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茶具

11月前
終於把8年前在SS1路邊撿來的大玻璃和疫情前同樣是路邊撿回來的木茶几組合起來,竟也收穫一張相貌不錯的傢俱。完成組合茶几後,我把它放在客廳正中央,取代宜家小茶几,上樓時回頭一看,耶,客廳有了別樣的感覺。 最近,我喜歡喝茶。這興趣發生在我加入新紀元大學學院工作以後,因為要做廣滙豐茶行的項目,為了理解茶與茶行因此讀了手邊可以取得的茶書。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讀茶書,瞭解得越多,我對茶這個生活飲料越是動心,接著就想著要擁有和把玩。好奇害死貓,我因了這動心於是開始了買茶、茶具和讀茶書的另一條不歸路。 有了茶具,便想要一張看起來不廉價的桌子喝茶。但想到屋子是租來的,貿然買張價格中上的木桌,或者搞一張像趙少傑家的長桌很不實際。在Carousell網站物色,雖也看中一兩張不錯的老餐桌,但還是回到問題原點——屋子是租賃的,買那麼多下次搬家是要作死自己?所以,“買桌子來喝茶”這個念頭就擱下了。 近期,我再度辭職了。在清補假的時光裡,因為多出許多老莊所說的虛空時光,我開始打理荒廢半年的庭院,把瘋長滿地的番薯藤整理了一番,把枯死的辣椒仔樹給清理掉,將木槿花過度張牙舞爪的枝蔓修整,再把已經快被我養死的文竹從死神手上搶救回來……這一折騰就是兩三天時光,休息時,瞥見五腳基那多年前路邊撿到、閒置至今的大玻璃和原木茶几,我就動念要把它們相結合,化作可用傢俱。幾經擺弄,稍作調整,哈!我有了可以在風扇底下,沙發前喝茶、品香的桌子啦! 在家喝茶省錢還不擠人 這玻璃桌,不美,卻勝在厚實、樸素。雖然它們曾被遺棄,但因為我的動手,不論是玻璃還是木茶几都有了全新的生命和意義。最近來我家玩的朋友建議,要不要給它加固?於是,我聽從了摯友建議,給它們加固,以防碎碎平安。 如今有了這張玻璃茶几,我幾乎是大清早就燒一壺熱開水,然後在櫥櫃裡盤算著當天該喝什麼茶?最近愛喝烏龍茶,於是鐵觀音、單叢、黃金桂都拿來試!最愛的是黃金桂,喝了一杯又一杯,就著自己調配的雞尾酒小零食,讀李系德的新書,開懷大笑。經濟不好,在家喝茶,省錢還不擠人,倍兒爽!
2年前
我對美的啟蒙教育來自外婆。 幼時陪母親回勞勿孃家探親,最愛和外婆一起在廚房角落煎藥的情景:小炭爐上坐一古樸陶瓦藥壺,爐膛口半開,外婆一邊用火鉗撥弄爐內的炭火,一邊輕輕搖動蒲扇,那不時蹦跳、竄高的小火苗,我總百看不厭。 藥煎好,她會叫我去端碗來。外婆知道我懂她的心意。她有幾個專用的精緻碗具:喝普洱的宜興茶具,吃飯時的褐色木碗,喝湯的白底描金花瓷碗,還有盛藥湯的深藍草紋八角碗。這些碗具,一半是外公留下來的,一半是她從賣舊物攤蒐羅回來的戰利品。 母親有次說:“多好看的碗盤,換作是我,才捨不得用。”外婆不以為然的說:“得物無所用,東西再美也是無用之物。” 外婆喜歡搭配得宜的東西,她對美的事物有自己的堅持,但凡家裡煮紅豆黑糯米糖水,她會選用白底金花瓷碗,來襯托紅豆糖水的香甜,若人大意拿錯了她喜歡的碗具,就要被她碎碎念一番了。 東西用久了會有種溫潤感 有次輪到我指著那些大同小異的碗盤問她:“何必換?它們看起來都一樣啊。”外婆說:“才不呢,每一個碗的顏色、形狀不同,所盛載食物的味道也就不一樣。” 長大後,偶然讀了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其中有一篇章是這麼描述的:“假設把白飯裝在閃閃發亮的黑漆飯鍋裡,放在暗處,看起來會更美,也更能刺激食慾。”竟和外婆對碗具的講究如此相似。 隨即又想起她愛掛嘴邊的耐看和好用,在外婆心中,美不僅止於欣賞,而是能融入尋常百姓家,可以被重複使用的東西,但它又不是平庸的,東西用久了,就會產生一種溫潤如玉的手感,那是冷冰冰的古董擺設所缺乏的溫暖回憶,因為人與物之間的珍惜,東西發揮了本身的價值,就是一種美。 雖然與外婆相處的時間不長,她卻教會了我,如何在平庸的生活裡發現屬於自己的樂趣,日子再匱乏我們仍可感受到美,記得在她人生的最後時間裡,家人把熬好的湯藥徐徐倒入八角碗裡,她一邊趁熱喝那煎好的藥湯,一邊還眯眼去回味藥的甘苦,然後聲音沙啞對懵懂的我說:“人生,不就是苦中有樂嘛。”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