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绝句

“老师,你可以不要走吗?” “老师,你可以快点读完大学回来教我们吗?” “老师,我们换过很多个老师了,每次都要分离……” “老师……” 听着那一声声不舍的呼唤,我不禁鼻头发酸,硬生生咽了一口唾液,露出有些僵硬的微笑,以避免眼泪不争气地落下来。这一道道稚嫩的不舍声音,好似直击心灵的锤子,让我最柔软的地方隐隐作痛。 是啊,他们换了许许多多的代课老师,每次刚和老师熟络起来就又分离了,真的好像没人要的孤儿。可是……我真的能不离开吗? 时间回溯到两个月前。正值我刚毕业,在放松自我的阶段。 人类是一群矛盾的生物,忙碌时总盼着休息、放松,无事可做时又觉得空洞、无聊。我总会盼着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凭着自己还算不错的学识,我决定成为小学的临时教师。 步入小学的一刻,我有些恍惚,那虽然不是我的小学,但那鲜活的氛围却把我拉入回忆的漩涡中,久久无法自拔。 熟悉的水泥地板上落满了灰尘;亮色的墙上画满可爱的卡通壁画;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字样以及带有道德价值的名人故事贴满了走廊。还有那一个个矮小的身影在活动中心追逐嬉戏,那孩童特有的高分贝尖叫声以及银铃般的笑声,渲染得校园充满生气。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没有上课,而是会进行各种活动,让学生熟悉上课氛围和新同学。这天,我照常进班,交代学生拿出他们准备好的纸张及美术用具,他们将要画一张卡片送给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 交代完毕,有的学生开始“奋笔疾画”,有的则咬牙苦想自己喜欢哪个老师。 教书过程痛并快乐着 我开始巡逻,只见学生们写的都是林老师、李老师、黄老师等等我不认识的同事,而其中一个却迟迟不下笔。疑惑间,我上前询问原因。 “我今年刚刚转校来,我不知道要写给谁。” “那你做一张卡给你幻想中的好老师吧!你希望一个好老师是怎样的呢?” 见她若有所思,我无奈一笑,离开了。 不久后,她跑来了,把一张卡递给我。 “给我的?”我受宠若惊。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张卡,也是当天的唯一一张卡。卡片很简单,封面画了一个绑着马尾的女子,里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卡”字。我忍不住笑了。 一切渐渐步入正轨。我成了三年级某班的班主任,虽然三年级的孩子说不上乖巧听话,但至少没有一年级那么懵懂,也没有六年级那么叛逆。 我平时是平易近人的,但该严肃还得严肃,不仅教他们课文内容、半玩半逼地让他们背诵古诗、听写默写更是少不了。此外,虽然我是临时教师,但各种纸面记录、比赛训练、班级调查、收各类费用等等也必须参与,真让我痛并快乐着。 幸运的是,同事之间没有火药味,处于同一阵线的我们是互帮互助的,共同面对真正麻烦的顾客——家长。现如今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不但不能打骂,还不鼓励体罚。同时,缺乏大考的压力,家长和学生对于学业的重视不比从前。这么一来,许多孩子平日不专心上课,功课也不完成,对老师的敬畏感更是大大降低。 教育界的水平降低了,师资上的匮乏也使我常常被劝说报读教师课程,以获得教师资格,填补师资空缺。 …… 一阵轰雷打破了这平静的节奏,放学后,当校长通知我明日将是我工作的最后一天,我无言了。虽然我事业心不重,但在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面前也是难以接受。虽然理由很清楚,是因为有正式的新老师来了,但我还是禁不住反思是不是我做得让校方不满意,在众多临时教师中偏偏选了我。 终究,我也接受了,但一个头疼的问题又出现了。 我该怎么向孩子们交代?他们刚刚适应学习的节奏,突然换老师,他们会如何反应呢? 我告诉孩子们了,但给的理由是我要继续升学。反正早晚都是要分别的,就用这个理由保全校方的名誉,也减轻家长们的不满吧。 短短一天,我还是收到了许多道别卡片。这次不是一张,而是很多很多。打开一张又一张仔细看着,我的视线渐渐被泪水模糊了。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正是我昨日教他们的古诗,还有一幅可爱的山水图,图中鸟儿快乐地飞翔,两只五彩的“鸭子”互相依偎。 愿孩子们以后回想起这首诗,还能记起我这个老师。
