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貿易戰 迫使企業考慮囤貨
|
日經:TikTok Shop未來幾個月進軍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萬修復 LSHSM:誓打造地標性建築!
|
美中持續過招 中5大皇牌抗衡關稅戰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特朗普貿易戰 迫使企業考慮囤貨
|
日經:TikTok Shop未來幾個月進軍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萬修復 LSHSM:誓打造地標性建築!
|
美中持續過招 中5大皇牌抗衡關稅戰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贸易战 迫使企业考虑囤货
|
日经:TikTok Shop未来几个月进军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万修复 LSHSM:誓打造地标性建筑!
|
美中持续过招 中5大皇牌抗衡关税战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贸易战 迫使企业考虑囤货
|
日经:TikTok Shop未来几个月进军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万修复 LSHSM:誓打造地标性建筑!
|
美中持续过招 中5大皇牌抗衡关税战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贸易战 迫使企业考虑囤货
|
日经:TikTok Shop未来几个月进军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万修复 LSHSM:誓打造地标性建筑!
|
美中持续过招 中5大皇牌抗衡关税战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特朗普贸易战 迫使企业考虑囤货
|
日经:TikTok Shop未来几个月进军日本
|
接管吉隆坡塔7天投入2000万修复 LSHSM:誓打造地标性建筑!
|
美中持续过招 中5大皇牌抗衡关税战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麻將
東西
大馬版麻將Myjong Mahjong/麻將那麼好玩,為什麼只有華人在玩?
90後設計師黃凱毅,在疫情期間迷上麻將遊戲。如此趣味的桌上游戲,他為此深深著迷。於是,他將麻將圖案更改成更符合馬來西亞的樣子,希望我國各大族群,都能體驗打麻將的樂趣……
4月前
東西
動力青年
【動力青年/《學海》少年/有話說】減少虛擬接觸 回歸實體桌遊
桌遊是什麼?狹義上,“桌上游戲”最初指通過物件或指示物在特定的圖板或盤面上放置、移除或者移動的遊戲。廣義而言,桌上游戲可泛指一切桌面上的遊戲(英文有Tabletop Game之說)。在日漸虛擬的現代社會,桌遊是一種需要面對面互動的實體遊戲。 作為一名桌遊愛好者,李梓維的正職似乎和桌遊並沒有太大關聯。他是科技公司市場部營銷經理。但他和桌遊之間的羈絆從中學就已經開始延續至今,且日漸狂熱。 李梓維深愛桌遊,但也瞭解這是屬於比較小眾的愛好,也很少會特地找人結伴玩桌遊。他笑言:“幾乎只有和身邊的一些朋友有玩桌遊。我想培養更多人玩,日後更容易找到桌遊kaki。”。雖然桌遊並非他的職業,但他熱愛桌遊,也欣賞別人喜歡桌遊。 桌遊初體驗與文化傳承 李梓維的桌遊之旅始於中學時代。當時,《三國殺》這款遊戲風靡一時,李梓維也購買了一副。當時,版權意識尚不普及,賣家與買家對此並不十分在意。他花了20令吉在書店買了一副翻版桌遊,便與朋友們一起體驗。漸漸地,他發現桌遊的獨特魅力。這款起源於《Bang!》的遊戲,因一位中國玩家的創新,改編成了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三國殺》。 