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营养

2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拜读《星洲日报》副刊(编按:刊登于2024年5月12日《快乐星期天》)陈静宜老师的〈速食面的崛起背后〉后,才发觉过去几十年来,泡面在许多国家竟埋藏着如此丰厚且复杂的来龙去脉,并能变成一种深厚饮食文化的底蕴,还真的令人拍案叫绝,原来自己也很后知后觉。 纵观速食面发展至今的变化,在许多国家可谓百家齐放。其实所谓的“许多国家”,在之前也就那“泡面五大国(与地区)”,即日本、韩国、台湾、印尼和中国。 但就个人认为,马来西亚和泰国,也该入榜为泡面大国。在我国无人不晓的Maggi curry ,虽然是属于瑞士的雀巢公司,但是为了迎合马来西亚的民情与风情,这款咖哩口味的速食面,已俨然成为了深受我国各族深爱,平民美食文化中的其中一个代表。 而泰国的速食面,当属在我国也十分受欢迎的鸭面。尽管泰国著名的菜肴乃冬荫功,泰国亦有出产冬荫泡面,但其受欢迎的程度,几十年来,却远不如来自泰国的速食鸭面。 这款廉价的平民美食咖哩速食面,在许多中产阶级和富贵人家的家中享用,很多时候反而是一种情调与享受,简单的搭配一颗蛋与一些蔬菜,简直就是黯然销魂餐。 另有一种做法就是炒,我国各族炒速食面的方式一样,但是调味料却各异。马来人和华人在炒这速食面时,总爱下老抽(我国俗称黑酱油)来上色,很多时候还会用上其他泡面如金旦和印尼的Indo mee来取代Maggi。 印尼移工用泡面捞白饭 但是在我国随处可见的印裔穆斯林餐厅,他们所炒的速食面,绝对是用上Maggi,而且也不下老抽上色,就把Maggi curry 里的调味料包撕开倒入半包来炒,再搭以鸡蛋、萝卜丝、包菜丝、小辣椒为佐料,出锅后再摆放几片黄瓜,或撒上黄瓜丝,那堪称马来西亚美食一绝。 通常24小时经营的印裔穆斯林餐厅,不难见到各族都会点这道炒Maggi,尤其是在深夜,印裔穆斯林餐厅的炒Maggi,就跟台湾的永和豆浆或干面一样盛行。 而这款Maggi curry不只深入我国各族民心,在过去笔者接触过不少来自印尼的移工女佣,也都深深爱上Maggi curry ,她们甚至还会煮上好几包的面,同样搭配一些野菜、鸡肉或牛肉,一群人坐在一起,就这样的泡面捞白饭。对她们而言,那简直是一顿丰盛的晚宴,像是我们华人的烤肉或火锅聚餐。 在此真的感谢陈老师对我国美食的观察入微和强力推荐,因为与一般的见解不一样的是,这么一道在各国常见的加工平民美食,在陈静宜老师字字珠玑,至极清丽的笔下,犹如艺术,而其中内容也破解了不少对速食面不良于营养的迷思。
6月前
邀请阿根廷裔友人到住处用餐。一众男孩女孩看着满桌很是讶异,照拍了一轮问题问了一堆后边吃边问,你们华人平常吃饭都如此满汉全席吗? 我笑说才不。若是平常家庭,多数三菜一汤。若自己独自在家吃饭,顶多炒个菜煎个蛋,迅速弄碗汤。 那为何是三菜一汤他们再问。是否某种习俗或晚餐标准,如同阿根廷人办烤肉,必备阵容牛的不同部位,香肠、血肠、蔬菜如青椒、南瓜等、一种名为波罗伏洛(Proveleta)的起司;配菜有沙拉、炸薯条等;饮料方面则有菲奈特比特苦酒加可乐,红酒等。 我想了很久只笑说不清楚。容我致电回家问妈妈。 结果我妈只说从小到大家家户户都如此。 依然学不会煎鱼 印象里无论家中煮食,或在外用餐,桌上总是三菜一汤。一菜一肉一海鲜类,或一菜一肉一蛋,一菜一肉一豆腐,一菜两肉,两菜一肉,诸如之类的组合。如今想来其实也很合理,三菜一汤的组合顾及了营养均衡。 也想起小时候常拿汤泡饭,惹得母亲责骂,说如此对胃不好。可越被责骂越是喜欢,趁母亲转身把碗中汤添得满满,坐到电视机前大快朵颐。又被母亲大声责骂吃什么饭,那么喜欢看电视不然吃电视算了。 三菜一汤的神韵,在于菜色不重复不冲突,甚至味觉上得以互补或衬托。若已有重口味如红烧、糖醋、咖哩等,其他菜色最好以清蒸、蒜炒建简易处理。当日也不能忽略干湿对比,其中一道必含汁液,浇上白饭,多多益善。