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21年回顾

遏制冠病疫情的行动管制减少了国际之间的旅游人数,但国与国以及国内的冲突以及迫害,促使被迫离开家园的人有增无减,2021年截至11月便已达到创新高的超过8400万人;与此同时,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每年平均约有2150万人被迫迁移。 虽然2021年有数十亿人因为冠病疫情落实的行动管制而无法旅游,但全球仍有数千万人被迫在自己的国家流离失所。──对此,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总干事安东尼奥.维托里诺的形容是:世界“正在见证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悖谬”。 全球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于2019年及2020年都创下历史新高,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则显示,2021年截至11月的数据便已超越2019年及2020年,被迫离开家园的人超过8400万。 [nonvip_content_start] 冠病病毒于2021年持续在世界各国肆虐 ,以致全球的出行量随著更加严格的旅游限制而下降,惟被迫离开家园的人却有增无减。 国际移民组织因此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中警告,冠病疫情相关的旅游限制对难民和被迫离开家园的移民影响最大,数百万人被困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处于危险之中。 根据报告,迫使人们离开家园寻求更好生活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冲突/迫害,并将于未来几年继续成为自愿及被迫流离失所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不断变化的气候也可能在其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由天气危机引发的流离失所是冲突及暴力事件的两倍多。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每年平均约有2150万人被迫迁移。 国际移民组织前身为欧洲移民迁移政府间临时委员会,在美国和比利时倡议下于1951年12月5日成立,主要目的为帮助因二战流离失所的人重建居住地。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于1989年更名为国际移民组织。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世界移民报告》,2021年在全球面对冠病疫情的冲击时发生了许多暴力事件,尤其是在非洲,冲突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被迫迁移到国内其他地区或邻国。 在非洲,数十万人因国家发生的冲突事件而受到影响,包括中非共和国在总统选举后发生武装暴力;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发生跨社区暴力;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遭到武装团体的攻击;圣战者在布基纳法索发动更多的暴力袭击。 埃塞俄比亚提格雷地区于2021年不断升级的冲突也引起广泛的关注,联合国难民署在报告中指出,许多绝望的人们逃到苏丹,而且几乎都没有随身行李。 另外,因国内暴力事件逃到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人,很快被卷入提格雷的冲突中:卫星图像显示,数千名厄立特里亚难民居住的营地于2021年3月被烧毁,而联合国人道主义工作者迟至8月才有机会把急需的援助物资送到难民的手中。 在阿富汗,随著安全局势的不断恶化,2021年7月时就已有超过25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当塔利班于8月控制阿富汗后,境内流离失所的人数达到350万,很多观察员都对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速度感到惊讶。 虽然联合国承诺工作人员将留在阿富汗,以帮助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人,不过,维托里诺于同年11月警告,阿富汗已被持续的冲突、极度贫困以及与气候相关的紧急情况推向崩溃的边缘。 阿富汗除了备受关注的国内冲突,还得面对众多的自然灾害。作为世界上最容易发生灾害的国家之一,阿富汗几乎所有34个省份于过去三十年中,都至少遭受过一次自然灾害。 墨西哥接获10万份庇护申请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墨西哥和中美洲于2021年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也是“前所未有”。 墨西哥和中美洲有近100万人,由于缺乏机会,加上受到帮派、有组织犯罪、冠病疫情肆虐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而离开家园。 美国政府声称同情无证移民和越过南部边境进入美国的难民,但却关闭入境口岸,并将数十万人驱逐到墨西哥和其他原籍国,理由是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难民接纳限制仍然存在。 