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杀
会员文
哲学新乐/当死亡成为选择:你会决定何时离开这个世界?
从古至今,自杀一直被视为一种争议行为。这种抵触源于社会对人类理性决策能力的怀疑,即认为个体在面对死亡时难以作出理性判断。正如加缪所言,死亡并非仅仅是生命的终点,更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2天前
会员文
花城观点
邓光忠 | 留一条路给自己走出去
言情小说作家琼瑶86岁高龄轻生,一句翩然离去招来渲染美化自杀受到广泛讨论,许多人无法明白,为何年纪那么大还会选择自行了断。
1星期前
花城观点
即时国际
韩媒称金龙显在狱中试图自杀
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前部长金龙显企图在狱中自杀。
2星期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会
2刑事法典修正案一读 网霸致自杀 可监10年
首相署(法律及体制改革)今日向国会下议院提呈2024年刑事法典修正案和2024年刑事程序法典修正案一读;其中,第507d(2)条文指出,任何人若意图激怒他人,导致伤害自己或他人,或明知这些言辞或行为可能激怒他人并造成伤害,均视为犯罪;一旦定罪,可被监禁最多1年、罚款,或两者兼施。
2星期前
即时国会
绵里藏心
何俐萍.她连走的方式都很“琼瑶”
我们非当事人,不知当事人内心承受多大的苦与痛,但她连离去都用“琼瑶式”,美化了自杀的行为,与安乐死是两码子事,是不能被苟同的。
2星期前
绵里藏心
文王曰咨
许俊杰.别学少年维特和琼瑶阿姨
名人自杀的悲剧,不应成为模仿行为的催化剂。我们苦口婆心告诉你,生命有多美好,你只活一次;我们谨慎处理跟自杀、跟琼瑶阿姨相关的文章,告诉你这不是你该动的念头,更不可以模仿的行为。
2星期前
文王曰咨
读者观点
蔡佩颖.宣导心理健康是否应借力网红效应
政府应优先投资于心理健康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而非单纯依赖网红效应这种短期、表面化的解决方式。
3星期前
读者观点
星云
轨道旁的无名尸/陈然致(法医、雪州双溪毛糯医院法医部副主任)
因交通意外死亡的案件,极其常见。这通常是涉及摩托骑士,轿车司机以及路人。在我国,遭到火车撞击死亡的案件,其实也不罕见,尤其是在雪隆一带。这是因为雪隆区除了拥有由马来亚铁路公司经营的KTM衔接不同州属,还有衔接不同城市的轻快铁。 根据网上资料显示,KTM火车的平均时速是110–120 km/h; 轻快铁的平均时速则是80–100km/h。这样的时速,加上火车本身的重量,被火车撞击的遗体,可想而知是残缺不全的。所以,通过解剖找出死亡原因,其实并不难。法医的工作在解剖之后,需要为遗体进行简单的修复。修复的工作,往往比解剖找出死因更耗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死亡方式。未必每一具去世在轨道上的遗体,都是因为意外。有些可能是自杀,有些可能是受到酒精或是毒品影响。这也是我们法医在解剖时,需要尽量找出答案。 不久前,警方接获工作投报,在铁路旁发现一具无名尸。由于担心此案涉及刑事,警官即刻封锁案发现场,要求鉴证组工作人员进行地毯式搜查。案发现场是距离医院不远的一段铁路。铁路两旁都有围起篱笆,防止人们私自闯入。遗体被发现的地方,是在篱笆旁。篱笆被人蓄意剪开。据说这是让附近工厂的厂工越过轨道,抄小径到对面的地铁站搭地铁回家。 死者被发现时,遗体完整。红色上衣被掀开至胸膛。青色短裤有撕裂痕迹。鉴证组工作人员在现场一番调查后,认定没有刑事成分。所以警方将遗体送来法医部,要求我为遗体进行解剖,找出死亡原因。 找不到自残痕迹 死者会是被火车撞击而死亡吗?可能性的确最大,因为死者的遗体被发现在铁道旁。但是为何死者并不像其他被火车撞击的遗体那样,出现多处骨折甚至“分尸”的情况呢?这就是我需要通过解剖找出的答案。 遗体外表检查显示,右耳后有瘀伤,身体的右侧有擦伤。除此自外,遗体身上并没有其他可疑伤痕,也没有防御伤痕。死者的鼻子和双耳流血。我在死者的口袋内找到了死者的护照。我将护照交给了警方,等待警方和领事馆证实死者分身。若一切属实,死者便是附近工厂的员工。 我继续为死者进行遗体内部器官检查。死者的头颅和颅底严重爆裂。这解释了死者鼻子和耳朵出血的情况。脑部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死者的右边第一至第九根肋骨断裂。右肺出血,血胸高达500毫升。 根据遗体的外表以及内部器官损伤的程度,我大胆推断,死者之所以没有像其他死者一样被火车撞得粉身碎骨,是因为死者并不是被前方而来的火车头直接撞倒。死者很大可能是被行驶中的火车,火车身撞击了死者的右边身体。这导致死者被撞到一旁,头部撞击地面导致头颅爆裂颅内出血。右边身体也因为被撞击,导致肋骨断裂,肺部受伤,出现血胸。 死者的尿液毒品快速检测呈阴性反应。死者的双手也不见有任何自残的痕迹。这是一场意外?还是自杀?目前还无法下定论。希望警方尽快证实死者的身分,找出死者的雇主,和一起生活的屋友,或许可以让真相浮出台面。
