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中國法治藍皮書:今年反腐行動將保持高壓態勢
|
梵蒂岡:5月7起閉門選舉會議 選出方濟各接班人
|
校園性騷擾 |
吉華獨中校友聯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聯署
|
胖瘦竟從出生前就決定? 日本研究:“低溫受精”者更不易發胖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中國法治藍皮書:今年反腐行動將保持高壓態勢
|
梵蒂岡:5月7起閉門選舉會議 選出方濟各接班人
|
校園性騷擾 |
吉華獨中校友聯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聯署
|
胖瘦竟從出生前就決定? 日本研究:“低溫受精”者更不易發胖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中国法治蓝皮书:今年反腐行动将保持高压态势
|
梵蒂冈:5月7起闭门选举会议 选出方济各接班人
|
校园性骚扰 |
吉华独中校友联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联署
|
胖瘦竟从出生前就决定? 日本研究:“低温受精”者更不易发胖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中国法治蓝皮书:今年反腐行动将保持高压态势
|
梵蒂冈:5月7起闭门选举会议 选出方济各接班人
|
校园性骚扰 |
吉华独中校友联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联署
|
胖瘦竟从出生前就决定? 日本研究:“低温受精”者更不易发胖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中国法治蓝皮书:今年反腐行动将保持高压态势
|
梵蒂冈:5月7起闭门选举会议 选出方济各接班人
|
校园性骚扰 |
吉华独中校友联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联署
|
胖瘦竟从出生前就决定? 日本研究:“低温受精”者更不易发胖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中国法治蓝皮书:今年反腐行动将保持高压态势
|
梵蒂冈:5月7起闭门选举会议 选出方济各接班人
|
校园性骚扰 |
吉华独中校友联署促校方改革 一天突破百人联署
|
胖瘦竟从出生前就决定? 日本研究:“低温受精”者更不易发胖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
星雲
【編輯臺】老只有一種模樣?/靖芬
最近大概將書寫“老年感悟”為主題的稿件退得有些多,引來了一些年長寫作者的微言。但作者們大多語帶客氣,甚至無奈地大方自嘲。得到資深作者這樣的理解與厚待,說編輯“銘感五內”或許輕浮了,但除了真心感謝,也不是不感到抱歉的。不如分享些取捨緣由,順道介紹些書。 其實也沒有什麼難言的秘密,許多稿子被退,多是因為“老生常談”。主題相近無妨,要說意義也是很有意義的,但倘若這類作品來來去去只有一種狀態、一種結論,都要刊用,多少有些為難。忍不住思考:同樣的內容(短期內)讀者要看多少次呢? 但更大的猶豫其實在另一方面——常常在想,不知是不是傳統觀念作祟,我們的社會總希望年長者要有某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心理狀態,老了,就必然要活得通透,要曉得進退,要會自我開解,要能無畏無懼雲淡風輕……彷彿符合約定俗成的標準,才稱得上幸福或有素質的老去。萬一不符合那些想像,就是個失敗者了。 那些憧憬當然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權力活成他想要的樣子,大多人都希望安享晚年,但是,倘若那種想像成為唯一的標準,豈不少了些意思和樂趣?那會不會也是自囚的牢獄?如果衝撞社會觀念太難,那麼閱讀與書寫這類主題時,我們能否放鬆一些,轉身看看還有沒別的角度或遺漏的什麼,告訴大家“比較不知道”的那一面?我覺得這也是一個編輯的工作。 或許,可以閱讀比較不一樣的老年生活記敘,看看更多元的“老”脾氣、“老”故事?例如佐野洋子《無用的日子》,或是她的《沒有神也沒有佛:佐野洋子的老後宣言》(請先別覺得這書名冒犯)。1938年出生於北京、9歲後回到日本生活的佐野洋子是繪本作家、散文家、翻譯家,她嘗試寫過小說,但小說始終不如她的繪本與散文受歡迎。2010年,經歷過兩段婚姻的她癌症復發過逝,過世前有很多年,她都在照顧失智的母親。 她的散文大多筆調輕鬆,後期寫的雖是沉重的生命功課,卻常讓人邊讀邊會心地笑,偶爾也會令人恨得牙癢癢的,想要揍誰(當然落空)。也許佐野洋子並沒有超脫世人想像的“理想老人該有的樣子”,但她的筆觸與視角絕對是她的個人標記。 例如《沒有神也沒有佛》裡有一篇〈是這麼回事嗎〉,說某年的足球世界盃又來了,可能是我輩最熟悉的那一屆(有中田英壽,有貝克漢姆、安貞桓、卡恩……),佐野洋子說她本對世界盃無感,反正平日也不看球,決賽卻逐漸熱衷起來,每天起床都會想:今天又會看到誰與誰呢?她指的是帥哥。但是,像她這年紀的婦人說自己愛看帥哥,可能會被嗆:也不想想你幾歲了!想想歐洲和日本有多遠吧! 她這樣回應:“可是,就像電車內快步站在美女前面的男人,其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渾身充滿了小小的喜悅,然後又快步走下電車而已吧。 而且我也覺得這和性慾無關。雖然這很難判定。64歲的女人有性慾嗎?我自己也難以判斷。硬是要挖的話,拼命挖拼命挖,說不定能挖到河底一小撮沙金般的性慾。但若叫我把這個拿去用,我不認為我會想用在貝克漢身上。” 讀到這段爽直的心聲,很難不讓人笑起來吧。 書裡還有很多她的突發奇想(例如用奇怪的東西煲湯),她以平淡的筆觸記錄生活點滴,下廚、買菜、逛街、吵架、和朋友閒話家常,很多你以為根本乏善可陳的中老年獨居生活,都在她筆下有了神采。但那又不是盲目的樂觀或上進,不如我們把它看作解放吧,佐野洋子解放了社會賦予老人的期許與框架,用她獨有的幽默感積極生活。 有一頁她又寫:“64歲‘老太婆’,已不是男人或女人,只是‘老太婆’這種生物。年輕時,我是個綽號為‘次郎長’的女人。我應該成為‘次郎長’,至少要學會生活態度與人情義理,讓自己的氣度變大。雖然手腕與威嚴不足,但至少想擁有俠氣。 可是,我似乎只成為輕浮的冒失鬼。不過這樣也好。 剛好時間到了。” 以前我或許不太能體會佐野洋子這種“剛好時間到了”的底氣,現在似乎已慢慢懂得。但要真懂,恐怕還需要點時間。 時間比我都多的朋友啊,何妨與佐野洋子切磋切磋?
