述方式开展了故事:“我是一只牛,听说很快就要被吃掉了。” 离开以前,准备去找妈妈的小牛,来到火车站售票柜台,买了一张车票,它因为从小就被带到不同的牧场而跟母亲分离:“但妈妈的样子,我都还记得。” 作者用的是彩铅,图画无论色调还是线条都很温柔。接下来用两大跨页绘了草原上一只温柔的母牛,正俯身亲昵地抚弄小牛。全页没有一个字,读者却读到了千言万语。 [vip_content_start] 说再见的勇气 绘本真的有两个语言系统,一个是文字系统,一个是图画语言系统,好的绘本,真的单凭一幅画,就能表达最美的“情”。 踏上寻亲旅途的小牛,此时心中忐忑:“妈妈看到我长这么大了,会很惊讶吗?”想起这一路走来,只是不断地被喂食牧草,以便长胖卖个好价,小牛的内心一定很悲伤。 从来也没有人探听过它内心的渴望,比如它也想变瘦,像骏马一样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它也想像大象和长颈鹿一样受欢迎。身为家畜,难道出生和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成为人类果腹的食物吗? 不久后,小牛抵达出生的牧场了。那里和从前一模一样——和当年一模一样的风,一样的味道。 每每翻到这页,我就很认真地个别问3个孩子,你说,那一样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小禹回答得最快:“草的味道!”阿妹情感细腻,想了想说:“妈妈的味道!”阿哥却是唯一哈哈大笑得人:“哈哈哈!能是什么味道?当然是牛粪味啦!”(其实,我想的跟阿哥一样,真是最煞风景母子党!) 此时,书里的小牛看到妈妈了! 但它却停住了脚步:“我就快被吃掉了,如果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她一定会难过吧?”想到这里的小牛,决定不打扰了。转身离开。 “我不是想让妈妈伤心才来的……再见了,妈妈。” 这是多么善良的孩子啊!说再见从来不容易,要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忍着泪水转身,在心中默念道别,就更难了! 但就在火车就要开动时,母牛妈妈好像感应到了小牛的到来,朝火车狂奔。我想,它们终于面对面,说了再见。 阿妹读完后说:“好想哭。可是读了之后都不想吃肉了。吃肉会让骨肉分离,这故事是不是要鼓励大家吃素啊?”我说也不全然,作者或许也想到这点,所以才会在结束的时候说:“把我吃进肚子的人,如果能够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那就太好了!” 如果我们这一期的生命,是为了成就其他生命,那便也是活着的意义了,不是吗?生态平衡和食物链有自己的运行法则,无论素食还是肉食,带着悲悯心和感恩心,就好! 我们的生命,也是其他人或生命的赐予,所以要好好活着才是。除了好好道别,“珍惜生命”也是这本生命教育绘本的主题。 谢谢小牛,给我们展示了说再见的勇气,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谢谢小牛,再次提醒我们,好好道别吧!如果时候到了,就好好道别。 好好说一声:“再见了!再见啊!” 日本插画家长谷川祐次10 年前创作了《在我被吃掉以前》这本书,一直苦无出版机会,于是免费放在网络平台长达10年。 某天偶然受到虚拟实况主VTuber的注意,她将绘本内容做成搭配旁白朗读与配乐的动画,因故事触动人心、赚人热泪,结果在 TikTok上造成轰动,网友疯狂转载,创造了超过 300 万次播放点击。在网友热切期盼下,这本书终于在 2022 年夏天出版,并于2023年推出中文版,在台湾上市。 《在我被吃掉以前》文/图:长谷川祐次(日)长谷川祐次是日本插画师,涉足广告、出版等工作,自诩是个“只会画画没有其他长处的傻子。并期许自己能“为无用之人创造一个宽容的世界”。
4月前
9月前
