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马劳

3月前
马新两国比邻而居,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紧密的经贸双边关系。新柔长堤启用100年,见证了两国百年的爱恨情仇。百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马国天然资源丰富,而新国几乎什么都没有。我们究竟输在哪里…… 新纪元日语班除了在校生,也开放给社会人士。那天某带职学生告诉我,他接到来自狮子国的offer,薪水是现在的3.5倍,立马答应走马上任。以后平日的课只能缺席,但每个星期五下班后会搭夜班巴士赶回来,出席星期六的课。因他的新婚妻子也一起学日语,他要“陪太座读书”。 另有好友的孩子今年小学毕业,月前报考新加坡的亚细安奖学金,通过了,全家为她高兴。她被分发到南洋女中,开开心心地准备11月报到,展开全新的学习旅程。 这个刚庆祝建国59年的蕞尔小国不仅创下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经济奇迹,也在教育方面有拔群的表现。为东盟国家特设的亚细安奖学金更是大马学子求学的敲门砖,除了学费全免,还提供生活津贴,条件十分丰厚。比如打造了庞大的水王国,拥有“水皇后”美称的女富豪林爱莲(前Hyflux集团总裁),霹雳州金宝出身,她就是亚细安奖学金的受惠者。 亚细安奖学金的招生对象包括中小学毕业生,合格者可前往狮子国就读中一、中三或A水平大学预备班。听闻有些独立中学启用新加坡课纲,以让学生更容易适应新加坡课程。 位于国境之南的柔佛新山,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及“马劳”乘搭专线巴士或摩托,越过长堤往返新加坡。他们宁可舟车劳顿而不住狮子国,主要是新山的物价和租金相对的低很多。根据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2023年亚太住宅指数》报告,新加坡房租已跃升亚洲第一贵,通膨率飙升、外国移民增加、房屋销售放缓等都是原因。 [nonvip_content_start] 日前马国人力资源部长西华古玛在访谈中说,全国约有200万公民在海外工作,其中超过100万在新加坡,包含大量的顶尖高技能专才。他的话透露出大马人才外流现象之严重。如何留住人才,应当采取何种激励政策,让一些“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大马公民回归,乃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马人对狮子国有又爱又恨的矛盾情结,甚至引发社交媒体关于“新加坡让我又爱又恨”的热议。环顾四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友在邻国工作,大家的共识是“赚新币,在马买房!” 喜欢狮子国的客观因素包括犯罪率低、政府的执法措施严格、生活环境安全稳定、到处都有CCTV、公共治安良好。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马国每10名大学毕业生就有2名选择出国工作,首选是新加坡。 马新两国比邻而居,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紧密的经贸双边关系。新柔长堤启用100年,见证了两国百年的爱恨情仇。百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马国天然资源丰富,而新国几乎什么都没有。你说,我们究竟输在哪里?
