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飞普吉岛遇“海龙卷”挡路 机长绕道乘客吓到念经
|
盗用他人名义捐款自肥 美前议员桑托斯判刑7年
|
华总总会长免选连任议案 |
槟华堂反对 “立即撤回召开特大”
|
狮城大选2025丨受争议宗教师澄清:工人党”聆听“请求 不等同于答应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龍蝦
百格新聞
偷酒樓活龍蝦 男子1分鐘內幹案過程全拍下
新山一家酒樓4月19日發生偷龍蝦事件,一名男子在清晨時分走向酒樓內的魚缸,輕車熟路地偷走一隻活龍蝦,裝進自備的水桶,還沒忘記掏上幾瓢水,全程不到一分鐘!
5天前
百格新聞
大柔佛焦點
男子1分鐘內順走龍蝦 酒樓業者報警求線索
(新山20日訊)早起的人兒有“蝦”吃?新山一家酒樓昨日驚現“神偷蝦影”,一名男子在清晨時分走向酒樓內的魚缸,輕車熟路地偷走一隻活龍蝦,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
6天前
大柔佛焦點
百格新聞
路邊攤一包海鮮飯RM630 你捨得吃嗎?
這一份有 #帝王蟹、#龍蝦 和 #烏賊 等佳餚的路邊攤海鮮拼盤,竟然買到RM630!視頻爆紅後,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也炸開了鍋!有人更傾向於自己下廚省錢,而另一些網民則力挺消費自由,表示“不必酸。”
1月前
百格新聞
全國綜合
視頻 | 男子路邊攤點海鮮炒飯 有帝王蟹大龍蝦收費RM630
一名男子日前在一個攤位上購買了價值高達630令吉的海鮮炒飯,吸引了眾多目光。
1月前
全國綜合
國際拼盤
龍蝦會痛! 科學家:別再活煮它們了
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及其他學會的科學家聯名呼籲,英國政府立即禁止活煮龍蝦,因為甲殼類動物會感受到疼痛。龍蝦也會痛!專家疾呼別再生燙它們。
2月前
國際拼盤
獅城二三事
煮炒攤賣團圓飯 有者加龍蝦送鮑魚
(新加坡13日訊)消費者花錢謹慎,新加坡煮炒攤業者為團圓飯訂單紛紛出招吸客,有者提供早鳥促銷,有者則送鮑魚甚至不惜成本以龍蝦為“加碼”食材。 年關將至,大家紛紛開始張羅年夜飯,除了餐館,新加坡多處咖啡店的煮炒攤位也開放接受預訂,受訪業者表示,儘管預訂量與去年相比沒有增加,但他們仍努力通過各種方法吸客。 淡濱尼一家咖啡店業者白明頤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指出,相比去年,今年除夕團圓飯預訂量下降了約三成。 “我們注意到食客更偏向選擇單點菜式,相信是基於預算上的考量,所以訂團圓飯套餐的人少了。儘管食材價格飛漲,因為擔心顧客流失,我們也不敢起價。” 為了吸引食客訂餐,咖啡店去年12月中提供早鳥折扣,若除夕前預訂,可獲得18新元(約60令吉)折扣。若食客點分量較大的套餐,還可免費獲得一罐鮑魚。“我們也在套餐裡注入新意吸引食客,如在冷盤中加入龍蝦。” 海鮮煮炒老闆林金祥則說,今年的預訂量和去年差不多,而據一些食客反饋,他們傾向於在除夕當天吃兩次團圓飯。 出現吃兩輪團圓飯趨勢 “如今吃團圓飯的習慣有點不一樣,有一些家庭會選擇中午和夫家親戚團聚後,晚上再和孃家親戚吃,不一定會選擇初二才回孃家。往年我們餐廳會分兩輪接客,即傍晚6時和晚上8時,今年我們會改變模式,從中午12時做到傍晚6時,滿足食客需求。” 他也說,若食客預訂中午12時至下午3時的時段,將可獲得10%折扣。“目前已有80桌人預訂了,算是不錯了。” 福州咖啡酒餐商公會旗下300多個商號會員,共有400多間咖啡店,每間至少有一個煮炒攤。會長洪寶興說,今年的團圓飯套餐已開始接受預訂,反應與往年差不多,由於物價上漲,價格比去年上漲約10%,價格介於168至668新元(554至2204令吉)之間。
