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律

4月前
4月前
在聊天中,乘客经常会问你当电召司机每个月收入多少?我回答他们说这行业自由,所以要自律,收入的高或低,将由你的自律所决定。你可以决定月入3000、4000或5000,视个人所需。有一个友族同胞为了筹措2万令吉的结婚费用,日以继夜用了2个月时间达到目标,然而他也付出健康受损的代价! 我也常被问起,开电召车这些时间,有遇上坏人吗?回想起来,6年来我所载过的乘客不计其数,但我可以说99.99%的国内外乘客都很有礼貌、文明和尊重司机。到达目的地,下车前乘客都会对司机说声谢谢。 顾客也常常问,你退休了为什么还要工作?说实在的,我自从退休赋闲在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看手机看电视节目,就无所事事,搞到自己每天坐立不安,全身病痛。尤其是冠病疫情3年,每天过着早上起来,就想到夜晚时候不知是否可以看到月亮的日子,简直苦不堪言,如坐针毡。人虽到了退休年龄,还是有份工作,日子比较容易过,生活充实,手头又有余钱可使用。 这是很不错的副业 公司很注意司机的品德修养,要求我们对乘客以礼相待,遇到无礼的搭客须保持冷静,不能与乘客发生冲突,不可粗言秽语,防止性骚扰,也严格限制取消搭客的预定。如遇到残障的乘客必须下车帮忙,必须协助抱着婴孩的妈妈,为她们开门等等。 司机非常在意搭客的数量、预定取消率、获得星星数量和乘客评语,因为这将影响司机的晋级。司机分成4级,即普通、银、金、白金,一旦升级为白金司机,将优先分配到高价位的行程。电召车司机工作自由,每天都是现金收入,可以灵活地策划财政支出。如有急事或想要短期出外旅游,只需关机即可,不用向任何人请假。所以无论待业、失业、退休者,这是很不错的副业。 开了多年的电召车,我发觉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力和反应力比以前有显著的进步,而且政府有提供社会保险80%津贴,司机只需缴20%费用。当然,道路上的风险还是存在的,每次开工之前,我心里还是默然念着“要小心、小心,还是小心……”,谁能知道明天或意外那个先降临。 近两千多个风雨的日子,庆幸退休后的自己拥有光彩余晖!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1】移工都有故事/程飞(吉隆坡)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2】健康一去不回头/程飞(吉隆坡)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3】骗子处处在/程飞(吉隆坡)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4】喜见年轻有为人/程飞(吉隆坡)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5】转角遇上飙车族/程飞(吉隆坡) 【风雨兼程的电召车生涯06】​我爱当电召车司机/程飞(吉隆坡)
6月前
自律并非天生,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到。很多人都说自律的人有强大的意志力,才能促使他们完成一件不容易但是对身心有益的事。其实,我们无需过度消耗意志力,只要找对方法或适合自己的策略,便能够轻松达成目标。 自律的人只是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懂得如何减少过程中的消耗,以最轻松的方式持续前行。他们不仅拥有明确的目标,更知道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使自己保持动力。 自律有很多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你必须自己想一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次是想想什么才是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以及它会为你带来什么好处。 