有人說桌遊是文化的載體,從《Bang!》到《三國殺》,其背後蘊含著文化輸出與接納改良的過程。 大多數人或許曾玩過《UNO》或《Monopoly》(大富翁),這些經典的桌遊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再往前追溯,象棋與麻將等古老的桌遊同樣深深植根於人們的文化與社交活動中。事實上,在這些著名桌遊問世之前,桌遊世界裡已有無數種形式的遊戲。李梓維提到,現代桌遊的種類繁多,全球已記錄超過8萬種桌遊,每年新增的桌遊數量達到2000至3000款。桌遊不僅是一個娛樂活動,更是一個龐大的產業,涉及設計師、製造商、發行商等。 桌遊還衍生出了專屬的配件,如骰塔、卡套等。當桌遊這一活動發展到極致時,它周圍的產業鏈也應運而生。桌遊店和桌遊咖啡館(Board Game Cafe)便是這種趨勢的產物。一些店員甚至會親自引導他們玩,哪怕是新手也能迅速上手。 桌遊中的人際交往 通過桌遊,李梓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研究桌遊策略、分析桌遊趨勢、探索新型桌遊,並定期舉辦聚會,大家會選擇一個民宿,聚集三四天互相交流。 李梓維提及,桌遊種類繁多,除了靜態,也有動態的桌遊。有的桌遊考驗戰術策略、手部使用技巧、運氣,可謂五花八門。桌遊的難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短則5分鐘可完成,長則可能需要6至7小時。由此可見,當桌遊進入精緻階段時,它絕非普通的消遣遊戲。 桌遊限定人數嗎?實際上,也有一人桌遊。而在桌遊圈內,4是幸運號碼。例如,像麻將這樣的經典遊戲,4人的組合常常是最理想的。一些桌遊可以自己加入新規則,如《村》可以加入村規。作為一名資深玩家,李梓維尤其注重桌遊的玩法、主題及其所傳遞的深層次信息。例如《Watergate》基於真實事件改編,他因為這款桌遊才瞭解水門事件。桌遊可以承載的已經不只是遊戲,更是歷史命題。一些桌遊如《The Mind》(心靈同步),甚至會讓你感覺和其他玩家心靈相通。 德國以教育理念著名,李梓維提及,德國的學校鼓勵玩桌遊,他以此得到靈感。他曾為公司設計團建活動,因為加入桌遊,讓他看到同事的另一面。有人透過桌遊展示的另一面特質,如好勝、主導性、細膩等特點,他也發現團建新的可能性。他認為團建並不侷限於公司,甚至教會、社區等團體也可以通過桌游來增強團員間的凝聚力。這種從遊戲中流露出來的“本性”,會增進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感情。不同人數、年齡段和背景的團體,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桌遊進行互動。 對他而言,玩桌遊這回事,一直以來很吸引他的元素,就是以上這些特質。有些人玩桌遊玩得很認真,自己全力以赴,會對別人玩爽的態度而感到不滿。有些人做一個決定需要很久時間,可以看出他是著重細節的人。小孩也會在很多桌遊裡展現合作性質,一旦一個小孩搞砸了,全部小孩會選擇去責怪。這是一種體驗和教育機會。 李梓維認為,桌遊結束後,總有一些令人回味的瞬間,可能是某個玩家做出了一些荒誕的舉動,也可能是有人在關鍵時刻救了自己一命。不論是《三國殺》還是《狼人殺》,每一款爆款桌遊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與深刻的文化價值。 虛擬時代需要實體玩意 李梓維指出:“桌遊的可貴之處,是在這個虛擬時代,讓我們仍然可以接觸實體的東西,可以透過實體帶出形而上的概念,如命運、力量、壽命,這些有深度的桌遊更讓我欣賞。有些桌遊藝術價值也很高,而且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就像象棋,在巴剎、文具店、雜貨店也可以輕易買到,桌遊看起來不大,但在我們身邊已經很久,人類文明經歷過很多衝擊,桌遊始終還在。” 或許,如他所言,人跟人面對面的交流,原本就是很基本且重要的需求,也就因為可提供這樣面對面深度交流的管道,所以桌遊不會過時。 然而大眾對桌遊的理解依然是不足的。桌遊界有個權威的資料網站 BoardGameGeek(BGG),原本在馬來西亞輕易得以瀏覽。有天玩家忽然發現它無法被訪問,後來發現是警界以居家公開賭博法令(Akta Rumah Judi Terbuka 1953)禁止國人訪問網站。李梓維說道,臺灣或德國等歐洲國家擁有關於桌遊的展覽,本地網絡管制卻對桌遊卻步。這反映出群眾對桌遊的不瞭解。 也許,未來會有更多人加入李梓維,未來的國人也會對桌遊有更多的理解。
