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不滿用完即丟的待遇!員工用廁紙寫辭職信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巫統土地產業權 |
馬哈迪發律師信 要求卜艾公開道歉
|
烏美簽署意向備忘錄 達成礦產協議邁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不滿用完即丟的待遇!員工用廁紙寫辭職信
|
品馨蔬食—傳承媽媽的味道 開啟健康飲食新篇章
|
巫統土地產業權 |
馬哈迪發律師信 要求卜艾公開道歉
|
烏美簽署意向備忘錄 達成礦產協議邁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費看病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不满用完即丢的待遇!员工用厕纸写辞职信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乌美签署意向备忘录 达成矿产协议迈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不满用完即丢的待遇!员工用厕纸写辞职信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乌美签署意向备忘录 达成矿产协议迈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不满用完即丢的待遇!员工用厕纸写辞职信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乌美签署意向备忘录 达成矿产协议迈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不满用完即丢的待遇!员工用厕纸写辞职信
|
品馨蔬食—传承妈妈的味道 开启健康饮食新篇章
|
巫统土地产业权 |
马哈迪发律师信 要求卜艾公开道歉
|
乌美签署意向备忘录 达成矿产协议迈出第一步
|
SOCSO最新福利!打工人享免费看病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Zuttelo投資騙局
會員文
貪字頭上一把刀(三)| 投資騙局卷50億崩盤 “借屍還魂”騙舊投資人
因為還有人相信,所以投資騙局層出不窮,這個局崩盤後,幕後首腦又迅速推另一個局“借屍還魂”,甚至找回之前受騙的投資者,遊說他們再投資賺回虧損的錢,進行二度詐騙。 獨家報道:連俊傑 因為還有人相信,所以投資騙局層出不窮,這個局崩盤後,幕後首腦又迅速推另一個局“借屍還魂”,甚至找回之前受騙的投資者,遊說他們再投資賺回虧損的錢,進行二度詐騙。 曾經卷走逾50億令吉的“Zuttelo投資騙局”,就被揭發崩盤後仍推出新項目,企圖借屍還魂。 以“彌補損失”遊說投資 根據探悉,Zuttelo投資騙局自前年8月15日被警方介入調查宣告崩盤後,原班人馬很快另起爐灶推出類似投資計劃,還以“彌補損失”來遊說之前墜入騙局的投資人再度注資。 據瞭解,該批人馬在新設計的投資計劃中推介階級獎勵制度,用高額獎勵為噱頭吸引投資人遊說親朋戚友加入,初級代理可獲得過萬令吉獎金,最高階級的“皇冠代理”可依照所得積分兌換鑽戒、名錶、豪車,甚至有豪華別墅等豪華獎勵。 原班人馬操縱新平臺 一名曾在Zuttelo投資約90萬令吉,因投資崩盤一切化為烏有的投資者向專案小組透露,Zuttelo投資騙局原班人馬在2022年10月營運的平臺在去年3月突然宣告崩盤,一度因大馬國際人道主義組織(MHO)揭發幹案手段又易名避風頭。 “新平臺崩盤後,部分投資人同月份就接獲訊息,聲稱一個全新平臺將啟用,根據所獲資料顯示,相關平臺是由原班人馬操縱。” 初始投資需446令吉 受訪者透露,相關全新平臺以遊樂園為藍本,投資人初步需投入虛擬貨幣100泰達幣(USDT,約446令吉)購取入場套票,通過完成指定任務及購買配套來通關,完成30關後將獲得100萬泰達幣(約446萬令吉)獎勵。 據瞭解,投資騙局計劃複雜,設有多種收益模式,猶如投資遊戲;投資者不僅可通過出售入場套票來壯大下線成員規模,人數增加又可抽取佣金,投資者經由制定雙軌團隊進行“對碰模式”、購買道具、增設子賬號、購買更多配套等方式來增加收益。 有受害者家破人亡輕生 墜入Zuttelo投資騙局而蒙受巨大損失後,受訪者一度陷入憂鬱,在友人陪伴及輔導下才走出陰霾,惟並非所有投資人這麼幸運,有部分人目前生活潦倒,甚至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 “不少人在投資騙局揭穿後與家人鬧翻,未能獲得諒解……就如其中一位從美國返馬的投資者就輕生了,還有一名香港籍投資者患上憂鬱症,工作心不在焉釀成意外截肢,從此殘疾。” “我們因遭受騙案身心備受折磨,一開始非常彷徨無助,直到與MHO接洽,並通過該組織向執法單位提出訴求。