比方说,我想要保持年轻,所以充足的睡眠对我来说很重要,睡眠不足会让我隔天无精打采,甚至变得很烦躁。所以我从不熬夜,即使我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只要一到点我就会去睡觉;即使一整天工作很累,好不容易睡前有了自己的时间,我也很少用来刷手机,因为我知道睡觉对我来说比较重要。除此之外,就算我起不来,我也总是能淡定看待迟到,我认为睡觉比迟到更重要。睡够了才有精神上班,才会有好的工作效率。 我发现一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的人都少吃甜食,他们通常生活习惯良好。所以除了早睡,我也控糖,已经戒掉出门逛街时会买珍珠奶茶或其他饮料的习惯了,这一戒就是好几年。虽然我还是会吃蛋糕之类的甜品,但是少了奶茶和甜饮,至少不至于摄取过量的糖分。这样的自律也为我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消费,一举两得。当你的脑袋很清楚自己想像中的理想样子,那这个想法就会形成你的动力,你自然而然会去行动。 第二个方法是减少做决定的次数。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决定。意志力是仅次于时间的第二有限的资源。所以当我们越少做不必要的决定,消耗的意志力就越少。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变得更自律。如果你决定下班后去运动,那当天你就穿好运动衣和运动鞋去上班,一下班只要换了运动裤就可以直去健身房了,减少很多思考穿什么衣和几点去健身房的时间,也降低拖延的可能。完成运动后,才有更多时间去做下一件事情。 自律不该是痛苦的事 第三个方法是在《原子习惯》这本书中提到的“habit stacking”。意思就是把多个微小的习惯接连在一起完成,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我其实很不喜欢做家务,特别是洗碗。当你有一大堆碗碟要洗的时侯,一看到那个场景简直不想动手。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对我来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边听书边洗碗。因为洗碗是件很耗时间又无需用脑的事情,而我喜欢读书,所以我把听书套在了洗碗这件事上,使得洗碗不再是那么无趣的事;我反而因为可以边听书边洗碗而变得很期待洗碗。每天读书的习惯是很难维持的,因为每天总会有太多事要做,很难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我把阅读改成用听的方式,并和洗碗或做家务同时进行,反而提升了我做事的效率。因为可以听我喜欢的书,碗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洗好了,家务也不再是我那么讨厌干的活,同时我能维持“阅读”的习惯,可以更快读完一本书。 第四个方法是当你因为不自律而气馁时,学会原谅自己,然后持续往前。自律本来就不是简单的事。一个再怎么自律的人,都会有想要偷懒摆烂的时侯;就算我们没有表现得很好,那也没关系,适当的放松及放慢脚步,才能走更长远的路。自律不应该是让你感到痛苦的事。找到对的方法,就可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新的一年,愿我们都与理想中的自己更靠近一步!
8月前
