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年的KLCC海外华文书市中,除了收获了几本好书,在推销员的巧舌如簧之下,我还意外地买了一支多功能笔。这支笔的外观不怎么起眼,可它结合了双色墨水的圆珠笔和自动铅笔,3合1功能,保证速干无污渍,书写流畅……唉,总而言之,在听了一阵吹嘘后,这支笔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我的囊中之物。算起来,它应该是我在大学毕业后买的第一支笔。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第一次握笔应该是上幼儿园前。那时家里除了电视机传来天线宝宝说再见的声音,还常常伴着妈妈的指导和我的啜泣。妈妈会不厌其烦地握着我的手,用已经钝了的铅笔,教我在练习簿上反复写着我那非常之多笔画的名字。铅笔越写越短,练习簿也满是我的泪迹,终于妈妈如愿以偿,让我在上幼儿园前写了一手“好名字”,我和笔的不解之缘也拉开了序幕。 自动铅笔犹如身分象征 大约是小学三年级时,自动铅笔开始流行起来,还有各种款式,譬如,有流苏挂件的,有玻璃珠吊坠的,有针筒型的,还有笔里有弹簧的“摇摇笔”。依稀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换笔的速度完全堪比当今苹果迷换iPhone的频率,一旦文具店开始卖新款的自动铅笔,隔天我总能在她的铅笔盒里看到。那时眼界太小,对我这个下课必须站在垃圾桶旁削铅笔的“苦命孩子”来说,自动铅笔犹如身分的象征。除了羡慕,我还暗自发誓,等我以后工作赚钱了,必须实现“买笔自由“。 升上了中学,我对自动铅笔的执念早已放下,却开始对中性笔情有独钟。写硬笔字特别有质感,妥妥地平价钢笔。可当我一次次因作业本的笔墨晕染,而遭受老师唾弃后,我又另结新欢——圆珠笔。在父母不断地耳提面命之下,我这个刚开始建立自我人生价值观的孩子,有了第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用按压式圆珠笔,因为笔帽总是在我身边神奇地失踪,从此下落不明。 工作后,笔的地位在我这里一降再降,与我相伴的只剩下电脑和手机,早就忘了当初在垃圾桶旁许下“买笔自由”的誓言。近期,也只是因为工作闹心,用公司圆珠笔在纸上涂鸦发泄。曾经爱写作,被朋友称为“笔杆子”的我,只剩下一身铜臭味,在同事老板间心力交瘁地周旋,完美展示什么是物质富裕,精神匮乏。那些曾经和我一笔一画书写成长经历,并一路把我送出象牙塔的“功臣们”,不知看见如今的我,是否会气自己白白牺牲了呢? 相关文章: 【11月.当代小物件 01】笔的小故事/紫石(史里肯邦安) 【11月.当代小物件02】提起笔,改写自己/善生(吉隆坡) 【11月.当代小物件03】笔笔皆是/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11月.当代小物件04】笔Farewell/黄楚雯(西连) 【11月.当代小物件05】我与笔的爱恨纠葛/黎佳慧(淡马鲁)  
3星期前
我趴在地上,拿起橡皮檫使劲地把错字擦去。突然,一道阴影闯进我的练习本,随即传来物品碎裂的声响。我仰起头,看见同学惊慌的神情,往下望去,我心爱的自动笔已被她踩在脚下。她急忙挪开脚,连声道歉。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谁叫小学生上课时都是席地而坐,散落一旁的文具时常一不小心就成了脚下亡魂。 我以为我会哭,但我没有。 那是一支有着翠绿笔杆,笔端是颗玻璃珠,并以碧绿琉璃及小铃铛作为吊饰的自动笔。犹记得与它初见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作业簿开始书写。妈妈见状,还笑称一支笔就治愈了我的拖延症,真是神奇。我兴奋地在纸上书写,随着笔杆的摆动,清脆的铃声传入耳中,让整个过程变得有趣多了。就这样,我把时光磨成了笔芯,将之置入笔中,打算用它书写欢乐的童年篇章,只不过…… 半透明的笔杆身负重伤,裂痕如细微的血管触目惊心,似乎只要一用力,就会粉身碎骨。