3月前
同住在26哩,我至今还记不住从我家到H家的路。 认识H,是在懵懂的中学时期。26哩的格局像一盘大象棋,横躺在中间的一号公路是楚河汉界,一边是新村加拉巴沙威,另一边是花园区新沙威。我的家就在花园区马来中学旁边,路口一拐弯就到,我上学的路线无非就是那短短不到200米的距离,无论怎么绕,都绕不去楚河汉界另一边的新村。H的家在比新村更里面的霸王村,从街上去要经过“臭港”,过了“臭港”到了梳子般的分叉路要选右边一条路穿进去,每每到了这梳子般的分叉路,我无论如何按照记忆或依凭直觉都无法正确选择通往他家的道路,更别说走进那如老树盘根般错综复杂的小路。 二十几年朋友,这实在是对不起他,但也实在不能怪我。我从来不需要去记得往他家或任何新村朋友家的路线,放学后只要我有机会与朋友们进行学校活动或学习,有摩托的朋友必定仗义载我一程,一起到乐意招待我们的朋友家,度过愉快的课后时间。家里从不让我学骑摩托或脚车,到新村去都是靠朋友接送,我也一直依赖着大家慢慢长大。村子很大,够我们玩一整个童年,村子很小,打个电话周围的朋友随传随到。到H的家,我只需跨上摩托后座,双手往后抓紧安全杆,闭上眼感受风从鼻尖、脸颊划过耳畔,带着发尾在空中像水一样流动,偶尔摩托行进的动线改变,我猜是到了哪一段路,拐了几个弯,缓缓张开眼睛就到他家。 26哩本来就没有路,新村和霸王村如老树盘根的分叉小径都是前人用脚走出来的路,很多柏油路和沟渠都是房子建好以后才建设的,既毫无规律,也毫无规划。H家门前的路非常窄小,开路时本来就只打算让摩托行走,两排面对面的住宅都已经建好,再怎么扩建也只能让一辆车通过,开车进来后往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倒头出去。我不记得他家附近有小河,但每逢雨季他家门前都会淹水,雨后整条路像只泥鳅趴在烂泥中,摩托要闪过坑洞,弹下弹下摇摇晃晃前进。 长大后大家都到外地发展,H大学毕业后也奔赴新加坡,逢年过节大家才如鲑鱼洄游般回到26哩,约上几个朋友在马来档吃个早餐团圆饭。像当年一样,一个电话,向母亲喊一声,套个拖鞋跨上摩托各自出发。见面时我看着依然孩子气的彼此,经常错觉大家不过是下课后回家洗了个澡又出来玩,时间没有过得那么远。我们每年总得到H家打麻将、放天灯、放烟火、吃他母亲煮的擂茶,那条路补了那么多年依旧坑坑洼洼,汽车进去也是弹下弹下摇摇晃晃,还得艰难地掉头。 我们偶尔不在26哩见面,有时在靠近第二通道的K家中小酌,H的鼻炎愈发严重,几句话时间把鼻子都搓肿了,边吸鼻子边聊天,边打喷嚏边喝酒。我们给他传授对付鼻炎的方式,不外乎用药和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他直直摇头,直接挑明了病因。 “不回马来西亚就没事,一回马来西亚就打喷嚏。” 他本来就比较少回马来西亚,至少也不是每周都回家。他认定是家中的床褥不干净,奈何他母亲无论怎么打扫,清洗又日晒床褥,他还是觉得浑身难受,随时被自己的鼻涕溺死。但他母亲却说家中所有人睡过那张床都没事,仿佛床褥中的尘螨只攻击他。 我想我或许能够理解他的难受,我也是在某一个晚上突然无法忍受蚊子的嗡嗡声就彻底离开了家,无论外公傍晚时就替我在房里喷了多少蚊油,嗡嗡声还是不绝于耳。我惊异察觉到蚊子仿佛化身为老家的守护神,将已成年的我视为入侵者,坚决将我驱逐出这个家门。 当时,我知道H已经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了。但我一直没有正面问他,这种事其实不问也大概猜得到原因吧,为了更好的发展、习惯了新加坡的生活,毕竟他在新加坡工作已经十几年了。谈笑之间,他们捧着酒杯的样子越来越远,我往后靠在沙发上晲视,距离拉远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远。他要是回来新山,或许也根本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小庙供不起大佛,认清了这样的现实,也不用妄想能够回来了。