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粤剧
社团校园
巴生为善剧社周年庆 | “勿拿着锤子 想着钉子” 庄学良:停止炒作种族课题
庄学良指出,为善剧社创立于92年前的1932年,是巴生最早期成立及当时唯一的慈善公益团体,由先贤、 巴生著名商家及一群爱好粤剧的前辈组成。他们不但出钱出力,更是亲自表演粤剧筹款,以捐助给本地的有需要者。
13小时前
社团校园
华社
方贵伦: 恢复昔日辉煌 盼粤剧寻获新契机
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说,粤剧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马,也拥有过辉煌的发展史,因此,即使在科技时代洗礼下受到影响,仍有必要继续守护及积极宏扬。
2月前
华社
即时国内
陆兆福:不该被科技时代淘汰 粤剧应好好保存
交通部长陆兆福说,中国南海为发源地的粤剧曲艺,不应随著科技时代而宣告消失,相反的,有必要好好保存,并通过更多的交流加以宏扬。
2月前
即时国内
都市动态
郑艳芬:避免文化断层 多管齐下推动粤剧粤曲
中国南海区粤曲传承人郑艳芬说,在推动粤剧粤曲方面,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传承及培育,以免粤剧粤曲文化断层。
2月前
都市动态
社区社团
霹顺德会馆呈献 粤剧折子戏演出精彩
配合霹雳顺德会馆庆祝顺德粤剧10周年纪念,在纪念晚宴上呈献一连串精彩粤剧、粤曲和折子戏,让与会者大开眼界,粤剧迷们看得过瘾!
4月前
社区社团
编采手记
林德成/讲你都唔信
去年访问中国粤剧名家文汝清,温文尔雅的他很会说故事,充满热忱动力。当他唱起〈剑合钗圆〉,我真的忘了咖啡馆所播放的BGM,只记得他歌声悠扬婉转,周围好像突然降噪了,变成另一个听觉场域,格外惬意……
7月前
编采手记
周刊专题
【戏曲香火/02】肩负传承与推广使命,大马粤剧迎来年轻新声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粤剧世界而主打“年轻牌”,让观众和年轻世代知道——粤剧一点也不老,激起新世代的兴趣。
7月前
周刊专题
焦点
【粉墨登场/粤剧02】走入后台 看粤剧服化道门道
根据香港城市大学“梨园浅说话粤剧”介绍,粤剧可称为“广府大戏”,起源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粤剧融合中国其他戏曲如明代的弋阳腔、昆腔、清初以来的西秦戏、汉剧以及江苏、河南、安徽、湖南、河北、广西等外省戏曲的腔调,再加入广东民间的说唱艺术与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由厦门大学戏剧戏曲学博士生康海玲所著,刊登在《四川戏剧》期刊的〈粤剧在马来西亚的流传和发展〉一文提到,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响应太平天国反清起义,咸丰十一年起义失败,清廷加大力度捕杀和镇压粤剧艺人,造成大量粤剧艺人逃亡海外。马来西亚正是其中一个落脚处,并且从此在我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恰逢隆雪华堂、雪隆广肇会馆、隆雪陈氏书院宗亲会、雪隆会甯公会、雪隆惠州会馆、雪隆嘉应会馆及武吉免登区居民代表理事会第三区联办“茨厂街年味节2024”邀请了本地粤剧团——笙凤鸣粤剧团到场演出经典剧目《艳曲动皇心》以及《狮吼记之跪池》,且让我们跟随主演叶柏麟和张妙玲的脚步走入后台一探究竟吧! 服装 1. 叶柏麟换上皂靴。 2. 看似最容易戴上的束发冠,实际上工序也不少,需要旁人协助。从前粤剧演出场次多时,会有专业“衣箱”帮忙穿戴,如今只能靠友人协助。 3. 叶柏麟穿上“马甲”,以让肩膀看起来宽阔。 4. 这一身龙袍就是叶柏麟在《艳曲动皇心》饰演汉武帝时需要穿上的戏服,她们的戏服一般来自香港,价格不菲,动辄4位数,因此要小心保管,不能洗涤。 