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老同学

1月前
弟妹来电说她和二妹随乡团去探亲旅游,我回电祝她们寻根之旅旅途愉快。 我老爸十出岁随老乡漂洋过海,从中国福建落地大马,寄居我外祖父家当长工。 外公南来定居此乡镇,拥有一片椰园,由老爸打理。外公懂得中医草药,也常给人把脉施药,不少乡民前来求诊,算在乡镇上有点名气。 正值日治时期,市道纷乱,家有女初长成的,家长都会尽快为闺女找个好婆家,了结一桩心事。老爸为人勤快忠厚,外公就这样把老妈许配给了老爸,老爸成了入门女婿。我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说来我应该是第二代的马来西亚人了。 记忆中老爸从未提起家乡事,也未提过他家中的父母兄弟,或许,他对穷困的家乡不愿回顾,也对家乡父老无能为力,不曾写家书也不寄家用,若有乡愁也只能借酒消愁。 因此,我对自己的祖籍家乡没有任何印象,要寻根探亲可没有老辈的情感,没有了老爸这条思乡脐带,激不起绵绵的乡愁。 倒是我旅居海外的老同学,虽然在旅居地已经落地生根,成家立业,仍不忘每年回马探望年迈双亲、兄弟姐妹,同时趁机与老友相聚叙旧。 老同学虽然离乡背井,对他生长的马来西亚,哺育他的土地,仍然无比怀念。他也牵挂他的至亲,忘不了这里的蕉风椰雨,榴梿飘香,连结情感这条脐带脱不了,夜深人静,难免有思乡之愁。 说乡愁,我也有思念之愁。 忆故乡念玩伴 我怀念我生长的地方,那片茂密的橡树林,12月北风狂吹,寒意迫人,翠绿的橡树叶,由绿转红,最后形成一片红海,告诉大家新的一年快到了。 我想念我儿时的玩伴,那无忧无拘的放浪生活,和那充满着狂妄的年少时代。 远在外地打拼的儿女,也会有思家之情,每逢周末必与家人通讯息,报备平安,解解思乡之愁。 中国只是老爸过去苦难的故乡,不是我的家乡。有一天我或许会回中国寻根,以圆老爸的思乡梦,看看老爸家乡的变化,探望从未谋面的亲戚,这是人之常情,不是有如余秋雨般的思乡之愁。 生于斯,长于斯,我更热爱脚踏的土地,它的兴衰攸关后代子子孙孙。 对市井小民来说,愁的是每天的油盐柴米。钱不够用,生活的压力,才是愁上加愁。
3月前
时光流逝,阔别近半世纪的老同学,包括沈康富、郭天明、韩华丰,在去年端午节期间结伴到寒舍叙旧,不亦乐乎。 当时,风趣的华丰说了一句:“梦如人生”,让大家无限感慨。如今,他已作古,几十年的同学情,也只好在梦中寻觅。 偶尔联想到唐代诗人崔护笔下一道脍炙人口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如今细嚼诗意,倍感亲切。 有道是经典随岁月沉淀,提及韩同学,虽已作古,但我们在师训3年同窗、情同手足的同学情谊,却仍然生生不息。 夜深入静,忆及来自全马各州的老同学,共计男女学员26人,如今剩13人。 值得一提,我们这些“孺子牛”都拥有颗炙热为华小的心,由始至终奉献教育,能见到孩子快乐长大,日后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这便是为人师表的最大乐趣。 这次,我们3人老同学相聚,已是近午餐时候,我想略尽地主之谊,可是天明坚持要作东,盛情难却下,只好心存感激,让他破费了。 写到这里,还有好几位同学,如何启群、陈丽媚、李锦钻、韩光清、陈德安等,他们都在手机聊天群组中扮演联络桥梁的角色,予以一一致谢。 走在人生夕阳道上,期望同道能“磨千万击还坚劲地立定脚跟做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气苦寒来。” 夜幕慢慢落下,好好珍惜当下,愿与年长读者群共度且欣赏最美夕阳的时光。
4月前
4月前
(麻坡3日讯)一群在1962年出生的老同学,在62岁这一年,选择在6月2日这一天再次相聚,延续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 这群老同学当年分别就读于5所华小及2所中学,分别是文林学校、真光华育学校、华明学校、善才小学及启新学校,中学则是巴力拉惹东姑玛哥打国中和麻坡中化中学。 128名学生的重聚让现场欢笑声不曾间断,众人回忆过去,畅谈现在与未来,并不忘合照纪念难得的一刻。 许多老同学以复古装扮参与聚会,使人仿佛回到曾经的那个年代;而当音乐响起时,众人还跟着节奏扭动身体,让这群年逾60的老同学展现出不逊于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情谊1962”同学会的“班长”林合珍致词时笑称,同学们活了62年才等到3个“62”的日子,意义非凡。 她透露,老同学们从各地浩浩荡荡回家相聚,包括巴冬区、麻坡、新山、笨珍、峇株巴辖、马六甲、金宝、吉隆坡、新加坡,还有从沙巴及印尼飘洋过海回来团聚。 