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513

3月前
在写些什么之前,先给马来西亚一个很大很大的掌声,日子艰难,我们走过来了。《五月雪》的上映,说明我们进步了。 在写着这篇文章之前,内心很是挣扎。不知是否有很多像我一样观看后想写些什么的人来投稿,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来投稿还是投篮的。但如果我什么也不写,又觉得不吐不快。就让文字写出我的内心,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想写出一个年轻人对自身国家历史的想法。 也许是因为那是星期三下午4时35分,也因为我们在小镇,我与友人差不多算是包场,观众不超过10个。对不起导演,其实我们3人觉得蛮庆幸的,越少人观看,电影院内就越安静,思考的时候就越不会被打扰。坦白说,一直以来只知道《五月雪》是部关于513事件的电影,从它得奖开始我就认定不会在马来西亚上映,意思说我也不抱任何观赏的期待。那天友人突然邀请一起观看,我也没做什么功课就踏足电影院了。当然,前面好些情节看不明白,包括阿英的脏校服、贯穿电影的大象、为何突然说起汉丽宝、苏丹的洗脚水…… 这是部诉说第3届与第14届全国大选后,马来西亚到底怎么了的电影。我一位19岁的少年只想以看待历史的方式观看,但如果身边有经历过的人,我会想要抱抱他,就像我想要给主角阿英一个拥抱。她,被困住了,被49年前(电影里阿英的故事时间是2019年)发生的事件困住了。就因为她的父亲只带着她的哥哥到电影院看戏,母亲则带着她去看大戏,从此一家人天人永隔。任谁也没想到,看似平常的一天,竟是一家人的最后一聚,且,不是很愉快。看到她的父亲对母亲与她大小声,看到父亲的重男轻女,可以说是完美呈现了1969年的父权社会的样子。看到他们在庙里的举动,对我来说很是新鲜,是我没见过的拿督公文化。我想导演想拍出的就是一个平常的一天吧!只是后来,那些在大华戏院的人就永远消失了。 阿英幸运吗?她很幸运,当天她不在那里,逃过一劫。阿英幸运吗?她很不幸,一辈子就被困在那个悲剧里,走不出来。 缓慢温柔的述说血腥与残忍 这部电影最高招的地方莫过于以最缓慢的方式,演出最惊心的情节;以最温柔的方式,演出最血腥残忍的一幕;以最安静的方式,演出最悲伤的情绪。故事情节很缓慢却不闷。虽然戏长两小时,我却觉得不过瘾,毕竟我还有好多疑问。如果可以,我好希望导演再拍一部《五月雪2》,解答我留下的问题:失去父亲与哥哥后,阿英与母亲的生活怎么样?阿英的丈夫到底是谁?是戏班班主的儿子吗?阿英的小姑子怎么会皈依伊斯兰教?找到无名氏的墓碑,然后呢? 有时看着看着画面突然安静,哦,原来是被消音了。一开始我会抱怨怎么这样!朋友却说,马来西亚能够上映这一部戏已经很进步了。后来,在台湾念书的友人告诉我,台湾也曾发生过白色恐怖。而我,去年随教会团体到访柬埔寨也有个吐斯廉屠杀博物馆。最后我发现,原来好多国家都曾有这一类型的暴乱。不一样的是,然后呢?是逃避封锁不可再提起?还是完整还原以此为鉴?国人有更成熟看待一切吗?就像张吉安导演说,拍摄原因只是因为他爱马来西亚这片土地。挖掘历史不是为了更多的指责,而是为了我们要一个更美好更包容的家园。 有时候觉得挺讽刺的。由马来西亚人执导在马来西亚拍摄的马来西亚历史电影,竟然无法在马来西亚完整上映。也许我们是时候再向前迈出一步,消除隔阂,而不是不让人提及。就像台湾有关白色恐怖的电影可以照常上映,柬埔寨大屠杀的幸存者可以出书诉说他们的经历。也许把所有真相都藏起来,不是件好事。 回到《五月雪》,这部电影的后劲真的很强。看过一次后还会想再看个两三次,因为还有好多细节是还没看清的。盼望有一天,我们可以观看不被马赛克不被消音的《五月雪》。希望那一天后,所有的伤痛可以抚平,所有的种族情绪与怨恨可以被放下。马来西亚,会更好的!
