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里斯本
读家
【我在里斯本逛书店】吕美姿 / 在里斯本书店穿越时光
在里斯本的书店里徜徉,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葡萄牙辉煌的航海时代——15世纪末,这片土地正以无畏的步伐迈向世界的尽头。航海家和探险家带回异域珍宝,也引入大量外来书籍,促成了印刷与出版业的萌芽。大约在1489年,葡萄牙在里斯本建立了第一家印刷厂,专注出版宗教与学术书籍。最初,书籍仅为贵族和学者所藏,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书籍开始进入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书店成为知识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 到了19世纪,葡萄牙的书店不再仅是售卖书籍的地方,而是社会变革的摇篮,知识分子和改革者在这里分享理念,推动文学与社会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书店的命运变得更加复杂。20年代葡萄牙军政府的审查压制了出版业,许多书店不得不迎合这一政治氛围。到了50年代,经济复苏之际,独立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小众文学与思想创新的沃土。 ◢出版业的传承与创新 如今,葡萄牙的出版业已发展为成熟体系,涵盖文学、学术、儿童读物、漫画等多个领域。根据2024年Ethnologue的数据,葡萄牙语是全球使用人数第八多的语言,约有2.64亿人,特别在巴西、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国广泛使用。这使葡萄牙文学作品得以跨越国界,并与不同国家读者共鸣。 已有94年历史的里斯本国际书展是葡萄牙每年的盛事,吸引着全球出版商、作家和书迷。然而,随着数字化的推进,电子书和网络出版冲击了传统纸质书市场,纸张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亦加大了出版商的压力。在环保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许多出版商开始采用可回收纸张推动可持续发展。尽管面临挑战,葡萄牙出版业依然保持强大创造力,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葡萄牙文化部通过财政支持和原创作品补贴政策,帮助出版商应对市场挑战,确保文学传统的延续。 在葡萄牙这个文学传统深厚的国家,光顾书店无疑是支持出版业、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行动之一。无论是藏身于老城石砌墙壁之中,还是隐匿于现代建筑的角落,每一间书店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Livraria”在葡语意指书店,如Livraria Sa da Costa、Livraria Bertrand – Chiado、Livraria Devagar等书店,都为游客打开了通往葡萄牙文化深处的一扇窗。 ◢Livraria Sa da Costa 一踏入Sa da Costa书店,犹如置身于一家中古店,古朴的氛围与深厚的历史气息交织在一起。门口正中央挂着印有20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肖像的T恤和帆布包。在里斯本的众多书店中,佩索阿的作品无处不在,至今仍是学者们的研究与阅读素材。书店的珍贵藏书包括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珍本,以及20和21世纪的绝版书籍。这里的复古旅行箱、老式相框、久远信件、旧照片和邮票等物件,与书本共同见证着时光的不朽。 Sa da Costa成立于1913年,旨在推广葡萄牙文学与文化。书店的书籍丰富,特别是葡萄牙经典作家的作品,同时也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科学等领域,是研究葡萄牙相关领域的重要资源。随着时间推移,书店逐渐扩展,增添了外文书籍、当代文学和艺术等多样化的内容。 与一些大型连锁书店的自动化服务不同,Sa da Costa的员工对葡萄牙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能为每一位顾客量身定制书单,并为常客推荐专属的阅读建议。走到书店的尽头,沿着右侧的楼梯上行,你会发现一间隐秘的咖啡馆,这无疑是书店的小彩蛋。 