(八打灵再也23日讯)马来网红老师莫哈末法德里在脸书分享一些巫裔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去华小就读的原因,包括数学比国小强、有纪律、学生没以成绩好或差分班、家长不介意老师惩罚学生等等,引起部分巫裔家长甚至老师热议。 莫哈末法德里是在昨日在脸书发布一则有关为何有巫裔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去华小就读的帖文,并贴出这些家长写下的原因。 他还说,“哪个点你们最认同的?”,并欢迎网民来补充。 根据他分享的巫裔家长的留言截图显示,有家长说,主要是因为要让孩子掌握华语,以及华小的设备比国小较好,所以才把孩子送去华小就读。 有一名家长则说,除了上述2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要孩子掌握好数学,因为华小的数学超强。有家长附议说,确实是这样,其孩子的数学经常拿A。 另外,还看到有家长写道,孩子在华小念书更加自律。有家长也认同表示,其4名孩子都是念华小,全部都很自律,学业也不错。 与此同时,有一名家长指出,他选择把孩子送去华小念书,是因为华小老师比较凶,家长也不介意孩子受罚,甚至被鞭打。 除此之外,有一名巫裔家长透露,其孩子在华小就读一年级,家长禁止进入学校,校方要孩子独立自己进学校,篱笆门还有一个告示“放手让孩子独立”。 有一名家长称赞说,其孩子就读的华小,没有以学生成绩好或差来分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没有换班。 另外,截图也看到,有一名巫裔家长说,他之所以把孩子送去华小就读,是因为华小小班制,一班只有20名学生,可是附近的国小一班40人。 网民们对于家长的上述观点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一名自称在华小执教22年的巫裔老师说,她对于巫裔家长指华小更加自律、家长不介意老师对学生凶、华小的数学比较厉害的观点有异议,因此,她坚持把孩子送去国小就读。 这名老师补充,自从UPSR取消后,无论是华小、淡小还是国小,她觉得学生的学习热忱正在直线下降。 有一名在中学执教的巫裔老师也反驳说,以本身的经验来看,从华小毕业的巫裔学生的数学都很差。 另有一名在华小执教的巫统老师也说,上述有些观点是对的,有些观点则是错的。她补充,每所学校都一样的,有好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过,依然有不少巫裔家长认同上述家长的观点,其中有一名巫裔家长说,他之所以把其6岁至12岁的孩子送去华小就读,原因包括让孩子可以跟友族小孩交流、多掌握一种语言、很守时、宗教课小班制,宗教老师可以更加关注每位孩子等等。 还有一名巫裔家长表示,华小确实纪律很好,学生早上7时30分前就已抵达学校。
10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那一年,杰15岁,某个午觉醒来发觉视力模糊,杰以为他没戴眼镜,戴上眼镜亦然,惊慌失措,经医生检验才知道是青光眼(Glaucoma)所致。 自此,杰对青光眼有所了解:当眼球内流动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眼压升高,高眼压造成视神经受损,急性症状包括视力降低,眼睛痛,红眼,头疼和呕吐;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患者视野逐渐收缩,最终失明。 医生说,青光眼常见于老年人,杰属于有青光眼家族史者,但杰不知道家族成员谁有青光眼,毕竟大部分青光眼病症属慢性,没有明显症状,待视力模糊就医已臻晚期,视神经严重受损,患者恐面临失明危机。 那天早上飘雨,时间是7点48分,杰和我站在眼科专科诊所门外排队报名,他来复诊,我来检验。我的眼睛,尤其是右眼,容易泛红,每当出门旅行,舟车劳顿或睡眠不足,眼睛开始泛红。 每次看医生,医生和我的对话简短快速:“视力有异常?”“视力如常。”“眼睛干涩导致眼红,回去滴眼药水!”“为何我的眼睛会干涩?”“老化,我在冷气房看诊久了,眼睛也会泛红!”我哦一声,悻悻然走出诊室。眼药水滴了数天,泛红渐退,但泛红总会伺机出现,出门旅行眼药水是必备药物,若眼眶眉弓触摸时有点疼,我就知道眼红来袭,烦不胜烦,年过半百了,我决定让眼科专科医生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说到检验眼睛,我难免心虚。