你说你要离开了。你留下一盒吃不完的玉米片,一份缺角的报纸,一个仍有余温的枕头套,和一地死去的发丝,继续豢养躲在黑暗中的蚂蚁。从未露面的女房东在电话里告诫过你,要小心房间里那些吞吃记忆的兽。但你开门离开,一步三回头,生怕留下来的记忆不够喂养那些和你共居了数月的朋友。你拉着一个比自己还重的行李,坐上开往海边的巴士。巴士叹出一口污气,如一条无法破茧成蝶的毛虫,在无人的路上匍匐前进。你坐在靠窗的位置看海,身旁一个一脸倦容的老妇人问,你要离开了?不,你说,我要回去了。 你抵达海边,那里早已聚满离开的人,笑声如浪淹没钉在你脚下的孤独影子。你找了个无人的位置坐下,而城市走过来轻轻拍了你的肩膀,说要替你画一张速画。你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地道谢接过,一看,画的却是城的轮廓。你说你也要替城市写一首诗,把声韵格律刻在海边的小石上,一念,写的却是你自己。你带着一箱东西来,又带着一箱东西离开,你知道所有物件不过是记忆的模仿,而记忆不过是经验的错体,在诞生顷刻便消亡。于是你把行李放在输送带上,任由它们被尽头的黑色触手吸噬吞没,再轮转出一堆面目模糊的时间残骸。你满意地转身,走过金属探测门,吸进一大口气,一头跃进深邃的海里。 你回头,岛屿的身影逐渐远去,而你的倒影随浪飘荡,晃动出模糊不清、无以名状的型态,一如生命里所有的相遇,一如生命里所有的离别。海水冰寒刺骨,你的指头浮起一层薄膜,一碰即落。你索性撕掉自己的一张皮,把它留在记忆的大海里,影子分裂成无数只黝黑的蚂蚁,轻轻地蚕食那块轻薄透明的皮壳。你或许还未明白,离开的意义,你或许仍在思索,回去的理由,但路只能往前走,记忆只能倒过来用,如两面神雅努斯,永远在分裂,永远在整合,所谓你的故事。于是你抖动尾巴,向前划动,朝远方微弱的灯光游去,因为你知道,你总会回来的。
11月前
12月前
我想,放下牵着你的手。 小时候,挺直腰背,直视前方,顺着牵着的手望过去,是你那么温柔,又那么坚韧的背影。我们一步步走着,摇摇晃晃,颠颠簸簸,可是那双大小手,从未放下,紧密纠缠,直至即使松开了手,灵魂也似是紧紧抓着,没有一刻松开。 可纵使如此,你微乎其微的安全感,还是让你固执地越牵越紧。 即便,你掌心贴着的手,渐渐长得和你的一般大;即便,你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随时会因为你放手,而在夜市牵到陌生人的手的孩子;即便,你知道,我或许将会和你一样,留在这一方小土地,和你一样,牵起另一只小手,又不放下。 不能对不起我自己 然而,我同样回握了你的手。 因为人生太短,我能看着你的时间,日渐减少;因为你的手太过温暖,我无可抗拒;因为你爱我;因为我爱你。 只是,和朋友之间生活的落差感,快要把我折磨疯了。 我想去念书、升学,代价是离开你,去到你看不着的地方生活。 我看见你犹豫、挣扎,最后妥协——我不知道,你在我第一次提的时候的毫不松口,到现在同意之间,经历过怎样的思想斗争。 你说,姐姐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又要离开你。 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我都无比自责,我觉得我自私冷漠,居然抛下你离开。我无数次挣扎在陪伴你,或是为自己着想的泥潭之中。我不可以让你伤心,可我不能对不起我自己。 这是我第一次,离你这么远。独自写下这篇文章时,已经是深夜。 一如前面所说,我们相隔甚远,我却感觉我们的灵魂还在紧紧牵着手。 思念,如影随形,自责感亦然。 我想放下牵着你的手,希望你也一样,不要将人生完全倾注在我身上,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我也更多地为自己考虑——我希冀我们之间互相挂念,不是委曲求全。 毕竟,我们三姐弟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需要你保护的幼崽。 还有,妈,威省和槟岛真的相隔不远,你随时可以搭车来见我……
1年前
1年前
每当上学时,有的亲子之间总要展开一番角力,如何把哭闹不止的孩子送到学校成为父母每日头疼的挑战。 又或者孩子格外地“粘人”,只要与父母分开,哪怕是短暂的分离,情绪也会非常激动,让父母很是无奈,甚至经常闹得大动肝火,采用高压的方式令孩子一时屈服,然而类似的戏码却不断地循环上演,而且这一状况出现在5岁以后,持续一个月没有改善的迹象。 爸爸妈妈别着急生气,孩子可能患上了分离焦虑障碍。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陈敬晖 父母上班前要将幼儿送到保姆处或爷爷奶奶家时,孩子总是大哭大闹,使出浑身解数拒绝下车,令上班时间近在眉睫的爸妈心焦如焚,往往面临亲子间感情破裂的挑战。 临床心理治疗师李淑慧指出,3岁以前的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先跟幼儿们沟通,了解他们会产生焦虑或拒绝前往某个地方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 因为每个小孩在面临当下分离的感受不一,有者是害怕;有者是生气,又或者觉得他们被送往的地方很无聊等等。 