同学承诺赔偿,但他不懂,即使买了一摸一样的笔,也无法取代旧笔在我心中的位置。我自认是重情之人,东西用久了,累积了情感,就不舍得更换或丢弃。 怎么可以说丢就丢 回家后,我为它急救,透明的胶带如绷带般一层又一层地缠绕在笔杆上,尽管如此,却还是掩盖不了它脆弱的身躯。我试着用它写字,但握起来的手感就像个直径较大的吸管,难以写出好字。于是,我成了只树懒,挥霍着时光,缓缓写下一笔一画,欢快的铃声不再响起。妈妈见状后,提议将它丢弃,并买一支一模一样的笔代替。我听后,诧异为什么可以说丢就丢,为妈妈的不理解而生了一肚子气。 时光从不怜悯任何人,依旧前进,我写啊写,成堆的功课依旧没有减少的迹象,烦躁的情绪涌上心头,我不由自主地加强力道及写字的速度。突然,笔杆就如蛋卷般再次碎裂。那刻,我深知没有任何抢救的机会,泪水终于决堤,不得不接受现实,忍痛说再见。 这是段不足挂齿的回忆。但深入思考后,才会发现那支笔其实透过本身的碎裂向我传授了断舍离的启蒙教育。紧握着碎裂的笔,最终只会两败俱伤。唯有放手,才有机会书写全新篇章。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3星期前
课室里教师的讲台上,堆积如山的颜色笔像是不受控的冠状病毒,一天一天倍增。红色、黑色、蓝色、橙色、紫色,只要是念得出的颜色,都唾手可及。颜色笔的主人抛弃了它们,即使老师在前方高喊失物招领,却没有人行动。 别责怪主人,毕竟他们只有7岁——我仿佛听见颜色笔们齐齐辩护。 你的班是这样的吗?是啊是啊。你的班也是?他的班也是!一年级班主任们互发牢骚。 这是一个平板电脑当画纸、手指当画笔的年代,我们无不感叹时代变了,价值观不一样了,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爱物惜物。面对眼前那些无家可归的颜色笔,除了留下,我还可以怎么处理才能发挥其价值?我束手无策。 面子上有光 我家至今还留着小时候未用完的颜色笔,我唤它作木颜色。记得当时流行三角木颜色笔,握起来特别舒适,还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拥有这样的一盒颜色笔,面子上不仅有光,还自带优越感。朋友们都会蜂拥而至,围过来一睹三角木颜色笔的风采。忘了朋友是否曾向我借用,但每回放学前,我都会仔细检查,左往右从1数到12,再从右数到左,确保木颜色全员健在。 由于那是三角的木颜色笔,我得使用专属的铅笔刨才能把颜色笔削尖。若是使用其他的铅笔刨,削尖效果欠佳。上颜色的日子是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能耗尽我半天的光阴。如果觉得心情低落,日子特别难过,画画、上颜色可以舒缓情绪,具有疗愈作用。往回看,发现自己已经许久没有静下心来涂鸦和上色了。可是,那些躺在盒子里的木颜色依然守候着我的童年记忆。将它们取出来,在纸上涂涂写写,出不来的颜色让我感到震惊——时间不饶人,事物也无法幸免。颜色笔的光辉岁月似乎燃尽,我却倔强地认为它可以永恒地发挥最灿烂的色彩。 某个上课天,讲台桌上的颜色笔近乎消失。猜想,也许被哪个忍无可忍的同事给丢掉了,连垃圾桶也不见任何踪影。后来,才听同事T说,她在班上请没有红色颜色笔的同学出来,然后一支一支地把红色分发给他们。接着,以此类推地处理其他颜色笔。那些曾经流浪街头的颜色笔终于有家可归,得以及时挥洒自己最绚丽的本色。
3星期前