也正因如此,看似平常的三菜一汤背后工夫极多。再简单的菜色,至少也得在厨房耗上半小时45分钟不等。种种前置工作,切切剁剁,因烹煮需求,同种食材也得做不同处理,除了爆香三尊姜葱蒜,其他食材切丁、薄块、厚片、长条、细丝等等。若涉及煎炸,得准备面粉、发酵粉、鸡蛋调粉桨等。有些食材在前夜就得与腌料一同放入冰箱冷藏入味。炖菜汤水类小火慢炖短则一小时长则整日,才能熬出鲜美汤头菜肉入口即化。 前置工作后即正式开火烹煮,火候的控制,调味分量及加入时刻也是一门小学问。说来惭愧,煮食数年,我到如今依然学不会如何煎一条完美而不烧焦的鱼,常以清蒸或直接送入烤箱处理海鲜类。后来倒学会用海鲜做几样冷盘,醉虾,凉拌酸辣花枝等,都是极简易却让阿根廷友人赞不绝口的必点菜。 三菜一汤煮完吃完照片上传完,酒足饭饱送客后,就是洗碗。碗筷汤匙刀叉小事情,较累人的是刷锅子。有时一时失手,焦瘩黏了一锅。倒洗碗液用水浸泡,待次日处理。有时得知明日没时间处理,就认命的拿上不上材质的软刷,边慢慢刷边胡思乱想。 三菜一汤,从筹划到实行,到洗碗收尾。想来颇有人生缩影。若放入心思,多加练习,即使不比米其林大厨水准,也不至于烧毁厨房,总有进步空间。 盼人生无风无浪,平凡如三菜一汤足矣。
6月前
6月前
8月前
红枣是华人日常食物,既能煲汤,做药膳;还可当小点心,枣夹核桃就很受欢迎;它还成为中华文化里的吉祥符号,甚至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传统婚礼上给新人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祝福,寓意“早生贵子”(谐音)。红枣,和桃、李、杏、栗并称为五果,民俗说:“一日吃三枣,六十不显老”,可见红枣在一般华人心中的位置。 而红枣是温带植物,南洋地方的华人知道红枣,吃过红枣,却未必见过枣树。我知道枣树,最早来自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文章里一大段描写枣树,却不是描绘植物的形态,而是意象化的,是作者对生活的不屈与抗争的投射,是战士的比喻,或作者的自况。到底枣树长得什么样子,说实在,读过后还真说不上来。 好了,刻下我们所在的德州乐陵,正是闻名的金丝小枣之乡。“乐陵”这个“乐”字,原来知道有快“乐le”,交响“乐yue”,两个读音。不想它还有第三个读音,就在乐陵,“乐”要读成“酪lao”。不到这里,还真不知道! “金丝小枣”的名称,源自于它个头不大,颗粒饱满润泽,皮薄肉厚,核小色美,甘甜爽口。晒干的金丝小枣掰开后,能看见果肉间有缕缕金丝。它既可以鲜食又可制成干枣产品,是枣类里的佳品。 更教人兴奋和期待的,是我们一早将驱车探访乐陵的百枣园。 百枣园在市郊不远,据介绍建于1992年,占地180亩,栽种枣树1万2000余株,汇集了全国各地知名枣品种近600种,其中乐陵本地枣160类,仅金丝小枣就有64种。是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物种保存等诸多功能的特种枣园。 进入古朴的园门,弥望的都是让眼睛特别舒适,滋润的绿,一丛丛的枣树,成排成列在道路两旁,空气中流荡着淡淡的香甜的气息。听导游介绍,我们细看,就在葱郁茂密的绿叶间,各式各样的枣挂满枝头,米白色的,翠绿色的,红褐色的,更多青褐斑驳。形状更是林林总总,最普通的椭圆形,比拇指稍大一些,却也有的像葫芦,像梨子,像磨盘,像茶壶…… 原来乐陵除了金丝小枣,还有无核小枣、长红枣、圆铃枣、马铃枣、酸枣、铃枣、婆枣、梨枣、干川枣、躺枣、木枣、磨盘枣、龙爪枣、冻枣等23个品种。其中金丝小枣占80%以上。除开百枣园,乐陵全市枣树核心种植区10.6万亩,总株数超过二千多万株,年产干枣突破1亿公斤,枣产业年总收入超过10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乐陵市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金丝小枣原产地”,受益于大自然的福泽。