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考驗

3月前
昨晚做了好長的夢,對面清真寺的揚聲器,傳來了響亮的祈禱聲,我也沒聽到,還沉醉在睡夢中。 我應該還隱隱約約記得夢中的故事,一位好久沒見的同事。很奇怪,平時很少和她交流,怎麼會出現在我的夢中呢? 許多人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是,離開了學校也半年了,除了幾個時常會約喝茶吃飯的同事,基本上誰都不見了。 夢中還出現了好多人,許多是熟悉的朋友,可是忘了是誰,當然也有很多是陌生人。我感覺好像連續劇一樣,一個又一個畫面,還有許多的談話,甚至是很好笑的畫面,總是讓我感到好奇! 或許我應該描述一下自己的夢境…… 夢境的畫面,一開始看見的是一位舊同事,還有同事的老公。應該還有一位,可是忘了是誰。為什麼會記得同事和她的老公?因為他們親吻了,一種很自然的吻,印象深刻。另一位卻忘記了,可能就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吧! 原來我們是相約去旅行,乘坐了越野車。來到了陌生的地方,然後住宿在一個好多人的青旅。我怎麼知道是青旅呢?因為好多的年輕人,都擠在公共衛生間,就好像之前去臺北的行程,其中幾天選擇了住宿青旅,結果發現自己不是很適合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不一樣的人,擠在小小的空間,可能還必須爭著使用衛生間。或許年輕就沒關係,因為出州打球的時候,來自不同州屬的球員,然後等候使用衛生間。當時候的自己,可能就和其他人一樣,可能也是沒得選擇吧! 夢中的我也在煩惱 夢境好像是真的一樣,赫然發覺自己拿錯了別人的揹包,揹包裡一件衣物都沒有。哎呀!怎麼辦呢?什麼都沒帶?而且人在旅途中,即使把揹包寄來,可能行程也結束了。我不斷地思考,好煩惱!當然,最後就夢醒了!如何解決問題呢?或許也不知道了。 原來,夢中的我也在煩惱。之前還煩著是否要重新學習吉他?煩著要買吉他還是電子琴?想不到,做夢也會很煩,果然是凡人! 之前,名作家瓊瑤選擇了輕生,為的是能夠體面地離開人世間。我想,或許她就是一位唯美主義者吧!她也是煩了好久,還準備了遺書,還交代了助理,當然也有她的身後事。或許,逝者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辦理後事的是在世的人。 我在吉隆坡看了許冠文和黃子華主演的《破·地獄》,飾演Hello文的許冠文。他患病後,也是寫好了遺囑。逝世後,女兒把遺書交給飾演道生的黃子華。他知道道生可以依從他的意願,幫他辦理身後事。果然道生也不負所望,不遵守傳統習俗,讓女兒為自己違反傳統,給自己“破地獄”。 我發現,不管在哪一個年齡層,我們的腦海裡,都會不斷地湧出心煩的事。有的事情非常重要,有些事情根本就是小事。所以,有的夫婦,總會為了柴米油鹽而吵架;有的情侶,也會為了對方不關心自己而發脾氣;有的閨蜜,可能會為了旅程安排不當而鬧翻了;有的同事,可能就是因為贈品不合意而互相指責了;有的兄弟姐妹,因為父母關愛有差異而吵嘴…… 或許我們來到世上,就必須面對很多的考驗。考驗不管大小,都必須去面對,而且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也不知道。就好像在夢中,好多的畫面,好多的人,好多的故事,可能就是因為夢醒了,才恍然大悟是一場夢。 可是現實中呢?是不是可以像一場夢一樣,什麼都忘記?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海浪永不知疲倦地衝向沙灘,一次又一次撲向那片金色的沙地,帶著細膩的低語。它的聲音輕柔,彷彿在訴說一段遙遠的往事。每一次浪花的拍打,都是一封情感的信箋,發自那無邊無際的大海,寄給沙灘。它希望沙灘回應它的呼喚,但沙灘只是沉默地躺在那裡,靜默不語。海浪已經習慣了這種單向的交流。它曾經憤怒,曾經質疑,也曾經試圖改變這一切,但沙灘依然固守著它的寧靜。風吹過,捲起細沙,沙灘看似無動於衷,卻在某種不易察覺的變化中,回應著海浪的每一次拍擊。 歲月流逝,海浪帶著愈發複雜的情感湧向沙灘。