4月前
動力青年
國際拼盤
中國海底撈新花招! 等位太無聊? 可打麻將
海底撈一直以來以親民、貼心的服務聞名,為了讓客人能在等候位子時消磨時間,過去也不斷推出各種設施和活動,近日有中國西安的網民爆料,當地一家海底撈提供“打麻將”服務,讓顧客能在候位時“摸兩圈”,消息一出引起熱議。
10月前
國際拼盤
好料推薦
【有故事的人】陳亞福 古城僅有老師傅 堅守手雕 修復麻將
雕刻和修復麻將可說是一門罕見的手藝,在馬六甲,陳亞福應該是僅有的老師傅了。
11月前
好料推薦
VIP文
李系德 | 停電夜 傳“聖火”照明打麻雀
有次和《通報》一群同事去雲頂Awana度假,晚上打麻雀時竟然停電,漆黑一片,我們只好出動手電筒,上家手持電筒照明把牌打出後,便把電筒傳給下家照亮,如此一個傳一個繼續雀戰。這就像奧運選手傳遞“聖火”…… 麻將是一種奧妙無窮的玩意,曾有人將它形容為:包羅高深巧妙之技術,深蘊生克盛衰之哲理,還有以數目字組成的麻雀詩一首:“八仙過海一般高,四喜臨門雙龍抱;十三麼九五門齊,七對湊來六連炮。” 我以前曾經胡謅,說孟浩然那首五言絕句唐詩〈春曉〉其實是一首暗喻打麻雀的詩歌,開頭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是指涼爽的春天正好睡覺,一睡睡到破曉天亮了也不察覺,直至聽聞鄰家處處都有人劈哩啪啦的打麻雀才被吵醒。所謂“啼鳥”,正是比喻麻雀的聲音。“夜來風雨聲”的“風”,是指4名牌友輪流做莊後轉風,從東風轉到南風,再轉到西風北風,打了一整夜沒完沒了。“花落知多少”的“花”,自然是指麻雀中的花牌,包括“貓捉老鼠,雞啄百足”,還有“春夏秋冬”和“梅蘭菊竹”。牌友一摸到花就打開來,也不知有多少隻“花”放落枱面。 眾多打麻雀歌曲中,我最喜愛許冠傑依佳視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主題曲旋律改寫的粵語諧曲〈打雀英雄傳〉,背景音樂極有武俠劇氣勢,一開始唱的:“六嬸、三太公,大眾開枱啦面似蓮蓉。又放工,打餐懵,圍埋砌幾圈論呀論英雄……”恍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齊聚華山論劍的壯觀場面! [vip_content_start] 歌詞中把4名“雀友”打牌時種種趣怪神情舉止刻畫入微,如:“上下家,博曬懵,依牙松槓斬眉斬眼打籠通。系咁松,正衰公,難為氹仔要浸呀浸蛟龍……”還有執位轉風再戰時,望求轉運的諸多迷信小動作:“移燈換櫈洗手食煙趟櫃桶”。至於阻撓對手食糊的嚴密把關手法,竟將關羽把守華容道不讓曹操過關的典故也搬出來:“亂咁質,真勢兇,學到足關帝坐鎮華容……”可謂精妙借喻! 最好笑的是哀嘆打牌失手“衰咗”的窘境:“大相公,小相公,遇老千啲章法亂曬大龍。食詐糊,包出銃,氹氹轉好似大呀大灰熊……”不論大小相公或是食詐糊,都會輸到甩褲。此曲可謂諧趣鬼馬,極之過癮! 70年代甄珍秦祥林主演之瓊瑤電影《一簾幽夢》裡,蕭孋珠唱的同名主題曲歌詞優美:“我有一簾幽夢,不知與誰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訴無人能懂……”我那時卻存心攞景,把它改寫為華語麻雀歌:“我有一對六筒,不知幾時能碰。多少希望在其中,欲碰無人放鬆。對家打出西風,上家卻打紅中,摸來摸去俱無蹤,徒留一對六筒。誰能解我情衷?誰將好牌奉送?打的全是南北東,要來有個屁用?!補花竟擺烏龍,數目似乎不同,一算才知小相公,驚破吃牌美夢!” 有次和《通報》一群同事去雲頂Awana度假,晚上打麻雀時竟然停電,漆黑一片,我們只好出動手電筒,上家手持電筒照明把牌打出後,便把電筒傳給下家照亮,如此一個傳一個繼續雀戰。這就像奧運選手傳遞“聖火”,有部粵語武俠片叫《武林聖火令》,我們這場卻可稱“雀林聖火令”了!