4星期前
星云
星洲人
林润崧 | 自杀——叫青少年太沉重
***请读者会员谨慎阅读,以下内容包含自杀主题。*** 这让我细思极恐,因为这是一个强烈的自杀丛集现象(Suicide Clusters),里面有了空间和时间两种丛集,特别是在第一宗坤成女生的案例发生之后。 「有效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自杀课题的关键。」 ~ 涂尔干 我自己在青少年时期,也曾有过企图自杀的念头,那时并不是我真的想自杀,只是当一个人找不到求助资源时,内心浮现的解决方法之一。我用企图自杀来说明自己当时的念头是因为我真的有尝试过,然而企图自杀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完成自杀,各位读者也没有机会读到这篇文章了。 由于无法取得一个明确的数据,探悉一个人一辈子会有多少次的自杀念头,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大约9 %的人口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自杀念头。然而,大部分有自杀念头的人都不会付诸行动,所以,人有企图自杀的念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从企图自杀到完成自杀,其中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空间。 这让我进一步思索,我曾研究过著名的心理文化学者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自杀论》,他否定了将自杀归咎于非社会因素的观点,而是认为自杀跟社会因素有关,即自杀与精神异常和人类学的种族特性、遗传,及其气候、气温等,也和模仿的行为有关。从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成果揭露,自杀念头是无法长期酝酿,但自杀与社会环境有关。所以我们能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 涂尔干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社会结构下的自杀率更高,因此列举出四类社会整合与规范的自杀类型,分别是: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脱序型自杀以及宿命型自杀。其中,利己型和宿命型引起我对近期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关注: 利己型自杀的核心在于社会性情感联系的缺乏,当个体感到孤立、疏离,或缺乏与社会的情感联系时,更容易走向自杀。青少年阶段更是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他们自我认同和社会情感建立联系的关键,因此孤立感和疏离感特别容易出现。 宿命型自杀是指个体感到生活过于受控、没有选择或希望,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情况。青少年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家庭及社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这类自杀倾向。 近期马来西亚华文学校接连发生青少年自杀事件,短短一个半月,发生了三起同质性非常高的自杀案例: 日期 地点 对象 形式 压力源 10月1日 吉隆坡坤成中学 14岁女生 八楼坠下 生活压力 11月7日 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 16岁男生 四楼坠下 生活压力 11月17日 槟城恒毅中学 14岁女生 八楼坠下 学业压力 同质因极高,指的是 社群(中学学校)、地区(城市)及短期内(一个半月)。 