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WhatsApp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月前
4月前
5月前
手机铃声响起,看了一眼来电显示,长叹一口气……待铃声终止,打开通讯软件输入:“不方便接电话,有什么事吗?”然后发送。这是你接获来电的惯性反应吗? 电话面世初期,并没有来电显示,人们会好奇——是谁来电?随着科技越发达,人人皆有智能手机,而通讯方式增多,不再仅限于通电话。如今,大家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如WhatsApp、脸书、Instagram等彼此联系,“煲电话粥”似乎逐渐被淘汰了。随之而来,是越来越多人有“电话恐惧症”——对通电话产生恐惧。 BankMyCell网站调查指出,年轻一代从小在“荧幕前”长大,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与他人轻松建立关系。他们可能担心通电话时说错话,给人留下负面印象,于是宁可“躲”在email、简讯后,以文字方式沟通。 调查显示,其中63%的千禧一代以“我没发现手机响或震动”为不接电话的借口,12%则使用“线路不好”。该网站也指出,与其替拒接电话的年轻一代贴上“没礼貌”的标签,不如学习适应现时代的沟通方式。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青少年,属于数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他们从小与各式各样数位产品成长,与电脑、网络共存,接触多元的沟通方式,他们所“分享”的,不再只是家常、学业,而是短视频、梗图等,透过网络上流行的元素表达自己。现今,许多青少年甚至逐渐抗拒“原始”的电话沟通方式。 大部分受访的青少年认为,最有礼貌的致电方式,是先发讯息告知通话目的,如果讯息沟通就能解决问题,那通电话——还是免了吧! “电话恐惧症”渗透在青少年生活中,可他们恐惧的,究竟是什么?只是“电话”的沟通方式吗?抛开电话,是否就能毫无恐惧地与人沟通? 【动力青年‧你说】 Max(18岁/男) 面对面交流最好 我的朋友多数喜欢使用微信、Instagram聊天,但我更倾向于电话沟通。如此一来,我能清楚传达资讯,不像打字或语音,无法有效表达情绪,双方都有可能“会错意”。 若没有紧急事情,我才会选择讯息沟通。我是个没耐心,且会“秒回”讯息的人——收到讯息后,立即点开回复。但有些朋友会“拖延”回复,短则数十分钟,长则几小时,常常让我等得不耐烦。 对我来说,透过社交媒体传简讯更多是为娱乐性质,比如与朋友互传memes(梗图)、短视频等。如果可以,我会面对面与人交流;退而求其次,就打电话沟通;讯息打字,是最后的选择。 Sampson(18岁/男) 有急事才打电话 我更喜欢透过讯息联系,这让我有更多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心情回信。为了更好地表达情绪,我有时会使用表情符号。但是,若打电话就必须即时回应,我会措手不及。 我并非“机不离手”,做事情时,我会打开“勿扰模式”,这样就不会收到来电或讯息通知,这使我更专心。随后查看电话,若有讯息,我会一一回复;当然,有时也会“置放”一处,想着待会回复,之后却忘了,常被朋友调侃是个不喜欢回信的人。 有时候必须打电话给陌生人,比如致电银行处理事务,我会紧张。对我来说,若可以通讯息解决的事情,那最好还是讯息处理,有急事才通话。 Yoo(18岁/女) 打电话要看对象 我认为打电话需要看对象,若是相熟的朋友打来闲聊,那绝对没问题。但有时候接获“麻烦人物”来电,比如父母要我处理事情,或是补习老师打来,我会故意不接;相熟的人来电,我会有些焦虑,待对方盖了电话,才讯息询问什么事情,再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话。 我更倾向以文字沟通,先将讯息整理好再发出。若是重要事情,我会很快回复,赶紧将事务处理好;若是与朋友聊“废话”则不着急,最终甚至可能忘了这事。除非是急事,否则我对“已读不回”不会很介意。 讯息沟通当然也有坏处,有时候可能让人感到敷衍,或无法清楚表达情绪,因此我会使用各种表情包,沟通也不会冷冰冰。 【动力青年‧我听见】 父母需陪伴孩子 这时代,“电话恐惧症”不限于青少年,许多人接获未事先说明的来电时,都会质疑为何贸然打来。唯我在接触少年人时,发现他们确实更敢于“拒绝”接电话——有的直接挂断,再以讯息询问;有的过了许久才回信;有的甚至完全不理会。 有的青少年也会“选择性回复”,比如在社交网站回应留言,但不回手机讯息、不接电话。其实,他们的“触觉”很敏锐,察觉到我找他们的目的,若是需要他们“做事”,便会迟回复。这也可以理解,就像成人不喜欢在工作时间外处理公事,青少年也不喜欢在休息时间接受“压力”。因此,除非事态紧急,否则我会先传讯息给青少年,说明情况,让他们有时间消化,再回复讯息。 此外,青少年经常沉浸在网络世界,表达方式也较“间接”,比如在社媒平台互传短视频、歌曲、梗图等,沟通已不像过往那般直接,以说、写来表达想法和情绪。因此,长辈尝试与他们沟通时也可能面临问题。为了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不时关注网络流行元素,寻找共同话题,同时,也成为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桥梁。 另外,青少年面对沟通问题,也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比如,父母忙工作,把手机当“保姆”,孩子习惯与荧幕中的网络世界相处,未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于是与人交流时感到陌生、恐惧。其实,孩子需要陪伴、关心、引导,从良好的关系中学习与人交流,间接减少通电话恐惧。 鼓励有“电话恐惧症”的少年人,尝试找出恐惧背后的原因,是因不擅长交际、习惯待在舒适圈、对长辈的“嘱咐”感到压力?从而再适当改进。当然,不排除有些少年随年龄增长,历练更多了,更懂得与人沟通,“电话恐惧症”也就不药而愈。 “练习”了再通话 多数青少年选择讯息沟通,是因更有自主权和可控性——先读或听讯息,再按照自己的步伐,决定如何回复。此外,还可以在发送讯息后删除或修改,让人更有安全感。若是通话,不但无法“预览通话内容”,还须即时回应,这使一些人在致电或接听电话前紧张、害怕,因他们无法“掌控”别人的回应。 此外,青少年可能会以关系来衡量“是否接听电话”。比如父母打来,是要吩咐我做事吗?补习老师打来,是要问我为何缺席吗?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沟通方式增多,人们感受到的不是更自由,而是失控。 建议青少年多留意:只是对电话沟通感到不自在,还是平日交际也是如此?是因面对面相处比电话沟通更自在,还是担心师长致电“追究责任”而压力?从中反思,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焦虑?无论如何,建议青少年可在通电话前“练习”一遍,或将重点写下,这有助于让通话更流畅。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他们从小接触的沟通方式多元,也有特定沟通模式,因此已甚少通电话。我们可以用他们舒服且习惯的方式联系他们,从中建立关系。父母们,若你家孩子也有上述情况,也可以反思,为何孩子会有“父母打来就是要骂或吩咐事情”的刻板印象;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呢?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接住青少年驿动的情绪——生命线协会95少年特使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推广文学教育 亟需各方联手 ——“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 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和演绎观摩会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奇怪,人不累,心很累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8月前
8月前
8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