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芝士份子
编采手记
白慧琪/为什么还是要读书?
谈到新闻产业界限模糊,媒体环境恶性竞争,盲目追逐流量的时候,我仍会做些很不起眼的小事物,作为日常的抵抗。细碎如,坚持用“移工”而非“外劳”“劳板”,坚持用“聋人群体”而非“聋哑人士”,抵抗的是耳濡目染、随手拈来的惯性歧视……
2月前
编采手记
周刊专题
【还是要读书/02】阅读播客|芝士份子:深信书本的力量,播客说书你来听书
黄麒达、陈宏耀、黄绍荣、陈沛文4人深信书本的力量,能够带人们走出困惑时候。“遇到人生困惑的时候,都觉得书是获取认知很重要的来源,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还是要读书。”
2月前
周刊专题
编采手记
陈愐壮/ 【还是要读书】画外音:“宅男文青大叔”X“怡保店小二”
廖文烈应该是读书圈里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头香哥”——他总爱到书友贴文留言“抢头香”(他说是学我的)。此人“傻里傻气”,还会把自己考砸的中学成绩单晒网“自黑”。因为在杂货店上班,他自称店小二……
2月前
编采手记
副刊短片
【还是要读书】EP2:阅读播客 | 芝士份子
马来西亚也有阅读Podcast,你有收听过吗?这么不赚钱的事,为什么他们拿来做? “读书”不是指受过教育的人。 “读书”正是字面意义的行为举动,捧书翻面阅读,“读书的人”是指爱阅读的人。 《活力副刊》向来在本地推广阅读,此次找出各式各样“读书的人”,听听他们为什么,还是要读书 ? 还是要读书 第二集主角 ▻ 芝士份子 活力副刊年度制作《还是要读书》 📅 日期 ▻ 8月27日至9月24日,每逢星期二 ⏰ 时间 ▻ 8PM YouTube频道 ▻活力副刊 温馨提示:点开 YouTube,享受更佳观影体验! 如果你喜欢这支影片,别忘了点赞、分享和留言,支持我们创作更多优质内容!想第一时间观看最新影片,一定要订阅活力副刊的 YouTube 频道! 已播出短片: 【还是要读书】EP1:校对侦探 | 许钦斐 【还是要读书】EP3:二手书店 | BooKu
3月前
副刊短片
读家
【读家说书】他们怎么熬过日本最长的一天?
编按:你有没有好奇,日本投降离原子弹爆炸相隔一周,间中到底发生什么事?当年并不是所有日本军人都服从天皇选择投降…… 初次知晓《日本最漫长的一天》这本书,是收听马来西亚少有的说书播客“芝士份子”介绍。主持人,也是商务印书馆店员沛文解说道,我们在历史课本都曾读到,美国于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随后就在8月15日投降。可是我们何曾想过,这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呢,日本投降离原子弹爆炸相隔一周,间中到底发生什么事,真是从未好奇过。或许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就连查看维基百科〈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读到的都是盟军角度。主语是盟军,对日本恐袭反击,并于7月26日发表最后通牒波茨坦宣言。 关于小男孩(Little Boy)和胖子(Fat Man)两颗原子弹,我们还透过电影《奥本海默》(或同名传记著作)了解到原子弹之父的人生,以及这两颗原子弹的诞生。虽然电影没有描绘日本被投弹后的场景,但在奥本海默的幻影中看见了支离破碎的人体,借此表达出原子弹的毁灭威力。然而,日本在第一与第二次原爆之间,以及第二次原爆后到宣布投降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从播客听到主持人的疑问,我跟着反思,为何自己不曾好奇?也许是因为从小被灌输“三年零八个月”日据时期的苦难经验,听阿公讲小时候怎么举家逃难。小时候追看李铭顺主演的《和平的代价》,洪慧芳饰演的“龅牙嫂”被扒光衣服示众。所接触的二战历史、日剧故事,都在刻画日本的恶。 带着这样的反思,在书店拾起《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半藤一利在1965年完成书写,这本繁体中文译版是2015年台湾八旗文化出版。1967年,东宝电影公司就借创立35周年,推出同名纪念电影。2015年终战70周年,导演原田真人再次翻拍成同名电影。 为何是漫长的一天?原来这一天主战的少壮派军人发起了叛变,占领宫城,史称“宫城事件”。 ◢广岛和长崎都炸没了,还不投降? 半藤一利是日本杂志《文艺春秋》的主编,此书是他们“战史研究会”的策划,尽一切能力收集当时发生的事实材料。此书读得津津有味,因为像作者在序中所写,“是一部二十四幕的‘长篇连续剧’”。 