尽管幼儿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他的想法,可是父母可以尝试一一猜测,幼儿会排除错误答案。 在了解其闹情绪的原因后,李淑慧建议先同理他的感受,然后再设定界线。 “比如我知道我要离开你舍不得;我知道你害怕妈妈没有回来……可是妈妈需要去工作,你需要在这里几个小时,我几时会回来等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父母表示同理孩子的感受后,他的情绪就能逐渐平复。 “接着告诉他,他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要处理什么事情很困难,所以父母会生气,再跟他说过几分钟就要离开,给他一个过渡期,为他做好心理准备。” 而往往这几分钟的过渡期和心理准备,能避免此后上演一哭二闹三打滚的“抓马”(网络用词,Drama的谐音,即戏剧化的意思)场面。 她说,实际上幼儿能很好地适应日常时间表,清楚知道几时几点该做什么,如果父母的日常生活时间表无法始终如一,不定时不规律,幼儿才会哭闹。 “如果他知道在学校,他们不会有问题。因为铃声响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老师带着孩子们唱完歌就下课,可以回家这样。” 小提示: 01 为孩子制定固定的日常时间表; 02 孩子因为分离焦虑哭闹时,先找出焦虑原因并且表示同理; 03 出发或离开之前,先给孩子一段缓冲时间,为他做好心理准备。 宝宝上学第一天,亲子双方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她提到,在幼儿第一次上学之前,许多父母往往遗漏了一个步骤: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家长需清楚知道孩子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然后怎么样预备?” 例如父母明知出门吃饭要排队、要等待,孩子在这段时间会哭闹,那就提前准备好玩具。 “如果你知道他要上学了,突然间要见到很多人,就得先教他基本的社交、跟父母短暂分别等即将面对的事情。” 可以在正式入学前,开车经过学校时开始描绘校园生活,让他知道学校是个什么地方,里面会有很多朋友,几时可能就要来认识朋友等等。 “或是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看书讲故事来做好铺垫。” “小孩一旦做好准备,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再来强势地解决它。” 当父母给小孩建立“规律”后,自己也得遵守,比如送幼儿上学,说明几点来接后就要转身离开,切勿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小孩子看到你不舍得,他自己也开始焦虑,所以会哭。” 她说,实际上不仅是幼儿,亲子双方都要做心理预备。 “很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学第一天,跟孩子说拜拜,心里会舍不得,其实很多家长可能本身有一些分离焦虑。因为对孩子已经产生依恋。” 注意孩子的分离焦虑症 一般而言,这种分离焦虑会随着幼儿的年岁增长慢慢改善,不过,当孩子已经5岁以上,并且连续一个月以上,每日出现恐慌、严重哭闹、做噩梦,去学校时会头疼、肚子疼等症状,就要注意了。 “然后,会有担心自己被绑架、担忧父母遭遇车祸之类的焦虑,从而抵触上学。” 她分享道,部分个案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可能由于父母离婚,或者与父母相隔两地、父母过度保护等原因触发分离焦虑障碍,最严重的情况是曾试过汽车在行驶之时,中途开门冲到马路上。 “还有的孩子太善于想像,像是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关于绑架的内容,他们就会以为这些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分离焦虑障碍极少单一存在,通常伴随着忧郁和其他焦虑问题,而“基因”和“环境”则是诱发的主因。 “所以你看他们家族就有一些焦虑的倾向,加上环境、压力、父母之间的关系或亲子之间的关系,就可能会诱发。” 