由于墨西哥被很多人作为“避难”目的地以及前往美国的中转地,2021年收到破纪录的约10万份庇护申请。无论如何,同年12月发生了一场可怕悲剧,提醒人们需要有秩序的、安全的移徙──根据媒体报导,一辆拥挤的卡车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翻车,造成至少54名中美洲移民死亡和100多人受伤,这是国际移民组织自2014年开始记录死亡人数以来,在墨西哥发生最多移民死亡人数的一次事件。 持续的社会经济崩溃,导致在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出现世界最大流离失所危机,被迫离开家园的人至今已超过600万,而难民和移民的需求更因冠病疫情而进一步加大。 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移民组织为此而于2021年12月发起17.9亿美元的联合募款呼吁,以资助一项支持来自委内瑞拉的难民和移民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7个国家的收容社区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区域计划。 解决危机,尊重人权 国际移民组织指出,移民和难民多年来一直倾向于通过地中海前往欧洲的所谓避难所,可是,随著欧洲国家加强陆地与海上边界的驱逐及阻截活动,导致原已危险的过境点变得更加致命。 报告指出,在英吉利海峡,2021年11月的一起事件就造成至少27人溺水身亡,也是英吉利海峡溺亡人数自国际移民组织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次事件。根据法国当局,超过3万1000人于2021年冒险穿越法国和联合王国的边界,其中7800人在海上获救。 记录显示,爱琴海于2021年12月21日至24日期间又发生三起沉船事故,至少31人丧生,而失踪人数不详。当时,有160多人被获得海军和空军以及商船和私人船只支援的希腊海岸警卫队所救。 联合国难民署估计,2021年截至11月,试图通过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的海上路线前往欧洲时而丧命海上或失踪的人数超过2500人。 利比亚海岸于2021年也曾发生过试图越境前往欧洲的致命沉船事故,联合国移民和难民机构还为此而再次呼吁重新启动地中海地区的搜救行动,包括1月份造成43人死亡的沉船事故,以及4月份造成130人死亡的灾难。 虽然和平与安全局势有所改善,惟报告指难民和移民在利比亚依然面对危险,如执法当局针对性的安全行动以及越来越粗暴的对待,便造成至少一人死亡,被拘留人数的急剧增加,联合国难民署因此于2021年10月,敦促利比亚政府必须即刻采取符合国际人权法的人道方式,改善寻求庇护者和难民的悲惨处境。 国际移民组织报告指出,白俄罗斯和波兰之间于2021年9月出现了一场边境危机。白俄罗斯在2020年有争议的总统选举后爆发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之后被欧盟以白俄罗斯在应对抗议活动中侵犯人权为由而实施制裁。 欧盟指控白俄罗斯出于报复,故意协助移民非法越境进入波兰,白俄罗斯对此予以否认。2021年9月,数千名来自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移民试图从白俄罗斯非法越境进入波兰,波兰东部地区随后进入紧急状态。 在紧张局势持续数周后,联合国于2021年11月呼吁即刻缓和局势。报告引述电视新闻画面,指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上的移民试图躲避催泪瓦斯并穿过铁丝网。气温的下降,以及寻求庇护者、难民和移民在日益严峻的条件下滞留数周后,据报导指发生了一些死亡事件,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要求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解决危机,尊重人权。
3年前
冠病疫情推动全球互联网使用量,可是,全球至今仍有29亿人仍处不曾上网的“离线状态”,国际电信联盟坦言需要协助各国回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上,免得落在发展的后面。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估计,有多达29亿人──占全球人口的37% ,从来不曾使用过互联网。 国际电信联盟在概述2021年全球数字连接状况的年度报告《事实和数字》中坦承,虽然冠病疫情期间的连通“大幅增加”,但世界上最贫困人口仍被远远抛在后面。 [nonvip_content_start] 报告揭露的最新数据显示,各国为竭止冠病毒而实施的行动管制促使全球互联网使用量强劲增长,以致曾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从2019年估计的41亿激增到2021年的49亿。 对全球发展来说,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大增无疑是个好消息。可是,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也暴露了互联网连通能力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平等。 29亿仍处于离线状态的人当中,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便估计占了多达96%。