距离 Sa da Costa仅几步之遥的A Brasileira咖啡馆,曾是作家、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聚集地,而费尔南多·佩索阿正是这里的常客。许多书店顾客挑选完书籍后,喜欢前往A Brasileira,品味咖啡,沉浸在宁静的阅读时光中。 ◢Livraria Bertrand – Chiado 葡萄牙书店的历史与法国紧密相连。自18世纪起,许多法国书商进入葡萄牙,其中佩德罗·福雷(Pedro Faure)创立了著名的Bertrand书店。如今,Bertrand在葡萄牙拥有超过50家分店,最知名的是位于里斯本Chiado区的旗舰店。该店地处里斯本的文化核心区域,周围云集着剧院、咖啡馆以及著名的圣胡斯塔电梯。这家书店自1732年开业,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仍在营业的最古老书店”。 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中,Bertrand遭受了严重破坏,但它很快恢复了运营,并于1773年迁至现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书店迅速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和书籍发布会,成为新书与文学事件的首发平台。尽管经历了19世纪的内战与20世纪的独裁政权,Bertrand始终屹立不倒,坚守文化使命:传播知识、激发思想碰撞、推动文学创新。 书店高挑的天花板和宽敞走道延展至深处,增强了通透感。木质书架、复古灯具和精美的天花板装饰展示出葡式经典建筑风格的细腻之美。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涵盖了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而书店尽头的咖啡馆内,一整面墙上装饰着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插图和生平简介,向这位葡萄牙文学泰斗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数字阅读和在线书籍日渐普及的今天,Bertrand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元素,持续更新书籍种类,还推出了电子书和相关的在线服务。同时,书店不断加强在国际书展中的参与,努力提升其在全球文学圈的声誉与影响力。 ◢Livraria Devagar Devagar书店位于里斯本创意园区LX Factory内,坐落在一座改造自废弃工业厂房的建筑中,是这座城市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地标之一。书店名“Devagar”意为“慢慢读”,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书店鼓励人们在书籍世界中细细品味的理念。 原始的砖墙和金属结构与现代的书架和艺术品相互交织,呈现出复古与当代相得益彰的独特氛围。宽敞的空间和大面积的窗户让自然光洒满每个角落,翻阅书籍时仿佛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中,充满了宁静与舒适感,带来满满的幸福感。书店内展示着一座巨大的老式打印机模型,仿佛在向出版历史致敬。四周的艺术作品、装置和创意元素,特别是高耸的书架与中央悬挂的飞行脚踏车,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为室内增添了一份奇幻与想像的气息。放眼望去,几乎每位顾客都沉浸在拍照与打卡的乐趣中,似乎超越了单纯的书籍购买。 Devagar的书籍种类繁多,涵盖文学、艺术、设计、摄影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尤其以独立出版和小众书籍为特色。这里有大量与当代艺术和文化相关的图书,许多为限量版或特别版,深受艺术爱好者、设计师以及寻求独特阅读体验的游客喜爱。Devagar还常常展出艺术作品、组织诗歌朗诵、讲座和小型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总的来说,Devagar远不止是一家普通的书店,它是一个汇聚创意、艺术与思想的活跃中心。 这3家书店各具特色,丰富了里斯本的文化面貌。它们通过举办讲座、画展和摄影展等活动,为书店注入了更多活力与深度。每一次的光临,都是一次新的发现,一次与里斯本深度对话的机会,使人更贴近这座城市的灵魂。 相关文章: 【我在上海逛书店 】到上海,上上书馆 【我在狮城逛书店】来到新加坡,先去一趟图书馆吧! 【我在丹麦逛书店】吴岫颖 / 我想慢慢找回年少情怀 【我在香港逛书店】去香港,可以逛哪些独立书店?
3月前
887点阅
读家
即时国际
里斯本市中心堆满65万个烟头 谁干的?