倘若已经影响个人生活,家长应该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更多相关文章: 我正在努力 走进你的电竞世界 面对压力 学会与身心灵和谐相处 正视孩子负面情绪问题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我今年34岁,是一名母亲,癌症晚期,我该给5岁的女儿留下什么?” 如果看到这么一个问题时,你的答案是什么? 除了遗产分配、孩子日后的去向,还要记得留给她一个“完整的母亲”,可是又何谓“完整”呢? 父母早逝对于孩子而言,会造成什么影响?要如何填补孩子记忆中父母缺位的空白? 假设很不幸地接获噩耗,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临床心理治疗师李淑慧提到,在病情尚在控制范围之内时,可以开始着手准备。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感受到大人的情绪,即便家长没有说自己罹患重病,但他们依旧能感受到,会出现焦虑的情况。 “他们会担忧若父母不在,谁照顾他们?住在哪里?” “死亡”往往是我们忌讳的话题,不是轻描淡写,便是避而不谈,尤其是面对年幼的孩子,更是难以启齿,可是唯有坦诚以告,方有助于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以及面对伤痛。 “要告诉孩子,现在妈妈得的是什么病,几个月后可能会变成什么模样,会进行怎样的治疗,治疗可能会导致掉头发等等,可以让他们有个心理预期。 “接着是告知他们,之后假设妈妈不在了,会为他们做好什么安排?这些安排要讲得非常清楚,小朋友才会比较安心。” 坦承以告最重要 除了生活费、教育费等现实的基本需求,孩子身心灵需求因年龄段的不同也有所差异,而且她发现经历过丧亲之痛的小孩,最常出现的情况是,对于父母亲的离世感到很内疚。 “因为小孩的心智尚未成熟,即使是成人亦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就算他们知道父母的去世跟他们无关,但还是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是不是自己不听话,才让妈妈生病?” 因此,身患重病的父母要向年幼的孩子强调,自己的病情、离世跟他们无关,切勿自责。 她说,有很多家庭选择隐瞒孩子,避免在他们面前谈起这些话题,还会骗他们说身体无碍;明明去化疗,却说出远门旅行等等。 “但你避免谈这个话题,小孩的想像力是很丰富,他就会自行像象。” 那么当父母真的离开了,应该坦承以告吗?抑或需要一个善意的谎言? “其实在这之前,患者应该亲口告诉他们病情,解释这个病的由来,再根据自身宗教哲理,告诉他们,当患者逝世后会去什么地方,比如基督徒会上天堂;佛教徒是去西方极乐世界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对于生死已有概念,也很清楚父母的状况,在父母离世后,便不会那么轻易被亲戚的言论影响。 “曾有研究指出,大约在孩子4岁或以上,他们已经明白父母的逝世意味着什么,加上现在市面上很多儿童读物会谈死亡,也可以借助书籍帮他们走过这段经历。” 给孩子留下未来的信 李淑慧提到,人是需要被爱、被关注、被需要以及具备能力的。无论父母健在与否,若从小没有从家庭里得到肯定,长大了仍会因此备受挣扎困扰。 “人死如灯灭”,是西汉末年著名思想家桓谭提出的,述说着人一旦死亡后,一切亦随之烟消云散,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码时代,可以运用许多方式与未来的孩子对话。 “父母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或双亲与孩子之间‘爱的语言’向他们表达。” 她说,父母早逝的孩子一般会好奇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父母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喜好记录下来,以此在孩子心里构建出完整的模样。 “再来是,当别人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父母给予建议,但是自己没有,遇到困难或迷茫时不知所措。” 当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无法得知孩子将来的境遇,所以父母可以留下较为通用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经验等等,让他们得以在此基础上做出抉择,通过难关。 