原来枣树开花与一般果树不同,它从花芽分化到开花,需要较高的温度。在5月中旬至6月底,盛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2-23℃;果实生长期7月至9月上旬,适宜温度为25-27℃;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正是此刻,为金丝小枣果实成熟期,也是金丝小枣品质的关键期,适宜的温度为18-22℃,乐陵地区的气温,正好满足了金丝小枣各个阶段优质高产的生长条件。日温差大也是乐陵金丝小枣品质好至为关键的一个因素。 我们登上百枣园的一个高台,放眼四野,郁郁苍苍的枣林,覆盖着鲁北大地一隅。枣树能长到十余米高,枝干伸展,二三吋长的深绿色叶片,密密匝匝,挂在柔软枝梢的果实,微微下垂,被绿云似的叶片隐蔽得很好。枣树还是蜜源植物,在开花时节,满园子蜜蜂嘤嘤嗡嗡的。人们熟知的枣花蜜,就是蜜蜂和枣树给人类香甜的馈赠。 枣树能抗旱,适合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它默默积蓄力量,缓慢地生长。在乐陵,上千年的古枣树计有三千余棵,三五百年的老枣树难以计数。黑褐色的,长着瘿结的,布满纹褶的粗糙树干,如同历经沧桑的老人,守护着这方水土。枣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不易变形,因此还适合雕刻手工艺品。 走在木栏杆围着的步行道上,两旁果实累累的枣树,就在我们触手可及之处,风掠过,满枝丫的果实,如翠绿嫣红的珍珠玛瑙招摇着,撞击着,恍如听到丁零当啷的响声。正当心痒难耐,听到允许动手采摘,一阵哗然之后,一大群成年人顿时童心大发,纷纷踮脚伸手,掀开茂密的叶片,如掀开大自然奥秘的一页窥视——眼前的红枣,不是塑料袋装的外皮干皱的干品,而是摇荡在碧绿波涛里的鲜果,圆润闪着光泽,还是自己亲手从嫩枝上摘下。我们一边迫不及待地张口品尝这神异的香甜,一边点按手机,让这瞬间嵌入生命里。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杆。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是1181年,也就是南宋淳熙八年,48岁的辛弃疾在福建上饶的带湖农庄写下的日常一幕。如果他穿越来到今天,见到我们这群大小孩,怕也要捋须呵呵大笑!那一年的辛弃疾,那一年的小朋友,那一年的带湖,都刻印在中国的文学长廊里。那么,2023年在乐陵百枣园的我们呢,会被收藏在时间的哪个犄角? 市民购买力提升了 我想起这次北行,每日最常吃的水果就是冬枣了。山东生产冬枣,它是枣类中作为鲜果食用的佳品,理合、沾化、长乐的冬枣,皮薄肉脆,鲜甜多汁,广受老百姓欢迎。我住处南门前一条街道,两边走几步就有水果铺,不只卖节令水果,如眼下的冬枣,葡萄,还有各地,甚至国外进口的鲜果。这和十几二十年前大不相同。那个时候少见专卖水果的店铺。水果多由果农或销售者推着板车,到人流多的街头兜售,售卖的都是单一的节令水果,如葡萄,西瓜,苹果等。水果店铺的普遍,反映了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背后是购买力提升了,因为水果比起主粮,蔬菜都来的贵,老百姓也能吃得起。懂得吃,喜欢吃水果,不单为填饱肚子,更注意营养均衡,注意健康,讲究起生活品质了。 水果虽小,也是近年来老百姓生活变化之一。乐陵的百枣园,为满足需求,除了供应农产品,还提供文化旅游、普及生态教育,为日渐宽裕的日子,丰富内涵并提升素质。
8月前