然而,在即使在被算作“互联网用户”的49亿人中,也有数亿人是通过共享设备,抑或是连接速度受到明显限制,只能偶尔得到上网机会。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强调,尽管全球如今已有近三分二的人口可以上网,该组织将与各方合作,确保另外29亿人也可以上网。 他承认,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上网,依然是任重道远。 根据2021年报告,在冠病疫情期间采取的措施,如大范围的封锁及学校关闭,加上各种需求如获取新闻、政府服务、最新健康信息、电子商务及网上银行,促成上网人数的激增。 自2019年以来,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估计又增加了7.82亿人,增长幅度达17%。──上网人数在冠病疫情第一年增长10%以上,也是至今为止十年来最大的年度增长。 发展中国家使用互联网人数的增长,上网普及率攀升逾13%,推动2019年以来的强劲增长。在46个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LDC)中,上网人数平均增幅超过20%。 不过,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发展局主任多琳.伯格丹─马丁说,最不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巨大的“连接鸿沟”,从未上网的便占了人口的几乎四分三。 她说,最不发达国家的女性尤其被边缘化,每五个人中便约有四个人处于离线状态。 至于被数字化排斥在外的人们,大多数面对艰巨的挑战,包括贫困、文盲、电力供应不足,以及缺乏数字技能与认识。 伯格丹─马丁表示,“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确定的最有可能被遗弃的社区正是现在被数字化甩在后边的社区,因此,他们需要数字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再次注入活力,以协助各国回到实现《2030年议程》的轨道上。 数字性别鸿沟正在缩小 国际电信联盟《事实和数字》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的数字性别鸿沟正在缩小,使用互联网的男性平均有62%,女性则有57%,但在较贫穷的国家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 根据数据,在发达国家,上网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89%及88%,显示数字性别鸿沟已经基本消除。可是,在最不发达国家,男性有31%,而女性的比例才只有19%,而在内陆发展中国家,男性和女性比例则分别是38%及27%,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数字性别鸿沟也同样显著,非洲的上网人口是男性35%和女性24%,而在阿拉伯国家,男性和女性的上网比例分别是68%及56%。 虽然城乡差距在发达国家并不严重,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却是数字连接的一个主要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互联网的城市地区人口,可能性是农村地区的两倍,即:城市占76%,农村则39%。 互联网使用方面的城乡差距在发达经济体在似乎可以忽略,根据数据,城市地区有89%的人曾于过去三个月上网,农村地区则有85%;而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可能有72%的人使用互联网,农村地区只有34%。 在最不发达国家(LDC),城市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几乎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的四倍,即47%vs13%。 另外,报告指出,世界上所有区域都存在明显的代际差距,尤其是以最不发达国家最为明显。 数十亿人没有连接3G或4G 平均而言,世界上的上网人口中有71%年龄介于15至24岁,而所有其他年龄段的人口则有57%。但在最不发达国家,上网的年轻人只有34%,其他人口中则是22%。 国际电信联盟认为,年轻人上网人数的增加是连接及发展的好兆头。例如,在最不发达国家,一半的人口不到20岁,表明随着年轻一代进入就业市场,当地的就业市场将逐渐更具连通性且精通技术。 报告所引用的数据也显示数字网络可用性与实际连接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虽然理论上全球已有95%的人可以接入3G或4G移动宽带网络,然而却有数十亿人并没有连接──设备及服务的可负担性仍然是主要障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人们负担得起的宽带连接,即入门级移动宽带套餐的费用应该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2%。但在一些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上网的费用可能达到人均国民总收入的20%或更多。 国际电信联盟指出,缺乏数字技能以及对在线连接好处的理解,是推动移动宽带的另一个瓶颈,加上缺乏当地语言的内容,以及需要识字与计算技能的界面,却是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所不具备。
3年前
