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晴薇

画楼梯图,是每家建筑事务所菜鸟设计师必经之路。依当地规范和条例,检讨楼梯的宽度及踏数、踏阶的高度与深度、楼梯平台的旋转半径、楼梯净高、扶手栏杆的高度及连接等等……画楼梯的平面、剖面,绝对是每个建筑师养成的基本功。 文:黄美尹(草稿策划编辑) 普遍认知,楼梯视为最重要的逃生区域。无论从建筑物内哪个角落起始,都应以法规定义的逃生步距和角度内,依规划好的逃生动线移动至楼梯,再逃到底楼最近的避难场所。因此,在各个出入口、走道上,都能抬头看到“Keluar”或“Exit”的标志,在灾害发生时,引导人们能直觉式地往楼梯方向逃生。除了逃生,楼梯在建筑设计上,也扮演了许多重要的角色和功用。 都市的视觉端点 地标建筑物常以楼梯作视觉重点。举例台湾基隆市的废校太平国小,几年前透过当地城市美学、地方创生计划,改建为太平青鸟书店及创作基地。坐落于基隆市地标旁的书店,就以木楼梯外挂在废校建筑物外,成了突显基隆市的地标建筑元素。 [nonvip_content_start] 吉隆坡黑风洞(Batu Caves)也有272阶梯,通往高处的自然洞穴与兴都教的宗教空间,近年阶梯还上了彩虹色,逢假日节庆皆可看到步上楼梯的人潮,也吸引不少人群和楼梯拍照打卡。黑风洞的彩虹阶梯,竟也成了游客对吉隆坡市印象颇深刻的一部分。 立面的画龙点睛 知名建筑也会以楼梯作为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重点,例如法国巴黎的庞毕度中心(Pompidou Centre)。在以高技建筑为名的70-80年代,庞毕度中心除了把不加遮掩的设备管道以不同颜色区分并外露在建筑物,建筑立面还悬吊着楼梯状的透明管,以自动手扶梯连接中心内上下楼层。在以封闭式建筑(指把服务盒如楼梯、手扶梯、管线都遮盖起来)为主流设计操作的时代中,意大利建筑师Renzo Piano和英国建筑师Richard Rogers所组团队,让这外挂的巨大透明梯打破了各界对立面、楼梯的既定印象,是极其大胆新颖的创作。 室内空间的衍伸 楼梯不仅可连接上下楼层,以垂直空间贯穿建筑物;不少建筑也常以大阶梯的方式,横向连接室内,甚至室外。比较有趣的案例如泰国曼谷的The Commons,就以大阶梯配合景观设计的方式,连接室内外及各个楼层,也是大家可以随地坐下的歇息空间。 雪隆区一带的Semua House、Lalaport、Tamarind Square也巧妙地使用了楼梯,提供不同的平台连接展示、商业、休憩空间——楼梯在室内的尺度和比例,都能带出额外的空间机能。 室内的关键装饰 在建筑物的入口、大厅位置,一般也以楼梯作大厅最主要的关键装饰,迎接宾客走入建筑物的起始点。因此我们常见在饭店、办公大楼、百货公司、公共建筑等,皆设有经设计的大楼梯。厅内的大楼梯往往都会配合灯光设计及照明灯具如水晶灯、吊灯等,或搭配雕像、摆饰品,甚至连扶手栏杆的设计、踏阶的完成面,都是各个细部设计的考量。 或许对常人而言,楼梯只是必须费力通往上下层、避难逃生的工具;然而以建筑赏析的角度来看,楼梯连接了不同性质的空间、是垂直及横向空间的延伸、也可以是多功能的休憩空间,甚至是室内设计的视觉端点。如何把普通的建筑元素和构建发挥得淋漓尽致,都是建筑设计的创意和巧思。
8月前
说起台湾,大家浮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呢?遍地的夜市美食?文创天堂?人情味浓厚的风土民情?2024年初,我展开了一个月的台湾环岛之旅,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台湾那些有温度与艺术文化气息浓厚的老旧建筑。对老旧事物情有独钟,我总是喜欢在台湾的老街区里闲晃,而每一次的旅程都好像开盲盒般,能惊喜发现一些在老街区里焕发新生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结合新设计,注入现今社会需求的功能,从新立足老街区,即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文:黄晴薇(草稿特约编辑) 台湾现有街区建筑为何都很老旧? 漫游台湾市区街道上,会发现街区建筑大多看起来老旧且高低不一,形状也不规则,而这要从台湾城市化的过程说起。