3月前
1969年,513事件爆发。 之前1967年,槟城发生种族骚乱,官方宣布伤亡人数:8死137伤,我那时17岁,所处华人住宅近山区,出入两通道,一被堵死就无路可逃,我记得那时壮年的爸爸和青年的三姐夫,两人站在院子里,手抓棍棒和锄头,满脸焦虑紧张。家里人心惶惶,粒声不敢出。后我们到亲戚家避难。白天马路上来回逡巡,荷枪实弹的军警,让楼上窗口偷窥的我们个个大气不敢透。 《五月雪》,雪血同音,但我没看到、没嗅到也没感到血。513课题是禁忌,文学若以文字出之,用明喻、暗喻或隐喻,诉诸想像,庶可近之,文学本来就是隐藏的艺术。 电影作为艺术,当然涉及想像与感知,但主要还是声光色影的艺术。隐喻偶尔为之无妨,但若主要讯息都借诸隐喻,恐就伤及视觉艺术的筋骨了。513本来就是不可触的种族冲突课题,导演要触,空手入白刃,伤的是自己,牺牲掉许多撼动人心的影音色,牺牲掉自己的艺术。 少了核心部分 戏的第一部分没有当时大选及选后的各种角力、阴谋、激荡,就少了山雨欲来之前的风满楼;没有街道,商场,戏院,各个公共场所的慌乱、喧哗、逃亡、暴动及人群,就少了影片直接撼动人心的核心部分;没有事后的支离破碎、人体狼藉、鲜血淋漓、就少了劫后的冲击余波。这些不被允许出现在银幕上却又不可不出现在银幕的情节片段付之阙如,导演剩下的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电影的娘惹人物及文化,男女的不平等,巫华的不对等地位是这部戏主题的支线。巫华的不对等地位应该着墨甚至渲染(还是得小心拿捏),因它与主题密不可分;但娘惹人物及文化,男女的不平等,着笔过多就分散了凝聚力。不知是导演不得不为之以丰满影片(因主题不能畅快淋漓),还是这些是他节制不了的心头爱? 多数影评说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好看。我却比较喜欢第二部分,阿英的固执,及最后的嚎啕相当感人。(就我对第一部分的观感,固执及嚎啕几乎无关于第一部分) 当然,《五月雪》应该看,特别是对513几乎一无所知的七字辈之后的年轻人。但我得说:可惜啊。
3月前
又一年,513。 每年临近这一天,书写513相关内容,都有读者留言质疑“为什么又要谈起513?”或许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倒过来问,“为什么不谈513?” 超过半个世纪,513事件像鬼魅笼罩在族群之间。 想要除魅,无疑就得正视它,谈论它。 那么513事件,可以怎么谈? 2023年513事件54周年之际,历史与文化遗产之友学会(历文之友,PESAWA)分别举办了马来语、英语和华语的导览会,带领参与民众参访位于双溪毛糯的513墓园及附近的麻风病院社区“希望之谷”。其中,马来语场次是与马来亚大学历史系合作,不少马来青年参与其中。 导览活动上,他们安排参与者献花,并讲解513事件前后发生的相关事件。其中包括,冲突后国会停摆,国家行动理事会(MAGERAN)成立并接管国家行政运作。 自2017年停车场风波后,双溪毛糯513墓园成功保留下来,历文之友每年都会举办公祭仪式。该会秘书刘敬透露,2023年特别增设三语导览会及青年对话会。他们邀请不同族群的年轻人,聚集隆雪华堂,对谈有关513事件的看法。 对话会有华语和马来语场次,据刘敬观察,这些年轻朋友都深刻认识到513事件是一场悲剧。而对于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多是知道却不敢提。 28岁的刘敬是历文之友年纪最轻的成员,说起以年轻人为主的对话会,他说,“以后要接手这份工作(513事件转型正义)的就是年轻人。那么未来的国家主人翁怎么看待这事情?他们是否已经放下、宽心了呢?还是已经用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去看?”唯有当大家都对事件不再有顾忌,不再抱有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进一步推动转型正义,要求政府解密当时档案资料等。 为过去的受害者发声 那,什么又是转型正义?根据国际转型正义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 ICTJ)官网介绍,转型正义(Transitional Justice)指的是社会如何回应过去大规模且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转型正义最关乎的是受害者,方法包括还原真相、财务赔偿、司法追究、纪念受害者等。 台湾于1947年暴发228事件后开启长达38年56天的长期戒严,引发白色恐怖,228事件成为历史禁忌,直到1990年代后才开始有平反运动。刘敬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台湾的作法,因为513事件同样是国家暴力的悲剧,而少数民族权益在513事件后受到影响,新经济政策也是这段历史事件的副产品。 “转型正义,用白话来说是希望还给受难者和所有不公的事一个公平,不管是赔偿,或者国家作为一个单位去道歉。”刘敬说,化作实际工作,历文之友的短期计划就是争取真正保留513墓园,中期计划是要求政府解密当时的文件,长期就是国家对受难者的道歉及赔偿等。 探寻穆斯林遇难者墓园 513事件的讨论多集中在华社,而当年华裔死伤也较为惨重。但这不代表没有其他族裔的死难者,双溪毛糯513墓园就有2名巫裔和2名印裔死难者的墓碑。其实,在吉隆坡文良港首都花园(Taman Ibu Kota)的穆斯林墓园,也有一小片墓地埋葬了513事件死难者,共立了11座墓碑。 历文之友主席陈松青表示,他们正联络该墓园管理员,寻求安排参访。负责联络的刘敬透露,墓园管理者的态度非常积极,唯还未安排到时间。陈松青说,除了参访,他们也想向当年的巫裔死难者表达哀思、哀悼,希望引起马来社会的注意,进一步打开对话。 4月19日,本刊前往首都花园穆斯林墓园,正值开斋节后的Syawal月,可见一些穆斯林前来扫墓。根据513事件口述历史《在伤口上重生》的地图记录,很快便在偌大的墓园找到513事件死难者的11座墓碑。 墓碑群被红砖围起,小腿高的围墙有些崩塌,一些墓碑杂草高得遮住碑文。