34岁的斯诺表示,“我们要求葡萄牙的每个人都参与这个社区项目,以提高对塑料污染的认识,因为塑料隐藏在烟头中,而很多人并不知道。”
2年前
2.1千点阅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地下遗址每年仅开放2次 里斯本闹市“钻地洞”门票秒杀
(里斯本23日讯)各国的旅游市场在今年开始复苏,各地名胜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葡萄牙是广受观光客喜爱的欧洲国家之一,充满迷人古风的首都里斯本总是吸引大批游客到访。这座城市有一处必须“钻地洞”才可抵达的古迹,让人从现代闹区直抵2000年前的古罗马艺廊。 这座地下遗址每年只在4月与9月各开放几天,可不是随时想去就能去的地方。根据报道,里斯本市区繁忙大街与高楼底下,有着一座古罗马人盖的隐廊,目前称为“罗马艺廊”,充满通道与走廊,有如地下迷宫,年代可溯及西元1世纪。 古罗马人在西元前200年占领这座城市,当时名唤Olissipo,意为“迷人的港口”,自此由古罗马人统治好几个世纪之久。不过,这处史迹直到1771年才被人发现,当时里斯本正处于1755年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期间。 里斯本博物馆馆长蒙太罗说,这座地下史迹的结构确保了地上建物的稳固,人们在地面上生活、工作、行走,安全无虞,“2000年前如此,2000年后依然如此。” “罗马艺廊”是里斯本最古老的史迹之一,每年只在4月、9月各对外开放参观几天而已,关闭期间,积水是常态,因为里斯本地底下的土层含水。积水对于这处古迹保存至关紧要,仅在需要开放通行时才暂时抽乾。 每年两次开放期间的门票,通常15分钟之内就卖光光,抢到票的游客可说是超级幸运儿。住在里斯本的巴西人沃塔在地下艺廊参观完毕之后,爬上陡峭的阶梯回到现代闹街。他说:“这里绝对不容错过。我等了两年,终于一偿到访的心愿。”
2年前
2.0千点阅
即时国际
地方DNA
卓衍豪/从里斯本的“1楼计划”,看老城区的再生契机
如果闲置空间的业主愿意释出一定善意,将店面提供给具备活化、策展、串联等能力的团队托管,协助年轻人在这些地方创造出跟地方特色结合的事业,就有机会创造街区再生、活络社群、产业升值、推动地方经济的多赢局面。
2年前
942点阅
地方DNA
即时国际
绝世好工?C罗3万尺豪宅聘管家厨师 月薪2.82万起跳
尽管今年葡萄牙当家球星C罗在世界杯最后一舞结局不尽理想,但是他先是在圣诞节收到女友佐治娜罗德里格斯赠送的千万劳斯莱斯,现在又大方开出优渥月薪征管家和厨师。
2年前
2.1万点阅
即时国际
会员文
孙靖斐 | 直到世界尽头
葡萄牙曾是称霸一时的海洋殖民帝国,也诞生了勇于探索的民族。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前的广场竖立发现者纪念碑,立碑的地方据说正是地理大发现的启航点。 维菁说流浪的人常常看遍万千景观,却看不到人。不过,多舛的里斯本之旅就不是那样了,短短三天的旅程经常靠善良的人们营救。 里斯本之旅,始于错过深夜巴士的困境。当时在塞维利亚车站遇见一名同行的奥地利女子,耐心协助我们与巴士人员协调。从事治疗师的Eva,散发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清晨平安抵达里斯本,但城市像是还未甦醒,一片昏暗萧索。Eva陪我们找到了前往旅馆方向的巴士,N将一个暖手包分予她,我们就此分别。 葡萄牙曾是称霸一时的海洋殖民帝国,也诞生了勇于探索的民族。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前的广场竖立发现者纪念碑,立碑的地方据说正是地理大发现的启航点。