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鲶鱼

1星期前
2月前
3月前
1年前
Mohinga其实是缅甸鱼汤米线,也是缅甸人的国民小吃,在当地随处可见,可以当三餐吃,办红白事时也吃。随着越来越多缅甸移工在吉隆坡落地生根,mohinga也慢慢普遍起来,不用太刻意,自然而然就认识了也吃到了…… 第一次看到东海岸叻参(laksam)时,差点脱口喊了出来:“真的有像躺在泥泞里的猪肠粉!”──“猪肠粉躺在泥泞里”,这是知食份子林金城在文章里描述叻参的一句话,因为太生动了,所以一直记到今天。 这“泥泞”是椰浆鱼汤,甘榜鱼煮熟去骨拆肉,加椰浆,以黑胡椒、葫芦巴籽、姜等调味,看起来灰沉沉的,好像一点都不好吃的样子,但入口鲜香甘美,不比其他叻沙汤逊色! 同样的汤头,配上长得像猪肠粉的laksam粉时名字叫做“laksam”,配濑粉时就叫“吉兰丹/登嘉楼叻沙(laksa Kelantan/Terengganu)”。 不管叫作laksa、laksam、laksan还是laksha,在梵文里都是同一个字,意思是千千万万。叻沙有千万种样子,单是在马来西亚,几乎每个州都有不同做法、个性也完全不一样的叻沙。 用鲶鱼熬煮的缅甸国民小吃 吃过laksam后再吃缅甸叻沙mohinga,就不会大惊小怪了──如果说laksam是躺在泥泞里的猪肠粉,那mohinga就是躺在泥泞里的米线;同样是泥泞,laksam的泥泞灰沉沉,mohinga的泥泞则是土黄色的,乍看像泥巴,比laksam更难挑动食欲,但只要够幸运吃到好吃的,就会从此陷入美味泥沼里无法自拔! [vip_content_start] Mohinga其实是缅甸鱼汤米线,也是缅甸人的国民小吃,在当地随处可见,可以当三餐吃,办红白事时也吃。随着越来越多缅甸移工在吉隆坡落地生根,mohinga也慢慢普遍起来,不用太刻意,自然而然就认识了也吃到了。 Mohinga的鱼汤以鲶鱼熬煮,不加虾米,也不加虾膏,就只用鲶鱼。鲶鱼有很重的土味,缅甸人的做法是用新鲜黄姜、草果、香茅、葱蒜等压制土味,熬出鲜美鱼汤。鱼汤熬好后,加入炒过的鹰嘴豆粉,煮成浓汤,吃之前挤入青柠汁,令汤头更醒胃。 这锅浓汤的做法不是勾芡,勾芡是黏稠又滑顺的,汤面光亮,它比较像炒面糊手法,所以它的稠,是粉感很重的那种稠,汤面暗哑,喝起来很有饱足感。这与众不同的汤头,在缅甸叻沙跟本土叻沙之间挖下一道鸿沟,让我印象深刻。 这碗缅甸叻沙里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那就是香蕉茎。 没错,不是香蕉花,是香蕉茎,香蕉茎不只是家畜的饲料,也可以入菜,如果能带着尊重去烹煮,香蕉茎也可以是美味佳肴。 香蕉茎是缅甸人的乡愁,在吉隆坡缅甸街的缅甸小店里,可以看到一截截的香蕉茎和蔬菜水果一起卖。没有香蕉茎就不能煮mohinga,浮在浓稠鱼汤里一撮撮黄色、会牵丝的纤维,吃起来脆脆的,就是香蕉茎了! 香蕉茎本身应该没有味道,据说还带点苦涩,但它的中空网格状纤维会吸汁,吸饱鲜美鱼汤后,变成缅甸叻沙里最鲜的食材。 香蕉茎虽然卑微,但要入馔的话,却是一种需要特别呵护的高敏感食材。它跟香蕉花一样很容易氧化变黑,切片后必须立刻浸泡黄姜水,避免氧化兼除涩,同时也可以染上漂亮的金黄色。 缅甸叻沙的另一个特色配菜是炸豆饼(pe kyaw),用黄扁豆和占米粉制成,加上江鱼仔和花生,咸香酥脆。吃的时候,把它捏碎泡汤,吸附鱼汤后味道更丰富。 跟新加坡人吃加东叻沙一样,缅甸人吃mohinga不用叉也不用筷子,一根汤匙就够了。我试了,米线有点长,吃起来不太容易,但汤头很稠,不会到处飞溅,所以还是可以慢慢吃。 叻沙有千万种样子,不是每一碗叻沙都像我熟悉的叻沙,记住这点,就能继续探索叻沙的大千世界了。
1年前
(新加坡19日讯)水獭清晨溜进洋房大开杀戒,鱼池里的8尾锦鲤和鲶鱼一夜间死光,现场还留下4尾“断头鱼身”,饲主心痛难当。 痛失整池鱼的屋主周先生(72岁,退休)联系《新明日报》,称他和家人住在加东士温纳路(Swanage Road)一带超过16年,从未发生过这样事,如今担心水獭大军将继续入侵加东一带私宅。 他透露,前天(3月17日)清晨6时许被女佣叫醒,下楼查看后,发现“案发现场”惨不忍睹,鱼池里的鱼被水獭咬到穿肠肚烂,传出阵阵鱼腥味。 “开始时我听不懂女佣说什么,她很紧张说’ikan ikan’,我下楼后看到鱼池里都是鱼鳞和鱼鳍,以及鱼的残骸,心都碎了。” 他指所饲养的6条鲤鱼和2条鲶鱼,全部惨遭毒手,其中4尾“尸骨无存”,另4尾也只剩下残骸。 他提供的照片显示,水獭啃食后留下的鲤鱼死状恐怖,有的被啃掉鱼头,有的则被吃到只剩鱼尾。 他绘述,妻子事后回想起当天凌晨1时许,她在睡梦中依稀听到水池传来水花溅起的声音,相信水獭就是在那时候行凶。 “但她以为是过滤系统发出的声音,不以为意,车子的行车记录器也没拍到水獭入侵的过程。” 他相信水獭是从铁闸的缝隙钻进来。经历此事后,他称打算用铁网围起大门的缝隙,但又担心水獭还是可能攀上铁网或翻墙而入,所以暂时不添购新鱼。 “很难防止它们再来,我也不想在鱼池顶部放铁网,暂时几个月不会再养,不想再看到心爱的鱼被杀害。” 鲤鱼是儿所赠   鲶鱼养逾20年 周先生说,他所饲养的鲤鱼虽不是名贵锦鲤,但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儿子在六七年前送他的生日礼物。 “我从它们只有六七公分长,养到现在每一尾都超过30公分,我的鲶鱼也养了20几年。” 他也说:“我每天早上喂鱼时看到它们心情就很愉悦,这次的损失,远远超过金钱所能衡量的。” 饲主:盼当局关注水獭问题 周太太透露,近来发现有水獭家族入侵加东一带,她在住家附近散步时,曾经两次遇到水獭一家大小出没觅食,相信这些水獭可能沿着河道、水道“搬家”。 周先生则指出,同样的事故频频发生,希望当局关注并解决水獭问题,必要时应把它们迁回大自然,阻止它们重返住宅区。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