5. 在这场戏中,张妙玲饰演的是未婚女子,因此有长长的发辫,在正式上场前先用布包裹起来,以免弄脏。 6. 张妙玲帮叶柏麟整理衣装,准备登场。 化妆 1. 晚上7时30分的演出,张妙玲在傍晚5时就开始化妆。图为“吊眉”。 “吊眉”是戏曲演员化妆步骤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早期时使用带子紧紧地缠住演员的头部,将眉梢吊起,让演员的眼睛更有神,如今改用吊眉贴。叶柏麟坦言,相比起带子,吊眉贴带给演员的痛楚较低,但“吊眉”后头会很疼,因此演出告一段落,小生扮相的演员摘下发冠就能略作休息,花旦由于贴满发片的原因,只能忍住痛楚直到演出结束。 2. 张妙玲开始贴片子。 花旦的“片子”,在使用当天需要用“刨花”(是木工用刨子在木头上刨出来的薄片)浸水,浸出透明的粘液——刨花胶,刷在片子上,再根据戏剧剧种卷成所需形状(如粤剧的形状较尖,京剧的形状较圆),沾上胶水贴在额头和脸颊。张妙玲介绍,刨花一般是托人在中国购买的,叶柏麟补充说她们曾试过带着刨花到其他国家演出时,由于其来源于植物的原因,险些不让过关。 3. 一旦涂上口红,就意味着不能再进食。 道具 1. 张妙玲根据角色需要选择发簪,大多购自香港。 2. 《艳曲动皇心》里叶柏麟需要戴上的束发冠,她说扮演王侯角色可佩戴。 3. 《艳曲动皇心》主要道具——琴和椅子。 4. 证明皇帝身分的道具——玉玺。 5. 叶柏麟在另一部剧目《狮吼记之跪池》饰演陈季常佩戴的帽子。 登场演出 《艳曲动皇心》是述说一民间女子名曰卫紫卿,弟弟卫青才能出众却只能当马夫,姐姐为了让弟弟有出头之日,趁汉武帝夜游御花园弹琴高歌一曲,引起皇帝注意,进而飞上枝头变凤凰以提携其弟。 汉武帝夜游御花园。 《狮吼记之跪池》讲述的是畏妻如虎的陈季常(叶柏麟饰)应苏东坡之约到兰亭赏花,不料苏东坡故意介绍妓女苏琴操同游,被刘月娥发现大动肝火,待陈季常归家后杖责、罚跪。 叶柏麟提到《狮吼记之跪池》较多自由发挥空间,鬼马有趣的说白,让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掌声连连。 相关文章: 【粉墨登场/粤剧01】粤剧之路 基本功堆砌而成 【粉墨登场/琼剧01】琼剧行头宁穿破,不穿错 【粉墨登场/琼剧02】大马琼剧需与时俱进,不能原地踏步 相关视频: 【粉墨登场 02 • 粤剧】杨宝香浅唱《帝女花》
9月前
焦点
焦点
【粉墨登场/粤剧01】粤剧之路 基本功堆砌而成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看到这一段文字时,有多少在香港影视剧熏陶下长大的人可以“念”出来,而非“唱”出来呢? 这是来自粤剧《帝女花》里的知名唱段〈香夭〉,也多次被搬上荧幕,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及影响力。 就连在“茨厂街年味节2024”观看粤剧演出时,也有观众表达对此剧目的青睐。但是对于吉隆坡粤韵粤剧曲艺协会负责人杨宝香而言,《帝女花》却是极为头疼的剧目,为什么呢?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安健 视频:本报 陈愐壮 在上世纪的50年代,杨宝香随着父母去看粤剧,尽管听不懂台上演员在唱什么,不知艺术为何物,却被他们的华丽服饰深深吸引,从此目光再也离不开粤剧。 每逢2月、7月、8月神庙上演神功戏,她都会早早去占位,有时光顾着看戏,将上学和考试置诸脑后,少不了老师一顿“藤条炆猪肉”。 18岁中学毕业后,她翻阅报纸得知八和会馆招生,于是开始白天打工,晚上学艺的充实生活。 她回忆,单单是拉筋、走圆台(即在台上绕圈走,代表一段漫长旅程)等基本功就要练足3小时。“六七十岁的老师父不让我们停,就一直走圆台,所以练到我们的腿很扎实。” “若不够扎实,很容易腿软,走到台前,灯光一打,底下全是观众,加上心理压力,分分钟会跌倒,最重要是基本功要扎实。” 