它不再僅僅是帶來水珠的衝擊,還夾雜了憤怒、失落和期待。每一次的拍打都似乎在向沙灘傾訴著自己的困惑,為什麼它的熱情沒有得到回應?為什麼它的每一次衝擊都被沙灘靜靜地接受,卻從未被真正回應?隨著時間推移,海浪的情感愈加波動。它變得急躁,帶著怒火和不安,用更大的力量去衝擊沙灘。每一陣風暴都是對沙灘的考驗,而沙灘始終默默承受,從不回擊。它知道,海浪的憤怒源於對被忽視的恐懼,源於對自己存在價值的懷疑。 終於,在一個平靜的黃昏,海浪放慢了節奏。它不再帶著憤怒和焦慮,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姿態,輕輕地拍打著沙灘。那一刻,它開始明白,沙灘的沉默並非拒絕,而是一種深沉的包容。沙灘沒有用言語回應它,但每一次的觸碰,都是在告訴海浪,它的存在是被接受的。海浪意識到,風波並非一味的衝突。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非要征服與被征服,而是彼此的成全。沙灘的安靜和耐心,並不是無動於衷,而是一種深刻的理解和包容。海浪的每一次到來,沙灘都在默默接納,同時也在悄悄改變自己,適應海浪的衝擊。 從此以後,海浪和沙灘達成了一種默契。它們不再試圖改變對方,而是以一種和諧的姿態共同存在。每一次潮汐,海浪都帶著溫柔的觸摸,沙灘依舊靜靜地接受。它們之間的交流不再是衝突和爭吵,而是一種深刻的理解和默契的共鳴。日復一日,海浪與沙灘在彼此的互動中找到了平衡。日出時,海浪的光輝灑在沙灘上,彷彿為沙灘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日落時,沙灘靜靜地承載著餘暉,等待著海浪的再次到來。它們的對話溫柔而細膩,彷彿在講述一段永恆的私語。 風波過後,海浪和沙灘在時間的流轉中找到了彼此的平衡。它們的關係不再是對立的,而是一種深刻的共存。海浪不再感到孤獨,它知道沙灘始終在傾聽它的訴說。沙灘也不再感到壓迫,它明白海浪的每一次到來,都是一種溫柔的問候,一種無聲的撫慰。這種平衡是脆弱卻堅韌的,就像人生中的風波,經過起伏和波動,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和解。海浪與沙灘的私語,是一種無聲的交流,一種包容與成全的象徵。每一場風波,都在教會我們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接受,如何在紛擾中找到那份內心的平靜。 【作家點評/若濤】 以景喻人,觀察入微。作者用景物變化對應人際關係的演變,寫得絲絲入扣。如果能引入一對人物(可以是父女、朋友、戀人或其他),用景物襯托兩人的關係變化,會成為一篇引人入勝的小說。
7月前
上個月尾,拿了假回家,當天晚上就遇上小妹肚子絞痛,最後進了醫院。從那時開始,我每天睡眼惺忪地早晨4點30分起床,做個簡單的早餐,快速地吃了,也把一份早餐留在桌上,給在醫院守夜的媽媽待會兒回來吃。然後爸爸載我到醫院和媽媽換班,把媽媽載回家。我只希望越早到醫院越好,怕媽媽累壞了。 在醫院照顧小妹的日子,發現我常常自我反省,困境果真是修煉品格的最佳時刻。小妹抱病在身,情緒自然不佳,言語表達也欠缺。我身為照顧者,加上身體的疲憊,睡眠不足,常常忘了去聽明白她話語背後的意思,而跟她較勁。 比如說護士早上送粥來並沒有提供碗碟,而我們又沒有帶碗,只好拿杯裝粥。但小妹就不願意,因為那個杯是她剛剛拿來刷牙的。我慪氣說:“那我們沒有碗,我杯放這裡。你想吃粥告訴我。不然就沒得吃了。”最後,她不情願地妥協了。我覺察了自己的不耐煩,在心裡自我對話一番,就比較平穩了。沒想到,才沒過多久,我的耐性又受到考驗。 比如說她要吃藥,卻只要自己用單手把藥擠出來;或者護士要來量血壓時,她因為緊張而不准我說話等等。有時我忍不住瞪她,有時忍不住離開到洗手盆一下,平復心情後又微笑著回來。是真心覺得“自己剛剛介什麼意呢,她不也是正在經歷生命起落的人嗎”的坦然的微笑。 看著她,我為自己剛剛的浮躁感到抱歉。她也不是故意的,換作是我,在她這樣的狀況,我一定也感到凡事不順心,覺得煩躁。就連喝個水、起個身、上個廁所都需要勞煩別人。當我們的關係又比較歡愉的時候,我對她說:“對不起啊,剛才我的語氣不好。”