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私廚

在馬來西亞,私宅或私廚餐廳似乎開始掀起流行,我上次到吉隆坡時,就透過朋友介紹一傢俬宅餐廳,第一步先用簡訊跟店家聯繫,確認日期、人數與預算,還要說明介紹人,等到店家審核通過方可訂位……   在馬來西亞,私宅或私廚餐廳似乎開始掀起流行,我上次到吉隆坡時,就透過朋友介紹一傢俬宅餐廳,第一步先用簡訊跟店家聯繫,確認日期、人數與預算,還要說明介紹人,等到店家審核通過方可訂位,當時是通過審核了,只是時間對不上而作罷。 這類的餐飲型態一直少量存在,也因為少量存在、管道特殊而增添了神秘感。就是有錢也不見得訂得到,掌握這種人性特點,越是難訂越有人趨之若鶩。為什麼難訂?一方面是訂位管道有限,一方面是座位數少,因此就要排上很久的隊。   #私宅餐廳 香港大約在20年前特別流行私宅餐廳,我曾經請求香港旅遊局代為安排美食專訪,一向對推廣觀光不遺餘力的港旅局卻回絕了我,理由是這些餐廳通常沒有營利事業登記證,也就是不合法,因此無法以官方立場推薦。 臺灣的私宅餐廳也行之有年,只是近年來家數增加,也成為話題。二十多年前,我就曾經造訪幾家私宅餐廳,有些是深藏在高級住宅區內,就跟現在馬來西亞暗藏在社區內的airbnb相似。社區居民不希望出入份子複雜,這些私宅主人,便會以邀請客人到家裡作客為理由開放訂位,到了預約時間,到公寓樓下就會有人來接頭,好像要去參加什麼神秘組織,領我走進住戶中的某一戶;或者透過簡訊提供一組專屬密碼,到門口按下密碼才會開門。 [vip_content_start] 進門後會發現別有洞天,比起坊間餐廳來得有家的味道,又比尋常家庭來得有佈置氣氛,既有私密感又有專屬感,廚師不見得專業,但菜色多半不落俗套,總能賓主盡歡。 私宅餐廳顧名思義是私人宅院,主人家想傳遞的生活方式、理念,往往透過建築風格、擺設設計、菜色與人的對話中,自然而然地被傳遞,屬於沉浸式體驗。雖然背後仍是商業行為,不過多了點人情味。換句話說,現在有些餐廳跟風話題,立了人人可見的招牌,還自稱是私宅餐廳,那就是沒有弄清楚私宅餐廳的優勢與特色。   #私廚餐廳 私宅餐廳跟私廚餐廳是不同的,私廚餐廳的重點在廚師,廚師才是主角,廚師可能曾是某知名餐廳或飯店主廚,自己身兼主廚與老闆雙重身分,以接待少人數的餐宴為主。這類餐廳並不一定要空間佈置也非私人住屋,我就見過鐵皮搭建,日光燈、一張大圓桌、一間廚房跟廁所,因為廚藝獨到,也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饕客。 有些大老闆擁有自己的私廚,廚師如果受僱於這些富貴人家,便稱為“家廚”了,專指做菜給這家人吃。我認識一位飯店大廚,後來成為大老闆的家廚,老闆要到歐洲出差,因為吃不慣當地的菜,他就必須先把食材、廚具先搭專機到歐洲,在當地做好菜,等老闆來吃。 臺灣的私宅或私廚餐廳,有兩個共同特色:一是採預約制或會員制(有的預約還有門檻,例如透過人脈關係),二是容易受檢舉而難以長久經營。 現在也有合法的私廚或私宅餐廳了,背後通常還是有金主操持,廚師成受僱者(但擁有部分股份),比較像小規模的精緻餐廳,雖然形式類似,但與最初立意不太相同,有一點走味了呀。    
5月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