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open debate

“读好书、找一份好的工作”是大部分父母辈常常叮嘱我们的观念,然而这样的人生观还适用于我们的身上吗? 5月5日,星洲日报《学海》联合辩论团体“有亮点”举办了一场面向中学生的Open Debate表演赛,辩题为“对年轻人来说,‘读好书、找好工的人生观’,还管用吗?”,辩手及逾20位现场观众共同参与了这场思维的激荡。 正方代表有骆俊旗律师以及沙巴建国中学的罗湘颐同学,反方代表则是“有亮点”创办人陈宏耀以及吉隆坡坤成中学的邝恺儿同学。 本场比赛围绕在几个核心的争议。 首先,正方认为“读好书、找好工作”的人生观其实是一个踏实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于正方而言,读好书、找好工作的人生观能够培养年轻人许多优良的品质,像是有纪律、耐心、持之以恒等。这样的人生观特别适合年轻阶段仍然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年轻人。 反方则认为正方针对“读好书、找好工作”的人生观不大像是论证人生观,而是一种方法论。反方不完全否认好好读书的可贵,然而当我们在谈人生观的时候,其实它并不是手段,而成为了我们追寻的目标。也就是说,正方其实恰好就是把未来给明确下来,让年轻人有了既定的追求。而对反方来说这样的追求,其实会限缩年轻人的可能性,更有可能让更多年轻人感到迷茫。 主流的人生观,是设限还是脚踏实地? 下一轮攻防中,正方认为这道辩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处在网络时代,网络红人的成功加上人们报喜不报忧,导致我们总是感觉到世界上成功的人多,自己却庸庸碌碌,长期以往人们更急功近利、更想要快速获得成功,以至于我们这一代变得越来越浮躁。因此,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才是长远之计。 对于正方对时代的解读,反方提出另一种看法。所谓“读好书、找好工”的人生观,其实是父母辈当年的“互联网”,也就是传统媒体给父母辈的一种既定印象。反方调侃说,自己的父母总是强调要成为专业人士。哪怕你想当歌手,你先当个医生再当歌手也是更有优势。反方认为,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路径单一化的观念传输。 随后,反方也提醒大家,辩题虽然在谈“读好书、找好工”,但其实这个人生观一旦展开,其实还可以有很多后续,如“买好房、找个好伴侣、组织个美好家庭”等等。这一切,都是社会管理者希望我们遵循的一套有利于社会管理的观念。反方带着比较批判的姿态,抨击了现代社会应试教育,让学校沦为社会工厂,只服务社会生产力。找好工作的目的更只是促进消费,让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持续运作。年轻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过早接受这种假定,泯灭了自己思考人生可能的途径,以至于人到要上大学,不晓得要念什么科系,人到中年才意识到可能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行业。甚至来到晚年蓦然回首,觉得自己从来未曾了解自己。年轻人需要迷茫,也应该趁早迷茫。 正方后来总结,人生阶段总有不同。对于年轻人这个群体来说,大家眼界还未打开,受限于自己的事业,而迷茫只会让年轻人停滞不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兔子曾经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要往何处走,继续走下去就是最好的办法。在青年这个阶段接受社会的某种观念,让自己能够持续向前,其实也未尝不是一件让自己有动力走下去的信念。 观众突破辩论盲点 Open Debate作为一场表演赛,除了辩手发表精辟观点,现场观众也有机会各抒己见,除了举牌给正反方投票,观众的发言也非常有启发性。 身为中学生的其中一位观众认为,读好书的过程中,其实让他认识许多事物,从而发现了自己的兴趣而不会感到迷茫。另一位中学观众则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据她所说,母亲虽然家境富裕,还在外婆外公的资助下完成在英国留学,但母亲曾和她坦言,自己只是满足父母辈的期许,没有人生方向。 还有一位观众直接挑战反方,所谓社会希望我们走的方向,听起来都非常正面,照着做又有何不可? Open Debate的魅力其实就在于观点的碰撞,不难发现,这场表演赛中,人们对于“读好书、找好工”的认知有所不同,更对人生选择不同有所偏好。然而,辩论无关对错,只是为了激发讨论。人生选择也无高下,只有左右之分。 相关报导: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冲突事件引发的饥饿危机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结婚生子真可怕?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辩论不只需要技巧,更需要亮点