1月前
高揖马鞭于熙来攘往的路歧 万户千门垂杨下我伫足沉疑 一夜的西风长安为落叶之国 不得不珍惜多年无尘的素衣 吴兴华有多首诗以〈绝句〉为题目,都耐读。这一首〈绝句〉,同样让人喜欢。写此诗时吴兴华20岁,中西兼攻,爱读书爱思考,创作手法得益于现代主义,却又根植传统,古典意象在其手中收放自如。 第一句化自李白〈相逢行〉最后四句:“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在喧闹市井中偶遇朋友,挽着马鞭相互作揖问好。高楼垂杨在前,李白告别时问朋友哪一处是他家宅院。 吴兴华则默然不语。他在万户千门垂杨下,驻足沉思,想起贾岛“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眼下一样是落叶缤纷。西风瑟瑟,自怜情绪油然而生。陆机有诗句“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京洛都城大道,风尘滚滚,白衣成黑。士子战战兢兢,奔走于京城。在追逐功名利禄过程中大部分变质,初心消逝无踪。吴兴华聊以自慰,始终洁身自爱,在污泥中兀自不染,但深入一想,似乎也一无所成,徒然蹉跎岁月,怀才不遇,彷徨岐路。以诗抒发心情,他和古代不少诗人的心情是相通的。 冠病疫情期间我在淘宝买一共5册,2017年出版的《吴兴华全集》,有些喜悦,盼望久矣。吴兴华遗孀谢蔚英在序文中说1983年她到美国,叶维廉及梁秉钧见她,二人爱读吴诗,说其诗糅合中外文史典故:“那是一种新的风格,是超前的。” 吴兴华出生于1921年,好时代不属于他。在燕京大学西语系读书时父母相继病故,还好来得及完成学业。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他需抚养4个未成年弟妹而选择不走,做点小工,收入有限,两个妹妹因病无法及时送医而去世,吴兴华也染上肺结核。二战结束后燕大复校,他复职。本可拿奖学金到美国深造,因病未能成行,没有硕博学位无阻其升级,26岁时他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两个女儿继承了文学天赋 《全集》中除谢蔚英序文以及女儿吴同怀念父亲文章,还附录宋淇儿子宋以朗的〈宋淇与吴兴华〉以及冯睎乾的〈吴兴华:A Space Odyssey〉。吴兴华的苦学精神和学养在这些人笔中都有触及。不管多么困难,吴兴华永远勤奋,念大学期间,他和宋淇(林以亮)“玩命念英国文学,恨不得要赛过英国人”。1942年宋淇致函吴兴华,讨论宋人梅花诗。吴身处沦陷区,无书可检,却对唐宋明清梅花诗如数家珍,并分出高下优劣,过目不忘的记性让宋淇由衷佩服,宋淇说吴兴华“积学之深和悟性之高”,同代人少见。 谢蔚英在香港长大,有家人有朋友,1952年毕业后本想回港工作,但是吴兴华坚持留在国内,不料前路崎岖如此。1952年燕大解体,院校改组,虽然工作受到政治运动干扰,吴兴华抽出时间撰写多篇论文,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也在这段时间翻译完成。1957年祸从天降,由于不同意苏联专家教学方法,被划成右派分子,不仅被撤职降级,还剥夺教书、写作权利。 他积极看待,默默帮助同事编校《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又自学拉丁及希腊文。1962年右派帽子摘除,好景不长,文革旋即爆发,大字报贴满家门,他成为“大右派”、“反革命”分子。1966年8月2日,谢蔚英和女儿记得一清二楚,他被红卫兵叫去拔草。身体虚弱,一会就支撑不住,向红卫兵讨水,红卫兵不给,一会再讨水,红卫兵拿阴沟里的水给他灌下。没有多久,昏迷倒地,却被拳打脚踢。“就这样,我的父亲,才华卓绝、学贯中西的天才诗人、学者、翻译家,含冤离开了人世,年仅44岁。”吴同说。 上个世纪五丶六十年代,吴兴华诗文以“梁文星”笔名刊载香港《人人文学》及台湾《文学杂志》,宋淇功不可没。冯睎乾说他一直疑惑:“一个陌生名字,只寄生在他人嘴边,就能够比得上名满天下的陈寅恪丶钱锺书?”2005年他写信给宋以朗,家里信件塞满抽屉,宋以朗印象中没有二人通信记录。两年以后,宋以朗整理张爱玲信件,意外发现一大叠钱锺书丶傅雷及吴兴华等给他父亲的书信。 《全集》内容因此更加丰富。我读吴兴华诗,其人其事总在脑中跳跃。谢蔚英在序文中说吴兴华正直忠诚,她行将就木,想起二人甘苦14年,以及各种磨难,她无怨无悔。“值得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喜好文学,继承了她们父亲的文学天赋”。
2年前