12月前
VIP文
VIP文
李系德 | 雞乸鳳打麻雀 發夢碰紅中
不同的麻雀牌各有好笑的別名,一筒叫“大餅”、二筒叫“眼鏡”、八筒叫“棺材”、九筒叫“豆皮佬”、二索叫“雙節棍”、八索叫“孟加里床”。四萬牌上的“四”字,像張開笑口露出牙齒,所以有句話叫“笑到四萬咁嘅口”…… 麻將牌可說是中國人最“偉大”的發明,其吸引力之大,可使人一坐下開枱,就如“磨爛席”般再也不願起身,打到廢寢忘餐,六親不認,唔知老豆姓乜! 麻將又稱“麻雀”,可能因為那張“一索”牌的圖案正是一隻麻雀。我年輕時拜狐群狗黨損友為師學打麻雀,有次摸牌摸到一隻公雞,卻一時眼花誤以為是“麻雀”一索,隨手將它打出去。其他三人大表驚訝,笑作一團嚷道:“做乜打只花出嚟呀?!”這成為我雀戰中瘀到痺的糗事! 打麻雀有很多有趣的別稱,如:“攻打四方城”(4個牌友面前各有一排麻雀牌,像四面城牆圍成一個四方城池)、“砌磚”(把麻雀牌左疊右砌,像泥水佬砌疊磚頭建屋)、“遊幹水”(洗牌時雙手按在那堆麻雀牌上,不住旋轉移動撈至均勻,就如游泳的動作一樣,但麻雀枱不是泳池,根本沒有水,所以叫“遊幹水”)、“竹戰”(中國古時的麻將牌是用竹片製造的,因而得此名,只怕被人誤會是每人手握一根大碌竹互相棒打大戰)。 不同的麻雀牌也各有好笑的別名,一筒叫“大餅”、二筒叫“眼鏡”、八筒叫“棺材”、九筒叫“豆皮佬”、二索叫“雙節棍”、八索叫“孟加里床”。四萬牌上的“四”字,像張開笑口露出牙齒,所以有句話叫“笑到四萬咁嘅口”!一筒又叫“月光”,在一局中最後一次摸牌若自摸一筒吃胡勝出,就叫“海底撈月”。如果靠一筒“月光”吃出“平胡”,是否可美稱為“平湖(胡)秋月”呢? [vip_content_start] 小時候最早聽到的麻將歌曲,是周璇和韓蘭根合唱的華語歌〈麻將經〉。但五六十年代還有一首更有趣的,是新加坡歌手張老三充滿市井味的粵語諧趣小曲。張老三就是後來把披頭四名曲〈Can’t Buy Me Love〉改成粵語版〈行快啲啦〉唱紅的上官流雲,他是以“數白欖”形式如此唱那首〈麻雀害咗雞乸鳳〉:“我個花名叫做蚊雞松,有人叫我做大鼻窿,有人叫我做孤寒種,我娶個老婆叫做雞乸鳳。佢食飽兩餐就周圍貢,家頭細務佢全唔理,自認麻雀就最精通。朝朝就南對北,晚晚就西對東,四方城中搵使用。大三元,碰紅中,發財對碰就胡九筒。十三麼,又斷西風,一場歡喜又一場空。大四喜,又槓一筒,摸多隻牌就大相公……” 在我還未懂得打麻雀的童年,就已將這歌中的麻雀術語聽到熟了。他所唱的雞乸鳳沉迷賭麻雀賭到黐咗幾條筋,後面歌詞看她如何折墮:“如果佢手氣系衰啲,就鏟埋你三代祖宗。好似成日俾鬼迷,一覺瞓醒佢就失蹤。金鍊金鈪都當清光,會銀標咗佢又唔願供……兒女教育佢全唔理,發夢都顧住碰紅中;輸到周身唔得掂,前門追債就後門松……” 這首麻雀歌當年很多人都聽過,最無辜的是我那個名叫阿鳳的小表妹,才幾歲大,明明不是倀雞乸也不是惡雞乸,竟遭殃及池魚,也被人取個外號叫她“雞乸鳳”,張老三真系“害時出世”!
1年前
VIP文
大馬設計師
BEHATI DYNASTY/2024“新潮代”
BEHATI將2024年農曆新年推出的中裝系列命名為BEHATI DYNASTY,可解讀是2024年的“新潮代”。BEHATI自品牌創立以來,堅持傳統服飾,也可以融合時尚元素,成為新一代的“潮服”,引領“新潮代”……
1年前
大馬設計師
筆談時尚
King Chan/Vivienne Tam 2023春夏時裝系列 摩登六嬸和三太公的麻將耍樂
Vivienne Tam的時裝設計一向時尚玩味,色彩耀眼,獨愛中國風元素,對之不離不棄,往往利用時裝設計,搭建起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並且不斷創造和開創國際間時尚和科技的合作。2023春夏時裝系列更明愛麻雀耍樂的玩意,將這歷史悠久的桌上耍樂遊戲,投放於其時裝設計系列當中,以全新思維和概念打造一個璀璨和充滿時尚感的性格系列。
2年前
筆談時尚
週刊專題
【傳統賭具/01】消失的傳統賭具,阿公阿嬤年代的娛樂
關於賭博,不同年代解與禁之間的經濟利益、族群政治與社會問題,太複雜。每到農曆新年期間,親朋好友還是會用144張麻將或52張撲克牌交流情感。只是一些傳統玩意如字花、牌九、四色牌已經慢慢淡出歷史舞臺,老一輩可能還有印象。