冠病疫苗的成功研发让人们在2021年开始时对生活恢复正常充满了希望,然而全球数十亿人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一年也即将过去,疫情却依然存在,如今随著Omicron变种病毒株于11月下旬的出现,这大流行病的发展轨迹已给2022年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危及恢复正常状态。 针对冠病病毒的有效疫苗于2020年在破纪录时间内的成功研发并迅速的推广,令人在2021年开始时充满了希望,乐观地认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遏制疫情,让生活恢复正常。 一年来,接种疫苗成了全球控制冠病病毒蔓延的最佳“武器”之一,但2021年即将过去,人们如今都知道仅靠疫苗并不能结束这场大流行。加上Omicron变种病毒株的出现,这大流行病的发展轨迹已给2022年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危及恢复正常状态。 [nonvip_content_start] 虽然疫苗在预防感染冠病病毒方面做得很好,但这种保护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不过,随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接种疫苗,即使真的确诊冠病,死亡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就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免疫学家鲁宁.帕克所说,尽管疫苗在保护大多数人免受严重疾病侵害方面的“效果非常好”,但包括流感疫苗在内的大多数疫苗的基本目标是预防严重疾病,要完全阻止感染“从来不是一个现实的目标”。 “这是因为疫苗并不是防止病毒的坚不可摧的屏障,我们仍然需要依靠其他策略来帮助控制病毒在大流行中的传播。”──美国耶鲁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萨德.奥马尔如此强调;他表示,疫苗还得与其他防护措施一起使用,例如帮助阻断接触的口罩,以及让人们知道他们何时应该呆在家里的病毒检测剂。 奥马尔认为,基于当前的疫情,拥有多层保护至关重要,但从长远来看,疫苗提供了一种至少恢复到新常态的方法。有了疫苗,人们可以在学校、音乐会或婚礼上聚会,而不必担心大规模爆发。 冠病大流行最终会结束,至于何时结束却是任何人都无法猜测。但疫情结束肯定并不意味着冠病病毒已经消失。 很多专家同意,在可预见的未来,冠病病毒很可能仍然与人类在一起,并在有小部分容易感染人群的地方再次爆发。易感性可以有多种形式: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病毒并且还不能接种疫苗的幼儿、选择不接种疫苗的人以及在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免疫力减弱的人;抑或是病毒可能会以避过免疫系统的方式进行进化。 Delta变种病毒株肆虐之后,11月下旬又出现传播速度更快的Omicron变种病毒株,冠病大流行的结束似乎依然遥不可及,2021年开始时的希望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正常的迹象:孩子们回到了学校,餐馆和商店已恢复营业,人们的旅游也在增加。 更重要的还是,分发到世界各地的数十亿剂量疫苗,已被证明是减少冠病病毒可能造成的死亡及破坏的一个宝贵“武器”,不仅有效,而且非常安全,很少有严重的副作用。 针对接种疫苗后报告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发红或肿胀,肌肉酸痛、疲劳、发烧、发冷或头痛,但这些症状通常只持续一两天。 至于其他罕见的严重副作用,却都不是冠病疫苗所独有;其他疫苗──包括冠病在内的传染病──也会引起并发症,如心肌炎(myocarditis)及心包炎(pericarditis)。 根据研究人员于10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报告,以色列进行的两项大型研究估计,接种mRNA疫苗后发生心肌炎的风险约为每10万名男性中有4人,每10万名女性中有0.23至0.46人。 然而,10月在《美国医学会内科学》杂志发表的报告则指在南加州凯撒医疗中心,接种mRNA疫苗的的人中患心肌炎的比例较低,每100万份第二剂量的疫苗只有5.8例。 所有研究的共同点是,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年轻男性发生这种副作用的风险最高,而且这种风险在第二剂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但它仍然相当罕见,根据以色列涉及人数最多的一项研究,每10万名16至19岁的男性接种者中约有15例,而且该年龄段的男性也是因任何原因(包括冠病)而引起心肌炎及心包炎的最高风险群。 此外,mRNA疫苗的成分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可能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计算,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每1万个疫苗剂量的0.025至0.047例。 研究人员于3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报告,指对麻萨诸塞州近6.5万名卫生保健系统雇员的研究表明,该比率可能高达每1万次接种有2.47次。