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苏联
星云
【我的地图】1979年的世界地图:另类的历史见证者/廖文烈(怡保)
从小喜欢看地图,儿时父亲的工作室有一张世界地图挂历,被我当成寻宝图。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挂历拿下来放在地上,然后趴着研究地图,父母亲见我如此热爱研究地图也只是一笑置之。 中学时迷上足球,更常看地图寻找足球队所在的城市,因此认识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城镇。如今我还是喜欢看地图,只不过是从纸本地图册改为谷歌地图。最喜欢做的是溯本还原,看看这条河的发源地在哪,流经哪里,流向何处? 不久前重新翻阅这本地图时才发现,世界早就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地图是1979年的产物,那一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的,那是前苏联(1922-1991)张牙舞爪的年代。苏联全盛时期有15个加盟国,包括如今被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时,可说是元气大伤,普汀想恢复前苏联的光辉可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此外在地图册中还可看见南斯拉夫。对现代人来说南斯拉夫可能比较陌生,南斯拉夫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曾举足轻重。它是1918年至1992年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1991年南斯拉夫发生内战,总共持续10年之久,当中包括著名的科索沃内战。内战导致南斯拉夫解体,解体后塞黑、克罗地亚、波黑、北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相继宣布独立。2003年塞黑也分家了,分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国柏林围墙尚未倒,两德还没统一。捷克斯洛伐克还在同一面旗帜下,捷克斯洛伐克要在1993年才分家成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这一年圣卢西亚与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两个小国相继独立。 而当时津巴布韦还是英殖民地,苏丹也还没分裂,也门当时分为南也门和北也门,东帝汶当时尚属印尼。这本地图里的马来西亚收录了各州首府的市区地图,90年代末我国政府为了抹除英殖民时代的痕迹,为马来西亚的道路来个大改名,把原来的英国人名字换成马来统治者以及马来先贤的名字,这本地图却完整保存了英殖民政府命名的道路,对历史爱好者来说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同时这本地图也为我解开了一个谜。霹雳安顺的马来名字是Teluk Intan,中文名字则叫安顺,看起来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看了这本地图才知道,原来早期的安顺名叫Teluk Anson,据闻Anson是一位英殖民地官员的名字。 一本薄薄的地图册,也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地图册看世界变迁是个很有趣的体验。
7月前
星云
文艺春秋
【米兰‧昆德拉特辑】吕育陶/生活在他方之轻和不朽
——给米兰‧昆德拉的多重奏 在我还不认识俄国之前 你认识了苏联 后来我认识了乌克兰 2022年春天 坦克碾过乌克兰麦田一如当年 苏联夺取你布拉格的话语权 时间也是锋利的 割断了 国旗 独裁者充公你的国籍 无法充公的爱与自由 在巴黎留存下来 你书写我少年似懂 非懂的生命之 轻和重 我只捡到一根天空的羽毛 关于浓妆的幸福 量产的泪 你教会我那是德语Kitsch 后来德国把战车交给乌克兰 让它找寻自由 我也活在他方 粗糙地触摸过 笑声的光与暗 理想的硬与软 死亡的轻与重 许久人群中再没抵触媚俗 Kitsch和网红如常演奏 妥协的驴,乖的鼓 他方逐渐驯化成故乡 类似布拉格的战争在异地又 被支配着 许多事物在地平线隆起 无意义地开花 也许只有不朽的太阳 相关文章: 【米兰‧昆德拉特辑】许通元/昆德拉的偶然与苏联入侵的核心 【米兰‧昆德拉特辑】吕育陶/生活在他方之轻和不朽 【米兰‧昆德拉特辑】杨凯斌/举轻若重的对照组 【重读米兰·昆德拉】陈翠梅 / 为了告别的聚会 【重读米兰·昆德拉】龚万辉 / 阅读昆德拉的几个关键词 【悼念米兰·昆德拉】王晋恒 / 生命轻重、媚俗与记忆的最后叩问
