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辩手

3月前
(吉隆坡讯)辩论是思想的交汇和更迭。通过辩论,我们了解到不同角度所看到的世界有何不同。辩手在辩论里很多时候不是自主地选择哪边进行辩论,即使与自己立场对立,也必须为那方进行辩论。因此,辩手变得更加宽容,更加懂得不同角度地看待事情。可能一开始不了解、不赞同的事情,其实都有背后的缘由与苦衷。只有站在不同的视角,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中华独立中学与本校英文辩论社联合举办了丰富的中公辩论交流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辩论的形式,增进两校辩论社的相互了解与学习,提升辩论技巧,并促进学生间的友谊。活动在中华独立中学陈华和讲堂举行,共吸引了两校50名参赛者及20名工委参与。 开幕仪式上,中华独立中学负责老师勒纳特(Mr. Leonard)致辞,随后中华学生筹委主席徐碧仪和公教学生筹委主席谢莉欣也发表了讲话。接着,大家参与了破冰游戏。游戏内容包括各种趣味辩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以及“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教师?”参加者们通过辩论和说服对方,赢得了巧克力奖励,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卡特琳讲解授实用辩论技巧 活动的下一环节,是马来亚大学英文辩论员卡特琳(Catherine Nathan Alicia)进行关于论证与反驳的教学。她的讲解深入浅出,参赛者们积极参与互动,获得了实用的辩论技巧。 随后,两校各派出3位辩手进行辩论演示,辩题为“流行文化中崛起的虚无主义是好还是坏”。辩论采用了亚洲议会格式(Asian Parliamentary Format),两校辩手在激烈的辩论中展现了高水平的技巧和逻辑,赢得了参赛者们的热烈关注与赞赏。 接下来的辩论阶段,参赛者们分为初级组和高级组进行辩论。初级组的辩题为“快乐是否比成功重要”,高级组的辩题为“无薪实习是否应被废除”。辩手们在各自的课室内进行了筹备后展开辩论,裁判们提供了详细的反馈和建议,帮助辩手们进一步提升技巧。 活动的最后一项是大型大富翁游戏。参赛者们分成三组,在讲堂地板上的地图上进行投资和比拼。游戏中的机会卡和公益金规则设计独特,惩罚环节包括做俯卧撑、舔手肘等,引发了阵阵欢笑。尽管有些惩罚挑战了参赛者们的极限,但大家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挑战。 活动结束时,筹委主席为每位参赛者颁发了奖状和礼物作为纪念。
5月前
有亮点(Got Point)是一群辩手创立的辩论平台,核心目标是让辩论变得有趣并走近观众。 这个有着亮点的名称,取名时却是创办人陈宏耀偶然闪现的想法。致力于推动公开辩论(open debate)的他,一日和梁宝仪及外号光头律师的朋友一起脑力激荡时,闪现的第一个想法是:既然大家是辩论团队,讲话一定要有重点。当他看到朋友的光头闪闪发亮,瞬间有了一个亮点。于是平台中文名称就在他出卖朋友的光头后闪现了。 根据宏耀的想法,辩论不该只有严肃,也该有趣、有所启发、有亮点地输出你的角度。辩论是一种展现高度思维能力的活动。然而,高深的语言造诣与对谈能力是一回事,能否接引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辩论,又是另一回事。 公开辩论之余,必须有亮点 在他的设想里,是公开辩论在先,亮点在后。从他的对谈中可以知道,他在乎群众的契合度。近期马来西亚涌现脱口秀潮,宏耀也曾想尝试发展脱口秀,却发现本身更喜欢辩论多于脱口秀。马来西亚的脱口秀尚处于起步阶段,却为他提供了想法:辩论也可以像脱口秀一样,逐渐演变成面向大众的活动。 马来西亚辩论历史悠久,更有不少辩手扬名海内外。既然都是被聚焦的一群,为何辩手不可更面向大众多一点?辩手也可以摆脱大专学术精英的印象。这种面向大众的重要精神,其实是借鉴于脱口秀中“开麦”(open mic)的观念。脱口秀表演者向来和观众有很好的互动,也注重观众的互动感。在参照脱口秀,以及中国节目《奇葩说》的机制后,有亮点开始完善自己的机制,包括正反两位辩手搭配主持人的模式,以及让观众于现场灵活使用手中卡片来表达立场,再辅以小任务、询问问题,使得观众打破传统辩论台上凛然不可侵犯的印象,让辩论活动与观众形成高度互动。 和观众高度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有亮点所设计的游戏环节也带来有趣效应。游戏要求即席辩论,力求双方立场呈现反差。其中一场活动里,在表演开始前,主办单位现场收集观众伴侣最奇怪的癖好,然后让双方互相捍卫自己立场。癖好是坏是好,伴侣是棒是糟,全凭观众自辩。这种有趣好玩的线下活动,颠覆了人们对辩论的印象。 场域选择也是有亮点其中一个关键所在。有亮点到很多场域表演,包括殡仪馆、教堂、大会堂甚至中药店。特别场域适合特定主题,能够增加辩论的临场感。这种不拘场地形式的作风从季风带书店开始。宏耀特别提及:“有好奇心的人、喜欢阅读的人,也许就是我们的群众。书店气质更贴近我们。” 这样不拘小节的风格背后其实藏着宏耀的小小私心:书店一般没被镁光灯所聚焦。他希望借此带动一些人流。在那之后,他到各个场域尝试办活动。在推广生命教育的一圆殡仪馆办生死辩论、在传统中药店办药理辩论,现场让观众思考:如果你发现长生不老药,你是服下或销毁? 5月5广邀中学生体验公开辩论 5月5日,有亮点将和《学海》季刊合作,在星洲日报总社举办一场公开辩论。届时,他将会让老辩手带领年轻辩手展开辩论:对现在年轻人来说,追求读好书找好工的人生观还管用吗?默默耕耘是否还是可行的选择? 这就是有亮点尝试让辩论变成一种通俗娱乐的努力,让大家更普遍的享受辩论之余,抛出了思考点。 宏耀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大家都是喜欢舞台的人。而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舞台更适合辩手。传统大型辩论,机会掌握在特定几个人身上。他想把这个严肃的水平线稍微拉下来,不要让辩论那么沉重。看一场辩论无异于看一场表演。他希望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表演,甚至很欢迎各界将这个已经反复实验并获得成功的模式拿去使用。 专业化意味着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回过来看待辩论这回事:为什么辩论并非十分流行的活动?从某种意义来说,辩论圈太成熟。专业的术语、陌生化的语言、专业的评审机制,都会让辩论变得制式化或变得高深。而当我们以通俗角度,或文化收费的角度去看待辩论,这类陌生的语言甚至专业的裁判会导致辩论活动不需接地气。举个例子,传统辩论就像学术期刊,但因为这份专业化,使得阅读期刊的读者只能是专业读者。他积极在扩展辩论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对辩论的另一种改革,是丰富了辩论技术。面对群众是另一种技艺,其中包括控场能力、讲说艺术、表现张力、互动能力等。当传统辩手在面对真实场域里的群众,试图说服大家的时候,将进入完全不同的游戏。传统辩论人活跃的舞台,不外乎参加公开赛、成为教练并带队、成为辩论赛评委。他希望辩手可以出现第四种选择:走向群众。他的抛砖引玉,渴望的是对辩论界的改变。“这是这个固有的圈子或产业的一种新的叙事。”他如斯总结。 相关报导: 【《学海》少年/名人推荐】《学海》季刊 页页皆黄金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世界宣明会扶贫 贫困带来的饥饿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出国深造前的心理准备
8月前
2年前
7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