或许说,这是到新加坡工作后必经的道路,也是最好的结果。 某个农历新年的深夜,我躲在被窝里听着响雷暴雨狂风呼啸,在大自然的催眠曲中沉沉睡去。翌日醒来,才看见H在群聊里发了一个几十秒影片,昏黄的路灯下他笑着撑着一把伞在水中追回被大水冲走的垃圾桶,追回后他母亲让他站在路中央拍照留念,可见水深及膝。影片中尽是他和母亲的朗朗笑声,在夜雨泛滥的街道上,伴着轻得几乎透明的雨声,和泛着泥泞味的流水声。我有些不可置信,我知道他家门前经常淹水,但从没想过竟是如此严重。后来聊起,H扯着嗓门绘声绘色跟我说,他家还没装修以前,淹水时粪便会从马桶中喷涌出来,就像《寄生上游》的地下室淹水的情节一样,马桶中的粪便像喷泉一样喷出来。 “你知道吗?真的是喷出来的!” 他挥舞双手比划喷射的程度,有些无奈,说完又觉得十分滑稽地笑了出来,我随之也陷入一阵荒谬且不可抑制的笑声中,笑得前仰后翻,直至有些虚脱无力地把脸埋进掌心,埋掉已经笑不出声的笑脸。 我发简讯问H申请新加坡公民的进展,当然他的公民身分不会影响我们相处的方式,也不会影响我仍然记不住那条通往他家的路口。我或许只是希望在他成为新加坡人的那一刻,确定一件事,确定曾在这片土地一起长大的我们终究将在不同国土上衰老死去。他夸海口说日后当了新加坡总统,马上就安排我过去,给我安排最好的工作。我不置可否,毕竟在这片土地上不可能(tak mustahil)发生的事,在对岸有无限实现的可能。 几个月后,H在群聊里发了一张照片,他家门外一片大水。这次是白天,可以清楚看见对面印度人的房屋浸泡在黄泥水中,一辆黑色的国产英雄在水中露出两盏车头灯,像是怔怔寻找前方已经被大水淹没而消失的路。照片中一片静谧祥和,或许所有的仓皇失措和无可奈何都已被大水重重压进了混浊厚重的黄泥中。大水淹了几十年,有能力的人早早离开,剩下的人也只能默默与大水一同埋进黄泥中,找不到离开的路。或许等到突然再也无法忍受的那一天,黄泥中的人也会爬起来循着前人用脚走出来的小路,彻底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园。 尔后久久,我还是会想起浸泡在水中的国产英雄,那双泡在黄泥水中怔怔望着前方寻找已经消失的路的车头灯。 相关文章: 黄荟如/过敏 黄荟如/流沙静逝 黄荟如/老妖
8月前
10月前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不断思索工作上繁琐的事务而辗转难眠;越想入眠时脑袋反而愈见清醒,由于无法入睡而频频查看智能手表,在漆黑的卧室内,长夜仿佛永无尽头,表上的显示屏慢慢迈向一点、一点三刻、两点;知道今夜与美梦无缘后,瞬间想起刚购买的白先勇著作《纽约客》。 原本只打算随意翻阅书籍以打发漫漫长夜,但一翻开扉页,就被书里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谪仙记〉深深吸引。小说描绘明眸善睐,倔强高傲的女子李彤的传奇人生,李彤出生名门望族,但少年时,双亲不幸在战争中罹难让李彤的人生产生了巨变。随后在纽约谋生,光鲜亮丽的社交圈子无法填补她内心的孤独,最终选择在欧洲旅游时跳海自尽,结束自己那短暂但璀璨的一生。 呼吁亲朋戚友踊跃投票 《纽约客》里的短篇小说叙述中国人因为战争及政治内耗而流离海外、在纽约拼搏的故事,小说里的角色皆散发出异乡客在美国奋力向上,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景。主人公的遭遇让我联想起数十万来自全马各州属,越堤来到新加坡谋生的马来西亚人。不知从何开始,到新加坡求职的大马人就被新国媒体简称为“马劳”,这个称号混杂了些许外来者的意味,像似以往我们看待印尼外劳的眼光。 外来者英文称为“Outsider”,有种侵犯主权的含义。