尽管如此,这一比率仍然很低,而且以前有过敏性休克病史的人接种疫苗也没有问题。即使是在第一次注射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人,如果将第二次剂量分解成较小的剂量,也能够完全接种疫苗。 冠病疫苗唯一没有在其他疫苗中出现的副作用是一种罕见的血栓组合,这被称为血栓与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或TTS的副作用,在50岁以下接种强生公司疫苗或世界各地使用的阿斯利康(AZ)的类似疫苗的妇女中最为常见。 推动疫苗接种面对两项挑战 为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接种疫苗的努力于2021年面对两个主要挑战:将疫苗送到人们手中,以及说服他们接种疫苗。各国至今为止所采用的策略,包括激励措施、强制规定及提供注射机会,都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研究民众接种疫苗情况的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格雷琴.查普曼坦承,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全国和全球的大多数人接种一种全新的疫苗,确实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且雄心勃勃的目标。通常情况下,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这样的覆盖率。 由于中等和低收入国家难以获得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因此设定了于2021年年底前让所有国家的40%的人接种疫苗的目标。但有几十个国家,主要是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至今远远达不到这个目标。 相比之下,美国和其他富裕国家得到的疫苗剂量不但绰绰有余,甚至多到疫苗逾期没用而浪费掉。 查普曼认为,让接种疫苗变得更容易及简单,推动了至今为止取得的大部分进展。但事实证明,让那些对疫苗有偏见或反疫苗的人接种疫苗才更具挑战性。在美国,许多政府和公司都试图鼓励人们,最初是激励,后来是强制。 免费的甜甜圈、直接的现金支付和参与百万美元的彩票头奖,都是美国各州为激励民众接种疫苗而推出的众多奖掖措施之一。 无论如何,全球各地仍然有很多人强烈反对接种疫苗,部分原因是错误信息的猖獗,并能在网上迅速传播。至于来自政府或公司的更多强制接种措施,以及有针对性的宣传是否能老到作用,还有待观察。
3年前
冠病疫情令亚洲数以百万计的人在为取得粮食而挣扎,而妇女、儿童和穷人受害最深,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们敦促政策制定者推动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农业政策,帮助农民更有效地预防、准备及适应天气冲击,从而为所有人提供都负担得起的营养食品。 从2020年蔓延至2021年的冠病疫情,不仅对亚洲的粮食安全造成广泛的影响,更严重打击亚洲的粮食供应,导致无法获得足够食物来维持健康以及养活家人的人数急剧增加,而受害最深的当然是妇女、儿童和穷人。 为了避免这场因冠病大流行而出现的危机带来的长期损害,亚洲开发银行(ADB)认为,政策制定者必须迅速且积极地应对来自粮食方面的挑战。 [nonvip_content_start] 亚洲开发银行在发布于官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冠病疫情以各种方式扰乱了食品供应链。在爆发疫情的最初几天,因政府可能实施封锁引发的不确定性导致民众的恐慌性购买、物品临时短缺以及价格飙升。 “国内和国际食品供应链的中断──随着健康风险的上升导致行动/旅游管制──破坏了食品的可用性与可及性,尤其是易腐物品。” “在亚洲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微型、小型及中型企业蒙受销售损失、为确保安全工作环境而提高生产成本,以及难以获得投入、设备与食品分配系统的打击。” “这些干扰导致了粮食不安全──在物质、社会和经济上能够获得满足饮食需求与食物偏好的食物──的急剧增加。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数据,2020年全球经历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增加了1.48亿,达到9.28亿,占全球人口的12%。”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及区域合作部经济学家马尼莎.普拉达南加、高级经济学家马蒂奥.兰扎法梅和经济学家伊凡.库雷希在联合撰写的文章中指出,冠病疫情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各经济体内部也很明显。 作者指出,虽然收入阶层之间的分化很明显,但也出现了新的断层。例如,城市中心因为人口密度更高,受到的影响更严重,确诊冠病病例及爆发的比例过大,而且对人口流动的管制更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贫民受到的影响最严重,他们主要依靠非正规部门的无保障工作,并将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食品。 