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年前
猪肉是华人主食,而猪肉在福建话里有时可简称为”肉“,肉在福建话是可以专指猪肉,但肉不一定就指”猪肉“。 一位政治人物指本地福建美食“肉骨茶Bak Kut Teh”不应列为美食遗产,盖因“肉Bak”就是猪肉,极为敏感。这里来个野人献曝,漫谈福建话(闽南语)的“肉”是否可作猪肉来诠释? 《现代汉语词典》的肉解释有五义,不包含“猪肉”。而《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的肉有四义:一、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资;二、专指猪肉;三、某些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四、某些器物的主要部分,如刀肉(除刀柄、刀背以外的部分)。可见福建话与华语略不同,肉有时候可作猪肉解。福建话的肉有三个读音,文读liok、白读hik、俗读bbah(我国福建话罗马拼音为bak)。 猪肉是华人主食,而猪肉在福建话里有时可简称为“肉”,肉在福建话是可以专指猪肉,但肉不一定就指“猪肉”。 福建话里专指猪肉的词如:买肉、卖肉、肉丸、肉骨、肉皮、肉油(猪油)、肉油粕(猪油渣)等等。某些猪的器官会加上“猪”如:猪肝、猪肺、猪心、猪肚、猪脚、猪耳、猪头、猪舌、猪头髓(猪脑)、猪头皮等等。甚至不冠上猪也可以专指猪的器官,如:腰子(猪腰),腰子炒麻油即猪腰炒麻油。但肉也有“模棱”地带词,如:肉粽、肉骨茶。我国华裔穆斯林曾经做过鸡肉的“肉粽”;1999年立百病毒期间,曾经有过鸡肉肉骨茶,甚至也有素肉骨茶、海鲜肉骨茶等。这些食物就不单单是纯猪肉了。 语文有广义(扩大)狭义(缩小)及引申义之分。“菜”即是其一。比如在餐馆点了七道菜,这个广义的菜即菜肴的意思,包括了猪羊、鸡鸭、鱼虾等荤腥。同样的,肉有时候也泛称一切荤腥之物。比如,三肉一菜一汤,这个广义的肉包括了猪羊、鸡鸭、鱼虾等肉类。台湾闽南歌《歹歹尪食袂空》有一段唱道:“嫁到跋筊尪(赌博丈夫),筊赢食肉,筊输食葱”,歌词的肉,就包括了各种肉类,非专指猪肉。 [vip_content_start] 印尼话借用福建话的“肉bak”更多。《新印度尼西亚语汉语词典》收录有:bakmi(肉丝面。Bakmi goreng炒面)、bakpao(肉包子)、bakpia(带馅月饼)、bakso(肉丸子)、bakwan(把嫩玉米、豆腐、虾剁碎和上面粉油炸而成的食品)。字典注明是借自中文(仅bakwan没注明)实际上乃借自福建话的肉面、肉包、肉饼、肉臊、肉丸。我田野调查的理解与字典略有不同,bakmi是一般的面食;bakpao可泛称各种不同馅料的包类食品;bakpia亦然,可作各种饼干的统称,不仅仅用于月饼;bakso是各种肉类丸子(尤其鱼丸);bakwan是以韭菜、豆芽、虾、面粉,经油炸而成的食品。 印尼语借用福建话的肉bak,词义更加广泛,是有关食品的泛称,已经超越了猪肉的含义,甚至不包含肉类。比如bakpia就包括绿豆等馅的饼干,bakpao包括了有绿豆、鸡肉馅的包。 至于bakso,也见于我国各地马来食品中,bakso有个bak,恐怕会因为bak字被敏感化了而改名。但愿不会如此。 总括而言,福建话的肉是包括各种动物及水果的肉,某时候也可专指猪肉。按照一般的理解,肉骨茶的确是采用猪肉熬煮的食品,所以那位政治人物就刻板地认为肉bak就是猪肉。不过肉这个字,不等于是猪(我国福建话猪有三个读音titutir)。印尼语借用福建话的bak,即是实例。倘若硬将bak与猪肉联想在一起,那么请把bakso改名了再说吧! 我可以接受肉骨茶是猪肉的食品,无法接受“肉bak”就是猪肉这个说法!
1年前
书里有一段略带伤感的幽默文字:“如果说狗的本领是看家,鸡的价值是下蛋,水牛的工作是耕田,那么……猪的使命就是——被吃掉。怎样对待猪猪,才算不辜负?”读过《就爱吃肉!》,我觉得我辜负过猪肉的伤害记录有二。 ❶我用五花肉煲汤,严重辜负了五花肉这趟人间之旅。作者选出皮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为猪身上最好吃的肉第二名。它的最佳烹调方式是回锅肉,只需约莫20分钟,实在不应该在滚滚热汤里煎熬一个时辰。我错了。 ❷有一次我去猪肉档物色猪脚。尼泊尔客工告诉我:“猪脚tak ada,ada猪手”。当下的我当作笑话便买了猪手,不就是个四脚动物,怎么还有猪手之分?在多次与友人分享这个笑话以后,才发现书里介绍猪肉是有前蹄(猪手)与后蹄(猪脚)之分的。猪手筋多肉瘦,煮起来怎样都不及猪脚软烂胶质饱满的口感。这下终于明白那次用猪手煮猪脚醋,口感就是差一点的真相。 如何衡量一本好的美食书?我觉得文字必须共情。《就爱吃肉!》的实力是轻易勾勒出我最欢愉的吃肉食光——大日子吃的白斩鸡配炸葱油与劳勿的Ratha香料炸鸡。即便里面说的全是中国吃肉历史与文化,我这个大马胃还是接住了上海白斩鸡与老北京炸鸡。上海人爱吃鸡,尤其爱吃白斩鸡。他们对白斩鸡有同样的追求——金黄色的皮底下,裹着白嫩的鸡肉,往酱料里轻轻一蘸,酱油里的咸鲜渗入肉中,回味无穷。这是被疫情困住半年无法回家的游子念想。 至于炸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袋名单。作者说:“一切带老北京名号的食物都是假的,除了炸鸡。”作者把北京烤鸭放在哪了?老北京炸鸡的做法是鸡肉腌过后用热油炸,再撒上孜然和辣椒粉。 作者也说不出老北京炸鸡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是的,我也是这样看待我的劳勿Ratha香料炸鸡。我觉得那种香脆是巴生炸鸡与大型连锁快餐店炸鸡都攀比不上的(请原谅我对自家家乡炸鸡的偏爱)。在大家都说榴梿是劳勿的名片时,我想说,你们都吃过这里的炸鸡吗?欢迎各路读者前来劳勿品尝香料炸鸡。 猪与鸡不过是茫茫肉海中的一小章节,还有鸭、鹅、牛、羊与各路内脏打造这条人生尽欢的肉流社会。我最爱的还是主编李舒的开篇——公开讨论吃肉这件事,绝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吃肉与吃素看得通透些,不过是一种对生活的选择。重点是,我们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漫漫人生路的每一刻,我们一直都可以有所选择,那才是最美好的。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