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眼波如何流转都有学问,为了确保花旦的指法、手势柔美优雅,每天见缝插针地练习云手拉山。 “无论是吃饭还是上厕所,一有空就要练,因此我们年龄这么大,手(动作)还是很柔软的。” 日复一日的苦功在演员粉墨登场的瞬间展露无遗。挺拔的身姿、洪亮的声音,让现场最后一排的观众亦能听清、看清。 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因为舞台表演往往是一次性的艺术,要应对的突发意外不计其数,若没有丰富的经验支撑,一台戏也许就此分崩离析,惨淡收场。 爆肚考临场反应 乐师来救场 早期的粤剧盛行“爆肚”,演员在没有详细剧本的情况下,根据提纲的梗概临场发挥,极其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 “以前我们真的很惨的!”杨宝香回忆起过往那段爆肚岁月,不禁叫苦。 在她作为新人演员跑龙套的时代,演出时段分为午间和晚间。晚间是重头戏,剧本齐全,而午间大多是新人锻炼的时段,均是爆肚形式演出。 比如杨宝香当天饰演员外的女儿,外出寻父途中被匪徒抢劫,坐在山边哭,恰好有人路过搭救,她就对路人边哭边讲述来龙去脉。 上述就已是提纲的全部,至于具体“哭诉内容”的唱词,得全靠演员自己现编,以及与乐师的默契配合方能顺利完成演出。 “那乐师怎么知道你要唱什么调?”我问。 “靠手势,”杨宝香示范道,“我们会趁转身时朝乐师打手势示意要二黄、首板、倒板等等,乐师一看就知道我们要什么。” “我不太记得了,因为现在都有剧本。以前的师傅临场反应真的很快,很厉害。” 她笑说,有时候“口哑哑”(即词穷),不知道自己该唱什么,只能一直转身,行话称“游花园”,用眼神向师傅求救。 “师傅们很合作,因为知道我们资浅,极力配合我们。” 专业的乐师不仅临场反应迅速,亦能在演员忘词、跑调之时给予引导、救场,可惜的是经过疫情后,许多乐师纷纷转行,凑足完整的乐师班底已成奢望,不禁令人感叹。 “以前有8位乐师,渐渐越来越少,一台戏最少要有3个乐师,疫情后只剩下1个。” 由于演员和乐师班底不足,原来连续演出7日的神功戏,而今只得缩减成3日。 “我们戏称‘游街三天’,有的甚至只有2日。”不过,她话锋一转,“现在好像又恢复兴旺的现象,变成有工作上门但没人手做。” 市场回温,奈何有工无人开,供不应求。 即使她的徒弟不少,大多数仍未达到演出水平,又或者达到水平者亦忙于工作,更现实的问题是:人数未能凑足一台戏所需的“六大台柱”(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及武生),所以她只能将演出范围锁定在规模较小的场合,或选唱折子戏。 “要组一台戏,真的很不容易。”。 《帝女花》最为压力 20岁左右,声色艺俱全的她成为正印花旦,80年代的大马粤剧仍蓬勃发展,每日随着戏班到处奔波演出,行程满满当当。 一般演出前一晚庙祝点戏后,他们就会着手准备,甚至通宵达旦在“刨曲”(即钻研曲目)。 “前一天派曲,刨曲到天亮,不用睡觉。很辛苦,但是很开心。” 《帝女花》、《白蛇传》、《牡丹亭》是粤剧经典剧目,其中《帝女花》更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的名剧。由于许多观众百看不厌,且几乎人人会唱,因此容错率近乎为零,演出的演员压力之大便可想而知。 “只要半个字唱错,观众就能立刻发现。” 虽然每日可能会演相同的剧目,但杨宝香会在表演形式上略做更动。 “除非是丑生,可以多说话,文武生、花旦怎可能乱讲话。” 在这么多剧目中,早就烂熟于心的《帝女花》理应可以省去他们背曲的工夫,然而杨宝香却认为是最麻烦的剧目。 原来是由于演出所需的道具例如柳树、香烛、酒杯等等繁多又零碎,置景、撤景费时,可是演出时长可能不过10分钟左右,有多麻烦自不待言。 粤剧香火谁延续? 犹记得小时候接触粤剧的管道,多半是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如今“神功戏”亦是他们的主战场。 “如地主诞、华光诞、观音诞等等,在怡保很多的。” 