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惠珍

小时候香烟品牌中被视为优越品牌的“好彩香烟”(Lucky Strike),白色烟盒中央有一个粗黑边圆圈,里面红底黑字印上“LUCKY STRIKE”字样。那时候流传一首粤语歌谣:“饮嘢饮Kopi,烧烟烧Lucky,睇戏睇Ramlee,睇波睇Ghani…… 在我的童年时代,国内尚未禁止戏院放映香烟广告,耳濡目染下,我对五六十年代各种香烟品牌也像那些“烟铲”一样的熟悉。我觉得海军香烟(Player’s Navy Cut)的烟盒最漂亮,以绳缆组成的圆圈内有个戴着军帽的海军半身像,背景是浅蓝色的海洋。小学二年级时,看到隔壁班同学拿着一个用好些海军烟盒砌成的灯笼,是图工老师教做的手工,心里好生羡慕。俗语说“牛皮灯笼”点极都唔明,这种“纸皮灯笼”也不能点蜡烛来照明,只是“摆靓”罢了! Rough Rider中文叫“打猎烟”,盒上有个戴宽边帽的猎人骑在马上任马奔驰,却把身体转向后面,双手持着长枪向猎物瞄准发射,不知是否“跑马射蚊须”?他这样骑马其实十分危险,只用双脚夹住马身,没有用手握紧马缰,恐怕随时会从马背摔下来,挞生鱼咁挞!乜师父冇教佢点样骑马咩? 有一种“鸭都拉37”(Abdullah37),深绿色的烟盒,一个圆圈着37这个数字。它在戏院的广告片有个摇着摇鼓的女人,用与旋律完全“唔啱音”的粤语大唱广告歌: [vip_content_start] “佢系最好嘅上等烟仔,三十七,三十七,鸭都拉三十七!”如果字花迷想用37这号码来买字花一定气死,因为赌字花只可以买1号至36号这些数字,没有37号让你买!同样以数字为品牌的香烟有淡黄色烟盒的“三个五”,即“555”,字花迷可以买加起来的15号。还有一种Mild Seven,中文叫“柔和七星”,字花可买7号。 那时被视为优越品牌的是“好彩香烟”(Lucky Strike),白色烟盒中央有一个粗黑边圆圈,里面红底黑字印上“LUCKY STRIKE”字样。小时候吉隆坡街头流传着一首唱尽各式最佳享受的粤语歌谣:“饮嘢饮Kopi,烧烟烧Lucky,睇戏睇Ramlee,睇波睇Ghani!”50至60年代,P.Ramlee是最红(没有之一)的马来电影明星,而Abdul Ghani则是我国国家足球队脚法凌厉进球最多的前锋,Lucky烟能与影坛及球坛这两名顶尖“一哥”并列,可见是香烟中的极品了! 老牌子还有手电筒香烟(Torchlight),烟盒上半截是红色的,下半截是一具手电筒放射出的橙黄色光芒。忽然想起一个关于手电筒的笑话:最近我在吉隆坡KLCC第十八届海外华文书市为刚出版的著作《隆情岁月》举行新书分享会时,担任主持人的老友许友彬说,在他小时候,脱衣舞后陈惠珍巡回全马表演惹火艳舞,去到他的家乡亚罗士打,在舞台上跳到最后关头脱个清光时,场内灯光就立刻全部关掉,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麻甩佬观众觉得“到喉唔到肺”,十分吊瘾!第二晚表演时,很多观众都先去商店买备一支强力手电筒才进场,搞到全市的手电筒差点卖到断货。当陈惠珍一脱光,全场灯光又再关闭之际,观众们立刻齐齐开亮手电筒把台上照到大放光明,已经“剥光猪”的陈惠珍顿时无所遁形,俾呢班麻甩佬睇到蚀晒! 手电筒香烟现已停止生产,没想到真正的手电筒竟曾助米都麻甩佬建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奇功!