此外,冠病疫情还加剧了妇女和弱势群体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数据显示,2020年时,受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影响的妇女比例比男性高10%,而2019年为6%。再加上营养食品供应的减少及健康与营养服务的中断,到2022年时,与冠病疫情有关的收入损失预计将使全球新增930万名儿童面临消瘦、260万名儿童面临发育不良和16.8万名儿童面临死亡,并诱发210万名孕产妇出现贫血病例。 作者表示,他们现在还不清楚2021年的经济复苏是否会在何种程度上导致粮食不安全的下降。“我们知道的是,冠病疫情加剧了亚洲地区的粮食不安全,这可能会于2021年及之后产生持久影响。政策制定者必须迅速且积极地作出反应,以克服这些挑战。” 无论如何,通过粮食援助和其他社会转移来保护社会中最脆弱的成员,在短期内依然至关重要。很多亚洲经济体已经在实施粮食援助计划,例如在菲律宾,社会福利与发展部门分发食品袋,援助生活在难以到达地区或远离食品零售店的穷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不少亚洲经济体也在实施食品援助计划,惟这或许需要几个区域经济体进行积极的财政调整。 亚洲农业面对极端气候挑战 与此同时,冠病疫情也突出需要有面对中长期粮食安全挑战的建设能力的重要性。在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与规模预期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更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亚洲地区有3.5亿小农户,但他们获得的资源却非常有限,尤其是在面对不利事件时更将因此陷入困境。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估计表明,在2008年至2018年期间,农业吸收了发展中国家所有经济部门中与气候有关的灾害所造成的63%的破坏及损失。 令人震惊的是,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世界上与气候有关的10个对农业破坏最大的灾害中,有6个是在亚洲。包括巴基斯坦等农业经济体因2010年的洪水,蒙受约53亿美元的农业破坏及损失,2011年的损失则是19亿美元。 因此,亚洲开发银行认为,政策行动应该着重于建立有弹性的粮食系统与农业生计,帮助农民更有效地预防、准备及适应天气冲击。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们的观点,投资预警系统,以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详细的作物模型、机器学习算法、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地面数据,可以帮助农民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例如2019年时,孟加拉北部洪水的及时信息便帮助社区和政府做好准备,进而确保必要的供应,并大量减少经济损失。 亚洲开发银行认为,粮食安全问题与农业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提供所有人都负担得起的营养食品,亚洲地区需要推动促进生产力增长的农业政策,同时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3年前
冠病疫情自2020年爆发后至今仍存在,联合国在发布于官网的2021年度回顾帖文中坦承,缺乏有效的全球合作是关键原因;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坦承,低估冠病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以致人类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联合国认为,缺乏有效的全球合作,是导致冠病疫情自2020年爆发后至今仍存在的关键原因。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坦承,低估冠病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以致人类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nonvip_content_start] 以希腊字母Omicron命名的新冠病毒变种病毒株于今年11月被发现后,联合国便基于这变种病毒株的传播速度似乎比主流的Delta变种病毒株快得多而早早便发出警告。 联合国早前已一再警告新变种病毒株的出现是无可避免,加上国际社会未能确保每个人,而不仅是富裕国家的公民,都已接种疫苗,它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曾于12月中旬时警告,Omicron变种病毒株的“传播速度超过我们见过的任何变种病毒株。我们现在当然已经知道,我们低估了这种病毒,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联合国在官网发布的题为《我们低估了这种病毒对我们的危害》的2021年度回顾帖文中表示,尽管2020年时几乎奇迹般地研发出了针对冠病病毒的有效疫苗,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于1月便感叹“疫苗民族主义”弄巧成拙,很多国家在规划接种疫苗时不曾考虑到其他国家的情况。 富裕国家“疫苗囤积”的现象遭到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主任马特希迪奥.