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赵萝蕤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1931年1月20日,胡适从上海乘船去青岛,航行中读《梦家诗集》,内分4卷,诗40首,包括写于1928年的〈一朵野花〉。胡适在日记中说陈梦家的文字“爽快流利处有时胜似志摩。” 陈梦家本科未毕业时,已是新月诗派大将。他小胡适20岁,二人没见过面。女诗人方令孺当时在青岛,聚会中听胡适赞扬《梦家诗集》,转告陈梦家。受宠若惊,陈梦家写信致谢。胡适回一封长信,以〈评〈梦家诗集〉——复陈梦家的信〉为题,发表在《新月》第3卷第5-6合期上。胡适说:“我最喜欢〈一朵野花〉的第二节,一多也极爱这四行。这四行诗的意境和作风都是第一流的。” 陈梦家在中央大学法律系读书时,闻一多在该校任教,徐志摩是兼课教授。受二人影响,他也写新诗。毕业后追随闻一多,当其助教,没当律师。 杨牧1966年到柏克莱加州大学读书,师从陈世骧。有一段时期专注先秦文学,诗少写。陈世骧担忧,不希望杨牧纯粹只是一名学者:“我真怕你走了陈梦家的路,梦家是我的好朋友,我看你们的性格很像,梦家后来都不写诗了,跑去搞甲骨文、搞先秦。” 我没进大学以前,以为一样沉浸于方块文字,研究和创作理应相去不远。杨牧在〈柏克莱:怀念陈世骧先生〉所记纠正我的认知。学术规范百年不变,唯有研究成果才是判定学者水平的标准。我进研究所时,更能感受当中鸿沟。创作只能当成兴趣,不是重点。 诗人变成学者 和创作一刀两断  赵萝蕤的母亲期待和赵家有同样地位的乘龙快婿,陈梦家除了诗名,一无所成。赵萝蕤的父亲赵紫宸虽然没有反对二人交往,却要他规划未来,继续深造,在学术上建立地位。从诗人变成学者,陈梦家曾经挣扎。本来可以在课余间兼顾诗作,但是陈梦家考进燕京大学后,就一心一意研究古文字,并且发现其中乐趣,心定以后,就和创作一刀两断。 在燕京大学研究院就读期间,陈梦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探讨商周时代的宗教、神话和礼俗,在《燕京学报》、《禹贡》、《考古》等杂志发表长短不一的论文,才华和功力高于同辈,一出手就让专家前辈另眼相看。他的老师闻一多诗名赫赫,对甲骨文、金文和神话研究都有心得。他不觉得陈梦家不写诗有什么可惜,上天自会安排康庄大道。他对梁实秋说:“一个有天分的人而肯用功者,陈梦家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考古学家对古器物常爱不释手,私人收藏更是司空见惯。陈梦家1944年至1947年在美国讲学,回国后开始花心思收藏明清家具。赵萝蕤博士论文未完成,多留美国一年,陈梦家省吃俭用,将收藏的各种成果,一一告诉妻子,为这一批家具添更多故事。文化大革命时,收藏被没收,1978年被平反后,旧物陆续归还。赵萝蕤将手稿、日记、资料全部捐给考古所,在所长夏鼐的建议下,考古所整理出版陈梦家著作。陈梦家遗留下的明代家具则搬到赵宅。赵萝蕤晚年和弟弟赵景心及弟媳同住,原本想按陈梦家遗愿,将家具捐给上海博物馆,因赵景心绝食抗议,只能作罢。赵萝蕤去世后,赵景心将家具卖给上海博物馆,以1000万人民币成交。 一捐一卖,境界不同。方继孝不认可赵景心做法,认为有损陈梦家高度。方继孝尊敬陈梦家,偶然在北京潘家园买到大批陈梦家原件书信。他说陈梦家一生重情义。徐志摩去世,他帮忙整理遗诗遗稿。闻一多去世,他不停资助闻家。翻译家芳信去世,陈梦家和赵萝蕤在经济上一直照顾其遗孀和两名孩子。知道赵洵美患病,他立刻将半个月工资寄给好朋友。这些事在他所写的《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记之甚详。 陈梦家1966年第二度自杀时赵萝蕤卧病在床,死后没有丧礼,骨灰也没有留下。浙江上虞老家有陈梦家衣冠冢,碑上刻〈一朵野花〉,写此诗时陈梦家18岁。赵萝蕤说诗作中他自己最喜欢这首。 相比第二节,我更喜欢第一节,第二节文字欠缺第一节的含蓄。以前练字时抄过。最近重写一次,还是停留在第一节。知道陈梦家悲凉人生后,第一节最后两行让我恻然。
1年前