我热爱写作,屈指一算,我足足写了二十多年,最少有15年是盯着电脑屏幕打字,明知不利眼睛,我依然热爱写作。我知道一早醒来对着电脑荧幕打字眼睛容易疲倦,故避免早上写作,若腹稿堆积多了非写不可,我重复用清水泡浸双眼,清水滋润过的眼睛感觉舒服,过后才打字。 年纪轻轻罹患青光眼 后来上网阅读护眼常识,才知道凌晨至起床前眼压最高,遂培养凌晨醒来不看手机,看手机必开灯,让眼睛减压。我相信早晨起床后用清水泡浸眼睛有减压作用,屡试不爽。此外,睡前关灯滑手机和灯光昏暗下阅读会导致高眼压,日久引发急性青光眼,此乃大忌,不可长。 我有慢跑习惯,早晚跑一个半小时,每次完成跑步,大汗淋漓,感觉舒畅。跑步锻炼身体,也善待眼睛:每天看电脑屏幕打字或观赏网络节目,眼球的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眼睛容易疲倦;跑的时候,我眺望远方——青山田畴,日出日落,蓝天白云,眼睛的对焦从近距离到远距离,睫状肌放松下来,做到缓解眼睛疲劳和减低眼压。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有运动细胞,爱跑,殊不知,我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静与动之间寻找平衡点,借机保护我的灵魂之窗。 早上9点25分,我终于坐在眼科医生诊室,透过眼科仪器接受一关关检验,结论是:没有青光眼,没有白内障,眼压正常,眼红果真是眼睛干涩所致,需要滴药水。走出诊室,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如释重负。 那天是收获颇丰的一天,和杰交流,我发觉现今30岁的他注重健康,他知道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伤不可逆转,需要终生治疗,故定期复诊筛查和滴眼药水,不熬夜,实践低碳生酮饮食,做运动,若高血压或糖尿病伴随而来,必然加剧青光眼状况!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杰年纪轻轻罹患青光眼,但他自律乐观,活得比他人健康,且热爱生命。 杰和我相谈甚欢,我的WhatsApp软件自此多了一位朋友。我知道,在保护眼睛和分享健康常识这条路上,我找到知音人。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晚餐后女儿告知,我们家饭碗太大,最近发胖衣服变窄全是饭碗惹出的祸,听了不禁苦笑,怎么不怪自己,不怪老妈子厨艺好,天天三餐温饱吃香喝辣,反怪我老爸买错了饭碗,让她不知不觉误吃了分量,原来丰衣足食把你养胖也是罪过。 说起我家饭碗有一惯例,每一年准会添购新碗新筷,古人流传下来的年俗,我都会多少秉持。去年因买了较小的鸡公碗,总觉得麻烦要再添饭,今年特买较大内深,外表花纹精美亮丽花碗以增旺气。碗大好处多,可多放些菜肴在里面,饭量随意不用再为添饭麻烦,喝起热汤来暖胃又开心。每一次用餐手握沉甸甸新碗有一种踏实感觉。饭碗稳,象征事事如意万事顺。 发胖因吃多,吃多因碗太大,碗该当何罪? 碗因太大让我想起了自律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犯错会失去理智,看不到事情的真相,错怪了别人又找不到真相。跌倒不是因为路凹凸不平,失败不是因为运气不好,成功更不是因为偶然,对事对人先冷静,深思分析问题的产生才能对症下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再说人到中年,新陈代谢慢慢衰退,加上忙碌生活,早已没时间让我们定时户外运动。即使懂得保健养身,不吃太多饭,身体还是不听话,自动发酵增肥,因为我们没时间排汗减肥。 退休前我的体重保持在78公斤,对身高169cm的我不算太胖,穿起衣服还觉好看。退休后的首几个月,突然特别喜欢早午茶,一杯浓咖啡配上3片搽满牛油果酱白面包,一星期两条,一个月竟不知不觉吃了8条白面包,天天吃不觉腻,反倒很享受晨光轻音乐陪伴下的悠闲退休生活。 