我是老二。哥哥大我3岁,弟弟则小我6岁。小时候的我经常听见亲朋戚友与妈妈的对话都离不开“哎呀,3个娃儿啊,要不要再试试看生一个女娃呀?”妈妈一般的回应是“3个已经够烦了”,我深知没有女娃这件事是妈妈人生中的小遗憾。 我和哥哥是好搭档,当然这不是什么好事。每逢学校假期,妈妈的偏头痛就会发作。还记得小时候的我们觉得睡觉太浪费时间,于是会趁大人熟睡时,躲在房里玩起“草地保龄球”。我们曾经把妈妈的爽身粉全撒在客厅的地板上,玩起了溜冰。洗澡时,我们还会拿一堆玩具进浴室,然后把排水口堵住,幻想自己置身于水上游乐园般玩闹。出门时,妈妈的车上一定备有藤条,班主任手上的藤条也是妈妈在教师节送上的,我们的调皮可想而知。当然,成绩也是吊车尾的。还记得有一天我们不知犯下了什么错误,妈妈一气之下把厨房的菜刀拿了出来,让我们自行解决。这都是童年的一部分。 即使升上初中,我们依旧没变。考完初中评估考试后,妈妈决定把我们兄弟俩送去乡下磨练一番。于是,我们成了二舅的临时工。那时,二舅从事“泥水工”,是名建筑承包商。我们的工作除了需要步行到附近的小食店打包大伙儿的一日五餐,也需准备和清洗建筑器材、打扫工地和搬运地砖。因为长期接触石灰,我的手指慢慢长起了水泡,洗澡时伤口仿佛撒上了盐,隐隐作痛。 拿锄头,还是拿笔? 某天我因为犯了错误而被二舅骂了一番。而后,我心不甘情不愿地用刀片削木工笔。一个不小心,弄伤了左手的大拇指。简单止血后,妈妈也过来接我到附近的诊所挂号,还好我的伤口不到需要缝针的地步。包扎后,我就卸下了临时工的身分,在家竖起大姆指虚度接下来的学校假期。 一日,二舅前来拜访,当他告知此次前来是要派工钱时,我大吃一惊。二舅一面点算手上的钞票一面说:“你长大了,可以做选择!要在太阳下做苦工,还是呆在有冷气的办公室里做工?”见我沉默不语,他简化了问句,“要拿锄头,还是要拿笔?” 我当时感到羞耻不已,默默下定决心好好学习。随后,我也不负众望,成功考进一所本地的私立大学,完成了5年的学习生涯后,便踏上行医之旅。每次我回乡探望二舅,他都以我为荣,骄傲地告诉朋友:“我的这位医生侄儿以前可是我的水泥工哦!”我深知二舅默默地把我当成半个儿子,毕竟他只有3个女娃。 行行出状元。拿起笔可能比较容易,但责任重大;拿起锄头可能比较费力,但活得自在。去年,我也重新提起笔,在本地的一所政府大学继续深造。重新提起笔,改写自己。
3星期前
如果不是亲自整理书橱,不会知道橱里收着一大堆没有水的原子笔。原以为原子笔没水丢进垃圾桶便是,没想到我家老幺垃圾当宝贝,还用橡皮圈一捆一捆绑着,密密实实收在箱子。要不是亲眼见到这堆原子笔,当真不知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竟用掉这么多笔。 孩子上学校那些日子,我常用削铅笔机帮他们削木颜色笔,转动握把带动齿轮发出很酷的声响,哗哗哗哗,轻松把笔削好,倒掉盛在容器里的铅笔屑,不脏手。最满足的是看着那些削得尖尖的笔,像塔,埃菲尔塔、圣母院塔、建造一个多世纪还未完工的巴塞罗纳圣家堂……由高至低一支一支排进笔盒里,似乎也填补了削铅笔机在我儿时的一块空缺。 狮城带回来的铅笔大不同 我小时候住在村里,斜对门一位老妪,偶尔会给邻里的小孩捎来一两支铅笔,纷繁、花俏的笔身,尾端还有一小块橡皮擦,是小孩都会喜欢吧!那是从狮城带回来的货色,与村里当时的书局,或学校贩卖部吉林叔叔卖的单一颜色铅笔很不一样。 彼时铅笔写钝了,多以刀片削,弄得手脏兮兮不说,一不小心还划破手指。其实也有向同学借来铅笔刨的时候,小小铅笔刨握在手掌里转几圈,轻易就把铅笔削尖倒是一件开心的事。有时手快把笔蕊给转断了,再转,又断,原本就不长的笔变得越来越短,心里着实有几分不甘。在自动笔出现之前,就有一种笔蕊一截截的塑料铅笔,写钝了就换一截笔蕊就是,不必削,干净利落。 记得小学毕业前,老师要我们用钢笔练习写字,说这样上中学更容易驾驭。从文具店买来钢笔和蓝色墨,书写前先转开笔身,把钢笔扁平的嘴浸入墨水瓶里给喂饱,再把笔嘴擦拭干净装回便可。很多时候双手免不了沾染墨汁,簿子亦然。后来中学生涯一直都用原子笔,省事很多。倒是老师依旧以钢笔批改作业,作业簿上钢笔墨水特别醒目的红色,确实令人感到敬畏。 中学时,傍晚电视剧播放时光常常跳出广告,一种叫Kilometrico的原子笔在纸上肆意挥毫,拉开马拉松般无限地延伸,似乎也没有尽头。大抵也在那个时候,修正液出世了,救赎了以磨砂橡皮擦把簿子擦破无数尴尬的日子,却也隐喻着日后用笔写字的消失。 如今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敲打打地写字,看似无比畅快称心,却也少了笔蕊与纸张摩擦的温度。哪天若是笔真的走入历史,家里老幺收藏那堆没水原子笔可就有古董的价值了!
