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我怀疑

导演问:“你觉得你有机会吗?”她回答,我有。 导演说,“你永远都没有。”她笑:永远是多远啊? 导演有些不耐烦了,“永远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懂了吗?” 她仍不罢休: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上文取自2019年周星驰的贺岁电影《新喜剧之王》,女主角如梦纵使跑龙套十几年,天天在剧场依旧抱持热忱和正能量奋力而行,憧憬有一天能当上女主角,换来的却是剧组的恶劣对待和朋友小米那讽刺的话语:“算了吧,这就是命。” 人若有梦,上天就会用乱世和不公磨炼他们的意志。只有奋战到底的,才能真正修行得道、站在顶峰欣赏人生的曙光云彩。人类生来自有欲望,活在世上必然有想追求的人事物,但许多地球子民被现实打压、被社会摧残,被生活牵着鼻子走,难不成这些人就没有过梦想、不曾有过将来出人头地的心愿吗?我并不觉得。 他们只是把那团火埋没在心底的泥潭深处,将就于世俗而不想鹤立鸡群,久而久之,所有人都在趋于平庸,随波逐流、行尸走肉。 自中小学时期学业平平,由于爱好写作,就被老师提议去参加校内举办的征文比赛。但喜欢和擅长终究是两回事。屡次眼睁睁看着朋友们的文稿被提名被刊登,自己却两手空空只获得老师的鼓励。可笑的是,这些高材生同学只是把写作视为茶余饭后的随笔,写一写就获奖无数。而我呢?因为热爱电影和写作还立志想当电影编导,实体的认证基本上不存在。啊,除了那个布满尘埃橱柜里的小学写作比赛亚军奖杯。 自那时起就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是不是明明就不在行却还硬觉得这条路就是自己的心之所向。只是偶尔见到《星洲日报》的【城人小说】和副刊征文就拿自己的运气赌一把,但除此之外对文学奖和征文比赛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很快的2月底即将迎来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修读影视的这3年,我坚守初衷,依旧对未来有着憧憬。可念书归念书,在国外留学想赚点外快,在招工平台投了多少份履历表不是杳无音讯就是“另有人选”。再看到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组织了自己的拍摄小队,就是接获了某公司的合约、录取信。之前的自我怀疑和失望感又涌上来,甚至多次进入identity crisis(译为:身分危机)的状态:究竟是命运在跟我开玩笑,还是我真的不够努力? 没有人生下来注定失败 时至敲打键盘的这一刻,我仍在大雾茫茫中找寻着通往山顶的道路。我不晓得自己在追梦路上能撑多久,也看不清眼前的是山谷还是山腰,但心里清楚的是,我只有这么一个梦想、这么一项使命,负能量找上门怂恿你,要你放弃你就放弃的话,离开人世的时候该有多愧疚和遗憾? 虽然屡屡挫败,信心有时会消减,但我不愿向负能量低头,亦不相信命运早有安排,因为没有人生下来注定失败;其实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继续坚持,只要希望之火一天还燃着,你的机会一定会出现。即使要等到宇宙毁灭。
2天前
“怎么样,第一名的感觉?” “只是没什么含金量的第一名。” “还是感到开心对吧。” “是啊。” 为什么第一反应是选择掩饰自己的高兴呢?我非常理解。 是为了表现得谦虚。 并不是我共情能力强,曾经的我也是第一名,并且是被认为“不谦虚”的存在。 年幼便察觉到自己确实稍微比普通人聪明一点,不怎么学习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第一名简直轻而易举,当然只仅限于小时候,毕竟学习内容会逐渐变难。小学一年级在得知自己是第一名后便报告给了安亲班老师。 “得到第一名了不要骄傲啊。” 什么?怎么回事?我并没有在期望称赞,但这回复是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但我也不敢发问,因为我担心会被责骂。 “好的,谢谢老师。”当时的自己并没有太当回事,毕竟才7岁,这想法只停留在我脑海中一会儿。 是噩梦的开始。在这句话后,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同样的评价,从老师、亲戚以及朋友。我当时唯一的反应只有伤心吧,毕竟还没有到“深思熟虑”的年纪。就好像人们在小孩身上贴上叉叉叉,小孩子会哭一样,没有原因。你问小孩为什么被贴叉叉叉会哭,他只觉得因为叉叉叉是不好的东西,而他仅仅只是不想收到不好的东西。 “别那么骄傲啊!” 10岁开始的我便不再是第一名,但聪明不会消失,大概吧。依稀记得明明只是在斗嘴,不知为何突然扯上这些。我沉默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我不再是第一名,依旧收到这样的评价。虽然知道只是因为想赢下跟我的争执才模仿老师的口气说出这话,但还是深深地刺痛着我。 “好啊,等你成绩赢我了我再考虑吧。” 自我怀疑。我哪里显示出我骄傲了?我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真的很骄傲吗?到底哪里骄傲了?