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麵粉

2月前
2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我對甜椰絲內餡的食物,心底就有股莫名的抗拒。尤其是甜到深處自然齁的膩感,使我瞬間即關上想品嚐的大門。 “安迪做的包子真的很好吃,吃了一個還想吃第二個第三個。”孃家的女傭在我們抵達家門不久,就拿著一個包往嘴裡送。 那一臉的滿足,笑得見牙不見眼的樣子,我懂。我也最愛母親做的傳統糕點。尤其麵粉混合酵母而散發的麥香味,隨著咀嚼充盈在口腔的每個旮旯時,想起肚子便先咕嚕咕嚕叫了。 可是,當母親說是椰絲包時,所有往上湧的口水又吞了下去,滅了熊熊的口腹之慾。 母親說,自2019年與我一起做幾籠包子給表妹們後,就沒再做過。這次重回戰場,沒想到做得又軟又好吃。聽她和女傭左右夾攻猛誇,想起自己也實在太久沒品嚐過母親做的包,試一下無妨。掀開鍋蓋一看,獨剩蒸篦片與我相對望。好吧,吃與不吃的糾結和負疚感,隨之消失。 只不過,母親那被挑起的興致,卻有了燎原的苗頭。看到一堆擱置在四方籃的香蕉葉,心知她陸續還有搞作了。果不其然,她說還想做椰絲包,反正所有的材料都俱全了。 第二天,忙完家務,即看到女傭拿著菜刀大力劈椰子。三下五除二,即把堅硬的椰子劈開,倒出椰水、刮出椰肉、再將它們泡成絲。看著椰肉在刨絲器下化成雪花落在鋼盆堆成小山,我竟有種在看刨冰沙的錯覺。 “好卡在有伊到三剛,那無我即A郎是做未來。”是啊,總算是請到一個能真正幫到她的助手,減輕她的負擔。 炒椰絲的工作則由母親包攬。椰絲加入薑片、班蘭汁、椰糖和砂糖去炒,班蘭葉的香味飄過長長後面廳,誘得在前廳的兩個瓜都忍不住跑來廚房裡瞧。 “阿嬤是煮哈米?按呢香的?”在雙溪大年,椰絲、班蘭和香蕉葉是神仙組合的娘惹糕點林林總總,奈何治癒不了中馬查某囡仔的味蕾。大概,是那股令我心生恐懼的甜。 母親不懂我內心的糾結,卻見她的手在鏟和炒鍋之間來回翻炒。陽光下的側臉,是一貫的認真。炒好班蘭椰絲,輪到做包步驟。我在一旁剪著圓形香蕉葉,邊看著她如何製作。 “媽,賣尬燒水,發籽會緊發,等下包無水。” “沒啦,我頂道做過,沒代志,麻是發水水。” 對於自己在行的事情,看著母親胡來的做法,我難免想多叨唸幾句。後來的後來,卻止住了。重要嗎?步驟不一樣,做法不同,難道不可以嗎?重點是母親樂在其中,她隨意就好。何必事事都得循規蹈矩,將美好的感覺,消弭在意見不合中呢? 育兒的過程,我也愛如此。總要她們跟著我說的做,最後落得不歡而散的結果。半途插手,敗壞了多少當事人的初心與享受? 拋開內心“非如此不可”的執念,就好好陪著她一起做椰絲包吧!我學不會怎樣把一片圓形的麵糰,弄成一個凹洞。每每內餡落在那中心點,內心開始緊張,加速包紮的過程,擔心它們滑落。汁沾到皮的邊緣,會難以粘合。往往是這階段做不好,內餡外漏,越包越毀不成形。 好在椰絲內餡無油也幹,尚可勉強完全裹住。在搓成圓形時,我又回到那個手忙腳亂的階段。習慣在板上搓,整個握在手的感覺太不安全。 揉碎了過去對甜椰絲的偏見 “日A手愛弓起來,五隻手仔慢慢修起來,安尼款卡圓。”但是,我笨拙得搓了約10個,都沒能練好。 午後的木屋灶腳,即使通風,依然是熱得快融化掉。我們卻在如雨的汗水裡,跟發酵冒泡的麵糰鬥快。圓滾滾的椰絲包,一個個羅列在竹簍時,看著就特別歡喜。 “這道正好有二姐回來跟您逗陣做。”3個女兒中,獨愛吃的我,遺傳了母親愛搞東搞西的個性,即便是弄得滿身油光,都想把古早味延續下去。 “烏A發了,卡緊要放進去炊了。”