以為她會說:“沒關係”,哪知是天主教徒的她卻回答:“那你要跟神說對不起,要跟神父辦告解。”真是讓我哭笑不得地說:“好啦。” 我接納自己的軟弱 記得有一次,要出院的前一天,她說很熱。由於中央醫院的病房是沒有冷氣的,天氣也偏熱,我就讓她把背後轉過來,用A4紙幫她扇風。眼角瞄到媽媽之前掛在病床的小抹布,就問她說:“幫你抹身,要嗎?”她說:“好。”我就拿著小小的抹布,來回到洗手盆把布弄溼,幫她抹身體,抹背後,抹頭皮,抹頭髮…… 抹著抹著,忽然有好多愛湧上來,忽然更能體會她的感受。我原本只想大概地抹一下,因為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結果抹得特別用心、仔細。她已經3天沒沖涼洗頭了。可以想像那有多麼地不舒服。如果我是病人,我多希望我天天可以洗頭,天天可以沖涼,天天保持香香的啊。抹到她的腋窩,她就一直咯咯地笑著,我也笑了。忽然,好珍惜這個時刻。 我知道自己本來就很不完美,無法時刻做一個好姐姐。但我接納自己的軟弱,知道我累了可以放空發呆,可以暫時不要努力;知道我也可以一直學習,在失敗中成長。換個角度,希望我們也給機會身邊的人,讓對方可以做個不完美的另一半、父母、孩子、手足、朋友等;給對方空間和時間學習失敗,學習成長,也有時間不努力一下吧。然後,才重新出發。 謝謝她,她不曉得,她正在讓我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11月前
找到了一間不錯的公寓,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購物商場,還靠近地鐵,方便我上班。但問題是剩下的單位都是大平方尺的,每個月的屋租不便宜,所以就和同事合租了。與不是家人同住一屋是在大學時期的事,工作後的7年來到吉隆坡又再合住,已是那麼地不同。 有個女同事住的是小房,放得下一張床、小桌子和小衣櫥就滿了。好在這公寓夠大,女同事除了睡覺,還能在客廳沙發躺著休息,在飯廳工作。基本上堆放在客廳桌子上、沙發上的東西,都是她的。我個人倒沒事,反而覺得那是她應當享有的,因為她的房間小嘛,當然常常用著客廳和飯廳了。我們的房間都比較大,不常常用客廳的。 有天,朋友剛好來訪,閒聊喝茶了一陣子,她看了看四周後對我說:“欸!其實我覺得你的同事這麼做不是很公平。” 我挑起了眉毛,好奇地問:“為什麼這麼說?” “你不覺得客廳是大家的嗎?可是她都把東西放滿了客廳,你們怎麼用啊?” “噢!可是我覺得她也情有可原的。她的房間是最小的,客廳放滿她的東西也沒有錯啊。” “但她應該把東西收好,不要霸佔整個客廳啊!那你們才能用嘛。” “哎喲……還好啦。” 朋友走後,我竟然開始回想朋友的話。其實好像也對。不是有好幾次我想在客廳畫畫卻放棄,就是因為桌上都是她的東西嗎?也有好幾次我想躺在沙發上看書、喝咖啡的時候,她都在沙發上午睡,我就不看了。客廳好像真的就是她一個人用的一樣。慢慢地,越想越有點怨氣。原來我是有些介意的。 過不久,才使勁搖頭,我怎麼啦!我之前不是覺得無所謂的嗎?我怎麼從體諒她變成埋怨她了?我不要變成計較的小氣鬼! 接下來的日子,自從朋友打開潘多拉盒子,給了我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件事,我時不時就會有“她怎麼霸佔客廳”的想法冒出來。在這件看似不大不小的事情上,我的心竟然常常受到考驗啊。 我的心經得起考驗 後來我花了一些時間認真思考,我明白她真的有這個需要,因為房間真的不大。如果我願意和她談談,請她把客廳的東西收拾一下,以我對她的瞭解,她絕對不會因我的話受傷害,反而能好好地整理客廳。再說,我其實也很開心看到她很善用客廳啊!看她這裡住得開心,我不也開心嗎?難道我樂於看見她每天悶悶不樂地關在房間裡? 之後,那個想法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而且不再困擾我了。 所以,我是挺感謝朋友的那一番話的,它讓我的心受到考驗,而且成功經過了“試探”。就好像我看過全天下的帥哥,最後依然選擇身邊的伴侶一樣——我的心經過試探,最後還是選擇保持善良的心。 我拍拍自己的胸膛對自己說:“你做得很好了。” 最後開玩笑地對朋友說:“你不要教壞我!”