春期间,宴会、饭局特别多。餐席上,常会见到凤爪:虎皮凤爪、凉拌凤爪、盐焗凤爪、猪手焖凤爪、豉汁蒸凤爪、冬菇凤爪面、鲜虾凤爪煲…… 凤爪怎么烹煮、如何料理,全凭厨师出招。今年适逢甲辰龙年,少不了会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之类的名堂。 大家都知道,凤爪就是鸡脚子,北方人称鸡爪子。山鸡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捧上餐桌的鸡脚子,自然也变成了凤爪。 小时候不敢吃鸡脚子,因为长辈们都说:小孩子不可吃鸡脚子,吃了,写字时手会发抖,不行! 那时就觉得鸡脚子长得特别丑,丑得恶心。尤其从汤里捞出来的鸡脚子,浸泡得灰灰白白,难免联想起《西游记》里的白骨精。 直至升级当了家庭主妇,才惊觉,鸡脚子原来是上上佳肴。才惊觉,幼时的“不敢”,竟然只是“没有机会”,因为长辈懂得以“善意的谎言”,让小朋友们不为凤爪所动。 如今的晚餐,偶尔也会以鸡脚子煲汤。小时候的白骨精,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软皮慢慢融化,芬芳悠悠释放,嗯,真是非一般的享受。 鸡脚子富含叶酸 家里的年轻一辈,甚至他们的父亲,都不欣赏鸡脚子。这样也好,一只鸡只有两只脚,若是人人爱吃,我岂不是要重复长辈们的“善意谎言”? 的确是“谎言”啊!小时候从不吃鸡脚子的我,从来写不出好字!同样的,不吃鱼卵的我,数学也不好。(那是另一个故事了——长辈说:小孩子不可吃鱼卵,吃了,不会算术!) 凤爪与鸡脚子,由于名称有别,身分显得不同,但它们的营养和功效却是一样。 根据研究,鸡爪中的蛋白质含量主要为胶原蛋白,可以改善皮肤健康和外观、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以形补形乎?)、防止骨质流失。鸡脚子也富含叶酸(维生素B9),有助于DNA合成,防止出生异常;也能软化和保护血管,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减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性。 真是鸡脚子不可貌相啊! 是的,不论名称王孙公子还是阿狗阿猫,那只是一个符号;不论长相玉树临风还是尖嘴猴腮,那只是一个外表。人的本质内在,才是真正的要素。鸡脚子,何尝不是如此。 凤爪与鸡脚子,您更想和谁亲近?
10月前
去年年杪食欲不振,一年来经常为了饮食课题与妈妈起争执,令原本失眠的妈妈为我担忧。除了伤了她的身,我的言行举措更是频频伤透她的心。不知如何概括母女俩的矛盾,姑且称之为“饮食冲突”。 这一年,我对“能吃是福”这四个大字极度反感。对我而言,“吃”不过是为了补充精力,好让我面对接下来一天的工作。我堪比实践“过午不食”戒律的苦行僧,兼职回家后,看着一桌妈妈烹煮的家常菜,但没有一样食物能引起我的食欲。那时,大学毕业的我忙着思考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要先工作,抑或继续升学,在兼职与计划入学之间徘徊,还得按报名程序撰写入学计划书,可谓身心疲乏。 原以为1月份重返学府,恢复全职学生身分后情况或许得以好转。然而,此时学业方面的问题如修课、撰写阅读报告、应付开题答辩等考验接踵而来,我陷入无止境的轮回,终于诱发了人生的第一个“黑暗期”。我压抑着情绪,颇具苛责的意味,在不打乱日常秩序的前提持续生活。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彻彻底底颠覆了“食色性也”的观念,饮食变成了不重要,甚至不需要的事情。为我忧心的母亲不解我内心的滋味,用强硬的手段逼我吃东西,而我以更激烈的方式反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彰显绝食的毅力,形塑为我和母亲的隔阂。 在那以前,我和母亲一直处于形影不离的关系,谁也不曾想到,把我们隔开的,竟然是“吃饭”这件事。