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陳泓宇

(新加坡2日訊)在新加坡發展的大馬藝人陳泓宇,其84歲父親陳廉保上星期五(3月28日)在森美蘭老家遇撞後逃車禍,不幸身亡。遺體已於4月1日火化,肇事者沒現身靈堂道歉。 車禍事發當天,陳泓宇正和親友在泰國度假,他當晚在Instagram上貼出目擊車輛所拍攝到的公路攝像錄影片段,並希望肇事者能出面向父親道歉。 陳爸爸的靈堂設於森美蘭老家,1日早上10時出殯,並於森美蘭仙境山莊火化場火化。骨灰將安置在位於吉隆坡的靈骨塔。 《聯合早報》報道,陳泓宇受訪時透露,爸爸的喪禮已經辦妥:“媽媽行動不便,所以不能送爸爸最後一程。至於肇禍者,據警方透露,對方已經自首,也記錄在案。不過,至今仍不知道對方是誰,對方也沒現身靈堂和爸爸道歉。” 或許因為治喪處較偏遠的關係,陳泓宇表示,沒有藝人前去弔唁。 83歲的陳媽媽袁瓊蘭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以客家話表示,事發當天早上,陳爸爸表示要騎摩托車到新邦買東西,但她嘗試勸阻丈夫不要那麼早出去,待下午才出門,但對方執意出門。 陳泓宇接道:“然後(爸爸)就不小心被車撞到了。” 陳泓宇在訪問中也提到,爸爸被撞後躺在馬路中央半小時後救護車才抵達現場,人送到醫院需要一個多小時,錯過黃金救援時機。為此,他希望鄉下醫療設施方面可以加強。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6月前
(新加坡4日訊)大馬籍新加坡藝人陳泓宇8月已舉家搬回馬來西亞新山定居,雖然演藝事業會馬新兩地跑,但未來會集中火力拼電影事業。 陳泓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透露,他與太太Celine及兩名女兒陳歆蒽(9歲)和陳歆霓(7歲)一家四口,8月1日開始定居新山的Eco Botanic區。一家人目前租屋住,但正在物色適合的房子,準備購買心水屋。 為何突然有搬到新山定居的念頭?陳泓宇說:“最主要是考慮到年齡,我也老大不小,而且最終退休時也會回到大馬的,所以趁現在女兒還小,為她們報讀新山的國際學校。其實從新加坡大士第二通道去我新山的家,駕車大概半小時左右,很方便。搬到那裡,生活費各方面也省了大概30%。” 陳泓宇是馬來西亞森美蘭人,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兩名女兒是馬來西亞公民,並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 後悔賣掉新山房子 陳泓宇一家居住的Eco Botanic區是目前火紅的住宅區,具備各種生活設施及吃喝玩樂的據點,很受大馬人和新加坡人歡迎,一棟簡單排屋售價從百萬令吉起跳。 陳泓宇透露,他其實早於多年前在該地區買過一所房子,後來碰上疫情,房子“卡”在那邊沒有入住,就把它賣了,結果現在得物色新的房子。他在獅城也曾買房,目前已賣掉。 他說:“未來演藝工作改變不大,有戲我就會過去(新加坡)拍,馬新兩邊跑。其實新傳媒目前在栽培新人,我們這些演員機會自然也變少了。我們自己當過新人,也明白也知道,所以還是要為自己的將來更加努力。這段時期是過渡期,還是期待新傳媒那邊會有更多更好的角色。” 他現在是開車往返馬新,他說除了假期阻塞情況較嚴重,平時都還好,通關無阻。 