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狮城大选2025 |
张志贤王瑞杰引退 黄循财李显龙发文感谢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亚亦君令补选 |
吉大臣秘密操练 今晚舞大旗给选民看
|
涉助逾600名中国人非法来台 台牙医诊所院长13.7万交保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講故事
大新聞筆
大新聞筆 | 黃騰輝 – 奏音符為大家“講故事”
上週末,我有機會再度到雪蘭莪參與兩場交響樂演奏,本次演奏會是於8日和9日在雙威國際學校綜合禮堂舉行,而這場演奏主題是日本動漫卡通和電玩。
1月前
大新聞筆
真情告白
李振城 | 沿著鄭和的足跡講故事
上週日,學者孫玉安在鄭和線上講堂主講“沿著鄭和足跡講故事”,他表示,六百年前,東方民族英雄鄭和率領兩百多艘船隊,從中國東海出發,航行至印度洋、阿拉伯海乃至東非。在二十八年的時間裡,他七次遠航,航行超過三十萬海里,走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以國家力量組建聯合艦隊的遠航友好訪問、探險求索和貿易往來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的壯舉展示了古代中國人為傳播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11月前
真情告白
沙巴潮訊
紫根閣講故事賽 李尉禎 洪寧掄元
(根地咬16日訊)紫根閣文教組主辦的“2023年度第9屆拿督斯里邦裡瑪郭昭榮杯全州德教《十章八則》華語講故事比賽”根地咬區選拔賽,於昨早在紫根閣活動中心舉行。
2年前
沙巴潮訊
星雲
聽爺爺講故事/達拉(新山)
週日晚上九點多,正想躺下來舒服的看報紙,手機忽然在床頭響起,是臺灣的男孫打來的。 “什麼事?家睿!” “爺爺,我想請你講故事,妹妹在旁邊,她也喜歡聽。” 今年農曆新年孩子一家回來過年,茶餘飯後,兩個孫兒纏著我,要我講故事、說笑話。11歲男孫有時會忽然問我《三國演義》裡的人物:袁紹是好人還是壞人?關雲長怎樣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怎樣喝斷長坂橋?有時我真的答不上來,只好趁他不留意,偷偷去翻書來看,慚愧,因為在他的眼中,我是見多識廣,精通各種典故,知識淵博,道貌岸然的爺爺。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我向父親要錢到鎮上的書店買了一套上中下三冊香港廣智書局出版的大字《西遊記》,老闆亞和伯驚訝的問:“是你自己要看的嗎?” “是的,因為我太喜歡孫悟空了。” 當時我家對面藥材店有一位老夥計,喜歡傍晚來串門,能言善道,講故事引人入勝,人物形象活靈活現,說到激情昂揚時更口沫橫飛,比手劃腳會忍不住演繹起故事的精彩情節。 他講的多是一些民間傳奇神話故事如:孫悟空大鬧天宮、武松打虎、岳飛、關公還有徐文長等事蹟。 有時他也會在講完故事後警戒我們,不要像徐文長那樣賣弄小聰明,作弄小市民如騙賣雞蛋的小販,雙手圍著堆疊起來的雞蛋,然後謊說回家拿錢,卻一去不回頭,一走了之。“做人不可以這樣,就算這個小販是勢利眼、白鴿眼,也不可以這樣欺負他的!” 一班小不點,老纏著他,甚至要求講又長又好聽的故事,他拗不過我們的胡鬧,有時會敷衍地說:“一群螞蟻發現洞裡有很多白糖,就排隊進去搬運,一個進去啣一粒糖出來,第二個又進去啣一粒出來,第三個又進去……” “怎麼還沒有完?”我們喧嚷起來。 “是你們說要長長的故事……”他停頓一下再繼續:“糖很多,螞蟻搬不完,一個進去又出來,又一個……” “沒完沒了!不要聽了!”我們不耐煩,一鬨而散。 小學時候,老師也會在下課前幾分鐘的空檔,一時興起講故事給我們聽。不過,有一位體育老師很喜歡講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年幼無知的我們聽得一知半解,有同學發出笑聲,全班也跟著傻傻地笑。 上世紀5O年代末,馬來亞風雲變幻,社會動盪,當時馬新人民可以自由往來,不需要護照。和現在馬勞過長堤工作的情況相反,也有新加坡人來馬工作。父親在小鎮的洋貨店請了一位周姓新加坡年輕小夥子。他能言善道,風流倜儻,很得鎮上少女們的歡心。晚上關店休息後,他如沒出去活動,心情好時會講一些故事給我和弟妹聽,多是一些愛情故事如《西廂記》、《白蛇傳》和《梁祝》等,繪聲繪影的描述,我們似懂非懂,卻也聽得津津有味。 後來他參加了屬於政府部門的自衛團(Home Guard)。有個晚上巡邏時,他們的三人小隊和馬共冤家路窄,狹路相逢引發巷戰駁火,被打死了兩人,他是其中一個,這事件轟動全國。(我曾於2015年8月25日星洲日報【星雲】裡的〈動盪歲月〉敘述過這件事。) 說到講故事,朋友老李對我說,上世紀70年代,他和一群同志在扣留營時,有一位難友可說是講故事的高手,能將平淡無奇的說得引人入勝,曲折離奇的情節處理得有紋有路,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尤其在敘述《紅巖》的革命故事時,更是讓聽者思想激盪、人心沸騰。 今天晚上男孫又打電話來,他有兩個想法想要告訴我,卻提出交換條件:要求我講兩個比較長的、好聽又好笑的、妹妹也喜歡聽的故事。在電話那頭我也聽到他的妹妹叫我:爺爺!爺爺,要好聽又好笑的! 他告訴我的想法,讓我很驚訝,懷疑不是出自11歲的他,而是從書上或經父母授意,又或是從別的地方抄襲了才轉發給我的。 電話裡我再三追問,是不是你自己原創的?他也鄭重其事的再三表態:是他自己想的,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這個孫子怎麼了?竟然和爺爺談條件! 以下就是孫兒傳給我的兩則有些哲理的想法—— 1.大樹·人生 人生像一棵樹,有大有小,一開始,是一個種子,就像小寶寶慢慢長大,被螞蟻咬,就像生病。變老,撐不住就是死。一個生命結束,另一個生命就開始。 開花結果,種子落下,又一個生命開始,就這樣一直循環。 2. 路 ·人生 人生像一條路,一條路高低起伏,往上走代表吃苦,往下走代表享受。當然,有很多條路能走,踏出就無法改變了,走到累了撐不住就代表死。 看來孫兒是不會滿足和沉迷於河邊丟斧頭、白雪公主與獵人、小紅帽狼外婆等童話王國故事,而是走向更高層次的。 明年新年前,我必須做足功課才行。
2年前
星雲
沙巴潮訊
紫瑞閣講故事賽 範惠怡 鄧喆瀚掄元
(亞庇22日訊)由紫瑞閣主辦的“2023年《十章八則》華語講故事比賽”於日前舉行,由吧巴華仁小學的範惠怡以及吧巴聖華小學的鄧喆瀚分膺甲乙組冠軍。
2年前
沙巴潮訊
古城
蘇亞龍: 養成多讀書習慣 講故事賽提高表達能力
甲廣東會館主席拿督蘇亞龍表示,華小學生除了要應付校內繁重的功課,也需注重課外活動如體育與學術活動,學生參加課外的活動能夠培養獨立的性格及自信心,也能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大家互相交流與切磋,從學習過程中增進友情。
3年前
古城
大柔佛
柔潮州八邑會館網上夏令營 營員體驗舞獅舞龍
(新山25日訊)由柔佛潮州八邑會館舉辦的“2022年‘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日前舉辦了閉營禮,本次夏令營共為期10天,吸引了新山區逾50名年齡介於10至15歲的學子參與。