它彰显葡人对探索世界之举的敬仰和骄傲——站立其上的人物雕像除了远航事迹的迪亚士、麦哲伦与达迦马,还有作家、画家与编年史家。诗人卡蒙斯同在其列。 国土狭小、资源短缺迫使葡人在15世纪踏上跨海扩张的路途,而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与大火,几乎摧毁了里斯本,也就此陷落了一个海洋帝国。 在里斯本市区,自然要乘上28号电车穿梭城市。其间途径里斯本大教堂,这座城里最古老的教堂历经数次地震与大火,留下今存的面貌。 而后电车驶入阿尔法玛老城区,地势倾斜的街巷延绵了整座城市的起伏曲折。 里斯本的交通以电车和升降机最具代表性,无非是让人们少费点力气,也能把寻常日子过到稍高稍远处。其实何需远大的征服理想,只是将生命大半光景耗在周而复始的上下斜坡,就足以构成薛西弗斯式的徒劳和耗损了。 除了碰见什么都觉得好玩的旅客,谁能天天这样不感疲乏呢?出于观光意义,我们甚至可以为了体验圣胡斯塔升降机排上半小时的队。 若是当地人,大概也会觉得莫名其妙,一如中环半山扶手电梯,只有在旅人心中才始终是重庆森林、阿菲和633。 还好圣胡斯塔街也很热闹,排队时一旁还有街头乐队驻唱。 石板街和彩色瓷砖拼贴的小商店也是里斯本城区的典型风景线,还有火车站对面贩售平价餐点炸物的小食店——它们的平易近人又让我想起香港和未曾去过的澳门。 每种语言有它不可译的词汇,侧向诠释那个民族无法轻易转述的情感和文化。葡语中的“saudade”描述失去某些人事物的失落和忧郁,在那之前经常有深深眷恋。但人们也可以对从未发生的事物感到“saudade”,不曾发生却似曾拥有,是有别于怀旧(nostalgia)的幽微怅然。 隔天前往小镇辛特拉。辛特拉距离里斯本市区约25公里,是欧洲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景观的欧洲城市,澳门人还给了她一个极美的名字——仙德丽。镇上遍布古老的庄园城堡,经由崎岖山路探入幽隐秘境,恰好呼应了它玄秘奇幻的名字。 辛特拉以西的罗卡角面朝大西洋,是欧洲大陆最西端,曾被葡人视为世界的尽头。发现者纪念碑上的诗人卡蒙斯为它写下“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诗句——行至天涯海角的浪荡决心,会不会就是他们深入血液肌理的浪漫细胞呢。 旅欧大半个月的舟车劳顿后来到罗卡角,如同世间只余下大西洋浪潮和海风的呼啸。它的广袤无垠和苍凉,却宽宏吸纳了旅人身心内外的疲乏和噪音。 原也打算在同一天前去大名鼎鼎的佩纳宫。可惜山上交通不便,景点之间不甚互通,需要回辛特拉火车站换巴士。抵达佩纳公园的时候,已经过了开放时间。偌大的国家自然公园有严格的营业时间,实在不能随意放行。其实导览员好商量,他破例让我们用同一张门票,隔天再来。 然而还是要落寞失望的。天色将暗,大门前停靠大量旅游车,准备载客踏上归途的浩大阵仗。司机Carlos一眼望穿我们的失落和窘迫,说愿意免费载我们回市区,明天请早,还能再去其他景点。 犹豫了一阵,我们还是搭上了他的便车,直接从辛特拉回返里斯本市区。 Carlos大叔的豁达爽快让人逐渐卸下戒心。聊到辛特拉境内城堡林立,他只觉得再大再华美的城堡,远不及自己的家。然后说到语言,便又提起了那个日语的“arigato”源于葡语“obrigado”的传言——两个词汇又都是道谢之意。我感到Carlos对葡语文化的自豪,特别在他开始吐槽英语文法的愚蠢冗杂之后。 而今想来,车子经常出奇地适合成为告解之处。在短暂的路程上,彼此共享一方空间,也许轻松无厘头,甚或推心置腹,里面总有故事的交易。少了直白的四目交投,司机与乘客之间不用那么快见到彼此奇怪的地方,即便牵扯交易,也不需要剑拔弩张。 我们是同路的,不过旅人的目的地,只是司机的下个起点。
3年前
48点阅
会员文
更多里斯本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