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黄永玉

2年前
2年前
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小时候他对从文表叔印象最深的是,表叔下乡之前,把他身上暗暗攒起来的一丁点现金,都分给了身边的孩子们,黄永玉也分得了一份,他后来提起,那钱咋花掉的他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是个饥饿和离散特别澎湃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漂泊中打捞自己,也都在岁月的漂泊中冲散自己。文革时期,有一次他在街上和沈从文擦身而过,彼此不敢相认,也不敢开口说话,并且正各自被挟持着往各自的批斗场走去,沈从文望着地面,说了一句,“要从容对待啊”,然后就被拖着走远了去…… 黄永玉也写诗。印象特别深刻的有那么一首,一首关于老人的。他写,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果,已经痛苦地提不起来——他曾在一场朗读会上,用湖南话朗读过这诗。没想到的是,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在阁楼里,再读已经在客舟上,将来若果有机会三读,可能已经在僧庐下。但我觉得黄永玉写得最好的,是他刻在沈从文墓碑上的一句话,“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那碑文,虔诚得像一句诗,你贴近去,还可以听到惊涛拍打着岁月的堤岸。 黄永玉不怕老,也不怕死。就算老得牙齿都疏疏落落了,他老人家还是喜欢叼着烟斗戴顶画家帽,笑起来还是贼贼的,满脸促狭,无论怎么看,都还是当年那个皮得不得了的野孩子。而且还差两年就满百岁的黄永玉,对于死是毫不避忌的。有后辈试探问他,活到九十多岁了,有没有想过将来的事——“将来”这两个字用得真好哪,我真喜欢,因为对一个老年人来说,结束,也是一种将来,也一样值得期待。我记得黄永玉笑声朗朗地说,将来离开了,连骨灰都不要,因为一个人烧完后留下的骨灰,足足比一个枕头还多,当肥田粉用多好啊。他说,干校3年下乡劳改,他就扛过骨灰,跟伙伴们到火葬场把骨灰扛到水田去撒,结果那一年,他用手指捏个大圆形说,稻米都长得胖胖的,特别油,特别好吃。而黄永玉是个幽默的老人,还开玩笑说,但是要注意,如果还没有断气还没有死透千万不要把我拿去烧,可以先咯吱一下看我会不会笑,或者是用针扎一扎看我会不会叫,要不推进电炉门一关,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vip_content_start] 而写黄永玉,怎么都绕不开沈从文。沈从文是黄永玉的表叔,小时候他对从文表叔印象最深的是,表叔下乡之前,把他身上暗暗攒起来的一丁点现金,都分给了身边的孩子们,黄永玉也分得了一份,他后来提起,那钱咋花掉的他一点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是个饥饿和离散特别澎湃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漂泊中打捞自己,也都在岁月的漂泊中冲散自己。还有一事儿,我担心黄永玉忘记了,特地替他记了下来,文革时期,有一次他在街上和沈从文擦身而过,彼此不敢相认,也不敢开口说话,并且正各自被挟持着往各自的批斗场走去,沈从文望着地面,说了一句,“要从容对待啊”,然后就被拖着走远了去——我读到这里,想起那个时代那些人所承受的,眼里就不争气地泛起了水气。 湖南怪人特别多 而黄永玉和沈从文相差22岁,但两人最相似的是,都渴望离乡都向往漂泊,我读过黄永玉说的,他说他不知道为什么湘西那个小小山城的孩子们,总是怀抱着奔赴他乡的渴望和梦想。“这其实有点悲凉。”他说。“我和表叔都是在十二三岁就背起小小的包袱,顺着小河,翻过山头,再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那一本大书,广义来说,就是去开拓梦想的版图,狭义来说,何尝不是意图逃避命定的人生规格?至于那一个包袱,到现在我才明白下来,原来是丢不开的湖南人的个性和凤凰小镇的奇风异俗。于是我想起今年获得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的残雪不也这么说的,湖南真是个奇怪的地方,怪人特别多,而他们的怪,怪在一开始就不肯放弃,怪在身上总背着当地的风俗性和地方性的遗传到处去——湘西的凤凰也在湖南,所以黄永玉和沈从文也有这种湖南人的怪癖。 