8月前
星雲
硬死劈雷神INSPIRATION
May子/大掃除尋寶
到底後代在收拾舊物時,看到上一代留下的什麼會為之欣喜若狂? 媽媽親自給自己裁縫的衣服,我不是沒有看過,從小就看她一件一件的穿在身上。但現在我會一件一件拿出來比比自己的身材,想說我還可以再收久一點,等有天變了胖阿姨,那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真的很欣賞媽媽有這種手藝與耐性。掛在衣櫥裡的這些女套裝有著不可侵犯的分量。這是hand made的沒錯,手作的那就是價值倍升,不在送去環保的考量。為自己和老公做衣服是多麼的浪漫?尤其在我們這種買成衣的速食年代。 再來!充滿期待的就是有機會再按一按塵封的公事皮夾。噼啪一聲!裡頭全是爸爸看過的金庸小說,沒有精美印刷,但都是爸爸眼睛和腦袋享受過的武林世界。兩袖清風的他能把書籍收得這麼密,就代表是珍藏了,除了一瓶一瓶放在櫥裡的老酒,已別無收藏。爸爸在成長過程的搬家次數比我多,至少在中年就離開了原生家庭,有了自己的一家六口,最後只剩下這麼少的東西,真的可以理解。如此看來,可以留過兩代的東西是真的不容易。 我家最老的東西是什麼?再老也老不過爺爺嬤嬤那一代的。我不以為意的翻開紅色手飾盒,不起眼的玉佩也許是嬤嬤的。這也純粹是猜測,若拿到媽媽面前探問,(失智症的)媽媽未必能回答。最能跟上一代連接的就是我家常用的炒菜大黑鍋,至少還有個東西讓每次過年回來相聚的姑姑給我們說故事。“這個鐵鍋要保存好啊!這是我們以前在怡保花園做女兒的時候你阿嬤煮飯時用的,已經50歲了!”現在孫子這一代還在吃這個鍋烹煮的食物,確實很有情懷。姑姑總會提醒我說如何清洗生鐵鍋而不讓它生鏽,油脂可以給它保命。另一個老寶貝就是那個懷舊大水缸,姑姑總是說這種水缸現在很難找,而且都很貴了。我也因此覺得很光榮,家裡有這麼兩個跟水和火有關的老東西。 除了老舊泛黃的照片,另一個最讓人浸泡於快樂中的就是翻讀一封又一封爸爸寫給媽媽,和媽媽寫給爸爸的情信!坦白說,有一種偷窺和揭密的興奮。對上一代的含蓄文字與過度的委婉,難免會發出不知所謂的嗤笑!我和弟弟可以因為一封信爸爸的信大笑很久,字字句句念出來,那君子好逑的動機不斷被鋪排出場。只能說父親看那麼多金庸不是蓋的!他還會在回信的後頁,好心提醒媽媽上一次的來信有什麼錯別字,笑死我們了!我爸真的因識字比較多在媽媽面前加分很多。 誰會想到這些信會被下一代開箱?說真的,如果做live讀信真的超有效果。那份手寫、寄出,和一封一封排在梳打餅鐵箱子的情意可濃啊!而爸爸留下跟我有關的,也就是我寫給他的信了。還有他跟我出國旅遊時興致勃勃寫給家裡的明信片。冰箱上的明信片有他的筆跡,都是點亮下一代的遺物。 如果我有子女,到底他們會因為收拾到我的什麼東西而欣喜若狂?大掃除的我,開始往這個方向,有動機地不丟東西。 更多文章: May子/過年孝敬誰? May子/給27歲的一封信 May子/節哀與順變 May子/他鄉的故事——釋迦坡
2年前
硬死劈雷神INSPIRATION
更多老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