2年前
週刊專題
週刊專題
【傳統賭具/04】字花:36個號碼以小博大
早期字花會還設有“花題”。字花廠在開彩前會先公佈“花題”,通常是一副畫加上幾個字,模稜兩可,讓人霧裡看花去猜下期開什麼號。
2年前
週刊專題
週刊專題
【傳統賭具/03】牌九:燒腦玩意複雜又多變
文史工作者林家豪說,牌九的奧妙在於,雖然只有32只牌,卻又千變萬化的組合。初學者除了要記不同的牌面,還得記那些排列組合。
2年前
週刊專題
週刊專題
【傳統賭具/02】四色牌:腦力博弈的紙牌遊戲
四色牌的7種牌面有特定排序:將(帥)、士(仕)、象(相)、車(俥)、馬(傌)、包(炮)、卒(兵)。7種牌面每種4張4色,共112張牌。雖然從象棋演變而來,但玩法已和象棋沒什麼關聯了,而且不同地區玩法也不一樣。
2年前
週刊專題
週刊專題
【傳統賭具/05】賭具背後的意義,承載社會變遷的歷史
賭博固然不好,但因否定賭博,進而否定賭具承載的其他歷史、文化意義,其實是挺可惜的。他認為,這恰恰是研究賭博、賭具民俗歷史的一大挑戰。“民俗才真正掌握當下社會面貌,大家要看的是物件背後承載的歷史價值和意義。”
2年前
週刊專題
獅城二三事
互助會會員深夜打麻將 居民報警投訴
(新加坡28日訊)互助會剛搬到組屋區不到兩個月,就遭人報警投訴。當地受訪居民稱裡面的人打麻將到三更半夜,擔心人流混雜,也有人質疑其合法性。互助會負責人澄清,已向有關當局申報,且互助會只開放給會員。 居住在義順72街第731座組屋的居民向《新明日報》申述,設在該組屋一樓商店的“善友社互助會”,每天都有人在打麻將,從早上8時打到凌晨3時。 住在店屋樓上的女居民指出,該互助會剛搬來不久,每天都有幾十人進出,也不清楚互助會里打麻將是否合法。 記者走訪時,居民胡先生(62歲,巴士車長)也稱自己清晨4時出門時,看見有好幾名上了年紀的阿叔阿嫂在會所外聚集。 “門口貼著只限會員,門窗也遮起來,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的。” 另一女居民也說,最近確實發現有很多陌生的阿叔阿嫂聚在商店附近,但自己並沒受麻將聲干擾。 善友社互助會的負責人陳先生(58歲)受訪時說,互助會已經有逾80年的歷史,大部分會員都是以前義順甘榜的村民,現在會員平均年齡都有65歲。 他說,互助會原本是在義順5道第102座商業樓,但商業樓被拆除,兩個月前才剛搬到該組屋。 “才剛來不到一個月,就有人報警,我也和警方解釋,只是提供會員消遣的地方,給他們打麻將和下棋,都有向當局申報。” 大門裝電子鎖 只限會員進出 負責人稱,門口裝上電子鎖只限會員進出,會所也有隔音設施。 陳先生說,會員需要靠指紋解鎖才能進入,但目前還沒輸入所有會員的指紋,一些會員要按門鈴才開門,有時索性把門開著,相信麻將聲才會傳出。 他指出,會員平時能待到凌晨1時,週五、週六則到凌晨3時,接下來會把時間縮短。 “我們在搬過來前已經做了調查,這裡原本是一間補習中心,已經有隔音設施,我也留了聯繫號碼給樓上居民,若是吵到他們,可聯繫我反映,我們也不想造成居民的困擾。” 他也指有些會員在會所外談天,聲量較大,對此他昨天已貼了告示,提醒會員在門外交談時放低聲量。 指會員上百人 帶動周邊生意 陳先生稱,互助會的會員有超過百人,每天到互助會的會員都有至少二三十人。 “他們也是來這裡聊天,打打麻將,大家都是退休人士。” 他說,由於會員人數多,因此也為周圍商店,像是迷你超市和咖啡店都帶來人潮,帶動他們的生意。
3年前
獅城二三事
即時國際
元旦打牌打出腦出血 就是大媽胡了這把牌
打麻將千萬別太激動,以免樂極生悲!
3年前
即時國際
週刊專題
【桌上較勁/01】穿越歷史的桌上游戲
甫聽到“桌遊”一詞時,不知道你們是否會下意識地撓著後腦勺,一頭霧水地問:“那是什麼?”比如通過骰子收購房產或體驗一把虛擬坐牢的《大富翁》;各種玩法的撲克牌;鬥智鬥勇的象棋或西洋棋;不斷爬梯子的蛇棋等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叫做“桌遊”。
4年前
週刊專題
更多麻將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