记录方式可以是绘画、书信、影像、录音等等,通过上述媒介给年幼的孩子寄出一封封“未来信”。 “有些父母会在一个阶段留下一封信,现在数码时代,你还可以在一些网站上定时寄信。” 在这一封封“未来信”或影像信息中,父母可以给予孩子肯定、表达爱意,告诉他们是被需要的;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怎么处理等等。 “最重要是在生前,制造更多回忆并且拍照、拍视频留作纪念,让他们过后还能回忆。 “你留下的东西,对小孩来说有没有用,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出来看。” 在死亡之前,人类的力量太渺小,只是即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许被迫缺席,但我们的爱可以永不缺席。 当然,如若家长来不及担任此角色,孩子可以在其成长过程中找到“代替”父母引导角色的人,这些人可能是老师、宗教信仰里的领袖等等。 “对于父母离世后的小朋友,旁人能做的是陪伴,并且回答他们的问题,不要假装听不到。 “如果不去处理悲伤的情绪,几年后这种情绪还会再回来。” 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 英国有一位老太太自2007年开始,每日都会到Embankment地铁站坐在月台,只为了等列车进站,听亡夫生前为伦敦地铁北线录制的那一句提示音:“Mind the Gap”。 这个习惯持续了5年,直到有一日广播传出的是一把陌生声音,她去服务柜台询问,方得知原来所有的车站已经换成数码广播系统,她亡夫版本的广播不会再使用。 于是,她联系伦敦地铁道明那一句短短的“Mind the Gap”对她的意义,当局便立即找出录音带送给她,并决定在Embankment站恢复使用她亡夫的人声广播至今。 假设,她的丈夫未曾给地铁站录制广播,在他离开之后,她又该去哪里寻回关于他的记忆? 当初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便开始有意地为至亲留下影像。也许是一次饭局,也许是一次旅行,也许是一次庆生聚会,也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寻常的相处碎片。 这些当时看起来极为琐碎的片段,直到当中的某位长辈离开,变得极为珍贵。 李淑慧说,人类其实是很健忘的。 “有些个案告诉我,他们以为父母去世很多很多年后,依旧能够记住父母的容貌和声音,可是人类的记忆是很脆弱的,可能过几个月就会忘记跟父母一起的回忆,或者当时的感受。” 当时我们自以为的刻骨铭心,实际上在经过岁月长河一遍遍地冲刷后,最后可能变成模糊的轮廓。 迪士尼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就有这么一个情节,如果一个人长长久久地“活”在生者的记忆中,他的灵魂长久不灭,每年的亡灵节能度过奈何桥与阳间的家人团聚,一直到这世间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为止。 也许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健忘对于留下来的人是另一种慈悲,因为这有助于他们走出当时的悲伤,虽然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丧礼后再处理负面情绪 “其实丧礼后一系列的仪式是一种缓和悲痛的过程,会让生者认为自己为逝者做一些什么,仪式结束了,再慢慢处理情绪。” 比如,可以在某个家人齐聚的节日,看到逝者喜欢的食物,适当地一起回忆他的喜好。 “这是一个健康的家庭,他们可以持开放的态度去谈这件事;不健康的家庭则会假装无事发生,避而不谈。” 她建议,切勿对“悲伤”采取逃避的态度,要直面悲伤,否则它会在未来的某个瞬间突如其来,反而要用更长的时间来痊愈。   更多文章: 安抚大宝的争宠情绪 精选燕窝,洞燕好还是屋燕更佳? 选对水槽少操心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逃生包要收放在哪里? 骆俐君打造本土有声童书 三文鱼,你选生吃或是煎烤的?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