學校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談到孩子的上學情況,陳泓宇說:“她們(兩名女兒)在國際學校上課不到一個月,很開心,環境很好,課業壓力不大,還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在國際學校的好處是,除了功課不會太沉重,也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這些小朋友,六七歲就很敢於表達看法,也很有主見。” 兩名寶貝女兒都念國際學校,每月的學費會不會很驚人?陳泓宇說:“其實費用差不了太多。新加坡永久居民在新加坡唸書的學費也不便宜,還要加校後的安親班(指學生託管中心),加起來其實和這裡的國際學校學費差不多。” 投資大馬賀歲片《半斤百兩》 陳泓宇不久前成立電影公司Filmforce Studio追逐電影夢,公司與古天樂的天下一電影合作拍攝了首部馬港合作的懸疑動作片《鎖戰》。 陳泓宇透露,Filmforce Studio近日也投資了曾志偉、歐陽震華、蘇志威和林德榮等合拍的大馬賀歲片《半斤百兩》。 他說:“現在公司手上兩部電影在籌備中,資金差不多解決了60%,相信年底有機會開拍。我全家搬來新山也只是換個居住環境,希望能更輕鬆自在一點,事業方面改變不大,我依舊會戲劇和電影雙線發展,也期待大馬電影這一塊可以起飛。”
8月前
(新加坡3日訊)獅城藝人黃嫊方、陳泓宇身體力行,響應紅十字會和衛生科學局號召捐血。 黃嫊方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坦言,因為電臺討論到獅城O型血庫存量告急,呼籲符合資格者捐血,她覺得本身也該“身體力行”做好榜樣。 “我也是O型血,不可能一直叫別人捐,我卻不捐,你激勵他人做時,也必須參與其中,我只是擔心含鐵量不合格,因為要先測試,達到一個標準數值才能捐血。”    去年生日願望 因生病無法完成 黃嫊方透露,她去年已打算捐血,這也是她去年的生日願望,但剛好遇到生病,最終無法完成。 “這次談到這個課題,我覺得身體狀況不錯,星期一做完節目,星期二打電話去預約,星期三我就去捐血了。” 黃嫊方直言,想到就要馬上做,不然等下又有狀況發生做不到,她也有問朋友要不要一起去捐血,因為她擔心會暈,但找不到人,只好獨自前去。 “我沒有暈,只是手臂在之後比較痠痛。工作人員都很專業,讓我捐完血,在旁邊休息、補水,恰巧前幾天運動,我有一直在喝等滲(isotonic)飲料,也算是補水了,醫生也提醒,捐血後除了要補水還要補鐵,尤其是女性。” 黃嫊方分享,她大約中午12時到,1時許就完成捐血。 “我想捐血是因兒子也有捐血,我覺得他好棒,會去做這些事,我想要鼓勵兒子,和他一起去,所以去年才許下生日願望,最後去不成就忘了。” 黃嫊方直言,她第一次捐血是1997年,第二次是2000年,因為年輕時一直都很瘦小,體重都在50公斤以下,那兩次是達標了才能捐。 “之後生完孩子,一直忙著家庭,生活又累。我今年50歲了,無意間看到這課題就去捐了,畢竟到60歲就不能捐了。我的血是O型血,很好用!” 陳泓宇每3個月都捐血 陳泓宇則是每3個月都會捐血,目前也還是保持這個規律,每次都會到新加坡中央醫院捐血。“我至今應該是第17或第18次捐血了,只有一次因為含鐵量太低,打破了我3個月捐一次的規律。” 陳泓宇分享,捐血前都要測試含鐵量是否達標,如果數值太低或本身太勞累,不符合捐血標準,就會被拒絕,而標準值是在13以上,若當天是12.9,也不能捐血。 “我有試過兩次不能,就要等過了兩週或一個月後,才回來再捐過,主要是因為喝了比較多的咖啡,或運動完後去捐,含鐵量就會比較低,因此,會鼓勵要捐血者,在捐血當天完全休息,咖啡也暫時不要喝,等捐血完畢才喝,勞累度也會影響數值。” 陳泓宇表示,他已經習慣捐血,此前在馬來西亞也常去捐血,來到新加坡後也自動維持這個規律,“捐血給人家是好事,畢竟一包血就可以幫助3個人。
1年前