1年前
2年前
在占星學裡,土星象徵一個嚴格的導師。從6月18日至11月4日,天空中的土星在雙魚座處於逆行狀態。那麼,它帶來的考驗將不容忽視!注意以下3點提示,助你通過考驗,成為人上人! 先科普一下, 一、工作挑戰大量且反覆 土星象徵工作、事業等,也帶有理性、務實、掌握、經營、計劃、界限等特質。但是,雙魚座與海洋的無邊無際有關,所以暗示失去了界限感,帶有非理性、迷糊、混亂、渾濁等特徵。逆行與反覆、困難有關。簡單來說,這星象暗示著對工作的掌握度不足或軟化、計劃被四面八方而來的挑戰給打亂、項目執行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多樣化、執行者本身也可能被人事問題給拖垮,統統衝擊了企業、團隊的凝聚力,容易潰散。 這時不妨跳出舊有框框,要以更廣大格局去檢視,也許你會得到更多靈感來處理工作或事業上的繁雜挑戰。尤其雙魚座提示的就是一體化、整體化。因此,不要太過執著於你我之分。在於企業老闆、話事人來說,更要有大局思維,需不斷反覆深思自己的格局,說不定有助你整合、連貫到本來你覺得毫無關聯的各個點。最後也要切記,同性質問題一直出現意味著你需要改變策略和方針,也許不能執意走舊路了。 二、責任心與辦事能力不斷被考驗 土星在個人生活層面也代表人的責任感、能耐、辦事能力、自律感、自我規範乃至自我約束、擔心、害怕的一面。那麼,在雙魚座加上逆行關係的話,以上5個月期間人們會較容易感到困惑,似乎需要百般琢磨。不管是在職場、感情、家庭環境方面等等,都有可能遇到責任的主題與相關挑戰。比如說,不小心犯錯而遭到上司的責罵、陰差陽錯下背了同事的黑鍋、另一半交代的事情卻搞砸了、總是感到要承擔某某家人的事情等。總之或多或少擊中自己的責任心,以致會懷疑自己的處事能力。隨之而來就是不想再理會那麼多、害怕、糾結、總是有意無意避開責任等。 [vip_content_start] 除非你是單身、獨居人士,否則依然需要與另一半、家人好好協商才是。需要攤開來說,事先衡量各個角度的結果(和可能後果)才行動,這樣大家都有共鳴會比較好。在工作崗位上,更是需要與整個團隊、部門一起探討全盤計劃,包括設定時限、選擇可挪動的人力、確認可運用的資源等等,並且在該計劃上不斷從各個角度去驗證、反問、反覆釐清,直至大家都心服口服為止(這就是活出了土星的正向特質)。 三、心靈能量狀態的磨練 來到個人的心理、內在層面來說,這5個月其實意義非凡。事關土星就是象徵著自我鍛鍊,而雙魚座示意心靈、身心靈的特質。土星就像是一個嚴格的導師,處處對你嚴格、給你很多生命中的試煉題,不管是以上第一、二點提及的各個方面,或是你的自我成長方面。那麼這過程中,你遇到越是重大的難題與困境,就越是有機會磨練到自己,其實就是你的心靈能量狀態。就像在各種火氣、壓力嚴打下,粗鐵也可以磨練成寶劍。 要注意的是,因為雙魚座和逆行關係,你可能在遇到考驗時明顯有挫敗感、受傷感、無力感、彷徨感,進而出現拖延症、逃避,乃至自我孤立。你內心的無助、無奈以及失去了存在感是可以理解的,但雙魚座也暗示著包容、寬恕、原諒、隨遇而安的正向氣質。這時,不妨原諒自己的不完美,在過程中反覆覺察幷包容自己(以及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他人),你就有更大機會振作起來。所謂兵來將擋,遇到什麼問題就處理什麼問題,隨遇而安地告訴自己“反正傷心、沮喪的話也不能怎樣”,相信你會坦然、好過很多。 好好面對這5個月,希望爾後的你裝備好各個方面的能力和實力,內在外在都真正強大起來!