3年前
大柔佛
星雲
清明思母/連智蘭(吉隆坡)
又是一年清明至,不經意都會想起已故的母親。人生總是有無數的遺憾沒有辦法彌補。最心酸的是我沒有送她最後一程,她也沒能看我嫁人。嫁人後,生活中每每遇到不如意,都會想起母親給我講的故事,無奇不有的故事好像給我提示和安慰。 小時候,我那沒有上過學堂的母親總是在夏日農忙後,坐在谷稻堆旁講古給我們聽。鄰居小孩也安靜的呆在一旁聽,因為飯後母親總會買一瓶蜜糖兌好水,放進水桶泡在井裡面,故事只是安撫“猴急”的小孩們,要不然會一直去提井裡的水桶,擾了蜜糖的“清修”。 我記得母親講過這麼一個故事,大意是天上的聖旨下到人間,要人間“三日吃一餐”,因傳達聖旨的這個天兵是個小糊塗,做事馬虎,聖旨丟失,沒辦法就來個差不多的,結果把話傳成了“一日吃三餐”。故事中天兵如何幫忙人們種田,抓魚,養家禽,這些都被母親的總結給蓋過去:看,人吃魚豬雞,或者地瓜芋,過了這喉嚨,出來都是肥(肥料)——大便,所以,吃飽就好;還有就是人做事要認真謹慎。 當時仍是小女孩的我心裡萬分感激這天兵,因為吃飯是人間大事哦。那個只有初二和十六拜土地公才會看到三層肉的日子,沒肉飯也好,可惜飯也不是天天有的,一般就地瓜稀飯,純白粥都少見。除非小孩發燒,母親才熬一點白粥,加一湯匙白糖,喝下去,很快就好了。後來日子好過了,我仍記得那甜白粥的味道。如今全世界都在抗疫,突然感慨,要是三日一膳,果腹之事就輕鬆簡單,不用整天在廚房進進出出,能節省好多食材。盛世之時,人們為了一滿食慾或肆意殺生或隨意浪費,現在回頭一看,多麼的不應該。 還有一個故事,母親特叮囑:做人嘴巴不要說壞話。隔壁村的“闊嘴”嫂,人不壞,可是每次出口都沒好話,村裡有人做喜事白事的,鄉親們可怕她開口了。有天村子裡有戶人家喜得貴子,孩子滿月,請鄉親“吃桌”(福建話:宴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阿嫲拉著闊嘴嫂說:“今天,你千萬別說話,有啥就吃啥,人家可是五代單傳哦。” 從不懷疑母親的故事 闊嘴嫂說:“阿嬸,你放心,今天我不說話,就吃。”所有人聽她這麼說,心剛想放進肚子裡,屁股準備坐下凳子,闊嘴嫂嗓門一開:“你們啊,沒仔的坐過來,沒尪的坐相擺。”(福建話:沒有兒子的一起坐,沒有老公的一起坐。)桌子旁邊的女人們趕緊把屁股收收,往其他桌子奔去。“阿母,那個老阿嫲呢?她怎麼不走?”我可好奇了。母親說:“愚查某,阿嫲沒尪(老公)。”故事結尾就是女孩子家,嘴巴要說好話,要不長得好看也是白搭。 明知道母親講的都是民間傳說,可是我總是會不經意的慢慢回想,好像她說的都是“史記”。 人們在疑惑《史記》的真實成分有幾多,我卻從來沒有懷疑母親的故事出處,或者有幾分真假。因為母親偶爾講起隔壁村,還有村上那片果林的故事,隔壁真的有那個村,她父親我外公是守護果林的護林者,所以一直很相信。母親也講《聊齋》那種狐狸報恩故事,令我緊張害怕又好奇,最後母親都會叮囑不要無故傷害小動物,萬物有靈。敬畏、善念、警戒、感恩在母親的有意無意中,藉著故事放進我小小的心靈裡。 如今我自己做了母親,我的孩子沒有見過他們的外婆,我常跟孩子說那個無緣的外婆的故事,也說外婆講的故事,把感恩、善念、敬畏的種子放在他們的心裡,那些故事蘊含著儒釋道的經典含義。孩子們年幼時讀誦《太上感應篇》,一日三膳的故事讓他們開懷大笑。“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哎呀,是不是小天兵把“膳”,“善”搞混了?既然一日需三膳,謹記一日要三善,這樣不管什麼空間,時間都是善的世界。
3年前
星雲
更多講故事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