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青少年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请读者会员谨慎阅读,以下内容包含自杀主题。*** 这让我细思极恐,因为这是一个强烈的自杀丛集现象(Suicide Clusters),里面有了空间和时间两种丛集,特别是在第一宗坤成女生的案例发生之后。 「有效能的人际关系是解决自杀课题的关键。」 ~ 涂尔干 我自己在青少年时期,也曾有过企图自杀的念头,那时并不是我真的想自杀,只是当一个人找不到求助资源时,内心浮现的解决方法之一。我用企图自杀来说明自己当时的念头是因为我真的有尝试过,然而企图自杀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完成自杀,各位读者也没有机会读到这篇文章了。 由于无法取得一个明确的数据,探悉一个人一辈子会有多少次的自杀念头,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大约9 %的人口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自杀念头。然而,大部分有自杀念头的人都不会付诸行动,所以,人有企图自杀的念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从企图自杀到完成自杀,其中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空间。 这让我进一步思索,我曾研究过著名的心理文化学者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自杀论》,他否定了将自杀归咎于非社会因素的观点,而是认为自杀跟社会因素有关,即自杀与精神异常和人类学的种族特性、遗传,及其气候、气温等,也和模仿的行为有关。从他对自杀现象的研究成果揭露,自杀念头是无法长期酝酿,但自杀与社会环境有关。所以我们能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 涂尔干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社会结构下的自杀率更高,因此列举出四类社会整合与规范的自杀类型,分别是: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脱序型自杀以及宿命型自杀。其中,利己型和宿命型引起我对近期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关注: 利己型自杀的核心在于社会性情感联系的缺乏,当个体感到孤立、疏离,或缺乏与社会的情感联系时,更容易走向自杀。青少年阶段更是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他们自我认同和社会情感建立联系的关键,因此孤立感和疏离感特别容易出现。 宿命型自杀是指个体感到生活过于受控、没有选择或希望,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情况。青少年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家庭及社会条件下,也可能出现这类自杀倾向。 近期马来西亚华文学校接连发生青少年自杀事件,短短一个半月,发生了三起同质性非常高的自杀案例: 日期 地点 对象 形式 压力源 10月1日 吉隆坡坤成中学 14岁女生 八楼坠下 生活压力 11月7日 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 16岁男生 四楼坠下 生活压力 11月17日 槟城恒毅中学 14岁女生 八楼坠下 学业压力 同质因极高,指的是 社群(中学学校)、地区(城市)及短期内(一个半月)。 这让我细思极恐,因为这是一个强烈的自杀丛集现象(Suicide Clusters) ,里面有了空间和时间两种丛集,特别是在第一宗坤成女生的案例发生之后。 三起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发生无不让人感到心酸,这间中最让我纠心的是首起自杀案例,其曝光率是其他两起案例的数倍之量。 我提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特别是青少年自杀事件发生后,高度曝光率会带给其他青少年(特别是自杀风险高群体)什么样的信息? 首先是遗书的曝光。在遗书中表达自己很爱父母,但不确定父母爱不爱她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表达愧意。这封遗书所曝光的信息,其背后(恰好满足自杀风险高群体的心理)正是在传递——原来自杀是可以让父母反省及感到后悔的。自杀风险高群体不只获得了一个允准,并且这个允准还能满足让父母反躬自省的条件,这也正是他们最渴望而不可得的结果。 这正是引发自杀现象的社会情境,社媒的高曝光率极有可能引发模仿自杀效应(Copycat Suicide),也就是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这一概念来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主人公的自杀行为引发了一波模仿的现象。这表明,自杀行为在某些情境下可能通过媒体或社交圈的影响被模仿,并可能触发”认同“或模仿的心理。 第二,生活在过于压迫性的社会或体制中,或过度约束或压制的家庭,导致生活失去自由、选择和希望的情况下,对照顾者(父母、师长)而言,这些可是“都是为了孩子好而做的决定”,但对被照顾者(孩子、学生)而言,这些叫做“控制”,而且是不可抗拒的控制,谁要是真的反抗,常常就被冠上“不孝”、 “忤逆”的道德勒索了。 第三,社会化情感联系过于薄弱,个体感受孤立无助,在心灵上无法就近获得扶持,反而是更多的排斥、羞辱、误判等。