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TAMA

1989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影响着我,那时候才小学的我,近乎每天盯着报纸看,89六四,柏林围墙倒下,三藩市大地震等等,震撼了心灵不断颤动,那一年我一直躲在房间的角落,听着黄舒骏的〈雁渡寒潭〉。那一年听着听着一把声音唱着玩味的歌词,戏谑地唱着轻狂内心世界,开拓了另一个世界。 文:陈伟智(媒体人) 我的少年比较早熟,小学时就读完金庸小说, 再读鲁迅、巴金,对国家大义,对不断重演的杀戮残酷历史似懂非懂。当时听一众滚石歌手、王杰、陈升等,而当时对罗大佑和黄舒骏的歌词非常着迷。黄舒骏的年少轻狂吸引脑洞才开启的我,更是形成对台湾生活和文化的向往。 所以,我知道了那坑坑洞洞的椰林大道,来到台大就像不经思考不择手段争先恐后地向前跑。所以,她以为她很美丽,唱着唱着好像学会很多道理,至少开始看她的背影。所以,思辨着现实和初心之间,曾经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何失落在理想现实之间;是单纯的孩子,真的希望单纯一辈子?听不懂的话,其实是真不懂?还是假装听不懂。 [nonvip_content_start] 所以,多年后再听〈你〉有不一样的感触,再有沈忱的叹息。还记得,就因为这样开始写情书。所以买了一本很厚的《未央歌》,一直看不完了了那段心愿,一直在不同时候留下同样的眼泪,一直在寻找着谁。所以,那首7分钟多800多个字的〈恋爱症候群〉,听了听着笑着哭着是不是慢慢也懵懵懂懂地建立一个爱情观。 然后,强说愁的少年就跟着黄才子的步伐走去。 文青的音乐印记 黄舒骏大概也真的成了马来西亚一代文青的中文音乐印记。现在和7字辈8字辈同温层聊起,不少人都曾经有个黄舒骏跳跃他们的思维和青春。弹唱〈未央歌〉回味,抄那〈恋爱症候群〉超长的歌词,哼那〈马不停蹄的忧伤〉叹息,喊〈听不懂的话〉愤世,笑骂〈她以为她很美丽〉、〈不要变老〉,还有后来的〈男女之间〉、〈谈恋爱〉。好像歌坛突然出现了一个不世之才,歌迷惊呼原来流行歌曲也可以这样玩。 记得当年还有个“都市传说”,黄舒骏当年在罗大佑演唱会跑到后台,冲着罗大佑说:“有一天,我一定会超过你!“。虽然黄舒骏多年后澄清没有发生这事,超越罗大佑也是企划之言。但是超越罗大佑,击倒罗大佑也成为黄舒骏当年轻狂的迷人标签。 我曾经也想要当个像黄舒服骏歌词里那个轻狂的少年,他第三张专辑的〈少年狂想曲〉曾是我的生活主题曲。我因此要学尽所有学艺,知道所有事情,要偷偷地藏着厉害本领,然后“要趁他们发现我厉害之前,再偷偷努力!要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当然,就像黄舒骏在2001年发布的〈改变1995〉写的“我没成为你以为的那个人”,最终我没有成为,也无能力成为那个人。但我却走出了我的路。人生本来很多一厢情愿,曾经觉得黄舒骏会成为一个很特殊很特殊的人。 对我来说,黄舒骏首三张专辑《马不停蹄的忧伤》、《雁渡寒潭》和《未来的街头》,像是少年狂想曲系列的一个绝响。后来黄舒骏还是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我是谁〉、〈两岸〉、〈男女之间〉、〈谈恋爱〉、〈在你背影守候〉。尤其〈我是谁〉专辑像是回神之作。但似乎也停在这座山。 后来关于黄舒骏的消息,就是在不同综艺节目当评审和名嘴,娶了一个年轻的太太,有个幸福的家庭。 偶尔看到他的消息,会注意他的消息,仿佛就知道了一个曾经启蒙自己的老朋友,一个老师的消息。偶尔会想起自己最狂的时代,那个在黄舒骏歌声中追梦、向往一种世界的男孩。 男孩不再天真,天才不够天才,坏又不够坏,天天都想离开。属于我们的精彩,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感恩当年听了黄舒骏,有了那个思想跳跃情感多变的自己,那段青春记忆始终存在。而且我知道我还在,寻找一种永远。 合作伙伴 | 台湾东协造音行动 https://www.taiwanaseanmusicaction.com
3年前
近日脸书弹出回忆帖子,提醒我在某个塞车的早晨是靠夕阳武士的《风》熬过了一小时半的路程。回想这几年台语似乎又热了起来,从茄子蛋的〈浪子回头〉烟一根根的点到娃娃魏如萱的〈你啊你啊〉大玩台语;无论新起的美秀集团、柯拉琪或是成团已久的拍谢少年、闪灵,台语似乎又悄悄跑进耳朵。 文:许苏怡 其实在大马俗称福建歌的闽南歌曲,在福建人占多的华人社会中,一直是华语和粤语歌以外的主流中文歌曲。大量从台湾引进来的福建歌,风靡了马来西亚。〈爱拼才会赢〉、〈酒后的心声〉、〈心事谁人知〉、〈欢喜就好〉、〈家后〉等,深深地印在许多大马华人的脑海中。 作为籍贯金门,已是第三代土生土长的巴生人,台语从小就在身边。无论是电视上的影视歌还是生活里的对话,台语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从前的台语在认知里叫“福建话”,而所唱的“福建歌”也不是这样的音乐型态。 [nonvip_content_start] 上世纪的马来西亚的华人深受港台文化的影响,而我所在的巴生更是一个充满“台味”的地方。家中祖辈从前是看“王宝钏”、“杨丽花”、“叶青”等录影带打发时间,现在父辈则是收看“欢喜台”的节目与闽南剧。在我家乡的圈子,洪荣宏和黄乙玲就如同周杰伦和蔡依玲一样;时至今日参加亲戚喜宴,仍然会听到长辈上台唱〈一只小雨伞〉。 闽南剧和选秀风潮 步入了千禧年时,Astro把闽南剧带进马来西亚;引入闽南剧不确定是不是Astro的首创,但能确定的是首部《意难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我天真地相信那是一个历史性的文化输入,因为那往后的几年,至少在我所处的巴生市,大街小巷以及百货公司你都能听见孩童在唱闽南剧主题曲。 “福建戏”逐渐从一个时段,变成多个时段播放;电视台也打造一个专属的频道,引进台湾多个综艺节目或是打造本土以“福建话”为媒介语的节目。其中,一档以唱福建歌的歌唱比赛“欢喜来卡拉”,更是掀起大马人唱“福建歌”的热潮。当时江蕙、黄乙玲、陈雷、蔡小虎等歌手的作品频频流传,本地台语系歌手小凤凤、黄一飞亦人气高升。 这场比赛不分年龄和种族,所以时不时也能看见印度同胞唱着〈追追追〉参加选拔。比赛从小乡村比到大城镇,再延伸到海外有全球版的“全球欢喜来卡拉”。当时大量的福建歌、闽南歌曲被传唱,也再度把消沉下去的台语歌手捧起来,这场选秀风风火火至少办了九年。 长大后的自己转移听歌类型,不知道那股“台风“是如何消失,不过近年的歌单越来越多令人惊喜的台语歌,不知这股”台风“会不会随时又悄然而至? 合作伙伴 | 台湾东协造音行动 https://www.taiwanaseanmusicaction.com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