莫蒂的大力谴责;形容富裕国家的低风险人群都接种了疫苗,而最脆弱的非洲人民却被迫等待,是“非常的不公平”,并指这种现象只会延迟非洲大陆的复苏。 谭德塞也形容疫苗分配不公平是“灾难性的道义失败”,并坦言“代价是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人们失去生命和生计”。 他也也警告,遏止冠病病毒传播所花的时间越长,出现对疫苗更具抗性的新变种病毒株的风险就越大。 世界卫生组织发出的警告显然都被漠视,因此,当Delta变种病毒株于7月蔓延,成为冠病病毒的主导毒株,导致400万人死亡(仅四个月后就上升到了500万人),对此,谭德塞将责任完全归咎于疫苗生产及分配不公平。 世卫组织因此发起了冠病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历史上响应最快、协调最好、也是最成功的全球抗击疾病的倡议──借以支持最脆弱的群体。 在疫情爆发的最初几个月推出的冠病疫苗全球获取机制,由较富裕的国家和私人捐助者资助,并筹集了20多亿美元,旨在确保成功的疫苗上市时,生活在较贫穷国家的人们不会被排除在外。 通过冠病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倡议向发展中国家推广疫苗的行动,3月率先在加纳和科特迪瓦展开,饱受战争蹂躏、财政拮据的也门也于同月收到第一批疫苗,卫生专家称这个时刻是对抗冠病病毒的转折点。到了4月,成批的疫苗通过冠病疫苗全球获取机制,发放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不过,疫苗不公平的问题并未因此解决。9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已经接种了超过57亿剂疫苗,但只有2%的疫苗是给非洲人民接种的。 冠病疫情的爆发不仅直接影响全球数亿人的身体健康,还在疾病治疗、教育及精神健康方面产生了连锁反应。例如,近一半国家的癌症诊断与治疗受到严重的干扰;超过一百万人错过重要的结核病治疗;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阻碍较贫困国家的人获得爱滋病治疗服务;数百万名妇女的生殖服务受到干扰。 联合国机构认为,冠病疫情造成南亚地区的卫生服务严重中断,去年可能增加了23.9万名儿童和孕产妇死亡;而在也门,每两小时就有一名妇女死于分娩的灾难性局面。 严重影响儿童和年轻人 冠病疫情于过去一年对全球造成重大的精神健康影响,并以儿童和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今年3月表示,“毁灭性、扭曲的新常态”的生活,致使几乎儿童发展的每个关键指标都出现倒退。数据显示,在受到冠病疫情严重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儿童贫困率上升约15%:在这些国家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中的儿童预计增加1.4亿人。 冠病疫情也给教育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全球有1.68亿学生停课近一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学校关闭后无法进行远程学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负责人亨丽埃塔.福尔曾于1月时说过,各国应该竭尽全力让儿童上学。“当儿童的阅读、写作与基础数学能力受到影响,他们受惠于21世纪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也将因此减少。” 她重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0年的观点,那就是只能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关闭学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于8月的暑假过后发布了安全返校建议,包括将学校的教职员工纳入全国疫苗接种计划,同时为所有12岁及以上的儿童接种疫苗。 联合国今年不断呼吁提高疫苗公平,也针对国际社会应对冠病病毒不力的情况,一再强调设计新方法应对未来疫情的重要性。 为了确保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卫生威胁时应对准备更充分、透明度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则召开一系列会议,邀请科学家和决策者参加,并于5月宣布在柏林建立疫情国际控制中心。 由全球最大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于7月发布的一份关于疫情应对措施的独立报告,便直指全球卫生安全资金严重不足。 二十国集团的高级别独立小组联合主席、新加坡政治家尚达曼说,冠病疫情不是一次性的灾难,却因为资金短缺,很容易受到疫情的长期影响,所有国家将反复受到影响,也容易受到未来疫情的冲击。 无论如何,国际合作于今年取得积极进展:各国于11月底举行的世卫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上,同意制定一项新的预防疫情全球公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各国达成一致意见称赞,他坦承未来的工作仍将繁重,但“将带来我们亟需的希望”。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