序章从《波茨坦宣言》写起,日本收到盟军下达的最后通牒后,天皇想要终战,以及内阁热烈讨论。序章只有50页,就已足够精彩,填补了太多空白。 原来,单是解读《波茨坦宣言》,就有人主张不予理会。各报在内阁情报局指示下,在报导时删除了有关削弱国民斗志的条款,《读卖报知》更下标题“可笑,对日投降条件”。不予理睬在外国报纸被报导为“拒绝”(reject)。 别忘了,是1945年呢!除了电报、电话、广播,报纸是宣传力量最广的媒体了。在这样的报导语气下,反而激起了军人奋战到底的精神。 在这50页的序章里,日子是一天天过,很快就读到8月6日的广岛原爆。书中这么形容,“广岛市瞬间从地球上消失了”。而情报局、军队等单位经讨论,并不使用“原子弹”一词。这里还能读到日本的傲气,甚至不知大难临头。原爆后经过几天毫无进展的讨论,8月9日第二枚原子弹就投在长崎。这才让更多人惊醒,是时候终战了。 然而,终战与否,陆军大臣阿南惟几一开始持反对意见。其实读到这里会想,广岛和长崎都炸没了,日本已是强弩之末,还不投降吗?继续读下去才发现,是因为从未想过军人异于常人的思想。尤其他们是日本皇军,言行举止贯穿着武士道精神,不轻易言败。 陆相阿南在内阁讨论里一直不愿投降,他和其他军人强调的是日本国体的完整和天皇的尊严。拖了好几天,最后是由天皇开声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无条件投降。 ◢有人拒投降,还密谋叛变 而书本精彩的就是作者所讲的“二十四幕”——8月15日正午12时往前算起24个小时所发生的事。虽然天皇决定了,但内阁又为《终战诏书》如何书写而争论不休。另外,暗潮汹涌,一批血气方刚的少壮派军人拒绝投降,正在密谋策划叛变。 在陆军心中,军人就是武器,在日本国内还有430万海陆军官兵,做好本土一决死战的准备。而且陆军师团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岛屿战都几乎获胜,他们认为仗都还没打,一夜之间就被迫缴械解除武装,是难以接受的。 就此,陆军大臣阿南能做的是竭力在《终战诏书》的文字上挽回军人的尊严。他在会议上不断强调“战争不是失败,只是目前没有好转”,因此应该把“战势日非”,改成“战局尚无好转”。 陆相阿南其实也担心底下军人暴动,因为“战败”绝对会让他们崩溃,甚至动摇原本的思想和信念。他必须给予军人“光荣的败北”。 ◢是战是和,该怎么报导? 再来,读此书有感的还有讯息的传播。毕竟身为记者,设想当时通讯不够发达,管道有限的情况下,真假消息乱窜。(当然,现在有各种社交媒体,真假消息也非常失控!)例如,当时日本各地广传战败的各种遐想,如军人会被流放、妇女会被盟军强奸诞下混血儿。 书中也有出现记者的角色。以现在的战争为例,以色列一轰炸,各大新闻平台很快就已经广发报导。但是在1945年,当时的记者已经收到《终战诏书》,但又收到陆军方面相互矛盾的消息,是战是和,该怎么报导? 又,《终战诏书》虽然已经拟好,但不能比中午的天皇玉音广播放送早,因此早报不能如常发行。这不难理解,比起文字,广播放送天皇的玉音更有现场感,也来得更加真切。所以,他们还有广播预告,呼请有收音机设备的单位都要准时扭开收音机。 ◢天皇想拯救国民于战火 读完那惊心动魄的24小时,叛变军人拒绝投降,谋害了近卫师团团长,假传命令;陆相阿南戏剧般切腹自尽(在1945年传统来说也许不足为奇),我还是难能理解军人的思想。 主和派的内阁大臣又有什么想法呢?天皇也是主和派,他希望结束空袭,拯救国民于战火中。他说,“我的任务是将祖先传下来的日本国再完整地传给子孙后代。事到如今只有让更多的国民,哪怕是多一个人也好,存活下来,希望他们将来能东山再起。”其他内阁大臣则认为,遵守天皇命令是最高的道德。因此连天皇都觉得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了,军人的行为完全不可能得到谅解。 作为被侵略国的后代,读到天皇的主张,实在不屑。发动战争的是日本,对其他国家烧杀掳掠,最终在强弩之末时怜悯起自己的人民。可是,转念想,没有亲历过战争,仇恨情绪可以不是我们理解战争历史的唯一途径。而亲历过战争的宫崎骏,多部动画长片都在反思战争,尤其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例如,《萤火虫之墓》直接了当拍出战火中兄妹俩活活饿死的故事。又想到《苍鹭与少年》中大批赶着投胎的“哇啦哇啦”,是否暗示着战争大批死去的人类?而操步操的鹦鹉军团,应该就在暗指军团。恰好,鹦鹉大王密谋夺权,像极了史实“宫城事件”。 不带仇恨情绪。因为反思战争,不就是为放下仇恨,为维护和平做最大努力吗? 相关文章: 从姐弟视角,看香港大时代 宗教纷争不断,回到可兰经找答案
3月前
读家
更多芝士份子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