9月前
出版社总编Roz把书拿来那天,我们聊着聊着,她说40岁以下的人大多都不懂Rose Chan是何许人了。陈惠珍逝于1987年,Roz说如果她活在现代,拥有自己的社媒账号,她肯定是拥有千万追随者的红人,被定位为女性主义者,也许自传电影早就拍了。   月前收到槟城Clarity英文独立出版社发来的新书,是50至70年代名震新马的脱衣舞娘陈惠珍的生平故事《No Bed of Roses-The Rose Chan Story》。辗转十年,这书当年在新加坡出版,回响不小。10年过后,属于陈惠珍完整生平的传记终于在她安眠和视为家的槟城出版,意义上还是特殊的。 快速翻了几页,果然精彩。故事的开始,从作者Cecil Rajendra这位人权律师(陈惠珍指定的传记作者),在陈病逝不久后,她的养子某天突访律师楼,想要从身为法律委托人的Cecil那里取回陈的钱财,一阵喧闹之后,一无所获的养子愤怒离开,随手把律师楼交给他的一堆文件大力抛在附近的垃圾堆…… [nonvip_content_start] 书里夹带着陈的黑白三点式脱衣舞娘表演照片,文中有不少陈惠珍和作者本身及其他身边人的对白,时而粗俗时而真切,书末还有她的多道娘惹菜食谱和法庭提告信,非常接地气。文字在眼前流动的时候,感觉陈惠珍就在面前。 出版社总编Roz把书拿来那天,我们聊着聊着,她说40岁以下的人大多都不懂Rose Chan是何许人了。陈惠珍逝于1987年,Roz说如果她活在现代,拥有自己的社媒账号,她肯定是拥有千万追随者的红人,被定位为女性主义者,也许自传电影早就拍了。 我说,小时候一直在家里的小报读到她的故事,那时还懵懵懂懂的,但内容太出位了,读过却都记得了。在那个民风普遍淳朴的年代,男人女人无不对这野玫瑰的奇情侠义经历感到好奇,都想窥看。 巧的是,有天作者Cecil摸上岛读书店。多年未见,这位说话速度奇快,总爱穿着一身牛仔装的律师,依旧精神奕奕的,拿起这本耗费多年才完成的传记,他说至今还有人问他是否真正接触过陈,这本传记是否真实,他才懒理这些质疑。说起陈的晚年、善于招待朋友和烹饪,多任丈夫婚姻和敢做敢当的一面,语气兴奋。让他高兴的是,网飞Netflix即将开拍陈惠珍的故事,女主角是马来西亚演员呢。 陈惠珍的一生,绽放于璀璨艳丽的舞台,担当了性开放的禁忌,也忍受了无数的感情、钱财和信用的背叛打击,最后走完黯然寂寥的晚年,骨灰摆放在升旗山脚下的妙香林。书中提到,陈一生喜爱玫瑰,以玫瑰为名,生前早有交待死后必须有满满的玫瑰为伴。明年清明,会带一支玫瑰去她灵前献上。 ​
2年前
在广东人的菜单上,食物的命名常见创意。像“发财好市”(发菜蚝豉)、“嘻哈大笑”(干烧大明虾)等。但什么是“大姨妈嫁女”? 本地老派粤菜当中.有一道“大姨妈嫁女”。乍听,以为是什么“巴闭”菜式,不是鲍参翅肚,至少也该大鱼大肉,不然教大姨妈在嫁女儿的大好日子里,面子要摆到哪里去啊? 事实偏偏相反。所谓“大姨妈嫁女”,只不过是简单家常的粉丝虾米煮节瓜罢了,毫无排场,绝无气派。心细者,失望之馀,难免将“大姨妈”特号放大,马上便联想到“大姨妈嚟咗”那回月事上。不想还好,一想连脑筋都得胶住,即便多作怪的人也不会将面前食物给冠上那回事吧! 我们在这里纸上谈吃,说说“大姨妈”的来历无妨。 [nonvip_content_start] 大姨妈是对母亲大姐的称呼,至于为何拿来当作女性月事的代名词呢?以下抄自网上资料,原文洋洋洒洒好几百字,又是古文,又是翻译,弄得好像有根有据的样子,却未曾说明古文的出处。