我曾经在工作岗位上因为“马劳”的身分而受到歧视,第一天上班就隐约察觉到同事相对不友善的态度及尖酸的措辞,随后与同事共事时更受到对方的冷言讥讽,但为了确保能与同事维持良好关系,以妥善完成上司托付的任务,我把无休止的嘲讽当作耳边风。 虽然已在新加坡生活长达10年,却仍然关注马来西亚的时事动态,今年3月份举行的柔佛州选举,经过喜来登政变,数个国会议员跳槽致使希盟垮台后,身边许多朋友皆已对政治冷感而放弃投票,但我仍然热衷于呼吁亲朋戚友踊跃投票,偶尔还会为自己的傻劲感到费解而莞尔一笑。 新币节节攀升的兑换率使得越堤族的人数逐年增长,根据2020年的统计报告,每天有将近30万的马来西亚公民长途跋涉,从新山越过长堤来到邻国新加坡谋生,当中包含每天骑摩托车往返新柔长堤的大马人。今年4月1日新柔关卡恢复通行时,一群准备返回家乡的摩托骑士在即将抵达马来西亚领土时停下摩托,向记者的摄影镜头举起双手,欢呼呐喊;这是冠病肆虐以来,人们受困于国外两年后终于再次踏入国土的欢呼声,与亲人相聚的喜悦及对家乡的思念在那一瞬间得到了解放。 身处异乡,愈加思念小镇的纯朴与母亲烹饪的菜肴,周末返回家乡时,坐在餐桌旁与双亲闲聊生活琐事,是游子与亲人难能可贵的相聚时光。 读罢〈谪仙记〉,我的思维从李彤骤逝后,陷入悲哀空洞的氛围中返回现实;而我,今晚得继续在异乡逐梦。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越堤族拿取3倍薪资如何规划收入?赚新币就是如鱼得水吗? 新币兑马币的汇率节节高升,导致大马人涌到新加坡工作,因为同样性的一份工作,在新加坡拿的薪水可能和大马差别不大,但是从新币兑换成马币,却等于乘3.22,等于薪水多了三倍,打一份工有新币2000元的薪水就等于6440令吉,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然而,越堤族拿取3倍薪资如何规划收入?赚新币就是如鱼得水吗? 个案1 姓名:彭志雄年龄:38岁职业:工程师 每日越堤领“高薪”打两份工 工程师也要省省用 工程师彭志雄在狮城工作已有14年。作为一名颇为资深的工程师,他的收入应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尤其是兑换成马币后更是本地上班族向往的“高薪”。尽管如此,他过得相当节俭,周休时打另一份工作,以便减轻缴付房租的压力。 彭志雄每天清早4时50分搭乘弟弟的摩托车到新山中央车站(JB Sentral),乘火车或公巴进入兀兰,再乘坐公司提供的交通工具抵达公司。 下班时,他需要转乘两趟公巴,到住家附近下站后步行回家,一般在晚上8时左右才结束一天行程。 搭公交上班较省钱 他说,搭公交比较省钱,尤其是火车,不必担心上班会迟到,公巴则有时间可以补眠、休息。 “只是火车票有时比较难买,特别是星期一的热门时间, 不容易抢到票。” 他说,共乘车比较舒适,可是一天车资介于12至17新元(约38至54令吉),一个月下来就要830至1200令吉左右,比每个月约500令吉的交通费预算多出不少。 天天在公司食堂用餐 彭志雄在膳食上比较节约,每天在公司食堂用餐,几乎餐餐都是2菜1肉、只需3新元(约9令吉60仙)的经济饭菜。 [vip_content_start] “周末没有上班的日子,才会和太太在新山一带的餐馆吃好一点的。” 彭志雄说,以他目前的薪资要应付生活开销是足够的,不过,相比其他人薪资并不算高,加上太太在本地工作,有必要好好规划。 将马币新元花费分开记录 彭志雄2019年结婚后才开始过着往返马新的生活,不过仅半年就踫上冠病疫情,在边境封锁期间,他有一段时间寄宿在新加坡亲戚的家,星期六和星期天做兼职。 他说,结婚前花了一笔钱装修房子,那时才意识到必须好好规划生活开销,婚后每个月会将特定开销记录在案。 每个月的薪水先扣除固定开销,包括教会的十一奉献、房贷、母亲的家用、水电费和交通费等,然后做出一份开销清单。 较特别的是,他将马币和新元的花费分开来,以掌握开销流向,确保扣除生活开支后还有储蓄的余款。