直到有一天发觉衣服穿不下,肚腩变大,一称才知道突增胖了8公斤,当下吓傻,怎么如此快养肥,难怪上下楼梯也有点喘。终于马上醒悟是面包惹的祸,因为天天吃甜,又是淀粉,体重很快飙升,后悔自己的贪吃欲,害了自己。禁吃甜和白面包后,体重虽回到83公斤,却已没法再看到7字头。现在的我没特意减肥,饭量为一小碗,尽量不过饱,但还是无法除去大肚腩,试用了多种网上减肚腩法,依然“怀胎8月”,顺其自然不再强逼减,只要别再发酵,已心安理得。 自律是一门修养,看似简单容易行却难,控制不了就成害。据报道,破产人士逐渐年轻化,不是没工作没高薪,而是信用卡太方便,网购又天天打折扣,五花八门停不了购欲,结果是卡惹的祸。马路上大家如能守律不超速、不用手机、不闯红灯,相信意外事件减半,马路不再是虎口。现代人难自控,深夜还有人叫外卖,吃炸鸡、汉堡包、椰浆饭、披萨,怎样防三高?病从口入早已没人怕,养身先养口,有几人坚持到底。 生活中人人若学会自律,不乱借贷过日,不喝酒添乱,不搬弄是非,守身自爱,人人遵之,日子就会过得顺心顺意。色不迷人人自迷,能坐危不乱,坚持到底,管他外来多大的引诱,你若严守自律,一切难不倒你。人只要能控制好心态,凡事学会自律不过量,生活肯定幸福美满,快乐人生。
1年前
父母旅游时一向偏爱大自然风景,日本长野县的地狱谷野猿公苑是父亲提议游览的。他一心好奇,想亲眼目睹猕猴泡温泉取暖的逗趣模样,据说它们脸蛋红扑扑的,讨喜可爱;母亲呢,则只想在白茫茫的森林里体验寒风飒飒敷在肌肤上那种刺激感。 我们从东京乘搭新干线来到长野县,再转搭当地旅游巴士便可到达。一路上蒙受老天眷顾,天气极好,本来沿着森林步道步行约45分钟,就能抵达地狱谷野猿公苑,我们却用了一倍时间才到达目的地。刚起步我便精神紧绷,沿途有些步道结冰,泥土湿滑,我们虽然穿了防滑底的鞋子,亦是步步为营。我们鱼贯前行,走起路来宛如企鹅,好几次我险些滑倒,步道外侧并没设置围栏,更添加了几分风险。 一路上我一直碎碎念,目不转睛盯着父母的后脚跟,如稍微超出我预想的安全位置,便出声严厉喝止。慢慢来,往内走,小心点,不迭唠叨都哼成摇篮曲了。那老两口却无动于衷,充耳不闻,自顾自地沉醉在自己世界里。好几次我瞥见母亲的调皮举动,她提起脚丫轻轻踏雪,双手握着一团雪球朝着父亲身后抛去,随即若无其事继续前进。我纳闷,再三嘱咐,别顾着玩,看路啊。 母亲要求我为她照相,我吩咐父亲在前面休息亭稍作等候。当我们回到休息亭时却不见他踪影,拨打他手机却直接进入语音信箱,人生地不熟他到底去了哪里?我心燃起焦虑,忍不住浮想联翩,踱步徘徊寻找,脑袋不受控制创造出大自然把父亲吞噬的画面,情节恣意扩散,自导自演成了一部灾难电影。但我心知肚明这一切根本还没发生。 母亲一脸不足为虑的神情让我猜不透她心思。或许皱纹霸占了她的脸部表情,喜怒哀乐经过岁月磨练,难以掀起一丝波澜。平时她出口成章,今时却如此安静。蓦地我头部被一团冰凉东西击中,轻盈晶体悄然散落在我脸上,极短停留便融化了,冰凉水滴涤清我皱成一团的脸,一阵沁入心脾。我抬头瞧见母亲滑稽的笑脸,她说:他不是小孩子了,对你爸要有信心,他对大自然有一份敬畏之心,会照顾自己的,我们继续走吧。紧接着讥笑,说我不是好好活到现在吗? 帮我教训你老公两句 这句话带了几分调戏,话中有话,意思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年幼时我确实不是省油的灯,背上装了竹蜻蜓,满山跑,这是父母给予我的信心与自由,让我无忧无虑悠游度过青春叛逆期。皆因握着这份特权,更清楚知道自律的重要。 我暗自思忖,在我看来严重的事情,到了母亲口中,却能云淡风轻的化去。过度忧虑真的是一颗可恨毒瘤,老奸巨猾,趁你不留意时候吞噬当下的美好心情,搞得你头昏脑胀。 我回到当下,清醒了,懊恼错过眼前一片美景,如梦似幻。树身形高大,其影子投射在白雪上,剪影显出简单线条,隐喻出生活态度,虽无春天绿意却也不乏禅意闲静,安静观赏便有疗愈心灵的功效,心情逐渐恢复平稳。大自然不愧是伟大疗愈师。顷刻脑袋浮现出一个想法,步道旁边有未融化的积雪,来些点缀如何?我试探积雪的软硬后,便张开双臂,身体往后一仰,尽可能把身躯塞进厚雪里。肌肤接触到皎白的雪时我还想起了冰沙,绵密沙沙的口感。 嘘!一把声音引起我注意。