这让我细思极恐,因为这是一个强烈的自杀丛集现象(Suicide Clusters) ,里面有了空间和时间两种丛集,特别是在第一宗坤成女生的案例发生之后。 三起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发生无不让人感到心酸,这间中最让我纠心的是首起自杀案例,其曝光率是其他两起案例的数倍之量。 我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特别是青少年自杀事件发生后,高度曝光率会带给其他青少年(特别是自杀风险高群体)什么样的信息? 首先是遗书的曝光。在遗书中表达自己很爱父母,但不确定父母爱不爱她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表达愧意。这封遗书所曝光的信息,其背后(恰好满足自杀风险高群体的心理)正是在传递——原来自杀是可以让父母反省及感到后悔的。自杀风险高群体不只获得了一个允准,并且这个允准还能满足让父母反躬自省的条件,这也正是他们最渴望而不可得的结果。 这正是引发自杀现象的社会情境,社媒的高曝光率极有可能引发模仿自杀效应(Copycat Suicide),也就是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这一概念来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主人公的自杀行为引发了一波模仿的现象。这表明,自杀行为在某些情境下可能通过媒体或社交圈的影响被模仿,并可能触发”认同“或模仿的心理。 第二,生活在过于压迫性的社会或体制中,或过度约束或压制的家庭,导致生活失去自由、选择和希望的情况下,对照顾者(父母、师长)而言,这些可是“都是为了孩子好而做的决定”,但对被照顾者(孩子、学生)而言,这些叫做“控制”,而且是不可抗拒的控制,谁要是真的反抗,常常就被冠上“不孝”、 “忤逆”的道德勒索了。 第三,社会化情感联系过于薄弱,个体感受孤立无助,在心灵上无法就近获得扶持,反而是更多的排斥、羞辱、误判等。青少年在心智发展上,无法和成年人在经历上累积的心智程度匹比,家庭生活里若缺乏归属感,在学校缺乏社会支持,生活圈和朋友圈呈现过度的个人主义和低社会整合度,发生自杀的机率自然就更高。 35年前我还是一个曾经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那也是因为自己当时无法接受家里发生巨变而心理产生的想法。 当然处在那个年代,媒体还是以一般传统纸媒为主,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人手一机的现象,我能接收到自杀的信息的机会自然就很少,也没让我看到可以通过死来让父母反思自己行为的新闻。 当年发生家变后,我身边出现很多关心我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心理与生理上的扶持及照顾,这大概也是我没有从企图自杀到完成自杀的关键了吧! 星洲关心你:轻生事件频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4星期前
星洲人
VIP文
黄婉玮|多管齐下解决自杀问题
放大视角后,就会发现自杀现象之普遍,已形成人类社会隐忧,轻生者并不限于年龄和心智程度。可以确定的是,自杀问题与社会竞争关系和政府福利政策之间有直接关联。 最近屡传青少年轻生案,引起社会关注。 据2024年世界自杀率统计,东南亚国家中,马来西亚排名第4,即每10万人当中,有5.7人选择了断生命。 不仅如此,我国自杀投报案统计,青少年是成年人的6倍,即每10万名19岁至40岁人口中,自杀投报为2.33宗,然每10万名15岁至18岁人口中则达12.72宗。更令人忧心的是,怀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人数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7.9%,到2022年已达13%,狠狠地戳住教育部的神经,正迫切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 然而,如何才能让青少年回心转念,不再自寻短见? 