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日常开销栏目已固定“支出”1000令吉,作为孩子未来开销的储备金。 个案2 姓名:陈荣达年龄:32岁职业:餐饮公司采购部主管 采购主管:狮城生活节奏快 工资3倍 压力速度也相等 “在新加坡工作有三倍的工资,但也有三倍的压力,而且必须达到三倍的速度!” 在新加坡担任餐饮公司采购部主管的陈荣达有感新加坡生活节奏快,压力又大,工作是为了生活,但不可能做一辈子,必须为未来作好规划。 储蓄50%收入 盼回乡创业 他每月会将50%的收入储蓄起来,希望日后回到柔佛州峇株巴辖的家乡创业。 陈荣达表示,他有2个银行户头,每月将一半薪金存入储蓄的户口,另50%薪金用来缴交房贷及应付生活开销。 他在新加坡租了一间中房,月租为900新元(逾2800令吉),上班乘搭电召车,平日不敢随意花费,有时亲自下厨解决三餐。 改从事采购 开阔眼界 陈荣达中五毕业后,曾在峇株巴辖从事制作建筑模型的工作,直到6年前才到新加坡闯荡,先后在钟表店、咖啡豆及餐饮公司任职,负责采购工作。 他说,以前制作建筑模型时,必须长时间在一个地点工作,后来从事采购工作,可以到处走动或出国公干,与供应商洽谈,眼界更加开阔。 公司福利好“多劳多得” 他目前任职的餐饮公司福利良好,薪资也比其他同业更高,而且公司奉行“多劳多得”的制度,所以员工都会全力以赴。 “如果一些公司只肯给市场最低的薪资,员工连吃饭都有问题,谁还肯为公司付出?” 其公司每月都会为员工提供奖励,而且没有上限,只要有业绩表现,就能获得更多奖励。 一度回乡找工 薪资3千工作都找不着 陈荣达常常会想念家,每星期休假就回到峇株巴辖。他2年半前一度回乡找工,但连一份3000令吉的工作都找不着,只好回到新加坡打拼。 “许多越堤族刚到新加坡时,因为口袋没钱,一年半载都不太敢出门消费,只能吃经济面或2新元(约6令吉40仙)的鸡饭。” 后来收入增加后,他每月都约朋友一起出外喝茶几次,但平时只会跑步等不花钱的活动,也不敢随意花费。 “我很幸运遇到两任屋主都很照顾我,前屋主是一对老夫妻,会帮我收拾房间还请我一起用餐,我跟同事也相处融洽。” 能力最重要 非学历 陈荣达虽然只有中五学历,但凭着努力和表现晋身中阶主管,因此他希望学历不高者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敢闯就有出路。 “我加入这家餐饮公司后,发现最重要的是能力而非学历,就算你没有学历也不应该认输,而是要加倍努力去改变生活。” 个案三 姓名:蓝先生年龄:43岁职业:工程管理人员 蓝先生:骑摩托往返两地20年 “薪水扣除开销 所剩无几” 蓝先生是一名在新加坡上班的工程管理人员,已婚育有2名女儿,每天骑着摩托车往返新加坡的公司与新山的住家。 他无法在马来西亚找工作,因为本地的薪水无法应付一家人的开支;他也无法居住在新加坡,因为房租和生活水平高到无力承担,所以他在新加坡打拼20年来,一直都是每日往返两地,除了冠病疫情行管令期间,由公司安排他住在新加坡。 虽然新加坡的薪金较高,但是规划很重要。他每个月的收入划分为房贷、车贷、孩子开销、家庭开销、保险、个人开销和其他的开支,可能只有数百令吉的余款,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存款。 “我没办法很精准地计算每月的开支,但基本开支并不会改变,每个月也是在各种开销之间互相调整,拉长补短。所以,目前很难在开支方面做出新的规划。” 额外收入不多 尽管偶尔会有超时工作,但额外收入并不多。 他指出,孩子、家庭开销和一家人的保险3项开支的数额,各占总开销近20%,两个女儿放学后会到托儿所,另外要上各种才艺班,所需缴付的学费不少。 他说,房子和汽车贷款比上述3项较低一些,各占十多巴仙,个人开支也差不多一样。 “我个人的开销主要是在新加坡的午餐,最近购买一辆新加坡车牌的摩托车,每个月开支大约为300新元(约965令吉)。