董宁文在《书脉人缘》说他到上海探望施蛰存,聊到赵萝蕤,施蛰存说:“赵萝蕤和陈梦家结婚时,钱锺书吃醋,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围城》大热后,书中人物引发猜测,其中漂亮率性的唐晓芙,原型指向赵萝蕤。虚实难断。扬之水在《问道录》中说她当《读书》编辑时,经常探望赵萝蕤。赵萝蕤读过《围城》,却对书中种种不熟悉。她和钱锺书是清华大学同学,钱低一班,和杨绛也有来往。钱杨二人举行婚礼,出席者大部分是亲戚,陈梦家和赵萝蕤是少数受邀朋友。钱锺书圈子独特,赵萝蕤对扬之水说:“他是有生活阅历的,而我却没有。以后的几十年,我们几乎再没有来往,形同路人。” 赵萝蕤自小接触英语,在教会学校读书,青春年华,非常小布尔乔亚。父亲赵紫宸为神学家,毕业自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绿萝纷乱茂盛,缠绕在松柏枝上。赵紫宸爱李白诗中意境,借用给女儿取名。12岁时苏雪林是班上老师,她的作文常获双行密圈,语文为全校第一。在燕京大学念书时,外号林黛玉。钱穆在《师友杂忆》提陈梦家,连带说她是“燕大有名校花,追逐有人,而独赏梦家。”赵萝蕤20岁本科毕业,赵紫宸要她继续上学,最后考进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专注英美文学,后来有机会在芝加哥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 赵萝蕤喜琴。大学4年,选修多门音乐课。陈梦家替她拍照,一张背对着镜头弹琴,一张转头面对镜头。她是第一位将艾略特《荒原》翻译为中文的学者。 天天忙着教学和译作,一切以丈夫利益是从。她说话带笑容,文雅端庄。生活有情调。学弟巫宁坤到她家,说“室外花木扶疏荷香扑鼻。室内一色明代家具,都是陈先生亲手搜集的精品,客厅里安放着萝蕤的斯坦威钢琴。” 是的,如此幸福。 1952年开始,不再平静,先是赵紫宸被批判,过后轮到陈梦家。赵萝蕤日记提1952年2月18日陈梦家“作剧烈思想斗争……他时而理性清明,时而感情激动,我虽安闲待之,但真正受不了他。”两天后则记“今天早醒,又为梦家疯态所逼,把他大骂一通。”又两天再记“早醒,又和梦家做思想斗争。”作为燕大西语系主任,赵萝蕤也被要求做个人检讨,过后她被调去北大,以芝加哥大学英语系为蓝本的建系宏图,就此烟消云散。 始终不愿提丈夫惨死事 1957年反右运动中,陈梦家被打成右派,她经不起打击,患精神分裂症,病情时好时坏。文革爆发后,陈梦家处境更糟。白天上班,脖子上挂着右派分子牌子,晚上打扫考古所厕所后,回家还要写检查。1966年8月24日他要求女性邻居照顾病中太太,却被指乱搞男女关系,红卫兵要他戴上“流氓诗人”纸帽,站在凳子上示众。陈梦家觉得自己的人生如猴被耍,决定不再忍辱,当晚吞安眠药自杀,获救。求死心情不减,10天后,趁赵萝蕤卧床,再度自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赵萝蕤病情好转,痊愈后返北大教书。 “何以今天我看见月亮/多半是假的/何以这样圆,圆得/无一弯棱角/这圆满/却并不流出来/在含蕴的端详中/宛如慈悲女佛。”赵萝蕤有诗〈中秋月有华〉,共4节,这是第一、第二节。陈子善对这首诗赞不绝口,他在〈记忆中的赵萝蕤〉说蓝棣之编选《现代派诗选》有眼光,将赵萝蕤和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等人并列。 “岂不是月外月/月外还有一道光/万般的灿烂/还是圆满的自亮/静静的我望着/实在分不出真假/我越往真里想/越觉得是假。”这是〈中秋月有华〉第三、第四节。“宛如慈悲女佛”和“实在分不出真假”对照下,我顿觉悲凉。陈子善拜访她时,她说客人坐的是明朝椅子,是陈梦家努力成果。始终不愿提丈夫惨死事,那是荒谬年代。大部分人都求自保。该提什么呢?落井下石的人? 可谈之事还是有的。比如陈梦家遗作、趣事。她说每年清明,她祭奠两个人,一个是陈梦家,一个是赵紫宸。“梦家死时连骨灰也没有留下,所以我只能是在心里悼念一番。”扬之水问为何在众追求者当中她选陈梦家。“是不是喜欢他的诗?”“不不不,我最讨厌他的诗。”又问“那为了什么呢?”赵萝蕤说“因为他长得漂亮。”当天是她80寿诞。扬之水和她童心未泯,二人到处闲逛,不只吃麦当劳汉堡包,又吃菠萝冰淇淋,再吃美国迪克冰淇淋。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