墓碑设计各异,一些碑文已经脱漆,看不清文字,但隐约看见死亡日期皆在1969年5月13日后几天。 墓园管理员透露,近年有些许华裔前来考察墓碑,拍照记录,他们并不阻止。他并不清楚513死难者墓碑的故事,因此不便受访,需另外安排知情者来分享。唯,他们年纪大了,加上Syawal月比较忙碌,一时无法安排。他没有回绝本刊邀访,只是需要时间协调。 政局顾虑无阻追求和解 走过半个世纪,513事件因2018年政权轮替,政治氛围改变,谈论空间得以松动。但很快地在2020年后,马来西亚经历几场急促的政变,政局分为希盟、国盟与国阵三股主要势力。2022年第十五届全国大选破天荒成立希盟联手国阵的团结政府,另一边厢伊党大胜,结合马来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宗教的“绿潮”逐渐成型。 马来西亚经历政治大洗牌,对谈论513事件有何影响?陈松青认为,换作10年前还会有政治人物高举马来短剑呼喊民族主义的口号。但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后,马来群体也不再容易被这些话语愚弄,至多可能在乡区挑起一些情绪。他觉得,马来年轻一代若没有特地接触,很多人可能是“513盲”,对那段历史毫不知情。至于华社年轻一代对513事件的认知不深,陈松青认为这也是华社长期视之为禁忌,不去谈论的结果。 问陈松青,政局变得更为复杂,处理513课题是否多了几分顾虑?“我觉得我们的顾虑并不太大。”历文之友要推动的是种族与社会的和解,在这片513死难者墓园上建立的纪念公园绝非纪念仇恨,而是宣扬和平、种族和解的公园。 “最重要的就是,还原当年的历史,要给死难者一个交代。” 2024年513事件55周年纪念公祭将于5月18日上午9时至10时举行,环节包括全体默哀、各大宗教代表祈祷及献花。民众受促于上午8时30分抵达报到,Waze导航可循https://waze.com/ul/hw284rcu6r。详情可洽:刘敬 (011-1143 4178)、陈松青(019-388 5309)。 【513事件相关书籍】 01.《May 13: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 the Malaysian Riots of 1969》(柯嘉遜,SUARAM)/華文譯版《513解密文件》 02.《13 Mei 1969 Di Kuala Lumpur》(Abdul Rahman Ibrahim,DBP出版) 03.《13th May 1969: A Historical Survey of Sino-Malays Relations》(Leon Comber,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Asia) Ltd. 出版)/馬來文譯版《Peristiwa 13 Mei: Sejarah Perhubungan Melayu-Cina》(IBS Buku出版) 04.《在傷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個人口述敘事》(五一三事件口述歷史小組編,文運出版)/英文譯版《Life After: Oral Histories of The May 13 Incident》 05. 513事件官方報告書《The May 13 Tragedy: A Report》(國家行動理事會于1969年10月9日發布,可在聯邦法院网站下載。https://eprints.kehakiman.gov.my/33002/) 06.《May 13,1969:Racial Riots:A SECURITY PERSPECTIVE》(Dato’ Nordin Yusof,Casamas Resources Sdn Bhd出版) (原稿上传于02/05/2024) 相关报道: 【焦点/勿忘国难(1)保存513墓园还欠的东风何时来?】
4月前
1969年5月13日是马来西亚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这场主要发生在吉隆坡的暴力冲突,成为我国政治的分水岭。此后半世纪以来,513成为一串鬼魅数字和禁忌话题,谁也不轻易提起,而“小心513重演”则变成政治人物常用来威胁选民的魔咒。 2017年,位于雪州双溪毛糯的513墓园差点被征用兴建停车场,文史工作者群起反对,把这片极富历史意义的墓地保留下来。7年过去了,513墓园现在怎样了? 2024年4月下旬的513墓园,兴许是清明刚过,一些坟前留有祭拜用的小红杯、盛装祭品的宝丽龙饭盒,以及焚化祭品的痕迹。历史与文化遗产之友学会(历文之友,PESAWA)主席陈松青说,过些日子又到5月13日,为避开5月11日新古毛补选,今年的公祭择日5月18日举行。公祭前,他们会请人清理墓园。 也不知道是谁没关好篱笆门,让附近牛只随意进出,门口就有一坨牛粪,里头更是处处“地雷”,陈松青提醒众人小心足下。除了牛只或其他动物偶尔闯入,才建不久的防爬栅栏(Anti-Climb Fence)已被撞坏。陈松青还发现,疑似有人把后方基督教墓碑上的石球抛进墓园,拦腰砸断了其中一座墓碑。 这座513墓园坐落在双溪毛糯医院清真寺后方。2007年,玛拉工艺大学(UiTM)申请征用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土地时,古迹保存工作者极力反对,却也在抗争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附近的513墓园。 真正的转捩点是2017年,另有单位申请征用土地来建停车场,以陈亚才为首的文史工作者遂发起运动,透过时任议员向雪州政府争取保留该地段。后来,他们成立“513墓园工委会”,围上篱笆,美化墓园,举办一系列活动推动513事件的转型正义。 “513墓园工委会”即历文之友的前身。他们于2020年完成社团注册,原主席陈亚才于今年交棒给陈松青。回想2017年的停车场风波,陈松青说,“这片墓园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如果被除掉的话,真的是一个灾难。” 被视为禁忌的历史 2017年,算是513事件发生后第一次被密集提起与讨论的一年。