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pendatang

“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著你。” ——尼采《善恶的彼岸》 无论是作为马来西亚第一部众筹电影,或是电影想要探讨的深刻主题,《Pendatang》都值得所有马来西亚人放在心上。 制作团队将电影上架到YouTube,并附上多种语言的字幕,除了让电影有更大的创作空间,也能面向更多观众,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尽管电影的叙事框架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有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虎头蛇尾,但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有成功带出主题,即种族主义肆虐到极致后的反乌托邦社会将何等残酷。 故事发生在想像中的马来西亚。在“927事件”后,种族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可调和,死伤无数,于是在全民公投后决定将各种族隔离开来,居住在政府官员分配的住所,并实行严格的物资配给和宵禁。主角一家人在来到官员安排的房子居住后遇到一名躲藏在屋内的马来女孩,并遭遇一系列的压迫和灾难,最终被迫逃亡。 尽管电影并没有清楚交代“927事件”的细节,但作为这部电影的“麦高芬”,此事件对电影中的众多角色都带来重大影响,例如父亲对异族同胞展现出满腔仇恨、女士兵的妹妹被残忍杀害、家具厂老板以此事件煽动民众并谋取政治红利、成为民族英雄但最终残害同胞的自卫队等。 若是对时事和历史有所了解的马来西亚人,应当会对“927事件”有满满的代入感。无论是1969年的“513事件”,还是2015年的“刘蝶广场事件”,都是电影中的现实案例。导演选择不交代“927事件”的细节,却又通过角色对白侧面刻画出它所带来的恐怖和仇恨,留给观众很多想像空间,也展现出种族之间的冲突可以是各种原因所造成的。 种族冲突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以发生,毕竟信任有时就只是一张窗户纸,是否戳破只在一念之间。 电影中数次出现一句细思极恐的对白,即:“是你自己投下赞成票。”这句话绑架了主角一家,以及后来无数以为《隔离法》实施后便能营造出美丽新世界的人们。故事中的父亲、货车司机、女士兵,甚至是后来出现的印度人都是隔离法的支持者,但他们都遭遇了更大的悲剧而陷入后悔。尤其是父亲与家具厂老板对话的桥段,更是显现出政客为了自身利益而毫无原则,以及普通百姓被仇恨裹挟的愚昧无知。 我们都不要变成魔鬼 而自卫队作为电影中的“民族英雄”与反派更是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满腔仇恨的自卫队到最后罔顾法律并滥用暴力,说明了人性被仇恨与权力吞噬之后能有多么恐怖。电影结尾开放式的结局更令人得以想像其他隔离区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毕竟在乱世底下坏人不会只有一个,而受害者往往是所有人。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不只是探讨了种族冲突和仇恨会带来的伤害,也凸显出当政府无法维持法律的公信力,民众之间容许暴力行为和对人失去信任的时候,人命将如何低贱,自由将何等奢侈。比起仇恨本身,我们更应该心心念念的是仇恨所带来的恶果,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当集体的仇恨之火燃烧殆尽,剩下的只会是秩序的崩坏、暴力的肆虐,和无尽的生灵涂炭。 获得自由或许并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失去自由的生活绝对比我们能想像的还要更糟,只是安逸的我们都忘记了,或是有人刻意不让我们知道而已。 所以我们都要互相提醒,不要变成魔鬼,也不要掉入深渊。 【知道多一点】 《Pendatang》(外来者)为大马首部靠众筹制作的粤语电影,资金均来自公众捐款,电影导演为吴乾坚,2023年12月21日起在YouTube平台免费播放。制片方认为,电影涉及种族题材,很难通过电检局的审批,因此一开始就决定不在院线上映。他们也声称影片不赚取任何广告收入,仅为非营利性质。12月24日,在YouTube观赏过影片的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主席卡米尔奥曼(Kamil Othman)曾在社交网站发表看法,认为学校应该放映这部电影,以引起大众讨论,消除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和偏见。
11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12月前
当我国3大种族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区域,甚至任何往来,都可能为自己招来监禁或杀生之祸时,这,并不荒诞,而是极可能发生的悲凉。 电影《PENDATANG》大胆设计出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剧情,讲述3大种族在一场交通事故及表决后,从此分而治之地生活着。其中,大家都不能跨越彼此的禁区,违例者将被处罚。偏偏主人翁一家却在搬到隔离区时,发现屋子阁楼其实一早住着神秘的巫裔女孩。 剧情看似荒谬,却给了我们一个预示。首先,电影不时提及各族的划分源自于一场未道明的表决,间中有人投了否决票,但更多是投了赞成票,而放在我国的情境来看,无疑是讽刺的,它像在影射着国人在一次次选举后的种族观念。我们究竟在一次次的选举后,变得更团结,还是更分化?男主角对巫裔的认识,就还停留在怕蛇的刻板印象中,没有进步。 电影也有许多有趣的设计,其中,赞成票的代表(男主角或河边捉鱼的印度大兄)在谈起表决事件上总表现得情绪激动,对比否决票(女主角与印度女人)的冷静,像是告诉我们情绪票如何导致当下不堪的局面。再来,电影也十分聪明地避开阐述交通事故的对错,毕竟对错总因大家的角度而出现不同的诠释。 [vip_content_start] 另一个玩味的设计是,对友族有成见的男主人一家入住的地方是马来甘榜,鹊巢鸠占后却又发现马来女孩比他们更早入住,而且双方还彼此保护,倒是同一族群却欺压同胞,甚至利用这种分化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权益。当下,各族间的仇恨无疑显得愚昧,而我更突然想起自己从小是如何因政治人物的教唆而对友族产生刻板印象。 电影中,华裔与巫裔权力一方从私下合作到利益谈判,再到最后的相互厮杀,放在现今的政局来看,也特别有味道。尤其,电影还在这个情节上做了一个铺排,让作为百姓的主角、华裔司机与马来女孩,如何彼此牺牲,相互成就,反之权力一方则上演“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如此强烈对比,在在告诉我们:当政治人物因为利益而联姻、或较劲、或厮杀之际,只有民众的情感最实在。 个人最喜欢的,是印裔男女河边捉鱼的情节。这个安排可以是平衡各族在电影里的存在,但,两人的出现以及捉鱼的设计,其实更像在给我们一场逆向思考。首先,女人比男人厉害捉鱼,就已经宣誓着某种权力的颠覆(所以男的很不服),而印度人就只能捉鱼之际,其实更像在符合社会对印裔印象的框架下,要我们反思自己的刻板印象是否合理,是否滑稽。你若是意识到捉鱼设计是某种歧视,反而意味着你的通透,若你不认为这个设计有问题,反倒是问题所在。 PANDA的设计也很有趣。尽管主人一家给了马来女孩许多干净的衣服,但,女孩就是喜欢印有中国国宝的衣服,然后就算自己原来可以道出姓名,却也不介意被大家叫她PANDA。 作为一部只有30万令吉的制作,电影在场景、道具、配乐、服装等各环节上,确实无法和其他大马电影相提并论,而节奏与转折也有突兀的地方,然而本片仍值得一看,也值得我们细细反思。
12月前
12月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