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贡糖

如果你尝到花生汤、虾面、卤面、芋头饭、曼煎糕等,这些都是闽南常见且具代表性的小吃;如果你吃到光饼、红酒鸡、干盘面,这些是闽东,特别是福州常见且具代表性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卖这些食物的店家,大概能推测到店主的身世…… 当吃到蚝煎、福建面(槟城虾面)、卤面时,你知道那是福建食物,不过,知道是哪里的福建食物吗? 马来西亚的华人食物,以福建、广东、潮汕、客家、海南的籍贯菜为主,其中福建人数最多,福建食物也最普遍。不过福建幅员广阔,只比西马小一点而已,福建简称“闽”,精准地来说,可分为闽西、闽南、闽北、闽东。 福建不仅地域大,语言、饮食习惯也不同。我本身讲闽南话,一开始还以为到了闽南,用方言就可以沟通无障碍,到了当地才发现,光闽南就分泉州腔、潮汕腔、客家话等不同方言,我厦门话大概都懂,漳州话听懂八成,泉州话只听得懂五成;莆田话一句也听不懂,比英文还不懂。 语言不通是因为福建山多田少,交通不便,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如果有人问:“马来西亚菜的特色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很难一言以蔽之,然而谈到:“福建食物的特色是什么?”也是同样的概念。 闽南靠海,海鲜为多,调味多清淡。闽西多山,禽类、农作为多。位于闽东的福州,从秦朝开始就是该地区政经中心,饮食文化根基深厚,善于用糟,菜色最精致。闽北则是指武夷山区、南平一带,山区水寒,山产为多,善酿嗜辣。 马来西亚福建食物多来自闽南、闽东 我走访大马各地,发现跟台湾一样,多数福建食物来自闽南、闽东,台湾则多集中在闽南里的泉州跟漳州。这跟地缘有关,清末交通以海运为主,因此大马多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居民,这些移民者连带也带来了家乡的饮食习惯。 如果你尝到花生汤、虾面、卤面、芋头饭、曼煎糕等,这些都是闽南常见且具代表性的小吃;如果你吃到光饼、红酒鸡、干盘面,这些是闽东,特别是福州常见且具代表性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卖这些食物的店家,大概能推测到店主的身世。还有一些食物是跨域的,例如:薄饼横跨闽北到闽南、蚝煎也横跨闽南到潮汕沿海。 [vip_content_start] 东西南北仍是初级的划分,闽南又分泉州、漳州、厦门等,各地代表性食物也不同。更细分之下,泉州底下还有七县,同安、惠安、晋江等地,也有各自食物的特色。 如果你在槟城吃到贡糖,贡糖来自福建,更精准来说,是来自漳州、厦门或金门。吃到面线糊的话,就很可能来自福建泉州,在闽南都吃得到面线,不过只有泉州将其命名为“面线糊”,而且面线糊还被泉州市列为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福建,薄饼的馅料会根据所在地区而有各自特色,例如:泉州放很多红萝卜、漳州放竹笋、厦门会放浒苔(一种河海交界的藻类),这在马来西亚比较看不到原乡的差异表现。蚝煎则从莆田到潮汕都吃得到,在西马吃到的多属闽南版本(蚝煎),在砂拉越则能吃到潮汕版本(蚝烙)。 细节性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一物一乡一地,也有机会更了解先辈的身世,同时也可能借此更了解自己。
3月前
12月前
1年前
大路后的洪成香,飘散出花生的香气,店内的第三代传人陈建辉,正使劲地敲打花生糖,打扁后又将它拉长,再包上花生碎、切成块状,做成贡糖。 报道/摄影:梁杰华 大路后的洪成香,飘散出花生的香气,店内的第三代传人陈建辉,正使劲地敲打花生糖,打扁后又将它拉长,再包上花生碎、切成块状,做成贡糖。 他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一边示范、一边分享他十多年前,接下祖辈传下的贡糖手艺,以及开店创业的经过。 贡糖从前是酬神供品 这贡糖手艺,是陈建辉妻子的爷爷洪亚汉从中国来马后习得,之后再传到第二代洪启成,也就是陈建辉的岳父。 现年47岁的陈建辉说,岳父那一代,是在神庙前摆摊卖贡糖,贡糖也主要是用以酬神的供品,不像如今能吃,还能当礼品送人。 