她指出,自2006年开始举办的同学聚会,虽然每两三年才举办一次,但同学们感情越来越好,圈子越来越大,也不断有新的老同学加入聚会。 她欣慰到了这个年龄仍有同学相伴,是非常幸福的事,同时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让每次聚会都留下满满且美好的回忆。 “我们能走到今天,是因为同学之间完全没有私心,也不会计较,大家都很通情达理,相识相知相惜。” 值得一提的是,当林合珍在会上询问老同学们“不管贫穷富有,健康或病痛,你们都愿意永远陪伴彼此、爱护彼此吗?”,现场立刻大声回应“我愿意”及响起热烈掌声,足见彼此间的深厚感情。 另外,这群老同学在在今年的聚会中也一如既往地投入慈善行列,共报效7000令吉予5所母校华小、麻坡随娘老人安居所及巴力温那养老院;善款由各校校友移交予母校校长、董事长及家协主席或代表们。 林合珍表示,华教之路不容易,希望老同学的举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为华教出一份绵力,而老同学们也将继续在能力范围内延续善举。 她呼吁老同学们有空多碰杯常见面,并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大家安好,就是大家的晴天。
5月前
清晨赶赴古城马六甲两小时多的车程,大都走在晴雨交替间,到达酒店正赶上分配住房,会场呈现一片久别重逢的欢笑声。 已延迟3年的聚会,对这群体质大多亚健康型的老同学来说,却也等得有点焦虑了。放眼望去,大家头顶的灰白色素似乎更多了;手握拐杖者也不寂寞,人数增加中;在后辈协助下,坐轮椅的也出席了。传唱六十多年的〈生活营歌〉再度响起,百人大合唱让这里成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今夜将会有好些人忘记了睡眠时间。 11楼房间落地玻璃窗外不远的马六甲海峡,雾霾浓得化不开,期待初升朝霞穿越海平线,散发出碧绿耀眼金光的日出景象顿成泡影。清晨这场绵绵细雨,打乱了好些脚力仍好的老同学前往马六甲河畔晨运的计划。原定8点左右集合的早餐时间变得更早,让酒店服务员有点忙不过来。餐后紧凑节目、欢腾的气氛让大家有重回年少的感觉。 期待的还是夜游马六甲河。灯光下河两岸朦胧景色配合船员的讲解,让人如进入时光隧道,穿越了强大的明朝郑和舰队,见证马六甲王朝的辉煌。而后经历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更让我们珍惜今日的繁荣热闹,更用心守护古城的世界文化遗产位置。 非常感激这次“情牵古城”之约,让一位失联近半世纪、原居马六甲,当年金马仑文青团队的老战友吴校长闻讯找了上来。彼此相望好一阵,方从惊讶中浮现那熟悉的轮廓。这一幕很自然地勾起当年在金马仑高原多次为艺文活动筹备工作,挑灯夜战的画面。 1972年4月15日,金马仑文青团联同霹雳和丰文艺组呈献的一场文娱演出,其中一个哑剧《求你动手要晚一点》让剧中男主角戚佳安(文青团秘书)主席朱清发被有关部门请去解释剧情是否宣扬共产主义,甚至还惊动了时任县长,幸之后大事化小,平安无事。随后在金马仑再也没有民间团体公开举办此类文艺演出。事件以后,文青团活动进入了冷却期,在那政局敏感的年代也是无奈之事。随后几年,这群年轻的朋友也为各自的理想生活散落国内外,除少数继续保持联络,大部分却是失联了近半世纪。 偶尔短聚 温暖久久 无法解释这种隐藏的情愫,每回途经马六甲总不期然想起1976年就回家乡为艺文和教育工作默默付出,现已退休多年笑容可掬的吴校长。半生缘一世情,50年弹指间,老天怜悯让我们有生之年仍能重逢话当年。我坚信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亲情友情不管分开多久多远,偶尔相约一句问候、一次短聚,总会温暖人心久久不散。热情始于那无悔沸腾的年代,祈愿这熟悉场景让生命光环持续绽放,直到挥手人间那一刻。 临别当天有幸借酒店高楼住房俯视一群白鹭从远而近,目送它们消失在那海岸填土方向。此时更远处的红树林一只掉队白鹭,正沿着大队航线努力追赶而去,在这雨后,天色朦胧景象显得是如此孤单落寞,画面甚是感人。 数十年友谊岂能相忘,感恩岁月让我们在黄昏之年,还能相遇白头话当年,让泛黄照片话题不断,让回忆充满激情,让生命不孤单也不落寞。因为有黄昏,才能遇上艳丽的夕阳红! (后记:吴校长在一次机缘巧合下终于联系上戚佳安,原来他随工作迁居马六甲已经30年,而文青团主席朱清发多年前已离世。)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