2年前
3年前
家裡的小老闆不久前剛滿一歲。開始會走路,牙牙學語。可時常看他走路都讓我們捏一把冷汗。事緣他走路的姿勢時而像跳機械舞,時而腳板像沾上膠水般無法跟著腿離開地球表面,左右腳不協調,時而身體像安順斜塔,東倒西歪。走起來還是有點不穩,需要我們隨時待命來個神救援。 家中有間睡房由廚房改造,下了個一吋半的階梯才能進到去。對我們而言,這根本不算什麼考驗。但對小孩來說,看起來卻像是懸崖。每次跟著大人們做家務,追到那個階梯前他必定“懸崖勒馬”,不敢越雷池一步。每次都“啊……啊……啊……”的叫代駕司機抱他進去監督其他員工有沒有好好工作。 漸漸的,他從懸崖勒馬,到嘗試找方法下去。兩個小手一起往下衝,撐著地面,然後身體和腳太重,挪不了,卡了。再來,一手扶著左邊的衣櫥,一手扶著神臺,一腳先下去,哎,腳碰不到地啊。算了,還是用他爸教的基本招式好了。轉身背對階梯,蹲下,像下沙發那樣一腳一腳下去……奇怪,怎麼身體像打結了?經過不斷嘗試新方法和招數,今天他兩手扶著門,一腳一腳邁出他的小短腿,就那樣輕鬆走了下去。他轉頭看向我,笑了。 一吋半的距離他用了超過兩個星期。一開始偶爾會生氣,挑戰了幾次還是不行,就去別的地方玩,轉了幾圈後再次挑戰,最後成功了。 打開新世界的門 看著他,讓我想到自己目前的處境就像那個階梯。因為疫情導致裁員,失業,而後決定去報讀碩士課程。結果還是敗在了疫情,目前暫時休學,確定延畢。想著在休學期間一定要加油籌夠學費和生活費等待復讀那天。怎知連找份兼職,很多還是要看外貌、年齡、身形條件這些的。終於試了幾次後,找到了一份銷售的工作。完全從零開始,對這行,對那個產品亦是。一整天下來站到腰痠腳板痛只開到一兩張單。 經理和同事知道我沒有經驗,耐心從旁教導,檢討我每個失敗的個案,不厭其煩的回答我每個問題。發現自己有幾次因為不夠了解產品,錯失客人,我也討了一份商品目錄回家仔細研讀。漸漸的,我的解釋較有條理了,沒有吃那麼多螺絲了,沒那麼緊張了,客戶問的問題我也大致回答得上來,每天進步一點點。雖然那份兼職只需要做4天,但是幾位老師的教導和實戰經驗讓我獲益良多,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往後申請別的兼職,也能把這個工作經驗加進去增加受聘的幾率。 或許人生考驗就像一吋半的階梯,在跨過去之前看起來就像是懸崖。也可能跨過一個,後面還有無數個階梯在前面阻擾我的去路。這時候,或許能把自己當成剛學走路的小孩,慢慢摸索新的解鎖方式。誰知道呢?待不斷嘗試,找到適合的方式過去後,再回頭看,它不過是小小的階梯。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