(新加坡14日訊)新加坡阿姐鄭惠玉在劇集《黑天使》唸對白惹議,因此在新劇《只此一家》努力改善,獲監製讚賞。 《新明日報》報導,鄭惠玉在配合《只》劇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她在新劇有很多對白,而她在《黑天使》唸對白時引起觀眾負評,因此這次有特別注意。 她說:“監製一開始也有跟我說要稍加註意,我也不斷努力加強、改善。我很開心是監製跟我說‘不錯不錯,有改善’”。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同劇演員還有鄭惠玉、黃炯耀、陳泓宇、黃俊雄、雅慧、姚彣隆等。《只》劇以房地產市場為主軸,勢不兩立的房屋經紀鄭惠玉和陳泓宇在職場上較勁。 鄭惠玉表示,由於飾演房屋經紀,因此需要了解很多關於房屋方面的知識。 她說:“這也是我在學習的一個新東西,因為我要懂得如何賣房子,對白也有很多房地產的專有名詞,所以我們在開拍前有去上課,挺有趣的。” “我在劇中會掌摑陳泓宇和‘兒子’程家頡,因此開拍前有問他(程家頡)要真打還是假打,不過在和導演討論後決定真打,那樣畫面看起來會比較真實。” “我沒有打很大力,因為已經知道要如何控制力度,所以看上去是打很大力,但到點時我有收力。我真打了程家頡兩次就過關了。” 鄭惠玉也稱讚程家頡學東西很快,首次跟他對稿時,他說他第一次參與8頻道的劇,華語也不是很好。 她說:“我當時有一點擔心,但合作後,我覺得在他這個年齡層中,他是比較冷靜穩重的小男孩,合作得很好。” 紐約上課後首部作品 黃俊雄“放開”去演 1年沒有出現在熒幕上的黃俊雄終於回來了,這也是他到紐約電影學院上了演技課後的第一部作品。 他說:“在紐約的體驗很不一樣,可能以前在開拍前準備得太足,功課做得太多、想太多,因而把自己侷限在一個框框裡,而我在紐約上課時所得到的體驗就是不要顧慮太多,當下覺得該怎麼演就怎麼演,隨性一點。” 他在劇中飾演為人隨性,不按牌理出牌,行為有些古怪的室內設計師,於是他就運用了自己所學到的放開手去“玩”。 “沒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黃炯耀長壽劇首當男一 長壽劇首次擔任男一,黃炯耀真的感激監製和公司給自己機會當男一。 他說:“其實無論大小角色,我都會努力演到最好,因為‘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我在劇中飾演不專業的脫口秀演員,表演時要故意講錯,表現得很緊張,同時講的時候要有點搞笑,但又不能太搞笑,這樣才能符合劇情的需要。” 2人首合作 陳泓宇劇裡“對付阿姐” 陳泓宇的戲份集中在後半部,是一個反派角色。 他說:“我就是來對付阿姐,把她弄得狗血淋頭,這樣整部戲才會有更多的看頭。這次我也有要求要演一個壞到底的角色。” 首次和鄭惠玉合作,他表示入行這麼久了,一直都希望能跟她合作,而且希望可以跟她演姐弟戀,感覺會很不錯。
2年前
(新加坡27日訊)香港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被指歧視乘客不會說英語的風波持續延燒,獅城一些藝人也忍不住分享過往不愉快的搭乘飛機經驗。 對於航空服務,藝人又有哪些不愉快或溫馨的經歷? 林茜茜表示在飛機上遇過讓她尷尬的事,“那時我比較年輕,沒有像現在這樣自信心爆棚,所以只要是關於自己的身材或是面對別人的眼光時,我都想要做到最低調,希望大家看不見我。” 那次她在機上小聲地向空姐拿安全帶加長器(seatbelt extension),“沒想到那位空姐轉過身很大聲地跟站在後面的同事說‘這邊有位小姐需要安全帶加長器’,結果每一個人都轉過來看我。” 林茜茜表示當時的她尷尬無比,心想“你怎麼這麼白目,我已經儘量保持低調,你卻那麼高調。