1年前
文艺春秋
文艺春秋
【米兰‧昆德拉特辑】许通元/昆德拉的偶然与苏联入侵的核心
米兰·昆德拉以94岁高龄逝世,此时亦正值俄罗斯继续攻打乌克兰。俄罗斯既是1968年进攻捷克,后来导致昆德拉流亡法国那个解体后的昨日帝国苏联。当然至今为止,并无任何一位我们熟悉的乌克兰作家,犹如昆德拉般在国际享誉盛名,似乎当代比较重要的文学家或作家,都曾受其影响,或不小心,或被逼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简称《生》)等。 大学时期阅读此书,与孤舟的一批友人。那时,时报文化出版的大师名作坊系列,颇受关注;阅读此书,似乎是最自然不过之事。此版本由中国著名小说家韩少功及其姐韩刚自英文版翻译。当时阅读《生》,令人费解,却异常有趣,尤其对于比较反叛的大学生,或爱思考的读者。如今偏好2004年尉迟秀译的皇冠版本(以下页数皆用此书),词句更顺畅舒服。 生命的偶然与巧合 昆德拉不知是幸运或不幸,遇到了布拉格之春──苏联入侵布拉格。而在《生》中第二部“灵与肉”,探讨了男女主角的相遇,似乎是偶然,其实亦是命运的安排,即书上说注定的。男主角托马斯就坐在酒吧门口不远的黄长椅,女主角特丽莎前一天也曾独自坐在那边,两人都爱阅读。他那时看她经过,叫唤坐在他身旁。昆德拉特地加了一个括弧中的句子(特丽莎感到灵魂水手冲上她肉体的甲板)。过了一会,她送他到车站,分手之际,他递给她名片说如果哪天因为偶然,到访布拉格……(页64)。 小说接下来的一段特别强调这张递出去的名片,远比不上种种偶然:作家这时又在括弧处理(书、贝多芬、“6”这个数字,广场上的黄色长椅)所组成的召唤,是这召唤给了特丽莎走出家门,意味着投向托马斯,改变命运的勇气。(页65)当然这里指的书,很明显的就是之后小说叙述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在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导演Philip Kaufman是直接让观众看到书名。昆德拉却先叙述《安》中的情节,他其实是要塑造所谓的偶然,安娜在小说开头,瞥见火车站有人卧轨自杀,是预告了小说结尾的偶然,还是让安娜预先学习了最后可以如此卧轨而牺牲。当然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在小说前面的第一部,特别提及,尤其是告知读者生命中的重与轻(页45),还有“非如此不可”。命运的安排似乎已注定,非如此不可,无可抗拒,似他们俩的相遇,似最后昆德拉流亡至法国。而“6”则是,托马斯居住在旅店特别告知特丽莎的房间号码,特丽莎故意打蛇随棍上暗示6点是她下班的时间。好事并没马上发生,因为男主角7点要搭车回他居住的城市。然而,昆德拉没放弃这个数字,“偶然”的让托马斯在战争爆发离国后,因为女主角再也无法忍受托马斯的风流史,再加上思念母亲与家乡,蓦然回乡;他才发现深爱她至不能没有对方(似昆德拉深爱布拉格或捷克,肉身无法回去,借着男女主角的肉身让灵魂回返)。他出现在公寓门口片刻后,教堂响起傍晚6点的钟声。两次最重要的“初次”与“重逢”相遇时间,都安排发生在6点。这让特丽莎感觉到美感与幸福,偶然的机遇之鸟再次齐聚在她肩膀上(页97页)。 或许正是这么几个偶然(相当平庸的偶然,在不起眼的小镇),启动了特丽莎的爱情,并且成为她众生源源不绝的活力泉源(页65)。似苏联入侵布拉格,给予昆德拉源源不绝的创作题材。 核心:苏联入侵布拉格 昆德拉的作品形式,以哲学理性论述配合感性的人物情感不断的产生变化而著称。然而,核心点,还是需要回归到苏联入侵布拉格。这是作家无法磨灭的永恒阴影,亦是永恒的动力,似托马斯给予特丽莎源源不绝的动力。有时你会感觉,昆德拉书写的特丽莎其实就是捷克的化身。 《生》中第二部“灵与肉”的第23章节写道:苏联犯下的一切罪行,皆隐蔽在一个幽微的明暗交接处。昆德拉以布拉格之春的入侵,被拍照录影记录下来,对比之前的50万立陶宛人遭流放,数十万波兰人被杀,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人被清除,只能留在记忆中,无从以照片证明。因此女主角的设定,除了成为医生的太太,后来成为摄影师。她不顾一切走在最前线,不顾生命危险在7天内尽量拍照留下入侵记录:凶狠的拳头、摧毁的建筑物,染血的三色国旗覆盖一具具尸体,年轻人骑着摩托绕着坦克飞驰,分送给外国记者带出捷克去报道苏联的罪行,最后宣布:“这不仅仅是一场悲剧,也是一场仇恨的庆典,永远没有人能理解这庆典里奇异的欣快症是怎么一回事。”