此前,在国阵独大的政治氛围,言论自由极度受限的情况下,513事件是被压抑的禁忌话题。数十年来,政治人物常以“小心重演513”来恐吓选民,捞取政治资本。然而,2017年,马来西亚已经经历多场净选盟示威运动,巫统分裂,土团党另起炉灶,马来西亚正在经历政治洗牌。 发生停车场风波时,513墓园工委会意识到必须采取一些动作争取保留墓地。“当年要引起社会人士的注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办公祭。”陈松青忆述,既要唤起社会人士注意,又不希望引起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公祭,拜祭死难者。而这样的纪念活动年复一年持续至今。 2018年,马来西亚首次政权更迭,希盟取代国阵执政。政治氛围转变,恰似打开讨论513事件的缝隙。 隔年2019年,513事件50周年,各媒体不约而同推出相关专题报导,513墓园工委会不只举行公祭仪式,也举办多场座谈会。民间也有几场有关513事件的纪录片和短片放映会,例如覃心皓《沉默的50年》、廖克发的《还有一些树》,以及张吉安的《义山》。虽然多场活动都有政治部警察到场,但都顺利进行。 2020年全球暴发冠病疫情,马来西亚实施行动管制,当年的公祭仪式被迫停办,2021年则改为线上进行,直到2022年才复办现场公祭活动。 陈松青说,自开始举办公祭后,他们在墓园张挂布条留下联系方式,希望更多死难者家属能主动接洽该会。“我们的用意是希望集中一批人,把他们(家属)集中起来,以后要做什么事情,这股力量也比较大。” “坦白讲,家属的联系进展得不是很好。”并没有太多家属因此接洽该会。陈松青认为,数十年来513事件一直被视为禁忌,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谈论和触碰。“这(513事件)对我们社会的撕裂啊,伤害太大了,后来的人都不太愿意谈。” 纪念和平乃未竟之业 513墓园工委会于2020年取得社团注册,改名为“历史与文化遗产之友学会”。现任主席陈松青表示,该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513墓园、推动转型正义,并呼吁政府解禁相关档案,还原历史真相,还死难者一个公道。 他们早在2019年513事件50周年之际,就呼吁雪兰莪州政府将513墓园划为保留地。“如果这片墓地能永久保存下来,我们计划做一个和平纪念碑。” 陈松青表示,在雪州政府前行政议员邓章钦协助之下,州政府原则上同意将513墓地永久保留,测量局、土地局官员也曾一起开会。“最后一步就是等测量局测量好,把图交给土地局发出地契,可是这个临门一脚拖了大概两年。”他透露,目前该会与当局测量划分的范围有出入,因此还不能颁布宪报。 对此,本刊接洽雪州行政议员黄瑞林,他于2023年接任掌管地方政府、旅游及新村发展事务,表示尚需要时间了解与跟进详情。 强调互相谅解 在这片墓地尚未列入宪报获得保留,意味着还不享有法律效力,历文之友能做什么?“充其量就是把围篱做好、除草、保护墓碑……因为确实发生过墓碑被人损坏了。” 历文之友计划墓地被正式保留后,在旁设立一座和平纪念碑。当墓园不再只是墓园,而被赋予新的意义,定调为和平公园,让民众纪念513事件这一集体记忆,或许是除魅的开始。 陈松青强调,513墓园并不代表是一种仇恨的记忆。“我们不是说要怪罪某一方面,历史(513事件)本来就是这样的。”而马来西亚无可否认是三大民族为主的多元社会,却在513事件之后,族群之间的关系每况愈下。“现在,种族、宗教好像经常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 “如果513因为被定性为一个种族冲突,一个最严重的地方(事件),那我们是不是从这边开始化解这一种仇恨、误解。” 513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固然复杂,但陈松青表示,历文之友更想延伸谈论的是一个能够相互谅解的社会。“希望大家能够本着都是马来西亚的子民,能够互相的谅解、体谅。” 这也是为何,历文之友打算将墓园打造成和平公园。“它不会单纯纪念513,当然513是主要的载体,可是从513延伸出来,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种族之间的相互谅解。” (原稿上传于02/05/2024) 相关报道: 【焦点/勿忘国难(2)如何回顾种族冲突与历史伤痕?】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五月雪》不仅叙述了一段已经过去的伤痛,还展现了导演对国家历史和族群关系的关怀。在马来西亚娱乐片充斥的市场中,这样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非常值得观众买票进场细细品味。”(按:《五月雪》经历4次送审,终于将在2024年7月18日,全国影院上映。)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了最严重的暴动流血冲突。此事件是马来西亚各族群,尤其是巫裔和华族内心一个永远的伤痛,至今仍无法很好地抚平,后来更不断成为各政党之间用来炒作的政治议题,以巩固政权,但这只会加剧族群间的分裂,对国家的发展和族群和谐毫无帮助。直到希望联盟政府上台后,这个种族冲突的魔咒才逐渐消失它的影响力。 尽管时间已过去55年,马来西亚政权仍无法很好地面对历史。2023年著名导演张吉安拍摄了《五月雪》,这部电影入选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第80届威尼斯国际影展,并荣膺“电影艺术特别表扬奖”(Special Mention Musa Cinema & Arts Award),接着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影展大放异彩,有所斩获。如今,这部电影在513事件55周年之际被电检局通过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地上映。 