3月前
獅城二三事
國際拼盤
廣州一地鐵站外觀被吐槽似“棺材” 網民“大吉利市”
中國廣州地鐵繼五山站外的”梅花樁”隔離柱後,再有地鐵站引發批評熱議。花地灣站出口近日改換造型,加上橙紅色的層板,被人嘲諷似龍蝦,更多人批評新外型似棺材,大喊”大吉利市”。劣評如潮下,地鐵已在週一晚連夜將飾面拆除。
4月前
國際拼盤
即時國際
4年貿易爭端快落幕──中允全面恢復紅肉進口 澳總理:貿易勝利
澳洲週二表示,中國已全面解除對澳洲紅肉的進口禁令。這是四年貿易戰中的最後一道壁壘之一,而這場貿易戰重創了澳洲130億美元(約581億令吉)的出口。
5月前
即時國際
帶你看世界
龍蝦頭戴皇冠上桌 網友批踐踏生命尊嚴
韓國首爾鍾路區一家餐廳因獨特的上菜方式,為大卸八塊的龍蝦“戴上皇冠”,以為有創意,結果被網民批評“毫不人道”。
7月前
帶你看世界
社會
爪哇島機場破走私案 8萬小龍蝦苗圖運入馬
爪哇島日惹機場當局於5月14日偵破一宗企圖通過航班走私8萬隻小龍蝦幼苗進入馬來西亞的案件。
11月前
社會
大柔佛焦點
【特稿】邊佳蘭龍蝦逐年遞減 救龍蝦寶寶人人有責 永續發展靠大家
(邊佳蘭12日訊)救救龍蝦寶寶! 素有“龍蝦故鄉”之稱的邊佳蘭,近幾年隨著龍蝦需求暴增出現供不應求現象,當地捕撈活動因龍蝦價好而愈加頻繁,令龍蝦寶寶面臨成長危機,亟需大家共同攜手,遵守及教育大眾,少於6公分的小龍蝦“不捕、不收、不吃”,為未來永續發展出一份力。 根據漁業局保育和保護部門2023年的數據,邊佳蘭(即柔佛海峽與東海岸一帶)的龍蝦產量於20年前可達到每年400噸,惟如今每年的產量僅有100噸,產量明顯劇減。 為了提升及恢復龍蝦產量,漁業局除了特別成立保護委員會監督漁民的捕撈活動,也透過“龍蝦保護區行動委員會”採取系統化龍蝦保育措施來增加龍蝦產量。 同時,當局也在去年落實了保護龍蝦條例,規定漁民必須將體積小於6公分(長成6公分需耗時3年)的龍蝦放生,因為龍蝦長至6公分左右正是適合繁殖的階段。 受訪漁民也告訴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基於龍蝦產量每況愈下,他們如今出海捕撈龍蝦還得碰碰運氣。 “運氣好時可以捕到數公斤,但觸黴運時,一隻龍蝦也抓不到。”這就是邊佳蘭捕撈龍蝦漁民當前的寫照。 眾所周知,邊佳蘭距離柔佛州著名旅遊景點迪沙魯只有半個小時車程,因此經常吸引許多國內外旅客到訪品嚐道地海鮮,尤其是盛名遠播的邊佳蘭“青殼龍蝦”,更是不可少的盤中餐。 據瞭解,自迪沙魯往邊佳蘭的道路擴建及提升後,週末和公共假日湧至邊佳蘭四灣吃海鮮的訪客,相比疫情前增加了不少。 旅客人數上升,意味邊佳蘭獨有的青殼龍蝦需求也飆升,不過,餐館業者、收購商、漁民卻面臨了“需求高,產量低”的供不應求窘況。 海鮮餐館業者陳宏輝透露,在今年的農曆新年假期,湧入當地吃海鮮的旅客非常多,據他觀察,這一波人潮對比疫情前更甚。 他指出,早年餐館供應的龍蝦皆為本土龍蝦,但自從本地龍蝦產量大減,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後,他唯有進口澳洲龍蝦“補貨”。 經營餐館多年的他坦言,早期一組收購商一天可供應餐館七八十公斤龍蝦,可是如今一天有十來公斤已經很不錯了。 龍蝦大減,除了與季節有關,他相信過度捕撈造成小龍蝦來不及成長及繁衍也有很大的關係。 他認為,長此以往,對餐館及其他相關行業的業者皆不利,因此,當局有必要嚴厲監督及執法,並從教育著手改變現狀。 “譬如在澳洲,相關政府單位便規定少於200克的鮑魚不能抓,在當地這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本地也應該做到這種程度。” 退休漁民張先生(85歲)指出,五六年前開始收購龍蝦時,他需要準備2個約6呎長的水池放置龍蝦,可是近年來,一個池都裝不滿,平均一天僅收購到5公斤左右的龍蝦,可想而知反差有多大。 他說,要達到漁業局規定的標準的話,“合格”龍蝦必須超過100克。 他同樣認為,灌輸民眾“不捕、不吃小龍蝦”的概念很重要,否則“青龍”(青殼龍蝦)不保。 擁有逾40年捕撈龍蝦經驗的漁民王國春(63歲)形容,20年前,一天要捕獲二三十公斤龍蝦很容易,不過近年要有10公斤都很難。 “我看這裡的龍蝦產量至少減少了60%。” 他表示,自己一般是在農曆四月至八月這段期間到深海捕撈龍蝦,因為這時期的龍蝦體積比較大。 根據瞭解,80年代,1公斤龍蝦的價格大概在二三十令吉,如今這種高端海鮮,1公斤可去到150令吉,因此吸引許多人加入捕撈龍蝦行列。 有20年捕撈經驗的陳寶吉(60歲)指出,隨著龍蝦價高,捕撈龍蝦的人越來越多,單是有牌照的,加起來都超過了逾百艘漁船。 他提到,在龍蝦產量減少及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自己有時從清晨6時許出海到上午10時許回來,極可能空手而歸、倒貼柴油費,面對“賺不到吃”的現實,他也在考慮是否要提早退休。 61歲的林友勝猜測,邊佳蘭一帶的填海工程或多或少影響了龍蝦的繁殖,是促成當地龍蝦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以前在大灣的海床有很多石頭,那時龍蝦挺多的,可是填海後,龍蝦沒有去處,數量明顯減少。” 他指出,“青龍”是邊佳蘭的特色,而且體積相對較大,其他地方未必找得到。 45歲的王良友則提及另一種情況。 他說,戴樂集團(DIALOG)進駐邊佳蘭後,其油氣儲存槽一帶的海域,即10海哩範圍皆屬於限制區域,漁民不可侵入。 “可是,偏偏是在這一帶,即大灣、二灣和新灣,是龍蝦產卵的集中地。” 以上情況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可以說明,漁民可捕撈龍蝦的範圍又進一步縮小。 正因為可捕獲的龍蝦不再像以前那樣豐盛,他說,自己只好以捕魚來交替,填補龍蝦收入減少帶來的影響。 另一方面,根據漁業局保育和保護部門的信息,龍蝦的交配期一般落在8月至9月間,儘管龍蝦一次能產出最高達200萬顆卵,可是能夠成功孵化成小龍蝦的機率卻很低。 有鑑於此,除了前述提及的一些保護措施,當局也促請漁民放生產卵的雌性龍蝦,並且在每年12月至2月的淡季,禁止拖網漁船在特定海域及範圍捕抓龍蝦,以保護成熟龍蝦及它們的棲息地。 同時,當局也提醒民眾,應該拒絕食用龍蝦寶寶,保護龍蝦的生態鏈。
1年前
大柔佛焦點
獅城二三事
龍年龍蝦銷量增 獅城農場辦新春活動受歡迎
(新加坡22日訊)龍年吃龍蝦,吃出好意頭。借龍年到來之勢,新加坡漁場龍蝦銷量取得增長,當中的澳洲龍蝦成了最受歡迎的“網紅”。全島各家農場也把握時機,舉辦新年導覽活動,吸引許多家庭參加。 售賣來自美國波斯頓、澳洲,以及新加坡養殖龍蝦的魚業集團總裁葉國清(46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前兩個月龍蝦銷量平穩,因為許多新加坡人出國旅行;一直到1月,龍蝦銷量明顯增加,預估銷量提升了10%。” 葉國清指出,目前銷量最好的是澳洲龍蝦,這類龍蝦比較鮮甜,肉質飽滿度好,獲消費者追捧。至於新加坡養殖的龍蝦,業者是從國外進口龍蝦苗,養殖一年後再推出市場。