一个绿荧光身影在我不远处闪现,我认得那件闪亮的外套,是我让父亲套上的。果不其然,这外套发挥了作用,在茫茫树海中看见了闪亮的你。父亲气色红润,笑盈盈招手示意我们快步前进;他挑起眉头故作玄虚,我也挑起眉头深深吸入一口气。他向我们展示方才拍到貌似鹿的身影,兴致勃勃说着他如何发现和不动声色的观察。我的好奇心被挑起,暗中偷听,但是又怄气他没察觉我的情绪,赫然想起重要事情。我以手肘戳母亲腰杆,提醒她之前交易:我不责骂父亲,但你得帮我教训你老公两句,好让我咽下这口气。母亲装聋扮傻,狡黠一笑,继续把玩手中的雪球。 我无话可说,恍惚中仿佛看见逆龄生长的小明和小华。年逾古稀,童心未泯,真好。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过去几年,我都在犹疑着要不要继续升学。赶在30岁之前,完成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当时好像读书的历程可以到此为止;未来的重心应该放在事业和其他事情上。摆脱校园、进入社会、正式开始工作之后,由于跨进了一个全新文化和语言混杂的环境,最初几年都在适应职场和寻找妥当的生存之道。 在我成长的年代,所接受的训练往往是:要有一纸文凭,再有一技傍身,找一份稳定工作,就能自自然然地“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近年流行的文化词汇:“斜杠”,在许多年前早就有过雷同的用词:“十八般武艺”。能力越高,机会越多,这是我们曾经对工作的想像。 时代终究是善变的,等到我挂上晶片磁卡,日日背着笔电准时进入办公室,过往的价值和标准多少也开始显得老旧。我们对办公室的要求也体现了新世代的价值观:办公室有没有附设育婴室、能不能维持工作与生活平衡、如何有效贯彻传统式由上至下的直向领导和民主式的横向赋权领导……许多人会将现代办公室描述成千奇百怪的场所,但我觉得这个以一种宏大的理想名义汇聚了一大群人类的地方,就是一个“道场”。善管理者,人人都可以成长与晋升,利益均分;不善管理者,则难敌内忧外患,迟早必须解散收摊。 如此,我就这样当了10年的上班族。在工作看似顺遂的时候,我对自己和环境的质疑也出现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会让你感到不安,你会开始问自己:这辈子只能这样了吗? 那所专为工作人士开始设在职专班的大学位于办公室附近。初期看着它装修、翻新,过后经常看到架设在建筑物顶层的招牌;入夜之后,几个圆润的大字鲜明耀眼地亮着。疫情期间,陪同友人走进里头咨询课程,友人顺利地入学,开始了她的两年征途。从初期的不确定,到慢慢地投入其中,然后就进入了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的阶段。去年岁末,陪同友人去交作业时,我忽然天启一般地闪念:“呃,好像也可以来这里上课呢!”于是,随手就抽了商学系和人文社科系的传单回家参考。 对自己有个交代就好 为了确定自己不是一时短暂的热情,安抚自己先冷静下来,隔天再来想想。透过大学官网了解开设的课程(一项项勾选感兴趣的科目),衡量自己的财务负担和状况(不必太刻苦还能应付得过去),心底大致已做好决定。开年才过几天,就去了学校,跟招生主任了解细节种种。约莫一顿饭的时间,提交文件、办理好登记手续,我就又有了学生的正式身分。 前几天去参加新生说明会。相信是因为疫情的关系,学生事务已大量转为依赖网络进行。系所有特设的网站,师生间的学习、作业、课堂讨论都可以在上面进行。之后课堂的品质会怎样暂且不论,但可以感觉“工作人士时间宝贵”这一点受到了尊重。总的来说,决定了来这里上课,一切都得靠自律。 选择的科系与过去所学不太相关,倒是与过去10年的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想要提升工作技能,还是希望未来几年可以转往另一个领域发展,这个决定算是一个新的路向。我无须再向任何人交代或背负谁的期望,我只要专心地对自己有个交代就好。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