虽然未成年人对国家经济贡献还很有限,却是最值得国家栽培的群体,以期为国家贡献更高端的科技和进步的社会。但在栽培学科教育之余,现在来看,青少年需要心理辅导以缓解各所面对的人生困境已成迫切,且需要我们在关心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之时严正讨论之。 追究青少年的自杀因素,教人最多猜想的是受学业压力、家庭关系、情感烦恼及校园霸凌等所逼,难逃大众讨论的,还有跟生活密不可分的网络社交媒体。 其实,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成年人工作与休闲的模式的同时,到底对未成年扮演怎样的角色? 倒过来说,传统的观念与价值观正在接受网络时代的革命冲击,同时,也改变了大多数人对生命的看法。或许应从回想与青少年的互动过程中,了解他们受到的价值观影响的根源,而成年人自杀的案件也是屡屡发生,两者之间必定存在互为的因素。 过去觉得珍贵的东西,现在不再觉得;生命,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一生只仅有一次,然而,轻生者越来越多,警醒了我们,老掉牙的“人生没有take two”在网络时代千奇百怪的人生观面前,渐渐失去说服力。 本应该扮演引导人生的成年人,随时也处在职场霸凌、家暴和社会歧视的环境里,在成年人的世界感觉灰暗和无助,而越来越多的小说、影视作品和社交媒体充当 宣泄情绪的出口,在现实生活压力越来越巨大的时候,“爽文”蔚为风潮。 可是,虚幻世界带来的情绪宣泄,始终不能成为“解药”,谈论预防自杀也并非作几篇文章、发表几种意见就有用,但首先须要引起社会关注现象,将自杀课题列入社会问题中的亟待解决之务,以期获得政府投注更多资源。当然了,国会去年通过精神健康法案,包括将自杀除罪化,显示积极性,然距离“预防胜于治疗”的目标还很远。 因此之故,亟需结合三个领域的意见和方案,至少是多管齐下,同理,预防青少年轻生的措施,也非仅靠教育部就能解决。总结而言,探讨青少年有自杀念头的因素,不尽属青少年问题的范围。 换句话说,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各年龄段和各阶层,从生活模式到人生价值观。 放眼国外,各国都有自杀率上升的问题,从被光鲜亮丽包装的影视明星到政府官员,乃至一般家庭。放大视角后,就会发现自杀现象之普遍,已形成人类社会隐忧,轻生者并不限于年龄和心智程度。可以确定的是,自杀问题与社会竞争关系和政府福利政策之间有直接关联。
4星期前
VIP文
微隐于学
宋明家.救救有自杀念头的人
凭藉过往个案处理经验所得,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去营造一个“求助”不再是禁忌,而是应该公开讨论、“去污名化”的社会氛围。
1月前
微隐于学
全国综合
视频 | 紧急车道“跌出”险酿悲剧 路人危险举动引争议
意图自杀还是碰瓷党?一名路人突然从大道的紧急车道旁窜出“跌倒”在路中间,场面令人震惊,所幸司机及时反应快速闪避,才没酿成悲剧!
2月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泰媒:中国男子靶场疑吞枪自杀亡 动机未明
一名43岁中国男子周四(24日)在泰国巴吞他尼府空銮(Khlong Luang)区一间靶场,疑吞枪自杀死亡。警员接报赶往现场后,发现死者倒卧草地,嘴部有枪伤,附近有一把属于靶场的手枪,警方初步将事件归类为自杀案。
2月前
即时国际
教育
法丽娜:寻死人数趋增 教部须干预防学生自杀
教育部长法丽娜说,孩子企图自杀和有自杀念头的人数和趋势的上升让她感到担忧,强调教育部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2月前
教育
带你看世界
不堪泰女友无尽纠缠 德老翁饮弹自尽
(曼谷19日综合电)泰国北榄府挽披县查隆镇一名91岁的德国老翁,疑因不堪泰籍女友无止尽的纠缠和索求,在豪宅内当着保母面前吞枪自尽。
2月前
带你看世界
即时国际
12岁女学生遭贱男以裸照威胁自尽 父伤心愧疚终自寻短见
美国12岁女学生西马伦托马斯因性格和善而被身边人形容为“天使”,不过她在遭到英国北爱尔兰电脑系学生麦卡特尼的网上勒索后,以父亲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月前
即时国际
更多自杀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