是无意间说出一些话吗,是无意间表露出的一些动作吗,又或是我展露出了骄傲的气质?也许,真的有吧?我这么想着。不然为什么会被这么说呢?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着。 但我已经不是第一名了啊,这又是为什么啊?我苦恼着,我没办法理解。我早已被贴上了“标签”啊,只是我后知后觉,即使我不再是第一名,但我依旧“骄傲”。 我讨厌第一名,也许是讨厌自己,又或是那个拿不到第一名却被冠上“骄傲”的自己。日后,我便开始注意自己有关“骄傲”的行为,尽量不展露出自己的“骄傲”。具体怎么做嘛……拿到成绩单后不跟别人说考得怎么样,还有尽量避免提起自己学过心算这件事。总之不主动提出有关成绩或是任何擅长的事我都做了个遍。 好像“骄傲”的评价并没有变少吧。我一直以为这样做过后评价会逐渐变少,但那群人就好像npc(Non-player character,电玩中不受真人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一样,只要固定跟他们对话到一定程度便会触发“骄傲”的言论,你以为是彩蛋吗。即使与一些npc不再见面,但其他的npc依旧如此。 原来标签是撕不掉的,“骄傲”也许会随着我一辈子吧。 一直纠结自己做错了什么 12岁后我便搬家了,不久我也从小学毕了业。那些朋友和老师,大概是不会再见面了吧,至于亲戚呢,少见面了应该也就不会说这些了。确实,事情如我所想的,没跟这些无聊的老师和朋友见面了后,我有很长的时间没听到“骄傲”的评价。亲戚也变得比较友善,并不是说他们一直都给予我“骄傲”的评价,只是以前那些偶尔的评价会刺痛我。 我在中学第一年依旧保持“低调”的行为,在长时间没有收到这样的评价后我逐渐开始放下“防备”,久违地做回自己。但我的竞争意识早已消磨殆尽,我好胜,但我不想竞争。我不喜欢,也不想参加比赛,我担心以前的事情会重演,即使我拿的只是一个参赛者奖。 “做人不要那么骄傲啊。” 真是久违啊,这评价,好久都没听到了。当我觉得这辈子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言论时,熟悉的言论又在我耳边响起。我微笑着没有回答。我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我自认身上已不存在“骄傲”的时候,却还是收到了这样的评价。 那一天,我再度回想起了,被“骄傲”支配的恐惧。 绝望。算了吧,既然这样的话,我就继续“骄傲”下去,当时的我选择了一个看似破罐子破摔的做法。也许是到了叛逆年龄,我进入了摆烂时期。 “我不用读照样比你好。” 轻浮,狂妄,骄傲,彻彻底底地展现了出来。帮那群人印证我的“骄傲”吧。我也“如愿以偿”收到了“骄傲”的评价,但却没有以前来得多。算是好事吗?我不清楚。一段时间后,也再没有听过这些言论,也许大家都不太在意吧。 升上初二后,一切都很正常,我还是能做回自己。只是我依旧被之前的种种事情束缚着。偶然想起往事总会沉思许久。我一直觉得自己肯定是做错了些什么,才会被这样对待。我陷入了寻找自己错误和责怪自己的循环。总之,这一年算是平静的一年,毕竟疫情来袭,行动管制令迫使所有人长时间呆在家里。 初三,行动管制令还在持续。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呆在家里麻木了,我已经渐渐不再想起以前的事情。 偶然的一次发呆,这件事情又飘浮在我的脑海,我又沉思了起来。或许我根本就没做错什么吧。一个跟以往不一样的想法冒了出来,一直以来我都在纠结自己做错了什么,其实我可能什么也没做错吧。 一切的开始就是小时候的第一名,回顾一下其实自己也只是拿了个第一名吧,我都还来不及感到喜悦就被打断了。我愿意相信老师并没恶意,只是亚洲式的教育比起称赞更多的是批判,想让当时的我不要因为得到了第一名就沾沾自喜。但当时的我怎么懂这些呢,我只会觉得委屈。我再怎么聪明,也只是跟其他小孩一样,期待着认可而已。 对于朋友评价的“骄傲”而言,我重新整理了思绪,得出的答案就是小孩子还不懂事。对,就这么简单。对于那位朋友说的话,我觉得他确实就是模仿着那位老师的口气在说我,想要打击我而已。又或是他确实嫉妒着我成绩比他好的这个事实却又没办法改变。为了他好我还是选择前者吧。总而言之,我感觉他并不明白他当时在做什么。以当时他的理解的话,“骄傲”的意思应该是比他厉害的人都可以用的形容词而已。但不否认,我确实蛮讨厌这位朋友。 亲戚相对来说会比前两者的杀伤力来得更大,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啊。亲戚也经常夸赞我,不过可能他觉得适当的给予小孩子打击是比较好的吧。殊不知我对此话题异常的敏感,经过前两次打击的我,需要的是鼓励抚慰一下当时我幼小的心灵,而不是夸奖更不是多一次的打击。 算是想通了吧,大家应该都没有错,除了那位朋友。不过想通了,标签还是贴在身上,说不定不时又触发NPC彩蛋之类的。还有下次的话就对他使用炎拳吧。 既然如此,我想贯彻我的这份“骄傲”。 顶多算是“不谦虚”吧,我既不骄傲,也不谦虚。我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也没有非常谦卑。 高一过后,再也没有人提起此事。我依然花着比其他人少的温习时间就获取了较好的成绩。听到的评价也变成“要是再多努力一点就好了”。好吧姑且算是被认可了一回。 你想说我骄傲吗?不,我只是“不谦虚”而已。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