仍然等待着东风吹送下暮潮 陌生的门前几次停驻过兰桡 江南一夜的春雨乌桕千万树 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 2022年8月写〈踏过樱花〉,抄苏曼殊〈本事诗〉,至“踏过樱花第几桥”时,想起吴兴华〈绝句〉。苏诗横跨中日两地,吴诗专注秦淮河畔,潮起潮落,寻寻觅觅。“第几座长桥”或“第几桥”,都是白茫茫一片,心事藏在江南水乡烟波里。 〈绝句〉一诗化自明朝林章〈渡江词〉:“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吴兴华祖籍杭州,林章出生福建福清,都不长命,吴兴华享年45,林章少一年,同样才华横溢,同样因政治动乱死于非命,林章亡于监狱,吴兴华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期间就被红卫兵活活整死。 除了桡意思指小舟,〈渡江词〉中都是常用字。内容说有旅人乘舟离开扬州,不愿借风向之便,只想放慢速度,依依不舍心情溢于言表。渡江十里,停船九次。最后两句显示华丽处,我们恍然大悟。东风自东向西,和旅人方向一致,秦淮水由西向东,流向相反。旅客频频回头,扬州渐离渐远,忍不住自问,潮水既往扬州流去,最后停在第几桥呢?江水滔滔,似能说话。扬州留有思念的人,可借流水传达情意。 离别情怀可写,寻人苦楚一样能够着笔。有东风有潮水,依旧走走停停,吴兴华用现代人熟悉的文字将情景重新交融。他想起陆游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心情夹杂更多期待和伤感。雨后朦胧,河水涨溢,乌桕两岸,千树万树,人影不见,轻叹一句:“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 柳伟平著有《吴兴华新诗注释解析》,第一首分析的就是〈绝句〉。除了寻人可能性,柳伟平认为解释成等人也未尝不可。一位痴情女子苦盼心上人,望穿春水,希望“东风吹送下暮潮”,船只加速。“门前几次停驻过兰桡”,可惜来者都是陌生人,期待的面孔没有出现。只知他住江水另一头,却不知第几座长桥。诗乍然而止,没有结束的是愁绪。时间在动,流水在动,长桥不只衬托景色的静谧,还有情感的深邃和凄清。 重读〈绝句〉找回慢读的喜悦 冯睎乾在〈吴兴华:A Space Odyssey〉说林章两个“不待”,转化成吴兴华“仍然等待着”,手法细腻:“合共五音节的两拍,大大拖慢了节奏,却恰当地呼应‘等待’的意思。”只有细心,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察。我中学时读郑愁予〈错误〉,参考璧华《中国现代抒情诗100首》。他说“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15字没有停顿,“一口气读下来,把音响延长”,再和前面一句“我打江南走过”对比,如此领会到“时间一天天过去,莲花开而复落,在慢悠悠的时间里等归人的花容已因时间而谢落。”文字的推敲,标点符号的拿捏,可在视觉、听觉、感觉上产生效果。如今我重读〈绝句〉,竟找回慢读的喜悦。 是的,抄这首诗,怀旧成分居多。“语言表现到此时皆穷竭无灵,未必在众心当中她明白我心。回顾茫茫的一生清宵忽落泪,焉知别人对我无同样的深情。”吴兴华留下多首绝句,这是我喜爱的另一首。中学时从黄荣华老师处借来《林以亮诗话》。书中引吴兴华诗,我抄几首在自制书签上。念大学时念念不忘此书,书店老板说只进货几本,卖完了,同住八打灵第六区鸿雁楼的同学林添拱藏有一本,我借来影印第一章〈新诗的形式〉。《林以亮诗话》序文由夏志清执笔,文章后来收集在其《人的文学》中,《人的文学》我倒买到。 1976年夏志清误以为钱锺书过世,写〈追念钱锺书先生〉,这篇文章也收录在《人的文学》中。夏志清完全同意林以亮所说“陈寅恪丶钱锺书丶吴兴华代表三代兼通中西的大儒,先后逝世,从此后继无人,钱丶吴二人如在美国,成就岂可限量?”我念大学时,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必读参考书,经夏志清一点而红的小说作者包括张爱玲和钱锺书,他是现代文学批评权威,如此重视吴兴华,我们这些后辈岂敢忽略? 外加一小事,这篇小文章部分资料参考柳伟平《吴兴华新诗注释解析》,在淘宝看到《吴兴华诗艺研究》,以为是作者另一研究心得,邮购后发现除了书名和出版社不同,内容完全一样。这种经验从前也有,还好《吴兴华新诗注释解析》值得一读。多余一本送给朋友,没有浪费。朋友读后说吴兴华诗写得真好。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