这部片子可谓马来西亚513暴动冲突事件55年来第一部获得上映的电影,其意义可谓非凡。电影获得放映,事实上就表示我们的政府更有勇气地直面这个冲突的历史事件,允许通过大银幕公开给大众观看和讨论,为往后更多类似的影片上映,或者是鼓励更多相关类型影片的拍摄,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鼓舞作用。 ◢融入传奇故事和本土元素 《五月雪》在拍摄手法和讲故事技巧上,并非一部商业电影,而是结合了中国和马来西亚历史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片名《五月雪》源自中国元代戏曲《窦娥冤》中六月飞霜的典故,电影的首段即以吉隆坡普长春粤剧班正在上演的《六月雪》为开场。此外,屠杀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蔡宝珠唱起了窦娥的经典唱词,躲了一天一夜的阿英母亲与剧组从戏台走出时,布景正是窦娥死后飘下的六月雪,这些都寓意事件的悲剧与平民的冤屈。 影片引用了《马来纪年》和《吉打纪年》两部马来文学名著的传奇故事,非常巧妙地与513事件结合在一起,隐晦地讲述了513事件的发生。《马来纪年》中唯一提到的日期恰好是1612年5月13日,预示了1969年5月13日爆发的暴动事件。在影片中,还穿插了当时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编剧的《吉打狼牙国王》的部分片段。《狼牙国王》描述了一位尝过人血的国王的连串暴政,这似乎在批判执政者引爆冲突事件,对无辜百姓的迫害。513事件爆发的当晚,戏台前出现了一个骑着大象的马来大臣,身穿传统服饰,另一个穿着明朝服饰的人对他下跪并喝下他的洗脚水,这是《马来纪年》中明朝天子喝马六甲苏丹洗脚水的寓言。 其次,《五月雪》融合了更多本土的元素。影片中再现了513事件发生地之一——半山芭,这些场景包括大华戏院和戏班,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或许是熟悉的记忆,但对年轻人则显得非常陌生。其中一幕极为震撼:513事件当晚,大华戏院前发生了流血屠杀,许多人被活活歼灭。如今这个地点变成了一家酒店,令人惊讶的是,这家酒店竟然也叫 “大华酒店”,名字和当年的大华戏院(Majestic)一模一样,仿佛历史在此重叠。此外,喝洗脚水情节的最后,有马来人将榴梿抛至空中,落在戏台屋顶,也是本土寓言元素的应用。 ◢结合导演自身生活经历 影片中还出现了乩童、神像或民间信仰的场面,这些场景实际上源于导演的生活经历。因此,这部片子也融入了许多导演本人的生活经历和片段,张吉安非常巧妙地将各种看似无关的元素,包括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本土元素,以及他自身的生活经历,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这部电影不仅叙述了一段已经过去的伤痛,还展现了导演对国家历史和族群关系的关怀。在马来西亚娱乐片充斥的市场中,这样的作品显得弥足珍贵,非常值得观众买票进场细细品味。 相关文章: 写在《五月雪》之后/王婷婷(亚依淡) 挺艺文,保传承/张吉安 以创意关怀草根 我的传家宝 印满无言的父爱  
4月前
4月前
是温柔的控诉。 那个下午,我在狮城踏上了《五月雪》放映的末班车—— 什么是513?外国人问起你,你会怎么解释?维基百科上的定义,你接受得了吗?或是,你认为这起事件其实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五月雪》 在新加坡一共上映4次,前3次我都错过了,幸而有机会观看5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在黄金剧院的最后场次。5月下旬,导演张吉安在草根书室连开两场讲座,我出席了其中一场,聆听张导分享电影里的文化符码、电影海报设计的巧思等。 整部电影分成两折,以1969年及2018年为分水岭。无可否认,电影充斥大量的文化符码,对于新马一带的人,应是最为熟悉的。娘惹、拿督公、乩童、《马来纪年》、榴梿、马来短剑、粤剧、过番歌、红登记、蓝登记……对我们而言是日常;对身边说着字正腔圆华语的外国人而言,是种猎奇心态。 就像导演在之前的访谈或是当天的映后对谈再三提及,这部影片运用了温柔的视角、各种角度的镜头作为切入点,因此电影里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暴力的场景。 而这,其实对我们而言,才是致命的。 真相究竟是什么?因为档案不解密,所以只能靠“听说”。观看电影时,画面的重要不言而喻,不过声音在这部电影里的重要可说与画面并肩。“听见”马来语、槟城福建话、娘惹日常用语中掺杂的粤语、潮州话、粗口、马来西亚华人的日常口头用词,全掺杂一体却又不令人感到违和,因为这正是我们日常的一部分。 “听见”,听见大华戏院里的呼救声、寻亲声;听见那血水流淌在地面的声音;听见那稚嫩的叫嚷“好痛……”“好痛……”;听见东姑1969年宣布紧急状态的原声电台广播;听见电台广播中报导汉丽宝公主实为虚构人物;听见电台播放2018年大选后民众在机场围堵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的新闻;听见电台在2018年5月13日“历史上的今天”单元却播放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宣布“2020年宏愿”的片段;听见那阵阵传来熟悉的祈祷声,听见……温柔,却也压抑。 给马来西亚的情书 如果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写给上海人的 ,那《五月雪》就是张导写给马来西亚的情书,就像个文本,藏着各种符号、隐喻,让阅读者挖掘。就像,在《天下杂志》访问片段的标题就是“读一封给马来西亚的情书——《五月雪》”。 尤其2018年的那折戏,如此的日常,如此贴近生活,戏里好多场景都在槟城取景。尤其是极乐寺的观音嬷、槟威大桥、双溪里蒙巴士车站、海发茶餐室,浮罗山背双溪槟榔小镇、淡汶的连瑞利大宅前,那是我温柔又可爱的家乡啊! 