2月在母亲的陪同下到医院做入学例行健康检查,抵达护理站,护士先让我量体重。我忐忑地脱下鞋子,站上体重秤。在我左侧的护士在表格记录我的体重,同时,站在身后的妈妈双眼早已直勾勾地盯着指针。护士以马来语报数字——empat puluh dua kg(马来语,42公斤),另一名实习护士则以罗马数字写下,妈妈看了那组数字,频频摇头。 表单公正的“42”,是我日思夜盼的数字。我的体重迅速降到了人生最低,但是我一点也不快乐。等候检验的过程,妈妈抓紧时机叮咛我要多吃一点,我不太高兴,只是嗯啊哦地回复几句,直到我走进X光室之前,我托妈妈帮我拎背包,她突然对我说:“如果现在的学校真的让你感到压力,那就不要读了吧……”我的眼眶忽然饱和,但该死的倔强要我不要在妈妈面前认输。“我没有那么容易放弃的啦!”随后,我把门关上,留下在X光室门外拿着我背包的妈妈。 餐桌成为我和妈妈的擂台 其实,我一直清楚身边的亲戚朋友纷纷议论我瘦了。“瘦”本身隶属病字部,亲友们口中的“瘦”是个贬义词,而这些舆论不论在我和妈妈的耳里都不是滋味。对我而言,言语无法刺激我的食量,要我多吃,我也做不到。相比之下,妈妈一天比一天担心我的健康,不肯放软态度。我让她晚餐别准备我的分量,她依旧,餐桌上永远留一碗饭。我一度想要妥协,但饭快送入嘴里的时候,我又突然不想吃了。我把自己躲在房间,隐约听见厨房里清理食渣的妈妈不停喃喃,说我“拍损phah-sńg”(闽南语,浪费)。我对她的形容极为不满,我明明提前让她别留晚餐,她却擅作主张,岂不多此一举? 说着、说着,妈妈受不了了,推开我的房间门,开始质问:“以前你都不是这样子的!以前我们吃不完的东西,都是你吃掉的,为什么连一点点东西也吃不下?”在妈妈的连珠炮中,我被妈妈铿锵有力的“以前”触动了。以前,我因为爱吃,大人总是叫我“小肥”;以前,我不喜欢浪费食物,身边的人叫我“垃圾桶”……总而言之,以前,对现在的我而言,非常遥远。我想回到“以前”,但内心非常清楚,自己回不去从前了。 妈妈的言说打动了我,但是我依然对“吃饭”这件事深感无能为力。后来,妈妈终于不给我留晚餐了,取而代之的是,厨房的储物柜多了一堆营养食品。开题答辩之后,我的情况似有好转,亦似愿意向妈妈妥协。我开始在晚餐期间补充营养食品,然而情况持续不久,我病了。一连5天的发烧、感冒、咳嗽,不偏不倚落在居住地30年一度的花车游行,妈妈一直希望带我去一睹游行风采,而我深知自己体力不支,拒绝了她。游行的最后一天,妈妈带着尚未痊愈的我在大树下看花车,我的身体冒出了戏剧般的症状,心肌绞痛、头昏目眩,眼前随即闪过一帧黑幕,我失重地蹲在原地。妈妈在我身旁手忙脚乱地给我擦风油,随行的表弟给我买了饮料和包子,余光瞥见在场者不时打量我。 回家的路上,妈妈似乎颇感自责。我大病初愈,妈妈恢复坚硬的态度,要我多吃这个、多吃那个,我感到压力,瞬间对所有食物失去兴致,和妈妈的关系也被餐桌上的佳肴拉远了。换言之,餐桌成为我和妈妈矛盾的擂台,尤其晚餐时刻,我和她最敏感的时间。妈妈对我失望,我也非常难受自责。于是,我趁自己的生日给妈妈打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向她诉说我的“情不由衷”,请她给我空间和时间,让我好好面对自己。至此,我和妈妈的饮食冲突逐渐好转,至少,她不再逼我吃饭了。 数日前与妈妈逛街,我示意自己还不饿,她点了一份板面。她和服务员多要了一个小碗,并把板面夹入另一个小碗。我大概知道,她又想让我吃东西了:“呐,你不要再逼我吃啊……”妈妈口是心非:“没有啊,我夹出来,你要吃就吃咯,不要的话,我再吃掉咯。”妈妈把话说得很轻,我动了筷子,浅尝两口再把碗战战兢兢地还给妈妈。小碗里还有半碗的面条,她顿了一顿,突然对我说:“这样才乖。”我对妈妈的表现感到错愕不已。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你目前殷切期盼我能多摄取多一些营养,按三餐吃饭。不过,目前的我更像学习“吃一点”的孩子。我想,在“多吃一点”之前,你能否先把“多”字擦掉,我们一步、一步地迈进,那距离我俩饮食冲突的终结日,应该不远了。