此外,也能在一些商场的文化类活动见到他们的踪影。 “因为年纪的关系,现在接戏会很辛苦,只是偶尔会接。通常是接商场的工作,15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商场的工作,我一般只是负责支援,演出是交给年轻一辈去做,”杨宝香道,“除非是大型演出,那就我们出场,小型的演出让他们汲取经验。” 采访当天,杨宝香的徒弟李伟源、黄延熙亦在场。高挑的李伟源自是文武生的不二人选,声线偏高的黄延熙则是花旦,分别36岁、38岁的两人在因缘际会下,对粤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今经常会在闲暇时间参与演出。 杨宝香如今年龄最小的弟子是11岁,不知这位小弟子将来是否能接棒师兄踏上舞台呢?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粵劇術語 由于粤剧深受香港人欢迎,因此有许多粤剧用词也被融入到日常用语中: 封相 过去粤剧惯例,第一晚开台戏必定是《六国大封相》,因为场面浩大、出场人数众多,因此后台会非常忙碌、杂乱,后来人们用以形容场面非常混乱。 撞板 在演奏或唱曲时节拍或速度出错,后来但凡出错也被称为撞板。 爆肚 没有剧本的情况下,按照提纲、梗概即兴演出。 煞科 常见于剧本最后一页,代表散场,后来影视剧拍摄杀青,也称为煞科。 点击链接观赏视频: 【粉墨登场 02 • 粤剧】杨宝香浅唱《帝女花》 相关文章: 【粉墨登场/粤剧02】走入后台 看粤剧服化道门道
9月前
焦点
副刊短片
【粉墨登场 02 • 粤剧】杨宝香浅唱《帝女花》
吉隆坡粤韵粤剧曲艺协会负责人——杨宝香浅唱《帝女花》,徒弟俩试演《凤阁恩仇未了情》。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 看到这一段文字时,有多少在香港影视剧熏陶下长大的人们可以“念”出来,而非“唱”出来呢? 这是来自粤剧《帝女花》里的知名唱段《香夭》,也多次被搬上荧幕,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及其影响力。 就连在“茨厂街年味节2024”观看粤剧演出时,也有观众表达对此剧目的青睐。
9月前
副刊短片
有故事的人
追老倌名伶到传承粤剧粤曲
那个年代的丽都呼声,除了广播剧,还有播放粤曲,我越听越喜欢,被同学拉入霹雳顺德会馆粤曲组学习
1年前
有故事的人
社区社团
刘伟珠:南海是粤剧发源地 盼粤曲文化传承发扬
隆锦绣曲艺菀访南海会馆交流 (怡保18日讯)霹雳南海会馆会长刘伟珠说,南海是粤剧的发源地,希望更多的粤曲同好,一起将这广府文化,共同努力传承下去。南海会馆在多方面推动粤剧活动,与年轻人接触粤剧文化,结果是知易行难。 “除了时代的转变,很多受中文教育的年轻人,在家及学校都说华语,一个连粤语都讲不好,怎能学好唱粤曲呢? ” 他日前接待吉隆坡锦绣曲艺苑主席潘光锦率领该粤曲班团员到访,与该会馆音乐部作联谊粤曲交流。 刘伟珠说,潘光锦是受英文教育的。他初学唱曲,不受华语先入为主,靠认字死记曲词,努力不懈,亦唱出字正腔圆的粤曲,推动粤曲粤剧文化,文字上亦要常用粤语发音着手,才能得心应手。 两地粤曲好友在交流会上互展歌艺,令人听出耳油。 潘光锦感谢南海会馆的热情接待,大家同是粤曲知音人,应该常来常往,互相学习,推动粤曲粤剧文化,要大家一齐努力,不使后继无人。 代表出席的有南海会馆总务麦政中、音乐部正副主任张玉芬及罗丽芳、锦绣曲艺苑主任祝玉萍及资深理事霍江凌。
1年前
社区社团
教育导航
他不是唐僧,他是粤剧大师罗家英
年过古稀之年的罗家英依然热爱粤剧,早前应邀随同香港八和粤剧学院学生到马来西亚与大马诺丁汉大学学生交流。罗家英在后台指导学生,深受年轻学生敬佩。
1年前
教育导航
国际拼盘
视频 | 看百年粤剧如何“致青春”
香港西九戏曲中心的茶馆剧场本月9日起开始上演全新常设节目《开心穿粤2.0之梦·将来》。故事以古代粤剧演员穿越到未来为背景,精心布局“戏中戏”编排,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配合下,让观众同时欣赏南音、古腔、音乐演奏等不同形式的演出,饱览戏曲艺术的经典与创新。 (新华社视频)