虽然在马来西亚上映的影片还不确定会被剪成什么样子,或许也没能保住窦娥唱戏的一幕,不过听见导演提及马来西亚电检局的审查结果将在近日公布,而后看到张导的脸书贴文,真的好激动!我们都清楚,单是这部电影能够在马来西亚上映,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5年了,真相沉淀如此之久,迎来解密之前,终究需要让更多人知悉,到底要让年轻一代知悉。只有挥别过去的阴影,国家才能向前迈进。55年了,终于有部513的电影能在电影院上映,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感受。 想起5年前坐在隆雪华堂里观看《义山》,5年后在黄金剧院观看《五月雪》,不知为什么当天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我心中响起的竟是“Malaysia Tanah Airku”!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513在过往像是马来西亚的梦魇,不可言说。今年,配合513事件50周年,华社主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包括讲座、放映会、513受难者墓园纪念仪式,媒体也报道513事件专题。讨论513事件的缺口被打开,过去被压抑的记忆与情感开始浮现,我们要以什么方式去述说这些故事?后513时代,我们要怎么认识这段黑暗的历史与其后续影响? 民间怎么记忆 公民组织业余者于6月29日在吉隆坡的亚答屋84号图书馆主办座谈会“五一三的幽灵:文学、记忆与情感”,主讲人魏月萍在会上指出,族群内部以恐惧来传承513记忆,而各族群之间对于513的社会记忆却又充满冲突与矛盾。 她说:“我们对513有很多一知半解,这些模糊性、神秘性的部分恰好成为恐惧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最后形成一个族群的集体情绪和记忆。” 魏月萍是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她举例,本地艺术家章永佳有副作品,用邮票拼贴出513时期大华戏院杀戮事件的谣言。章永佳告诉魏月萍,制作这个作品是因为常常听长辈提起大华戏院在513时期被攻击。 “章永佳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经由挪借的记忆、长辈的诉说,……形成后513作品,表现从上一代人所承接的记忆。” “谈513时,我们的了解其实来自父母辈的记忆,进而形成个人记忆,而我们却没有自觉。我们每个人好像都需要先行去魅,了解个人的513记忆来源。” 她发现,面对这段充满暴力创伤的历史,各族群往往会在心中构建防火墙,进而产生族群本位的视角与记忆。“防火墙是我们对待记忆时的一个安全机制,这个机制让我们选择对自身最安全的记忆方式。” 魏月萍比较一篇刊登于《星洲日报》的文章“大华戏院五一三 50周年祭”与历史学者Abdul Rahman Ibrahim所撰写的《吉隆坡的513事件》(13 Mei 1969 Di Kuala Lumpur),前者是华社普遍记忆的大华戏院被攻击事件,后者则是华社鲜少提起的奥迪戏院流血事件。 “《吉隆坡的513事件》中提到奥迪戏院被华人私会党占领,华人观众都被劝离戏院,而戏院里头死的都是马来观众与士兵。” “在马来叙事中,当时513之所以会演变成冲突,是因为马来人无法忍受华人当时比较极端的语言和行为。” 这些叙事不曾被纳入华社的集体记忆中,她扣问:“当不同族群身分,包括华人、马来人、印裔在谈513时,各自有不同的视角,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些不同的记忆?” 她解释,防火墙的外部是来自官方对于资料、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的控制,内部则是“源自过去记忆的传承,以致形成一种恐惧不安或不确定感”。 她以印度思想家南地(Ashis Nandy)在《记忆之工》中考察记忆的方法,即不只是将记忆视为过去式的事情,而是进行式的行为,进而发现记忆建构的过程,包括个人与集体记忆中缺漏、相互竞争、扭曲失真、凝缩浓缩、二次修饰的部分。 “他去处理记忆不是要把它放进博物馆或档案局,是要掌握更逼近历史真实的方式,关注的是被历史边缘化和忘却的人们。” 怎么影响民间? 另一方面,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小保表示513事件犹如历史幽灵,时不时被马来西亚当权、在野势力召唤,以推动自己的政治议程。 他指出,513事件后所制定的国家文化政策,独尊马来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影响所有族群的文化发展方向。 “其他文化唯有在不违背马来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情况下才会被考虑成为国家文化政策。” “不只是非马来人,马来人的文化也会被影响。只要马来文化违背伊斯兰文化,也会被排除在外。” 他形容,这最终导致非马来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各族群文化被课题化。课题化指的是原本自由发展的文化受到国家政策管制,被部分精英决定其内容,民间社会则失去对于文化的话语权。 吴小保表示,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华团运动对于后513局势的回应并无法撼动单元主义的国家文学政策。然而,华社在经历513之后,感时忧族的情绪强烈,进而产生强烈的文史保育使命感。 他举例,华社在保卫马六甲三宝山运动、广东义山搬迁的事件上,反抗能动性都很强。“感受到自己(的地位)随时会被抹掉,(华社)精英分子便时时刻刻想办法把自己的东西保留下来。” 口述历史:看见亲历者的生命 槟城理科大学政治学系讲师傅向红表示,513事件被高度符号化与政治化,其命名本身便直接影响人们怎么理解与记忆这事件。 