3星期前
翻开孩子的写作簿子,那是他上了中学的第一篇文章。一个个汉字写在方格里,字体不算漂亮,看起来却也端正。这得感谢他小学的两个华文老师,从教部首,教笔画,教笔顺,写生字,甚至抄写文章,写错字要罚打手心,这些教学步骤,至少让孩子写字写得谨慎,写的字像汉字,很多生字自然而然会写了。 写字体现一个人的态度。 突然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看到部分学生写的汉字不像汉字。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汉字是“画”出来的,没依照笔顺写字,结构严重出了问题,挺苦恼的。批改时,我不由自主地先挑选字体端正的簿子来改。这些字体看了让人心情舒畅,改得特别快。 “老师,我的簿子呢?” “嗯,字体太潦草了,我拿起3次,都改不下去,会催眠呐!等我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再改。” 全班同学笑了。我对着那位同学微微一笑,他也无奈地望着我点点头。那是精英班学生,不给点恶评,他是不会在意自己的字体的。字体不端正的簿子确实会影响我批改的心情。学生明白我是对事不对人,间中没有伤害,不想让自己的簿子受委屈,他就得求进步。 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写字。一到写功课时间就会唉声叹气。课堂上会发现一些学生提笔写字都没劲。每每发现这样的学生,我通常会瞪着他们,提高声量:“需要老师握着你的手写字吗?” 听到这一句话,他们会立刻拿起笔在簿子上书写,毕竟是中学生了,个子都比我高一个头,若受到老师那样的“恩宠”,相信爱面子的他们也吃不消。字体太潦草的,我会请他们改进或重写,反复几次,他们就会改善字体了。 字写得好的同学,往往是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精益求精的学生。这些学生我会写下评语赞一赞他们或在课堂上直接表扬。这样小小的赞美其实能是很大的鼓励。对我而言,写字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一种重视生活的表现。 “老师,你看,我的字体是不是有进步了哦?” 这是今日课堂上,一位中四后进生举起簿子自信地对我说的话。前后4个月,好几位学生的字体确实改变很多,做事态度也比较认真了。有些习惯不是改不了,而是看他们是否有心去改进。心不难,万事就不难。我总是这样跟他们说。 想当年,我喜欢写字。我特别爱做笔记。中学课堂上,我喜欢把老师授课内容整整齐齐抄进一本厚厚的长簿子里,方便回家复习。尤其是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参考书的年代,只能靠笔记复习。哪一天老师忘记自己教到哪里,必会找我,看我笔记本里的记录。此后,我更爱写字了,尤其是汉字。 初中开始,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也喜欢报章上的连载小说,印象深刻的是严沁的《古屋》。后来我也接触了琼瑶的书籍,琼瑶的戏。因为这些剧情,我有很多幻想,少女情怀总是诗。于是,我开始在纸上涂涂写写,后来在阅读《马来西亚日报》时,发现有个【莘园】版可以投稿。于是,我开始了爬格子的日子。一支笔,一叠稿纸,那是我的精神粮食。每天课余时间都在写作,都在写字。往往写完草稿再抄进稿纸。 写字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 那是90年代,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我真的很勤劳写字。字迹间,藏匿着我的心情起伏,记录着我的成长历程。对我而言,写字不仅是与他人交流情感的方式,更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在一张白纸上,我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未知的领域。慢慢的,写字成了思维的延伸,是灵魂的抒发,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那些年,我的字写得比别人多。只因为我也报读了中华函授课程。我已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接触到这个课程了。那时,答卷都必须用手写字,答卷还需邮寄去台湾。那时,我每个月会收到一套10份讲义和一本厚厚的答题纸。每天下班后,边看顾因中风卧在病床上的母亲,边读书边写字答题,一笔一画,写满一本本答题纸,握在手中很是满足。就这样,一来一往,当我收到被批阅的答卷时,特别激动,每一份答卷,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连续5年,我报读了14科自己喜欢的科目。一张张证书是自己努力写字获得的成果。这一份坚持让我收获满满。虽说那些证书在国内不受承认,但那是我成长的记录,对生活态度的表现。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键盘的敲击声取代了笔墨的流畅,电子信息取代了当年书信的温情。如今,无论是工作报告或写作一般都是直接输入电脑,不再用笔写字了。后来,我发现那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明明知道的汉字会在瞬间忘了怎么写。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突然问某个字怎么写,我会突然写不出。当下,为了避免尴尬,我会就地取材,把自己当例子,告诉他们写字的重要。 “你们看,这就是缺乏写字的后果。老师工作用电脑手机,输入汉语拼音,字就弹出来,就因为这样有些字写不出来了。我看到你们当中也有些同学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再不好好练笔写字,情况会愈加严重。” 昔日做功课时,不会写的字,我们会翻查字典。现在的孩子,写功课面对不会写的字,直接用汉语拼音代替了事。考试作答时面对不会写的字也一样用汉语拼音替代或放空不写。这似乎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随随便便。这样的学习态度实在不可取,不纠正,他们永远会在原地踏步。对于学生的写字态度,我始终有要求。 因此,让我们珍视写字这种古老而美好的行为。无论是在纸张上书写抑或在屏幕上输入,我们都要对它怀着敬畏,用心书写每一个字,用文字传递我们的态度和情感。因为写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3月前
10月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