台湾的城市发展历史更多地依赖政府扶持和市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而非政府主导的大规模造城运动(例如新加坡)。 在城市换阶段里,政府推行的政策更多集中于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方面,而在建筑外观上管制并不严格,因此导致违建遍地、招牌乱挂的现象。而现今许多老旧建筑的屋主不愿改建,是因为容积率管制导致新建筑的可使用容积明显比旧建筑少。因此屋主会认为旧房子住的好好的,就没有改建翻新的必要。此外,房屋税率也是一大障碍,它是以房屋评定现值来课税,旧屋因为折旧因素加上房屋造价比较低,房屋税也比较低,但新屋的房屋评定现值一定比较高。因此也造就了台湾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景色。 [nonvip_content_start] 注入年轻元素,赋予新生命,让老建筑重生 为了改善台湾城镇死气沉沉的老旧面貌,政府努力推出都市更新计划和老屋活化运动。自2000年代以来,曾以整体街区为主的聚集性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单店发展,改造老屋的消费设施更成为流行。无论是老屋咖啡厅、老屋民宿、老屋艺廊,还是老屋书店,都在台湾南北各地兴起,为台湾城市景观增添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我在台湾的那段日子,也到访过许多拥有新生命的旧建筑,包括罗东镇的佬家咖啡厅和台南林百货等等。而规模较大的旧建筑,包括前身是造纸厂的中兴文创园区和是罗东林场的林业文化园区。 台南林百货,变身文创百货 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在1932年开幕的台南林百货,至今拥有90年历史的台南第一家百货公司,也是台湾唯一设有神社的百货公司。当时这座五层楼高的林百货是台南最高的建筑物,因此被称为“五层楼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停业,曾经改为其他用途,也有一段时间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后来被公告为台南市定古迹,经过整体修复后,以“文创百货”形式于2014重新开幕经营。修复后的林百货保留了原有的折衷样式(eclecticism)建筑外观,室内也能看见保留的楼梯与电梯和仿旧重制的灯具,还原了林百货当年原有的面貌,现今已成为台南旅游重要的打卡景点。 宜兰罗东佬家咖啡,新旧结合,细品历史韵味 咖啡文化在台湾非常盛行,因此一些老宅被改造为特色咖啡店。佬家咖啡是当时到访的咖啡厅之一,位于宜兰罗东,这栋有60年历史的老房子,让到访者体验了一回时空穿越。店内仍然保留原有的复古花砖、海棠花纹的压花玻璃,以及古朴的木制推门,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浓厚的怀旧氛围。咖啡店里收藏的各种古玩和老件点缀其间,让顾客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感受着历史留下给我们的痕迹。新世代人的创意结合了老祖宗的智慧资产,创造出拥有历史韵味的店铺,又不失设计及复古新潮感,是当今强调简约冷冰冰的新建筑无法取代的。 透过与新世代文创力量的结合,老建筑衍生出新的空间魅力,唤醒人们的怀旧情感,让美的能量与日常生活有了更强的连结与可能。游走在这些老建筑里,体验空间中的前世今生,不禁感叹台湾把“老旧”转化为“恋旧”的精神,让年轻一代还有机会体验与欣赏老旧建筑的价值特色,而不仅仅只是路过,也让品质很好的老建筑不会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538247 https://zh.wikipedia.org/zh-my/%E6%8A%98%E8%A1%B7%E4%B8%BB%E7%BE%A9
9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