(页86) 昆德拉在《生》中叙述另一个女主角,即托马斯情妇萨宾娜的圆顶礼帽时,先解释了5种这礼帽的象征意义,如可以是她父亲留下的祖父遗物、托马斯玩情色游戏的道具等,重点在它一再回到生命时每次都带着不同的意义。于是昆德拉开始引用希腊经典。之前他从希腊史诗《奥德赛》(如《无知》)到希腊悲剧,甚至到苏联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如《生》);法国诗人蓝波对比小说诗人(如《生活在他方》);当然还有《圣经》《唐吉诃德》《维特》等也不时闪烁在《不朽》中,熟悉经典的昆德拉仿佛信手拈来,随时借用。今次他引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河床论:“人不可能两次踏进相同的河流”。昆德拉借用礼帽说的是,礼帽就似河床,萨宾娜每次都看见一条不同语义的河流:“相同的东西每次都引来一个不同的意义,但这个意义与过去所有的意义反响共鸣(像是一个回声,像是一整列回声)”(页107)。因此一切的引用,比喻,人物,叙述,到最后,产生了对苏联侵占布拉格,不同的意义,与过去反战叙述的意义反响共鸣。 即使到了2000年,昆德拉在法国出版的《无知》(2003年皇冠华语版)中,小说讨论的回归概念变成我们经常讨论的怀旧(nostalgia)这个词,他仍不时回到历史中(例如苏联如何攻占布拉格,导致流落法国的那些移民有时回也不是,不回去又让人嚷着叫你回去)去处理身分的问题。他的流亡,在作品中,就是不断复制各种苏联入侵布拉格的历史,他想通过各种文学方式、小说人物、身分问题、笑与忘(其实在谈及忘记时,作家又再一次记得,也故意唤起读者的记忆),记录入侵者的暴行(控诉战争一直是文学书写的重大主题),永远地改变他及众多流亡者的命运。这是他在不同小说,乐此不疲的变调,变奏曲。 相关文章: 【米兰‧昆德拉特辑】许通元/昆德拉的偶然与苏联入侵的核心 【米兰‧昆德拉特辑】吕育陶/生活在他方之轻和不朽 【米兰‧昆德拉特辑】杨凯斌/举轻若重的对照组 【重读米兰·昆德拉】陈翠梅 / 为了告别的聚会 【重读米兰·昆德拉】龚万辉 / 阅读昆德拉的几个关键词 【悼念米兰·昆德拉】王晋恒 / 生命轻重、媚俗与记忆的最后叩问
1年前
文艺春秋
即时国际
视频|乌克兰水坝被炸毁 水库底现疑似“二战骷髅头骨〞
乌克兰南部新卡霍夫卡大坝6日被炸毁后,至今72%蓄水已外泄,淹没下游城镇。网上近期疯传水库底部有人骨从沙洲浮出的影片,还有一具遗骸疑似戴著德国纳粹军人头盔,推测这些人骨是战死的二战士兵。
1年前
即时国际
读家
【读家说书】吴惠春 / 谁会爱上极权国家
活在相对自由民主的国度(马来西亚?),应该不会支持其他极权主义的国家吧?本期【读家】带你重回苏联时代,感受一下独裁与极权的政治氛围。 俄乌战争刚发生之际,就有一派声音大力谴责泽连斯基戏子误国,把人民拖入战争泥沼中。对于不认识的人,我顶多嗤之以鼻,但当一个素来不认同中共政策的要好朋友竟也持相同意见时,我就让《血色大地》先行插队,成为重点读物。 关于德国纳粹的恶行我们都曾耳闻,令人吊诡的是苏联罪业也不遑多让,却没遭受到与纳粹一样的谴责力度。一般上一提到二战,我们都会联想到那些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然而作者爬梳史料后才惊觉,最惨烈的人间炼狱不在奥斯维辛,或古拉格等的集中营,而是位处于俄罗斯与德国之间横跨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3国,甚至是俄罗斯境内部分地区的广袤土地。1933-1945年间,多达1400万人的血液凝结于这片大地。尽管如此,多年来这段历史从未受到重视,甚至几乎湮灭于历史洪流之中。直到苏联解体,文件解密后,尘封已久的黑暗历史才摊开在阳光底下。 ◢苏共严控食物,引发乌克兰饥荒 乌克兰土地肥沃盛产小麦,但在威逼利诱下加入苏联共同体的乌克兰人民,此时不知道丰饶物产成了他们的催命符。当乌克兰等地被史达林圈为实施5年计划的地点后,农民被迫放弃土地所有权,加入集体农场,从土地到农具都收归国有。为了消除富农阶层,苏共政府下令地方成立3人小组将富农速审速决后放逐到西伯利亚去,单在1930年头4个月就有多达11万人遭到流放,受审者连上诉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农民的食物来源牢牢掌控在苏共手中,他们被禁止从农地获取食物,即使是掉落阡陌之间的也不可捡拾当作食粮,违者当死。狂热的学生会自发成为史达林的猎犬,抓出任何妄想“偷窃”上缴国家的农产。本该济世为怀的医院也因禁令只能对饥民袖手旁观。 史达林引起的饥荒让希特勒捡了个便宜。