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罗尔纲

1955年1月,中国大陆展开“胡适思想批判”运动,参与人数众多,包括胡适学生罗尔纲。他在〈两个人生〉庆幸自己经过改造,摆脱胡适影响,告别“灰冷的、虚无的、无可奈何的人生”,走向“热爱的、满怀信心的乐观的战斗人生”。 “胡适思想批判”百余万字文章,远在美国的胡适篇篇看过。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说胡适有时在“那些文章上写了有趣的眉批”,没有学术自由的书写,胡适认为不值一驳。他找出《师门辱教记》问唐德刚:“你看尔纲会那样批判我?” 上个世纪我以胡适写博士论文,这一段内容没用上,却没忘记。胡适在1928年至1930年担任中国公学校长,罗尔纲是校内学生。1930年5月毕业,罗尔纲大胆写信要求胡适引介,“以便在国内的历史研究院或者大图书馆中半工半读”。胡适知道不易实现,他读过罗尔纲文化史论文,对这位校内奖学金得主印象不错,建议他毕业后当其助手,帮忙整理其父胡铁花遗作,并且辅导两位儿子读书。 罗尔纲前后5年在胡适身旁。免去衣食住行烦恼固然是收获,奠定人生方向才最珍贵。胡适学生不少,罗尔纲唯一住在府中。前期他偶涉胡适研究领域,例如协助《醒世姻缘》作者考证以及《聊斋全集》的校勘等工作,后期几乎完全自由,除了处理书信往来,胡适让他全面投入个人研究,要他每天到北平图书馆看书。 胡适对罗尔纲研究方向,包括他专注的太平天国历史,一向有话直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胡适反复强调。胡适不只教他做学问,也教他做人。从罗尔纲回忆里,可以看到胡适夫妇视他为子侄,江冬秀还为他缝过棉裤。有客人到访,胡适必介绍罗尔纲,随之夸奖一两句,不当他外人,“使客人不致太忽略这个无名无位的年青人”,让他不起自卑感。家中若有宴会,他都受邀列席。“叫我高高兴兴的也做了一天客。”罗尔纲说。 求学问道经历,以及长者对后辈的嘘寒问暖,是罗尔纲写《师门辱教记》的动力。罗尔纲说胡适的严切,“不同夏日那样可怕,却好比煦煦的春阳一样有着一种使人启迪自新的生意,教人感动,教人奋发”。但是他却常感觉“辜负了适之师的教训与希望,因此,把书叫为《师门辱教记》。” 情谊摆不开政治考量 这本书1944年在广西桂林出版当天,桂林人民被令紧急疏散,《师门辱教记》不曾在外间流传。战后罗尔纲做了修订,打算由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其总经理卢吉忱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秘书,建议增加胡适序文。胡适在1948年3月写成后,抄了一份寄给罗尔纲,信中说“这本小小的书给他的光荣比他得到35个名誉博士学位还要光荣”。 1949年春,胡适带着太太江冬秀,飞往美国。和罗尔纲没有再见过面。毛泽东点名批判胡适后,《师门辱教记》出版无望。1950年留在中国大陆的胡适儿子胡思杜写文章批判父亲,罗尔纲插上一脚。他说胡思杜文章让他“豁然开朗”,他也和胡适划清敌我界线。 罗尔纲和胡适晚年秘书胡颂平对书的出版经过都做过交待。1952年,从美国到台湾的胡适向卢吉忱取得《师门辱教记》修改稿本。1953年,胡适去美国时将书稿带去,后又带回台湾。1958年,胡适将《师门辱教记》改为《师门五年记》,自己题写书名,他在后记中说:“我现在自己出钱把这个小册子印出来,不作卖品,只作赠送朋友用。”1962年2月24日中午,离胡适心脏病发作去世前几小时,从海外到台湾参加中央研究院会议的院士吴健雄、吴大猷、袁家骝及刘大中和胡适聊天,《师门五年记》是其中谈话内容,胡适嘱咐胡颂平各送他们一本。 《师门五年记》是一本好书,受此书感动的人不计其数。史学家严耕望写信给胡适说“深感罗先生真璞可尚,而先生之遇青年学生亲切、体贴、殷殷督教,无所不到至极,读之令人神往”。李敖说胡适想拉他做徒弟:“特别亲题罗尔纲《师门五年记》一册寄我、又当面送我一册”。 1995年,罗尔纲从胡适之意,将书名改为《师门五年记》,外加《胡适琐记》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书终于在中国大陆流传。罗尔纲为人谨慎,情谊摆不开政治考量,《胡适琐记》虽看出二人密切关系,但是罗尔纲对一度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恐惧犹在。“适之师”变成“胡适”,走过的都是痕迹,他没有对自己批判胡适的文章做任何解释。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