1年前
国际拼盘
社团校园
各环节解释粤剧技巧 “传承·跨粤”具教育意义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Uni Per Arts表演艺术平台邀请香港八和会馆、香港八和粤剧学院、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和森美兰Unique Art文化遗迹组织共同主办的“传承·跨粤”粤剧演出,日前在吉隆坡印度艺术与慈善组织艺术之庙(Temple of Fine Art,简称TFA)成功演出。
1年前
社团校园
大霹雳
坝罗古庙聘庆新声演酬神戏 外国人也捧场粤剧
60年代,怡保坝罗古庙,人唤大伯公庙的,一遇上神诞,那可是全旧街场一大盛事,整村人日盼夜盼的——老一辈心怀虔敬,神仙生日,与神同喜,倒是寻常,但小孩兴奋啥?当然是粤剧团戏班子,盼着好戏上演咯! 还没到神诞正日,就已全村人口耳相传,互表期待,人人心里都揣着个日历牌,无时无刻在倒数呢!熬到颈都长了,终于,终于等到那天,再也按捺不住,提早半小时来到庙里,现场已人头攒动,在摆好的板凳或折叠铁椅上找空位都未必有;经验老到的捧场客早知如此,出动私家货,手里提着小凳子,慢悠悠走来,找个好位子一屁股坐下,这时观众席已是一片情绪高涨,热血沸腾。 等到帷幕一开,听得“笃锵”声传来──每场戏开头,皆以鼓钹声开场,所以一般民众去看戏,都说去看“笃笃锵”──霎时全场正襟危坐,原本转过头和后方聊得兴起的,也急急截断话头,简直就是万众瞩目,众目一致,看着角儿们粉墨登场。 那时的酬神戏,一演就演一星期,还分午场晚场,以晚场尤为受捧。做工的下了班,回家与一家大小会合,一同赶来看戏,连坝罗古庙隔壁、霹雳华小的小学生,放学后直接绕个弯,戏台就在眼前,近水楼台先得月。上了一天课,难道不肚饿?不怕,如此盛况,何愁没小贩来凑!庙外零嘴档口早就林立,于是有的买瓜子,进去边看边磕,有的买甘蔗,皮已削掉,截成短短一节,边看边啃,眼睛看戏,嘴也不闲着,那才是享受。 如此大场面,大伯公庙作为主人家,自然沉得住气,镇得住场。你看庙里──枝枝大香点起,如同定海神针,屹立不动,但香烟却在缓缓流动;台上好戏正酣,台下暗香浮动,看着看着,烟雾聚集缭绕,眼前罩上一层朦胧,是不是为剧情再添几分吃紧?这还不只,神诞时善信捐款,芳名写成张张纸条,串在一起,挂在庙里,就是一幅悬在半空的征信录墙;因热心人士众多,老一辈人形容,那时的征信录墙可说是“满到泄”。 聘庆新声粤剧团演足3晚 这是以前的日子。来到如今,只一个手机荧幕,就包含一个小世界,花花绿绿,比伶人身上的戏服还斑斓多彩,于是粤剧班子、观众,逐渐式微。坝罗古庙日前庆祝151周年纪念暨大伯公千秋宝诞,特聘庆新声粤剧团前来演酬神剧,3月6至8日,演足3晚,3场剧分别是《百战荣归迎彩凤》、《江山锦绣月团圆》和《宝剑重挥万丈红》。 虽然粤剧团盛况不再,无需早到霸位,椅子从以往的板凳铁椅换成塑料椅,零食摊位更是没了踪影,但依旧有捧场客,多是旧时日的拥趸,如今多是中老年,也有少数年岁稍轻的,不知未来会不会成为新知,让这门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层?旧雨新知齐聚一堂,还有异域人——来怡保游玩的外国游客,经过庙外,被乐声唱腔吸引,站在门口拍照,在本地人欢迎的眼神下,终于走入庙里,拉张椅子坐下,专心地听,听不明就看。 与旧时相比,这情景自然差得远,但老捧场客心中那团火还在,并不因此而偃息下来。看到紧张处,台下传来阵阵掌声,心里为演员们喝一声彩。 庆新声粤剧团配合甲板观音古庙庆祝观音娘娘千秋宝诞,也会在该庙上演酬神戏,从3月9至13日一连5晚,晚上8时至11时演出。 戏班子的乐队,是另一道风景线。 配合神诞捐献的热心人士,名字记录在纸条上挂起来,就是悬在半空的征信录。 许
2年前
大霹雳
更多粤剧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