她举例,有学者在事件发生后将之命名为“吉隆坡骚乱”(KL Riots),是局限在首都范围内的骚乱。然而,官方报告出来后,却以日期为事件命名,而且还定义为种族骚乱事件。 另一方面,事件的时间起始点怎么被述说,也是记忆政治的一部分。华社民间记忆一般追溯至当年选举结束后、反对党游行庆祝,或5月9日被杀的劳工党员林顺成丧礼游行。 官方报告则回溯至当年4月25日,巫统党员在日落洞被打死的事件。这也是马来社会忆述513的起点。傅向红表示,也有学者将事件回溯至1967年槟城大罢市事件(Hartal)或是二战后的族群关系。 “到底你要追溯513追溯到什么时候,也是记忆政治的一部分。” “这事件变成各种政治势力挪用的一个符号,……513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操弄民众情绪的符号。” 她指出,民间社会对于513事件有两种主流论述,即将事件理解为种族冲突,或视为巫统党争的结果。她批评这两种论述都忽视亲历者的生命经验。“我很不满意这两大论述,这两大论述里看不到当年亲历那场骚乱的人,他们的故事与生命在哪里?” 傅向红在偶然的机会下,与团队到513乱葬岗收集513受难家属的口述历史时,“突然间,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就出来了”。 对她而言,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不只是补充官方史料的不足,更提供了新视角。她点出,民间常常渴望官方解密513事件,却忽略亲历者的生命经验,以及后续的影响。 “官方资料不再是主要参考的对象,你可以将这些血肉之躯带进历史现场,口述者的情感、情绪等都是在官方资料不会有的。” 文学的五一三:女作家如何翻转国家叙事? 台湾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博士后研究员苏颖欣则挖掘513文学中被主流叙事忽略的问题,以虚构的文学去叙述历史的真实,进而丰富513的内容。 她以日本思想家沟口雄三的“现在时的历史”作为方法,文学能够让个人叙事被纳入历史叙事中,让个人情感记忆去承担历史,也得以避免513历史被神秘化、被目的化或沦为“没有情感只有史料”的苍白言说。 她指出,在国家叙事中,形容国家的字眼如“母国”、“母语”等,往往隐喻国家性别为女。然而,国家的行动者、执行者如“国父”、“土地之子”(bumiputera)则皆是男性。“在性别化的社会里,我们看到二元对立的性别观,男性是公领域、大历史、政治的主体,女性则是小历史、去政治、(隐藏在)背后的形象。” 苏颖欣也是主办单位业余者成员之一。她认为,女性过去被国家叙事所排除在外,近年来后513女性作家则企图翻转这种叙事,以小说人物去颠覆二元对立的国家性别观。 她以今年刚出版、Hanna Alkaf所著的英文小说《天空之重》(以下简称《天》)(The Weight of Our Sky)为例,书中叙述一位马来女孩怎么在1969年种族暴动的吉隆坡街头寻找母亲。 她指出,书写513的小说中,常常提及华巫跨族群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马来女性看似解放,实际上却仍受制于男性的控制。但《天》却颠覆了刻板的女性形象,“《天》的华裔男性不可靠,马来女孩最终不依靠任何人帮助,独立自主地在混乱的城市找到妈妈。” 另一方面,作者对于护士母亲的描写也超越过往无力被动的女性形象,“是一个救赎的、有希望的母亲形象,最后她和女儿一起阻止了一场华、巫年轻人之间的械斗。” 《天》也打破了之前以离散和渴望离去为主轴的513文学作品,反而强调对于历史与土地的承担。“小说到最后使用一句马来谚语‘Di mana bumi dipijak, di situ langit dijunjung’,踩着这里的土地,就要承担天空的重量。” ▲家属为在513事件中的死难者献上鲜花。(档案照) ▲立在双溪毛糯513死者墓园的纪念花圈。(档案照) (原稿上传于31/7/2019)    
6月前
“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著你。” ——尼采《善恶的彼岸》 无论是作为马来西亚第一部众筹电影,或是电影想要探讨的深刻主题,《Pendatang》都值得所有马来西亚人放在心上。 制作团队将电影上架到YouTube,并附上多种语言的字幕,除了让电影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也能面向更多观众,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尽管电影的叙事框架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有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虎头蛇尾,但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有成功带出主题,即种族主义肆虐到极致后的反乌托邦社会将何等残酷。 故事发生在想像中的马来西亚。在“927事件”后,种族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可调和,死伤无数,于是在全民公投后决定将各种族隔离开来,居住在政府官员分配的住所,并实行严格的物资配给和宵禁。主角一家人在来到官员安排的房子居住后遇到一名躲藏在屋内的马来女孩,并遭遇一系列的压迫和灾难,最终被迫逃亡。 尽管电影并没有清楚交代“927事件”的细节,但作为这部电影的“麦高芬”,此事件对电影中的众多角色都带来重大影响,例如父亲对异族同胞展现出满腔仇恨、女士兵的妹妹被残忍杀害、家具厂老板以此事件煽动民众并谋取政治红利、成为民族英雄但最终残害同胞的自卫队等。 若是对时事和历史有所了解的马来西亚人,应当会对“927事件”有满满的代入感。无论是1969年的“513事件”,还是2015年的“刘蝶广场事件”,都是电影中的现实案例。