7月前
有亮点(Got Point)是一群辩手创立的辩论平台,核心目标是让辩论变得有趣并走近观众。 这个有着亮点的名称,取名时却是创办人陈宏耀偶然闪现的想法。致力于推动公开辩论(open debate)的他,一日和梁宝仪及外号光头律师的朋友一起脑力激荡时,闪现的第一个想法是:既然大家是辩论团队,讲话一定要有重点。当他看到朋友的光头闪闪发亮,瞬间有了一个亮点。于是平台中文名称就在他出卖朋友的光头后闪现了。 根据宏耀的想法,辩论不该只有严肃,也该有趣、有所启发、有亮点地输出你的角度。辩论是一种展现高度思维能力的活动。然而,高深的语言造诣与对谈能力是一回事,能否接引观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辩论,又是另一回事。 公开辩论之余,必须有亮点 在他的设想里,是公开辩论在先,亮点在后。从他的对谈中可以知道,他在乎群众的契合度。近期马来西亚涌现脱口秀潮,宏耀也曾想尝试发展脱口秀,却发现本身更喜欢辩论多于脱口秀。马来西亚的脱口秀尚处于起步阶段,却为他提供了想法:辩论也可以像脱口秀一样,逐渐演变成面向大众的活动。 马来西亚辩论历史悠久,更有不少辩手扬名海内外。既然都是被聚焦的一群,为何辩手不可更面向大众多一点?辩手也可以摆脱大专学术精英的印象。这种面向大众的重要精神,其实是借鉴于脱口秀中“开麦”(open mic)的观念。脱口秀表演者向来和观众有很好的互动,也注重观众的互动感。在参照脱口秀,以及中国节目《奇葩说》的机制后,有亮点开始完善自己的机制,包括正反两位辩手搭配主持人的模式,以及让观众于现场灵活使用手中卡片来表达立场,再辅以小任务、询问问题,使得观众打破传统辩论台上凛然不可侵犯的印象,让辩论活动与观众形成高度互动。 和观众高度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有亮点所设计的游戏环节也带来有趣效应。游戏要求即席辩论,力求双方立场呈现反差。其中一场活动里,在表演开始前,主办单位现场收集观众伴侣最奇怪的癖好,然后让双方互相捍卫自己立场。癖好是坏是好,伴侣是棒是糟,全凭观众自辩。这种有趣好玩的线下活动,颠覆了人们对辩论的印象。 场域选择也是有亮点其中一个关键所在。有亮点到很多场域表演,包括殡仪馆、教堂、大会堂甚至中药店。特别场域适合特定主题,能够增加辩论的临场感。这种不拘场地形式的作风从季风带书店开始。宏耀特别提及:“有好奇心的人、喜欢阅读的人,也许就是我们的群众。书店气质更贴近我们。” 这样不拘小节的风格背后其实藏着宏耀的小小私心:书店一般没被镁光灯所聚焦。他希望借此带动一些人流。在那之后,他到各个场域尝试办活动。在推广生命教育的一圆殡仪馆办生死辩论、在传统中药店办药理辩论,现场让观众思考:如果你发现长生不老药,你是服下或销毁? 5月5广邀中学生体验公开辩论 5月5日,有亮点将和《学海》季刊合作,在星洲日报总社举办一场公开辩论。届时,他将会让老辩手带领年轻辩手展开辩论:对现在年轻人来说,追求读好书找好工的人生观还管用吗?默默耕耘是否还是可行的选择? 这就是有亮点尝试让辩论变成一种通俗娱乐的努力,让大家更普遍的享受辩论之余,抛出了思考点。 宏耀认为,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表演,大家都是喜欢舞台的人。而这样的形式,这样的舞台更适合辩手。传统大型辩论,机会掌握在特定几个人身上。他想把这个严肃的水平线稍微拉下来,不要让辩论那么沉重。看一场辩论无异于看一场表演。他希望它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表演,甚至很欢迎各界将这个已经反复实验并获得成功的模式拿去使用。 专业化意味着与观众的距离 我们回过来看待辩论这回事:为什么辩论并非十分流行的活动?从某种意义来说,辩论圈太成熟。专业的术语、陌生化的语言、专业的评审机制,都会让辩论变得制式化或变得高深。而当我们以通俗角度,或文化收费的角度去看待辩论,这类陌生的语言甚至专业的裁判会导致辩论活动不需接地气。举个例子,传统辩论就像学术期刊,但因为这份专业化,使得阅读期刊的读者只能是专业读者。他积极在扩展辩论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对辩论的另一种改革,是丰富了辩论技术。面对群众是另一种技艺,其中包括控场能力、讲说艺术、表现张力、互动能力等。当传统辩手在面对真实场域里的群众,试图说服大家的时候,将进入完全不同的游戏。传统辩论人活跃的舞台,不外乎参加公开赛、成为教练并带队、成为辩论赛评委。他希望辩手可以出现第四种选择:走向群众。他的抛砖引玉,渴望的是对辩论界的改变。“这是这个固有的圈子或产业的一种新的叙事。”他如斯总结。 相关报导: 【《学海》少年/名人推荐】《学海》季刊 页页皆黄金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世界宣明会扶贫 贫困带来的饥饿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出国深造前的心理准备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