为了节省篇幅,我选了文言版本,行文简单,读懂不难。至于内容是真是假,就留待读者自行分辨,以及专家去进一步考究了。 “汉末,有女名佳,年方二八,自幼父母双亡,承欢姨娘。日久,媒事渐多,女独喜李郎。李生多情,私会家中。几要亲近,忽闻屐声。佳曰:姨妈至。李生藏。甘露后,李生纳媒,佳入李门。洞房之时,李郎宽衣拔蜡,欲行云雨。佳逢月红,羞言,曰:姨妈至。李郎顿悟,停房事。至此,李佳氏月红日,惯曰:姨妈至。” 一番莞尔之后,我们还是将目光锁定在这盘食材单纯,做法简单又经济实惠的“粉丝虾米煮节瓜”上。这曾经是上几代人的家常好菜.相信到了现在已没多少人知道它源自广东的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了,在中国原乡它另有一个名称叫做“阿驼拉缆”呢! 在广东人的菜单食名上,除了强调“完美人生”的寓意先行,像“发财好市”(发菜蚝豉)、“嘻哈大笑”(干烧大明虾)和“横财就手”(发菜南乳猪手)外,许多极具趣味的命名,更反映出市井庶民的草根思想,像似博君一笑,背后却记存了属于那个时代“现时现世”的氛围缩影。 一道“孙悟空乱棍打死猪八戒”(简称“乱棍打死猪八戒”),实则就是豆角炒猪肉,延伸而出的“乱棍打死牛魔王”,当然就是豆角炒牛肉了;这多少可以看出《西游记》在当时共同话题的份量。就像另外一道“凤仪亭诉苦”(简称“仪亭诉苦”),不知情者肯定想得一个头两个大,查实它取自一齣粤剧剧目,演的是《三国演义》里貂蝉一方面在凤仪亭向吕布诉苦,另方面又向董卓倾诉吕布的种种不是,导致两人大打出手的故事;结果落在喜爱粤剧的广东人手中,苦瓜炒猪肉或苦瓜焖鸡,便唤成“凤仪亭诉苦”了。这道流行于上个世纪1930、1940年代的“粤剧菜”,现在还可以在怡保旧街场二奶巷口的黄高记饭店找到呢! 回头来看“阿驼拉缆”,意象就简单多了。阿驼即弯腰驼背之人的俗称,比喻虾米,配上如绳缆般的粉丝,趣味画面一下子便呈现出来,不禁对这充满想像力的命名大声叫好。问题是,为何“阿驼拉缆”在传来马新后,又多了一个“大姨妈嫁女”之称呢? 根据本地知食老前辈的说法,这道“粉丝虾米煮节瓜”,是早年南番顺一带穷人家摆喜宴时才吃得起的菜式,这与我多年前在当地考察的结论一样。或许对早年移民南洋的先辈,这是经历一番苦难及努力摆脱穷困后的蓦然“回首”,即便是最简单最家常的吃食背后,都有着破涕为笑的触动;称之为“大姨妈嫁女”,正是纪念及挥别一个时代的缩影,为何是大姨妈而不是别人呢?或许每次“微笑”过后,才足以突显出苦日子真的过去了!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在茨厂街一带探寻老派粤菜时,曾在苏丹街一巷子口找来一摊由邹姓三兄妹经营的粥饭档,卖的尽是传自他们父母的旧式家常菜。风趣的邹大哥如数家珍的介绍,说到一盘咸蛋蒸肉饼时,却笑眯眯的说:这叫“陈惠珍”! 我问,不是咸蛋蒸肉饼吗?从小家人都是这么叫的。见我疑惑,他才娓娓道出原由,说这菜名是由他父亲年代的一位老顾客取的,由于陈惠珍在当时(1950、1960年代)是红极一时的脱衣舞后,咸蛋蒸肉饼里有肉有蛋,谐音就是“肉弹”啦!说毕,便自己大笑起来。 这时,身后传来一声:闪开!“大姨妈”驾到! 回头却见邹二哥端出一盘热腾腾的“大姨妈嫁女”! 2013年4月18日完稿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