在大马每个月也要花大约500令吉,所以个人开支是1500令吉。” 指狮城消费涨幅较小 由于公司承担电话费和停车费,他在新加坡的开销除了午餐以外,甚少有其他消费。 他的工作需到不同的工地监督进展,一般上都是在熟食中心解决午餐。 各国皆面对通膨压力,蓝先生表示,不管是新加坡或马来西亚都感受到这股压力,但新加坡的涨幅相对较小。 “我在新加坡的午餐以经济饭菜为主,过去一般餐费为3.50新元(约11令吉),现在要4.50新元(约14令吉50仙)了。不过,一般上5新元(约16令吉)就可解决一顿。” 只能调整饮食费 他说马来西亚许多物品都喊涨,而且涨幅不小。由于各项开支无法减免,唯一能调整的就是用餐费用了。 “行管令之前,我们一家人平均每周出外用餐两三次,孩子们多数选择到咖啡厅用餐。不过,现在减少到一个月外出用餐两三次。” 个案4 姓名:赵歆妮年龄:32岁职业:保险从业员 赵歆妮:孩子留家乡逼不得已 狮城高昂屋租 让人却步 像许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夫妇一样,赵歆妮与从事物流行业的丈夫,在新加坡租了一间房,年仅1岁半的儿子留在柔佛州居銮县拉央拉央的家乡,由父母照顾。 他们认为新加坡机会更多、消费更低,立定在新加坡发展,赵歆妮也准备为自己和孩子申请新加坡公民的身分,让孩子在新加坡接受教育和长大。 赵歆妮指出,目前将孩子留在家乡是不得已和暂时性的安排,因为若要将孩子带在身边,最好租下整个组屋单位,但高昂的租金让她却步。 整间单位租金需3千新元 她说,整间组屋单位的租金可能要到3000新元(逾9600令吉),加上孩子的保姆费等,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要过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能没有余款蓄储,对于家庭和孩子的未来不是一件好事。 “我的一些朋友租下整个组屋单位,但影响了他们日后自购组屋的规划,因为开销实在很大。” 赵歆妮原本从事酒店服务业,薪金属于中等偏低,在疫情期间决定要辞职转行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孩子的未来,她还是果敢转行。 期待赶在孩子3岁前购组屋 她一边孕育新生命,一边投入新的工作,期待赶在孩子3岁以前,在新加坡购买组屋,一家团聚。 新加坡永久居民购买组屋需要缴付25%的首期,若是新加坡公民,首期可以减少到10%。 她指新加坡的物价相比马来西亚没这么高,在新加坡3至4新元(约9令吉60仙至12令吉80仙)就可以在小贩中心吃到一餐,在餐厅吃饭也不会太贵。他们的收入扣除开销后,还有余额存起来。 保险业弹性时间可兼顾家庭 赵歆妮从酒店业转行到保险界,也是为了日后将孩子接到新加坡后,灵活的工作模式可以照顾孩子,工作与家庭并重。 在新加坡,赵歆妮没有婆家或娘家可以随时伸出援手,孩子一旦生病不能送到托儿所或学校时,如何安顿孩子成了职场父母最大的难题,需要随时能够请假。 赵歆妮是在2021年3月间回到马来西亚生下儿子,孩子满月后随即与丈夫回到新加坡继续工作,结果碰上疫情和锁国,她和孩子一别就是8个月,一直到马新开通“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VTL),她才和儿子团聚。 虽然她说得云淡风轻,但对一名首次当母亲的女性而言,其中的煎熬并非笔墨可以形容。 如今马新两地开放后,赵歆妮每个月回乡一两次,和孩子见见面。也因为职业的弹性工作时间,若孩子生病或出现其他状况,她可以马上回家照顾,不必再两地牵肠挂肚。 相关文章:新币好赚?(上) | 天天越堤奔波 耗时间损健康 狮城赚“辛”币新币好赚?(下) | 招聘广告比疫前多 狮城越堤“找”蓝领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