由於養殖的龍蝦量有限,漁場會同時進口國外龍蝦來賣。 在這去舊迎新時刻,各家農場也抓緊時機,推出跟農曆新年相關的活動。位於雙溪登雅路的一家農場發揮創意,利用諧音讓“生菜”與“生財”掛鉤,舉辦了一系列的農場導覽團。 農場導覽專員李玉玲(29歲)說:“生菜與生財同音,我們以生菜作為主打,吸引公眾參加農場的導覽團,瞭解什麼是水耕種植,參觀農場內的溫室,以及親手種植生菜後帶回家照顧。生菜的種植期大約3至4周,新年時剛好就可以收割上桌。” 小家庭對農場導覽團感興趣 5人就可組團報名 李玉玲發現,新加坡很多小家庭對農場導覽團感興趣,如今只要5人就可以組團報名,導覽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她也提到,很多人仍然對農業抱持刻板印象,誤解農業須要動用許多勞力;其實農場也在與時並進,運用高科技生產,發展機械化耕種。 嚴麗瑩(36歲,商人)趁著農曆新年前的週末,帶著五5歲與7歲的孩子,參加漁場導覽團。 她說:“我想教孩子們成語年年有餘,所以帶他們來看魚,學習起來比較生動有趣,並且讓孩子們知道新加坡有漁場和漁業。” 她的兒子陳業峰受訪時說:“我喜歡餵魚,看到很多魚跳起來,很像在跳舞!” 陳詩琴(37歲,兒童食品零售業者)與孩子也參加漁場導覽團,她曾經帶孩子們去國外的草莓園採摘草莓,在發現新加坡有類似的互動性導覽團後就報名。 讓孩子親自接觸 更容易瞭解食物鏈和生態系統 “讓孩子們知道食物的來源,在他們親眼看到、親手碰到後,給他們講解食物鏈和生態系統會更容易。” 農場老闆白振成受訪時指出,在導覽過程中,會跟參與者分享,魚菜共生系統的趣味性和科學原理、漁夫的辛勞與挑戰,以及讓人們品嚐漁場製作的蔬菜冰淇淋。 白振成也提到,目前農場已經成功種植多種蔬菜,比如蘋果、絲瓜、快菜、奶白菜、千筋菜、香蘭葉、娃娃菜、皇京白菜與紫番薯葉等。 配合農曆新年到來,克蘭芝田園協會(Kranji Countryside Association Singapore)將於1月27日,主辦新加坡農產嘉年華,向公眾介紹和推廣新加坡農產品。屆時,將會有市集、美食街、年菜食譜分享、導覽活動、工作坊等讓人們參加,還會安排免費接駁巴士,點對點載送公眾來往蔡厝港地鐵站和各個農場,共有17家農產品業者會參與其中。
1年前
獅城二三事
即時國際
全美最稀有! 漁夫捕獲罕見“半藍半橘”龍蝦
美國緬因州男子賈各布諾爾斯,時常在網上分享自己的工作趣事,吸引了260萬粉絲追蹤,他日前在TikTok透出近日捕抓到一尾半藍半橘、雌雄同體的奇特龍蝦,吸引超過630萬人觀看。
1年前
即時國際
即時國際
視頻 | 北京突限制進口 6公噸越南龍蝦死在中越邊境
越南官員日前表示,過去3天中國突然限制龍蝦進口,導致6公噸龍蝦因來不及運到中國冷藏,在中越邊境死亡。但是越南官方後來發表聲明,表示並非是限制進口而是因為疫情因素上升控管等級,所以通關緩慢才釀出此災情。
2年前
即時國際
帶你看世界
視頻 | 夫妻高級餐廳吃海鮮 千元龍蝦放生震驚旁人
意大利一對夫妻在高級餐廳點了1000令吉(175英鎊)的龍蝦,但在龍蝦被烹煮前,妻子竟然把龍蝦放生到海里,引起眾人一片譁然。
2年前
帶你看世界
全國綜合
RM1102海鮮餐風波 | 店家承認收銀員退RM100 “因為顧客說沒錢回家了”
哲斯頓海鮮餐廳(Jesselton Point Seafood)經理Mark Chong證實,在1102令吉海鮮餐顧客只付400令吉風波中,收銀員的確有提出顧客只付賬單的50%數額建議,但收銀員事後才發現自己不該這麼說。
2年前
全國綜合
更多龍蝦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