包子在熱能的助力下,很快就發得表面光滑,甚至有些還起了小泡。 “卡等A無知有水無?我頂道做卡真水。”母親放進去後,嘴上的叨唸亦沒停止過。她總想能複製前幾天的完美椰絲包。 高高的鍋蓋掀開時,白煙嫋嫋,熱氣燻人,母親的臉卻在看見白煙下滑溜溜的椰絲包,笑開了花。 “哇,媽,真A好吃。皮軟椰絲香,甜也咁咁好,夠有姜A香味。”連我那不吃椰絲的小女兒,也一口氣吃了3個。首簍的11個椰絲包,速清。 母親的椰絲包,揉碎了過去我對甜椰絲的偏見。總要試了才能知道適不適合自己。別讓過去的陰影,繼續籠罩在未來的體驗。那麼,曙光也無處可進,不是嗎?每次的體驗,細細去品味,就會察覺,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 年少時,鑽進一個牛角尖裡,就不肯去嘗試其他的可能。人在中年,反而卻是允許生命中還有更多美好的體驗會接踵而來。也許,這就是中年送來的禮物。當中,亦是真正體會到父母那番源源不絕的愛,一直都在滋養我的生命。 有母親在,永遠沒有捱餓的機會,這是做兒女的幸福。我還在擁有著,夫復何求?
10月前
11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道北24日訊)一名男子企圖以轎車走私總共1020公斤,每包1公斤的政府津貼食油到泰國的非法行動,及時被吉蘭丹貿消局偵破,男子棄車逃走。 丹州貿消局局長阿茲曼通過文告指出,當局是收到線報後,於昨午5時尾隨一輛形跡可疑的轎車,從巴西北根(Pasir Pekan)一路跟隨至烏魯華卡峇魯車站路(Jalan Hulu Stesen Wakaf Bharu) 。 “該輛轎車的司機發現我們的執法人員後,立即加速駛往烏魯華卡峇魯車站路。 他說,當局在道北警區巡邏組警員協助下,成功在一條小路上攔截該輛車,司機見狀立即棄車逃到附近的樹林。 “經檢查發現,車上載有1020公斤的食油,預計市值2550令吉,我們有理由相信,嫌犯企圖將這批油走私到泰國。” 他補充,當局在2周前對該輛轎車展開暗中調查,並懷疑不法份子利用轎車來運送由其他縣屬蒐羅而得的津貼食油。 他說,相關走私活動是以群體形式,由數輛交通工具分批行動,並且還僱線眼負責觀察執法單位的一舉一動。 “這些走私食油將被帶往彭加蘭古堡(Pengkalan Kubor) 的非法碼頭,再經由哥樂河帶入泰國。” 他指出,該批贓物連同轎車將全數被充公,同時,貿消部將援引1961年供應管制法令第21項條文,即無官方文件非法攜帶/擁有統制品罪名展開調查。 此外,貿消局連同警察普通行動部隊第7旅部隊, 昨天在丹州武吉布雅移民、關稅及檢疫站(ICQS)扣查一對涉嫌走私津貼麵粉和食油的泰國藉夫婦。 阿茲曼披露,該對中年夫婦年齡介於34和35歲,他們因為攜帶530公斤,市值1272令吉的麵粉,以及102公斤,市值255令吉的包裝食油而被扣。 他說,除了該對夫婦,他們所使用的四輪驅動車也一起被扣查。 “在打擊濫用統制補貼商品的動行下,執法單位在昨天早上8時至傍晚6時展開車輛檢查,該輛擁外國註冊號碼的四驅車是當中形跡可疑的車輛。” 他說,相關車輛後車廂裝滿了受政府管制統制品,包括麵粉和食油,連同車子在內全部估計市值8萬1527令吉。 他也說,兩名嫌犯是在1961年供應管制法令第21項條文下被扣,並與1974年供應管制條例第3(1)條例下同讀。 “2人將被扣查4天。” 一經被控及定罪,個人可被罰款最高1百萬令吉,團體罰款2百萬令吉或3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