青少年在心智发展上,无法和成年人在经历上累积的心智程度匹比,家庭生活里若缺乏归属感,在学校缺乏社会支持,生活圈和朋友圈呈现过度的个人主义和低社会整合度,发生自杀的机率自然就更高。 35年前我还是一个曾经有自杀念头的青少年,那也是因为自己当时无法接受家里发生巨变而心理产生的想法。 当然处在那个年代,媒体还是以一般传统纸媒为主,互联网还没有发展起来,也没有人手一机的现象,我能接收到自杀的信息的机会自然就很少,也没让我看到可以通过死来让父母反思自己行为的新闻。 当年发生家变后,我身边出现很多关心我的人,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心理与生理上的扶持及照顾,这大概也是我没有从企图自杀到完成自杀的关键了吧! 星洲关心你:轻生事件频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4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台湾、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已经证明,全面禁止电子烟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卫生部无法全面禁止的依据又是什么? 18日,彭亨苏丹阿都拉呼吁政府全面禁止电子烟的使用,此呼吁虽迟但到,十分必要。 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自身就是一名使用过传统香烟与电子烟的吸烟者。吸食电子烟后出现的部分身体状况,让我对其成分与安全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 本人从大学期间开始接触传统香烟。出社会后,由于在冷气房工作,身上的烟味在密闭空间下会加剧,自知为同事带来困扰,加上一直有戒烟的念头,于是便转而尝试电子烟,因为总听说这东西能帮助戒烟。殊不知,这个决定却让自己陷入另一个成瘾陷阱。 由于传统香烟味道极重,欲抽烟必须动身到室外,因此,即便烟瘾来袭,偶尔还会因麻烦作罢。换成电子烟后,其便利性让我完全失去了约束,无论办公室、汽车还是房间,只要无聊都可以随手来个几口,结果不仅未能戒烟,反而让烟瘾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使用电子烟一段时间后,我出现了牙龈无故出血的症状。到牙医诊所检查,医生也并未发现严重问题,我因此怀疑这与电子烟有关。为了验证,我立即停止使用电子烟,并重新吸回传统香烟。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没有完全戒烟,牙龈流血的症状却正在逐渐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朋友和同事中也有人使用电子烟,但他们并未遇到类似症状。这让我想到,如同并非所有吸烟者都会罹患肺癌,或许只是几率问题,我亦无法证明电子烟是导致牙龈出血的罪魁祸首,但我认为其风险依旧不可忽视。 如我曾采访的医生所言,传统香烟存在的时间很长,其危害已被广泛研究,相关医学证据相当丰富。电子烟作为存在历史较短的新兴产品,其长期影响尚缺乏足够数据支持。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电子烟的生产过程可能 缺乏严格监管,其内容物成分也可能比传统香烟复杂,我们无法确定,长时间使用电子烟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健康后果。 试问,正在使用电子烟的你,是否愿意成为未来医学研究中的“样本数据”? 更令人忧虑的是,部分不法分子竟还将毒品混入电子烟售卖。与此同时,电子烟也被发现流入校园,成为青少年接触尼古丁的新途径。 酷炫的包装设计、不易被父母发现的气味,加上吞云吐雾时那大量浓厚的气态化合物。我也曾走过青春期,自然了解那玩意对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具有多大的吸引力。正因如此,才很危险。 搞笑的是,即便电子烟已逐渐渗透校园,并且其存在未知的危害,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却在彭亨苏丹发言后的隔天表示,联邦政府无法全面禁止电子烟销售,认为监管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台湾、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已经证明,全面禁止电子烟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卫生部无法全面禁止的依据又是什么? 政府是否每次都要等到出现更糟糕的结果后才来亡羊补牢? 前卫生部长凯里曾在2022年提出的“禁烟世代”政策,终生禁止2007年后的出生者购买烟草及电子烟。若政策得以落实,数十年后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全球少数“无烟国家”之一。令人不解的是,这项保护未来几代人的政策,却仍在国会内遭遇批评和阻力。 “禁烟世代”即不会影响现有烟民,还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健康的环境。我不明白,除了被动到蛋糕的烟草商和相关产业链,还有谁会反对?政客究竟为何反弹? 从传统香烟到电子烟,无论如何包装,其本质都未改变。前者早年找医生背书,利用电影画面将吸烟营造成健康、帅气的印象与形象;后者则将自己包装成戒烟所需的替代品,烟草及电子烟商家为销售产品无所不用其极。可怕的是,起初两三支的尝试,未来不止二三十年都将受其控制,这也正是他们的目的。 一旦接触,终生客户。若不想毁掉更多青少年,全面禁止电子烟的政策必须马上安排上路。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