而当年沈从文只身到北京投奔文学,意义上根本就是北漂第一代,那时候他身上没钱,住在一间冬天没有火炉的房间里,冻得浑身发抖,郁达夫收到信之后去看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圈在颈脖上的围巾取下,然后把雪花抖干净,马上披到了沈从文身上——这镜头如果将来有人拍沈从文传,是绝对应该把郁达夫浪漫的情义也拍进去的。而黄永玉,12岁就离开湘西来到西门念中学,后来学校迁到安溪的文庙,他就是在这里拿起刀,学习木雕,也自此雕出他往后的诗画之路。我记得黄永玉说过,他10岁时在凤凰见过沈从文,当时沈从文从北京回来探望重病的母亲,黄永玉见了他,虽然陌生,但隐隐觉得有一种亲,他只开口问了沈从文一句,“你坐过火车吗?”沈从文回答说有,他听了满意地一笑,然后转过身飞快地跑了开去—— 黄永玉还记得,他最后一次带沈从文回湖南凤凰,那时沈从文80岁了,比现在的黄永玉还年轻呢,但那一次,也是沈从文最后一次回湘西,6年之后沈从文在北京去世,最终还是依照先生的遗愿,把骨灰运回去,葬在凤凰城郊一处山谷,凤凰有多幽静,那山谷就有多幽静,沈从文幼时生活过的那种幽静。还有一张黄永玉为沈从文拍的照片,我特别的有印象,沈从文坐在一群小学生当中,在他当年念过的小学留下念想,可惜后来那教室也拆了,还有黄永玉画的一张素描,描的就是沈从文旧家,家里头曾经住过的人最终都不在了,但黄永玉的笔触还是一样刚健,一样的人间烟火,一样的满满都是岁月的况味,仿佛下一秒,就会听到有人把门咿呀一声推开,然后一脸清秀的少年沈从文正从里面走了出来。 而童年走过的凤凰廊桥、童年奔窜在大街小巷的欢畅、还有童年的风筝、糖人和灯笼,趁记忆还能够一片片被记忆起来,他都想一一再走一遍、再玩一回——黄永玉其实也用木雕,雕过他和沈从文一样念想的景物和尝过的苦和甜,甚至还写过一部诗集,每首诗都配一张插图,写的和画的,都是被复刻的记忆——偶尔也有人评黄永玉的画太匠气,艺术价值不高,但我喜欢的,就是他画里活泼的风土人情和喧闹的人间烟火,是实实在在过生活的人,把他滚滚烫烫生活过的光景,用木雕,用诗吟,用字记,让我们知道有人曾经这么四季分明地生活,他画里割一荏长一荏、取之不竭的回忆,就是他作品里的风格,也是他作品里的脾气,像一根竹笋顶撞出世,掀得开石板,顶得开砖瓦,象征了那一代人,何其孔武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就算和丰子恺的《护生画集》相比较,我也不觉得黄永玉给孩子们画的动物寓言因为太过尘俗而被比了下去,我有一次在上海一家即将结业的小书店买到《罐斋杂记》,那店家猜想是急着搬迁,所以堆在地上的书本是论斤卖的,而这本《罐斋杂记》,应该算是黄永玉先前推出的《芥末居杂记》和《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的姐妹篇,而里面的动物短句,都是他在刑台地震之前,一直留在那儿的生产队搞“四清”的时候,因为无聊,画着消遣时光的八十多条作品。结果有一次批斗会上,应该是有人告了密,所以黄永玉被勒令交出那本画满动物短句的本子——这八十多条动物短句也因此散失了,但文革之后,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开始把那些短句给汇集起来,交回给黄永玉,并且告诉他说,这些都是他们从当年批判他的大字报上偷偷抄下来的。 当然在意境上,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教人们长养慈悲心,是丰子恺遵弘一法师之命,用了46年,画了100幅,而黄永玉的动物寓言,则是创炼83首睿智丰盈,哲理一针见血,字句让人笑不可抑的散文诗。说句实在话,黄永玉用调皮、幽默、嘲讽的画风和语气,让孩子甚至大人们解开艺术另一层的思辨层次,每一篇都击中人性要害,十分讨喜。比如他说,因为喜鹊老是报喜,所以叫得再大声,也没人嫌它吵;又说乌鸦不过才“哇”地一声,大伙就说它带来不幸;更说麻雀叽喳没主见,喜欢拿别人的小是小非把口才锻炼——黄永玉藏在画里的情绪和抒发,不呐喊不激进,轻轻一刀,就划开淤血,解放现代人的压抑。就算黄永玉的作品里边没有太庞大的艺术动机又怎么了?他熟练的技法,以及他对题材选择的精悍,说是奔放其实未免太过拘泥,根本就是肆无忌惮地狂妄,捅开现代人的面子挖里子。 这也是为什么,董桥说黄永玉文章第一,书法第二,画第三,他写的散文和杂记,粗中带细,很耐咀嚼。黄永玉自己也承认,他最喜欢的其实是文学,顺序而下,才轮到雕塑、木刻和绘画,但写文章始终不比画画赚钱,他必须卖画来养文章,卖画来请朋友吃饭,虽然画画没有写文章快乐,但他每一次作画,因为投入,所以都画得十分畅快。而就算老了,感觉自己缩小了,看着世界变大了,黄永玉还是坚持湘西人的坚持,别相信闲逸,因为人生,都是因复杂而简单,因为意会而潸然,像一只被雨水打湿翅膀的蝴蝶,雨都歇了还要飞进纱窗里躲日头,舍不得把它晒干。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