但其實她也沒有錯,只是我會覺得‘為什麼不能有點同理心’。” 她也分享另一次溫馨的經歷,“當時我是從日本飛回新加坡,可能因水土不服,身體有點不舒服,什麼餐點都不想吃。一位空姐注意到了,會三不五時地走過來關心我,在得知我喉嚨不舒服後,特地為我準備了冰淇淋,讓我覺得很溫馨。” 遲5分鐘登機 陳泓宇:重買4張機票 陳泓宇曾因為遲了5分鐘,工作人員不讓他一家四口辦理登機手續,得重買機票。 “當時在過年期間,機票也比較貴。我們遲到了約5分鐘去辦登機,結果工作人員就不讓我們登機,無論怎麼溝通,他依然拒絕,結果我得重新買4張機票。” “當時我好聲好氣跟他說‘現在過年過節,我還帶著孩子,如果不能登機我得重新買機票,再等多幾個小時,希望你可以幫幫我’,但他就是堅持。” 陳泓宇表示當下很生氣,但也只能忍下著那口氣,“我覺得其實可以通融,讓我們趕快登機然後上飛機。” 宗子傑一舉動 收到溫馨小紙條 宗子傑表示遇過非常溫馨的空服人員,“記得當時坐在我前排的是一對父子和一位安娣,父子倆身形比較大,一個坐靠窗、另一個坐靠走廊的位子,安娣則坐在中間,可能因為這樣,安娣起飛之前就不斷要求空服人員幫她換位子,也表現出有點不開心,但空服員無法滿足她的要求,而顯得困擾。” 見狀,坐在靠走廊位子的子傑就主動提出跟安娣換位,解決了空服員的困擾。對他而言這只是舉手之勞,但他能感覺到空服員非常感謝自己的幫助,“他會較頻繁地過來問我需要什麼幫助,之後我去洗手間回來還發現在我的椅子後方貼了一張紙條,寫著希望所有空服員能多照顧我。這讓我感覺很溫馨。”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新加坡29日訊)新傳媒視帝陳漢偉在全新長壽劇《醫生不是神》中,飾演門診中心主任兼兒童科醫生馬建興。 他在接受《新明日報》採訪時坦言,面對“嬰兒病患”真的很挑戰,讓視帝也束手無策。 陳漢瑋面有難色地說:“有些嬰兒會不停地哭,哭到沒辦法拍,所以必須要想辦法弄到他睡著了才拍,但一把他們放下來的時候,他們又哭了,所以有時會用假嬰兒代替。” 陳漢瑋更直言:“我們演員最怕跟兩種生物對戲,一個是嬰兒;一個是動物!因為他們沒有辦法瞭解我們需要什麼。” 《醫》劇昨天舉辦新聞發佈會,預告片中可以看到這部劇無論是場景,手術特效畫面都做得十分專業。值得一提的是,戲中“溫盛東私人醫院(WSTH)”並不是一所真正在運營的醫院,而是劇組租借場地後佈置的一所醫院,醫用設備和器材確實很齊全,一點都不馬虎! 另外,陳漢瑋也大讚年輕一代的藝人很機靈! “現代年輕人都不一樣了,社交媒體的發達,讓他們看過的世面比我們還要多,所以導演說的要求,他們一點就通!”他也稱讚哲通的演技比以前自然多了。 陳泓宇難忘左膝蓋動手術 陳泓宇劇中飾演醫院總監朱佳才醫生,他受訪時分享了劇中親身操刀動手術的經驗。 “那個手術滿複雜,很多技術和真的醫生在場來看我們動手術,也有很多細節,如何打針,把(眼睛)前面的膜撕掉,再抽白內障出來的過程。我覺得是滿過癮的!” 問他有沒有難忘的醫療經驗,他說:“我動過左膝蓋的手術,因為中間的軟骨裂了,當時留院只有三四天,但手術後的康復期間比較辛苦。我休息了一年才能打羽毛球,當時很辛苦也很無助,走路都需要依靠柺杖!” 對此,陳泓宇感慨“人真的不能生病!” 郭舒賢:演單親媽有挑戰 對於郭舒賢而言,劇裡角色的感情戲讓她感覺挑戰。她表示:“我本身是單身,而洪淑芬 (門診中心護士長Sister Ang)這個角色,是一名離婚婦女,帶著一個小孩,還跟家婆一起住;同時還要再一次去接受新的感情。在拿捏情緒方面,有一定的難度。” 如何拿捏情緒呢?她表示:“我就努力把自己放進角色裡面,換位思考。”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