手艺传到他这一代时,他则打破格局,开设洪成香贡糖专卖店,不仅发扬手艺,也把生意做大,让更多人享用到这传统美食。 开金店被打劫 决定转行 陈建辉原本是个金店老板,在光大开金店的他,每天都光鲜亮丽,但一次匪徒持枪打劫,让他决定转行卖贡糖。 “卖金卖到我投降,当时的打劫,也让我损失六七十万令吉。” 他说,当时岳父的手艺未有传人,本身也看到这行业的前景,因此毅然学做贡糖,更开设了洪成香这店铺。 “如果我不学,这门手艺也可能失传,那以后人们就没有机会吃到手工制做的贡糖。” 他也笑言,当时还有一些硕果仅存的手工贡糖老师傅,知道他要接下这门手艺时,纷纷送上各种制作工具给予鼓励。 “转行的最大转变,是以前卖金时,要看顾客脸色,现在则是要看花生的脸色,火候不够,花生会太硬,火候太大,花生又会焦。” 摊子卖贡糖被瞧不起 除了位于大路后的店铺,陈建辉也在诺登美食坊(Northam Beach Cafe)开设摊子,现做现卖贡糖;一次,有个安娣当着孩子的面前说,要多读书,否则长大像陈建辉这样…… “我马上回对方一句:‘你孩子在哪所学校读书,我以后不要让孩子和他同校。’” 他说,从卖金转行到卖贡糖,许多人都瞧不起他,但他认为,这门手艺就是个艺术,值得传承,而卖贡糖虽然不能向卖金那样吹冷气,但也不必担惊受怕。 “再说,溶金、洗金的化学品也是有毒物,有人就因此患上鼻腔癌逝世。” 对于瞧不起洪成香、瞧不起他的人,他笑说,如今就让他们即使有钱想买,也未必买得到洪成香的贡糖。 大路后的洪成香店铺,仅接受预定购买贡糖、花生糖等,位于诺登美食坊的摊子,则是在晚上才营业。 手工做的味道远胜机器 陈建辉坚持使用传统手工做贡糖,因机器做的味道,实在没法比。 他坦言,市面上的贡糖,多数是厂商使用机器制做,味道、口感都不如手工贡糖般细腻。 “机器制的贡糖太甜、会黏牙,吃多也会腻,但我的手工贡糖不会。” 他也说,其实上一代的贡糖确实是很甜的,因那主要用以酬神,人们认为越甜越好,神明吃了才高兴。 “以前若贡糖不够甜,人们还会嫌弃老板吝啬,不愿多放糖,但现在,人们反而不希望贡糖太甜,这样比较健康。” 他认为,制做贡糖的手艺,堪称艺术,因此也在洪成香店内设置透明玻璃,让人们可以参观贡糖的制作过程,从而体会这当中的繁琐、艰苦,更珍惜这手艺。 另外,谈及是否尝试开发不同口味的贡糖时,他笑说,早前曾经做过咸的贡糖,非常好吃,只不过,现在连甜的贡糖都做不及,哪还有时间制做咸的贡糖? 撑过开店初期 渐上轨道 陈建辉说,开店初期,生意真的很差,几乎没人上门。 “原本岳父的贡糖,是在路旁、神庙前设摊摆卖,顾客群都是固定的,开店后,原本的顾客找不到,也没有新顾客进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人知晓洪成香贡糖,口耳相传下,洪成香的生意才逐渐上了轨道,不仅本地有顾客支持,也有许多外国顾客,常常回购贡糖。 陈建辉也说,当时他老婆也怀孕,为了赚钱,他几乎是拼了命般,日夜都在敲打花生糖、制做贡糖。 “好吃的东西,自然有人吃,也会有人介绍,后来甚至有法国的顾客,带本地人来我的店。” 此外,冠病疫情期间,洪成香也像许多店铺一样,生意惨淡,幸好它靠着顾客支持,以及邮寄贡糖,撑过疫情。 太辛苦难寻接班人 传统手艺最难的,是寻找接班人,洪成香也不例外。 陈建辉说,曾经有个十多岁的年轻人来店当学徒,但不到半天,就因为太辛苦而辞职。 “我儿子也来过店,不到一会儿就说好热,要回家。” 他说,如果有人要学,他其实很愿意传授技艺,但无奈这门手艺太辛苦。 目前,该店除了他,还有一名亲戚懂得制作贡糖,两人每天在店内兢兢业业,重复敲打花生糖。 他也说,洪成香仅此一家,他曾经看过,有人盗用岳父的照片,冒用洪成香的名义售卖贡糖。 “有顾客甚至问我,为何贡糖变难吃了,但其实,那不是我的贡糖。” 切贡糖刀须薄又锋利 陈建辉说,要把贡糖切成块,需要又薄又锋利的刀,当时他在市场苦寻不果,幸遇上一名磨刀老师傅,替他磨刀。 他说,岳父留下的刀,是当年用汽车弹簧钢,手工锻打而成的刀,非常锋利,但现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刀。 “若岳父的刀坏了,该怎么办?我使用过各种刀切贡糖,都不行,一刀下去,贡糖碎到完。” 他说,正当他苦于寻刀时,发现店铺楼上的理发店,一名老师傅在磨剪刀,一问之下,老师傅可为他磨刀,磨到能切贡糖。 “我当时把普通的刀交给他,他现场磨了会儿后说,要带回去继续磨。数天后,刀磨好,也能切贡糖。” 这之后,他马上多买几把刀,让老师傅磨。
1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