选战期间,希特勒大肆宣传乌克兰大饥荒,以此把德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恐惧深植选民心中。另一边厢,他则把德国共党和社会民主党归类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并预言若两党胜选就会让德国重蹈乌克兰的覆辙。果不其然,希特勒带领的纳粹党在1932、1933国会大选大获全胜。 ◢史达林犯错,平民却被怪罪处死 希特勒此时的势力并未引起史达林的注意,反倒是大饥荒带来的政治压力使他备受困扰,为此史达林的下属为他创造了一个假想敌——早已被瓦解的波兰军事组织,加诸其上的罪名则是资助煽动乌克兰当地民族主义活动。 七十多万人就这样遭殃,他们几乎是苏联公民,当中以苏联波兰裔的公民占比最高,一些官员会从电话簿里搜索波兰姓氏的人民,然后罗织罪名。其它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一样难逃厄运,拉脱维亚裔、爱沙尼亚裔、日本裔,连由满洲国归来的俄罗斯裔公民也因当局疑心早被策反而遭殃。下判速度之快,以乌克兰某偏远地区为例,一天之内就可将数百人处死。政治利益面前,人权什么的都不过是渣滓。 对内,苏共采取铁腕手段镇压异议分子;对外,面对法西斯主义崛起,苏共指示各国共党与资本主义阵营结盟成立人民阵线,借此给自己漆上“反法西斯人士”的金字招牌。1936年西班牙大选,军官发起政变推翻民选政府,西班牙内战因而爆发。苏联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武器援助,纳粹与法西斯阵营则支持佛朗哥将军。苏共的种种操作让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苏联就是民主政体的捍卫者。 波兰曾遭苏联多番侵袭。希特勒最初计划本想拉拢波兰一起侵略苏联,然而波兰一方面已与苏联签署《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一方面受到饥荒波及,被搞得焦头烂额。几番交涉之下,纳粹果断抛弃波兰,转而与苏联联合,而首个侵略的目标就是被希特勒视为不知好歹的波兰。1939年9月1日波兰小城维隆(Wielun)首遭轰炸,就此吹响了二战的号角。 希特勒的宏图是想挟带威克西欧诸国之势,以闪电战在6周(还是12周)之内攻克苏联首都,推翻苏联政权,为德国打下广袤的农业土地,以为将来可能被英美围困海域而遭受无粮之苦预先筹谋。1939年苏联入侵波兰时曾以平民为人墙,逼迫波兰国军投降。天道轮回,德军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极权国家耍手段迷惑人民 对于独裁政体,我们都会事后诸葛地大肆批评,但当我们被他们迷惑心智时,不仅浑然不知,还为其鞠躬尽瘁。对于极权国家如何迷惑人民的手段,土耳其作家伊切·泰玛尔库兰(Ece Temelkuran)的《How To Lose A Country: The 7 Steps from Democracy to Dictatorship》(暂无中译本)有一定的卓识高见。 2022年末,秘鲁前总统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惨遭弹劾下台,他的支持者发起示威抗议,要求当局释放他并提前举行选举。这就让人不禁想探究政治精英和平民百姓的政治意向,何以如此南辕北辙。说他是广受人民爱戴的总统,实际上在位期间涉嫌任人唯亲,以及卷入多宗贪污丑闻。 前两次弹劾不果,12月7日早上卡斯蒂略宣布解散国会,废除宪法,并成立特殊政府以独揽大权。结果反倒授人以柄,国会第三次弹劾动议通过,卡斯蒂略也在逃亡途中被捕入狱。在秘鲁,长期社会不公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来自偏乡出身卑微的卡斯蒂略成了贫困阶层寄托希望所在,夹强势民意与不食肉糜菁英阶层抗争的英雄! ◢大选前派甜头,制造爱民假象 在《How To Lose A Country》里,作者探讨了威权强人如何与有右倾思想的人民互动,一边将政制极权化,一边把国家推入崩溃的边缘。作者来自土耳其,因为亲眼目睹她的祖国如何在政治强人埃尔多安总统(Recep Tayyip Erdoğan)的操弄下变成高度集权,容不下异议的国家,痛心疾首的经历付梓成书以让其它国家可资殷鉴。 任何国家都有家底殷实的中上流阶层和捉襟见肘的底下阶层。政府的责任理应通过各种措施缩减阶级鸿沟,但利欲熏心的政棍看到的是机会,平时不好好想方设法解决后者的问题,等到大选将临之际,分派一些甜头以解决低下阶层的燃眉之急,借以打造当权者不忘人民的假象,也断了他们投票转向的念想。