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聯合國曝救援關鍵 首要任務是恢復供電
|
DBKL取締氣球小販惹議 |
警:接獲小販母親投報 已錄取5份口助查
|
緬甸7.7級強震 |
緬甸震區多古城 逾80歷史建築被毀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清明後5生肖“運勢旺” 事業、財富、感情皆豐收!
|
緬甸7.7級強震 |
聯合國曝救援關鍵 首要任務是恢復供電
|
DBKL取締氣球小販惹議 |
警:接獲小販母親投報 已錄取5份口助查
|
緬甸7.7級強震 |
緬甸震區多古城 逾80歷史建築被毀
|
登機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時間整理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联合国曝救援关键 首要任务是恢复供电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议 |
警:接获小贩母亲投报 已录取5份口助查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震区多古城 逾80历史建筑被毁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联合国曝救援关键 首要任务是恢复供电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议 |
警:接获小贩母亲投报 已录取5份口助查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震区多古城 逾80历史建筑被毁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联合国曝救援关键 首要任务是恢复供电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议 |
警:接获小贩母亲投报 已录取5份口助查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震区多古城 逾80历史建筑被毁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清明后5生肖“运势旺” 事业、财富、感情皆丰收!
|
缅甸7.7级强震 |
联合国曝救援关键 首要任务是恢复供电
|
DBKL取缔气球小贩惹议 |
警:接获小贩母亲投报 已录取5份口助查
|
缅甸7.7级强震 |
缅甸震区多古城 逾80历史建筑被毁
|
登机前要搞懂!各大航空Check-in时间整理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Jenjarom
百格紛
東禪寺佛光山新春平安燈會 《百格》帶你搶先看
2025乙巳蛇年到來,東禪寺佛光山平安燈會再亮燈,《百格》帶你搶先看平安燈會的亮點!
2月前
百格紛
百格新聞
史上第一次 雪州政府在東禪寺辦新春大團拜
2025乙巳蛇年到來,佛光山東禪寺平安燈會再亮燈。萬眾矚目的重頭戲主題燈,突破以往傳統設計方式,改編自經典《白蛇傳》,打造一座22公尺,大約六層樓高的巨型山水及雷峰塔花燈,呈現一場視覺盛宴。除了花燈盛宴,雪州政府將首次在仁嘉隆佛光山東禪寺,舉辦新春慶典。
2月前
百格新聞
News
New UAE envoy visits Dong Zen Temple, Happy Village
UAE Ambassador Dr. Mubarak Saeed AlDhaheri recently visited Dong Zen Temple and Happy Village in Jenjarom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Human Fraternity on February 4 and the upcoming Chinese New Year,
1年前
News
會員文
林金城| 地緣食志:豆仁水和油炸粿
仁嘉隆是品嚐閩南風味小吃的好地方。簡單的油炸粿和一碗豆仁水,映現出充滿鄉土風情的生活縮影。 傍晚時分,路經仁嘉隆(Jenjarom),倏然想起“婉君表妹”曾提起她家鄉的油炸粿配豆仁水。試著一探究竟,於是便連忙將車急轉彎拐進村裡。 才想起那天沒問“表妹”食攤何在,頓時不知何去何從。只見大街路上洞洞坑坑,顛簸到底,最後還是將車開到路盡頭的東禪寺,停在院旁,撥電求救。 手機傳來“表妹”的聲音:等我十分鐘,我正在從吉隆坡回仁嘉隆的路上! [nonvip_content_start] 我曾在巴生一帶上班十多年,對通往萬津(Banting)路上的仁嘉隆,印象僅是從道旁路牌上匆匆一瞥看來的“名字”,或長輩或同事偶爾憶記往事,不經意透露早年此地曾經是龍蛇混雜的“閒人禁地”。 倒是近年來,兩次受邀到東禪寺講創意談文學,才有機會走進村裡。我有個習慣,每到一處陌生地方演講,都會盡量提前一兩小時抵達,先去附近走走逛逛,以瞭解當地風土民情與人文風華;或獨自去吃個早餐,拍些街景,到巴剎去聽聽市井對話。 仁嘉隆這華人新村,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濃濃鄉情與樸實民風外,那有如豆腐格井然分佈的屋地與街道設計,雖經過五十多年歲月洗禮,卻依舊濃淡分明地刻劃出早年英殖民政府,在緊急法令下大規模“牽民成村”的歷史痕跡;據老一輩的說法,此地早年稱為“溝頭”,後叫十四支,50年代初期建成新村後才稱為仁嘉隆。走在其中,看板屋,看木樓,看從院子裡外洩的綠意叢叢,一轉眼,便彷彿回到童年生活的新村風景。 當然,對“知食”為樂的我來說,由於此地人口以福建人佔大多數,所以在飲食風貌上呈現出那牢不可破的“閩南”特質,肯定是最終強烈吸引我的地方。 常有朋友問起該如何“挖掘”地方飲食寶藏,我都會建議大家捨“點”顧“全”,也就是不要只在意某地方早已熟為人知的“名食”,而是試著去了解在周遭大環境影響下民間味覺的取向。就好比方言群分佈,就足以讓我們打開一扇又一扇展現全面多元與地方單一的飲食之窗,再接合地方歷史(歷史不只是“很久很久以前”,今天發生的事,明天就成為歷史),就不難從中將地方飲食的特質與菁華給挖掘出來。 走在仁嘉隆大街,兩旁食攤林立,只需留神,大可發現幾乎全是閩南風味小吃;像福建鹹飯(大菜飯、蠔乾飯、金瓜飯、菜豆飯、芋頭飯)、苦瓜米粉湯、肉羹湯、紅酒面線、炒茨粉根、肉骨茶、封肉、麵粉粿……等。或許當地人從不察覺其特色何在,但如果越區考量,看在別處以不同方言群為主的地方食客眼裡,那便是充滿魅力,足以詮釋成很“仁嘉隆感覺”的在地飲食風貌了。 就像那天“表妹”在閒談中倏然提起有這麼一攤油炸粿配豆仁水時,便讓我當場喜出望外。 據“表妹”回憶,小時候每逢神誕演酬神戲時,臺下總會出現不少這類食攤,顧客都是坐在矮板凳上一手託碗豆仁水,另一手拎根油炸粿,邊吃邊看,好一幅6、70年代充滿鄉土風情的生活縮影。 還是先解釋一下這兩種食物是什麼東西。以福建方言發音,說穿就是大家熟悉的油條和花生湯;其實對閩南飲食文化有所涉獵的人都應當知道,花生湯是早年泉州和廈門一帶極為普遍的早點,另一種選擇就是杏仁湯了,通常都是配上油條來吃。 如果說廣東人的經典早餐是白粥油炸鬼,那福建人的就是豆仁水和油炸粿了。看來仁嘉隆果然是個品嚐閩南風味小吃的好地方。 突然,眼前停下一部紅色車子,“表妹”搖下車窗大聲的說:還不上車? 2008年4月16日完稿
3年前
會員文
百格新聞
洋垃圾入口88萬噸 大馬淪為“國際垃圾桶”
仁嘉隆新村居民申訴,從今年2月起便常聞到嗆鼻臭味,經明察暗訪後,發現是“洋垃圾”惹禍。...
6年前
百格新聞
更多Jenjarom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