导演选择不交代“927事件”的细节,却又通过角色对白侧面刻画出它所带来的恐怖和仇恨,留给观众很多想像空间,也展现出种族之间的冲突可以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 种族冲突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以发生,毕竟信任有时就只是一张窗户纸,是否戳破只在一念之间。 电影中数次出现一句细思极恐的对白,即:“是你自己投下赞成票。”这句话绑架了主角一家,以及后来无数以为《隔离法》实施后便能营造出美丽新世界的人们。故事中的父亲、货车司机、女士兵,甚至是后来出现的印度人都是隔离法的支持者,但他们都遭遇了更大的悲剧而陷入后悔。尤其是父亲与家具厂老板对话的桥段,更是显现出政客为了自身利益而毫无原则,以及普通百姓被仇恨裹挟的愚昧无知。 我们都不要变成魔鬼 而自卫队作为电影中的“民族英雄”与反派更是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满腔仇恨的自卫队到最后罔顾法律并滥用暴力,说明了人性被仇恨与权力吞噬之后能有多么恐怖。电影结尾开放式的结局更令人得以想像其他隔离区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毕竟在乱世底下坏人不会只有一个,而受害者往往是所有人。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不只是探讨了种族冲突和仇恨会带来的伤害,也凸显出当政府无法维持法律的公信力,民众之间容许暴力行为和对人失去信任的时候,人命将如何低贱,自由将何等奢侈。比起仇恨本身,我们更应该心心念念的是仇恨所带来的恶果,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当集体的仇恨之火燃烧殆尽,剩下的只会是秩序的崩坏、暴力的肆虐,和无尽的生灵涂炭。 获得自由或许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失去自由的生活绝对比我们能想像的还要更糟,只是安逸的我们都忘记了,或是有人刻意不让我们知道而已。 所以我们都要互相提醒,不要变成魔鬼,也不要掉入深渊。 【知道多一点】 《Pendatang》(外来者)为大马首部靠众筹制作的粤语电影,资金均来自公众捐款,电影导演为吴乾坚,2023年12月21日起在YouTube平台免费播放。制片方认为,电影涉及种族题材,很难通过电检局的审批,因此一开始就决定不在院线上映。他们也声称影片不赚取任何广告收入,仅为非营利性质。12月24日,在YouTube观赏过影片的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主席卡米尔奥曼(Kamil Othman)曾在社交网站发表看法,认为学校应该放映这部电影,以引起大众讨论,消除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和偏见。
10月前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是由“五一三事件口述历史小组”历经3年联络、追访、记录和整理的一本口述历史合集,其中收集了共19个,由26位亲历者或死难者家属所口述的五一三故事。此书的受访者包含着来自各个种族、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所受五一三事件阴霾影响的受难者,让读者能从19个故事的碎片中拼凑出更为客观与完整的“五一三事件”。 “这些故事并非为了‘补充’官方论述的不足,而是打开幸存者的言说与反思空间,让直接或间接经历此事件的马来西亚人得以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并共同寻求和解的可能。”——傅向红〈绪论:反思五一三事件:个体叙事、记忆政治与和解的伦理〉 想必大多数80至00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会有两块禁地,一块是“马共”;另一块就是“五一三事件”。圈起这块禁地的倒不是什么白纸黑字或铁壁铜墙,而是从亲历者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恐惧,因此我(可以说是多数人)从小对于五一三事件的概念大抵就是“一件无法言语且不能去了解的事”,长辈之于后辈的建议往往是最好别看、别理、更别说。 禁地总会被不识恐惧的初生之犊所闯入,这是必然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没有一章历史能被永远圈禁起来,而此书便是留给世人的“痕迹”。但是,这段历史的重现并非为了仇恨而存在,而是治愈。受伤流血后往往我们的伤口会结起一层痂,自动脱落后便会慢慢痊愈,但如今要是还将那块本应脱落的痂绑在伤口上,伤口只会越来越疼,疼到麻木。将这块腐烂、发臭、被遗忘的痂给拔下来是作为当代人的使命,上一代的悲剧需要下一代的正视,只有得以“正视”,悲剧的亲历者们才能得以真正的慰藉,后来的人们才能得到启示和教育。 最后,正如书中所引用印尼人类学者 Degung Santikarma 的这段话:“……纪念暴力(事件)无须显著的墓碑、戒备森严的墓园或豪华的仪式,更不需要纪念碑。所需的是一个自由且免于恐惧地谈论和沟通空间,让愿意诉说者诉说,愿意聆听以寻求智慧者聆听,以及可以共存共活的方式,特别是与那些无法忘却的事情及永远无法修复的伤亡共存共生……” 书中频繁出现的双溪毛糯五一三死难者墓园历经万险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但倘若保留下来只是一座座石碑,那便毫无意义;正如Degung Santikarma所言,最重要的是自由地、安全地、毫无顾虑地让所有想说的人能说,让想听的人能听。现在不应该还是那个人们被悲剧恐吓的时代,而应该是个勇敢的时代,勇敢去正视和拥抱悲剧的时代。 后513的叙事:记忆、文学与口述历史? 【文学意见】如何看见逼近的伤口——贺淑芳与傅向红对谈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