10月前
12月前
1年前
门前有园地一张,我们称之为“长寿菜园”,但其实也没种上什么菜。 那年心系这所房子,就是喜欢她开门即自然,不需眼对面。园地本是荒草一身,是块硬土地。我和太太借了很多个晨昏,模拟那个愚先生,用一把锄头锄呀锄呀锄,然后把一桶一桶的大小石头搬去别处倒掉。如此来去地搬运,俨然像施手术铲除癌细胞,不下百回,然而石头实在太多了,就算把地面蹂躏到一肚子怨气,还是有石子砖头藏在任何一个角落,到最后,累死一双手而已,只好任凭它的顽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傻劲儿。 草地锄平后,问当时3岁的儿子先种上什么为好?那时僵尸战植物游戏正火热,大牛说前线必需做好稳固防备。我遂而向马来同事讨来椰子两个,一青一黄,儿子亲手栽下,正中再下一棵芒果树,筑起严实边防。一晃就是十多年,刻下阿青阿黄经已长成壮年,芒果树拔得搔首弄姿,有年还被风雨杀掉一半身躯,却还在开枝散叶;而当年的孩子,已是少年。 随后种上芭蕉,芭蕉繁殖力旺盛,不断地冒芽长新枝,没多久几乎半个园地都是它们的天下。可园地下石块作祟,土地质地不佳,芭蕉长得要死不死,枝干瘦巴巴好像难民一般,长出来的果实除了一次出落得比较丰美,其余大都一串忧郁不爽的样子。虽然如此,喜欢芭蕉形象充满诗情,雨后娇羞之态更是惹人怜惜,故而也不多加干涉,它爱怎么生怎么长,随它喜欢吧! 一日太太将番薯根插在边疆,不日里地瓜便可以火速冒新芽,只消一个星期枝枝蔓蔓自边疆一路向中原挺进,以卓尔不群的姿态横冲直撞,不到两个月时间,它们几乎驻军整个园地,椰树芒果树下都有它们藤藤枝枝曲折绕过的身影,一眼望去尽是长寿的身姿,那时桌上餐餐都有长寿叶,吃得如厕都能疴出青绿色,园地因此得名“菜园”。 专家说番薯叶营养价值高,为菜中第一抗癌高手,故而放任其胡乱生长,那段日子,芭蕉更显落寞憔悴。后来有一天,站在园地外瞧着园内毫无章法一片狼藉的形象,加之番薯叶吃得也快要成为番薯脸,于是征得太太同意,夫妻俩一起威武地走进园地,捋起地下枝藤,风风火火之间哀鸿遍地,满地的番薯藤就这样被我们清除成一堆干尸,见了心里还真是颇为不舍! 番薯叶被驱逐以后,园地一时之间国防虚空,只有几株老弱残兵撑着前锋守土。太太随即调兵遣将,开始是一株一株的富贵花驻军园地,不久她也不知道用哪儿来的神通,一块一块四方体重不轻的白石砖,在园地里被我们摆成循环有复的栈道,有时风雨发起急攻携带千军水淹园地,栈道此时方便我们探视前线。 再后来,胡姬茉莉凤先芦荟辣椒左手香九层塔小鸟花,纷纷自生活四面八方入住中原,将士军援满布园地,在园地里精神饱满的各司其职。儿子有时来到园地,语带玩笑说,阿妈这般布阵,僵尸岂能越雷池半步? 园地里煮茶煮日常 太太经营园地,是用满腹的心思,俨然在经营一个孩子。周末或遇有假日,家中不闻其声,必在园地见踪影。她可以早晨走入园地,一去便是半个渊明。她许多次傍晚散步时,看见路旁被人丢弃垂死的富贵,带回原地用半天阳光将它们起死回生。有时她在园地也没做什么,就是随意夹起芒果树抛弃的枯叶,瞧瞧椰树身下的孔雀鱼,也可以让她快乐一天。 有时园地里清风哈拉哈拉高调路过,声声召唤。她会煮一壶清茶,拉着我到园地里煮茶煮日常,度过半天闲闲的午后。那样的日子写意啊! 那日邻居安哥说,老师你不搭车棚了?想到满园尽是太太精心布置的精兵良将,每寸皆心血,说要将之夷为水泥地,岂是这般容易?那日夫妻俩早餐回来,从远处惊见栽了近20年的芒果树竟然长果子,密密麻麻的绿珠在枝头摇得含羞答答,想到那时差点儿就把它杀了,心中庆幸。 偶尔走入园地,鼻闻茉莉阵阵清香,抬眼一颗颗金黄艳绿的椰子抱成一团,就会想到张子寿诗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心里就会泛起阵阵的惬意。有门前园地如此,真好!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