毕竟对很多生活窘困的人而言,解决三餐温饱可比任何政治理念都还要紧急实在。 独裁者都擅于伪装成为国为民的慈父形象,无视民间疾苦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事实,相反地会通过官家机构新兴媒体操控舆论,塑造一个“我们”的身分以及与“我们”观点相左的“他们”。结果顺势把民间怒火导向任何被视为敌人的群体,进可打压潜在政敌,退可巩固自身势力。看起来是否似曾相识?其实极权政体的养成都如出一辙,只是细节上稍有变化。 ◢国人缺乏政治知识,当权者的失责 大马人普遍缺乏对普世价值的认识与政治知识,一直到中六才有介绍我国政制的科目——普通常识科(Pengajian Am),逻辑思考科则一直从缺,所以很多人可能连自由的定义为啥,都难以说清,更别说法治(rule of law)和法制(rule by law)的区别了。缺乏严谨逻辑思维,因此才会从情感看待事物,导致大家都变成了“后真相”(按:政治与哲学概念,大意指“共同的客观真理标准的消失”)时代的子民。这,是当权者的失责。 我把这篇文章发给朋友,希望他对极权政体能有更清晰的认知。不过他没啥反应,反倒很开心地跟我分享最近很迷恋某网红律师的生活网文。额……看来软性文字比起硬邦邦的文字更具吸引力。我赶快去挖《娱乐至死》来重看。(关于《娱乐至死》简介中有段话:“长篇大论变得没人想看,标语式的短句或夸张的警句才能勾动人心”,资讯太过发达,如今人们抛弃过去的逻辑思辨,变得更为轻率……)
2年前
读家
即时国际
戈尔巴乔夫:特别想到深圳看看中国改革开放为何成功
已故戈尔巴乔夫在担任苏联领导人期间的作为影响全世界,直到卸下职务后仍持续发生极重要作用。他对中国影响也特别巨大,在推动苏中关系正常化后,让中国得以大幅裁军,将国家资源用于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2年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普汀:戈尔巴乔夫对世界史“影响巨大” 默克尔:因他改变命运
俄罗斯总统普汀周三悼念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称,后者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2年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戈尔巴乔夫痛恨耶尔欣奸诈不端 曾公开斥普汀操弄选举
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苏联的政治得以向前迈进,其改革开放赢尽世人掌声。然而他最后也因经济改革失败而尽失民心,政敌趁机发动政变,引发苏联各成员国相继争取独立,终令戈尔巴乔夫难逃下台命运。一个足以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亦因此在半年间土崩瓦解。
2年前
即时国际
俄乌之战
陈芳龙.从经济到军事,美、中、俄,高下已定
美、中、俄三国鼎立的局面,经过30年岁月的洗礼,只剩美中逐鹿,俄国已经排除在外了!
3年前
俄乌之战
俄乌之战
林方彪.国际局势或将转变
俄乌战争很容易让华人联想到台海战争。中国统一台湾的意志不容质疑,然而,穿越毫无天险的平原,俄罗斯无法顺利攻下位于边境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可见战争远比想像凶险,绝非纸面武力强大便能获胜。
3年前
俄乌之战
即时国际
秦刚:若新冷战不会是输家 “中国不是前苏联”
恰逢苏联宣告解体30周年纪念,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日前在接受美国多家主流媒体主编和资深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是前苏联,中共也不是僵化的苏联共产党,又称如果出现新的冷战,中国不会是输家。
3年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戈尔巴乔夫指苏联解体后 美国傲慢致北约东扩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24日表示,在苏联解体后,美国变得“傲慢和自信”,导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扩张。
3年前
即时国际
更多苏联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