過程中接觸到更多受害者,深深瞭解到詐騙案對公眾的傷害之大,所以希望通過《星期天頭條》揭露內情,讓大眾瞭解這類詐騙模式,提高警惕。” 胡良傑:受害者群組達2千人 大馬皇家警隊秘書拿督諾西亞指警方前年8至12月接獲220宗針對“Zuttelo投資騙局”的投報,損失金額近8500萬令吉,但MHO發言人胡良傑透露,受騙投資人開設的群組人數一度多達2000人,涉及金額不少於50億令吉。 案件列NFA 受害人不滿 “有33名投資者陸續到各州警局提交訴求信(Letter of Demand),要求警方公佈調查進度,但隨後被負責警員以書面或口頭告知,案件已被列為不採取進一步行動,令他們深感不滿。” 去年約百名投訴者在大馬國際人道主義組織陪同下提呈備忘錄,要求國家金融罪案中心,希望執法單位重新展開調查,但至今石沉大海。 傅協祥:假藉授課 搜大數據“千門八將”輪番騙上鉤 報道:連俊傑 投資詐騙分子假藉授課之意,行蒐集大數據之實,除了藉此建立起師生階級關係外,亦進行洗腦式教育,令投資者對他們言聽計從。 拉入群組洗腦式教育 致力於從事反詐騙活動、有“惡霸律師”之稱的傅協祥接受《星期天頭條》專案小組訪問時,分析近年來流行的拉進WhatsApp投資群組的投資騙局時指出,這些詐騙集團運作精密,有著彷彿“千門八將”般的嚴密體系,成員根據專長分工,擔任不同角色,如正、提、反、脫、風、火、除與謠。 他解釋,投資者被拉進投資群組後,就會有人扮演“反將”角色,即使目標提出問題和質疑,最終被運營方的答覆所說服,營造出一種運營可靠的假象。而“脫將”負責轉移投資者的資金;“正將”則是策劃整個騙局的幕後黑手。 “投資詐騙集團中的‘除將’,則負責在騙局崩盤後安撫投資者,同時自稱可代為向運營方談判,實則為了拖延時間,讓“正將”能夠逃避追捕。 他還指出,一些詐騙分子會開設線上金融課程吸引投資者,設計考題讓投資者答題贏取獎金,而這些考題實際上是由“風將”設計,目的是要答題者洩露個資,以進一步完善詐騙分子的大數據。 “這些考題通常沒有確切答案,其真正目的是為了讓詐騙分子收集大數據。另外,在所謂的授課期間,詐騙分子與投資者建立起師生關係,他們通過洗腦式教育及不平等的社會位置建立起信賴關係,使得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投資者更容易受到影響,做出有利於詐騙分子的選擇。” 他表示,詐騙分子甚至還會營造出一種自身並不缺錢,推廣投資計劃僅為造福人群的假象。 主動聯繫助追款是騙中騙 在得知深陷投資騙局後,受害者往往會陷入一種情緒低落的心理狀態,這時會有人主動聯繫,聲稱可代為取回款項,但代價為五五分賬,不久後就有一筆小數額的款項匯入受害者的銀行戶頭中,聲稱是透過關係追回的部分款項,更提供系列完整的虛假賬目資料,先博取受害者的信任。 “受害者會以為遇上救星而陷入亢奮的瘋狂狀態,即便賣了住所也要為這批人提供經費,最後發現追不回騙款,才驚覺陷入二度騙局。” 傅協祥補充,進行此類詐騙的不法之徒,通常與設下投資騙局的人是同一夥的,而他們匯入受害者銀行戶頭中為餌的款項,其實是受害者本身的錢。 英系法律 無法徹底剷除騙案 投資詐騙在大馬橫行,傅協祥指有關現象或與大馬所遵循的英系法律有關,並非僅是大馬面對這項問題,而是奉行同一體系法律的國家面對的國際大問題。 “英系法律強調在判決前,所有人都是無罪的,這為詐騙分子提供時間轉移資金;中國在打擊詐騙行動的作法是:任何人被識別為詐騙分子,即會遭受“黑五類”待遇,包括雙親醫療福利被取消、孩子不得成為公務員,不得上名校等。儘管中國相關法律看似不人道,在對於反詐卻奏效。” 他還強調,詐騙分子對社會造成的危害與毒販不相上下,必須被徹底根除。這也是他致力宣傳反詐騙意識,甚至視為終身使命的原因。 “有一位退休老伯被加密貨幣投資騙局騙走50萬令吉畢生儲蓄,結果不敢告訴家人,萌生跳樓念頭,期間數度駕駛時精神恍惚險些釀車禍。如果他真的出事,老千造成的破壞是否與毒品造成的危害一樣?” 律師樓助追款廣告有詐 社媒上有自稱是律師事務所的一方投放廣告,聲稱可為民眾追回被騙的金錢,傅協祥提醒民眾小心遇上二度詐騙。 他指出,2001年法律職業(宣傳)條規闡明,律師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廣告,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皆有類似條例,新加坡律師若觸犯類似條規,可能被取消律師資格。 “法律明文條規嚴禁律師進行宣傳,包括不可將事務所電話號碼置入廣告,現在社媒出現的廣告明顯已觸犯條規。這些廣告都是為了引誘受騙者,再次踏入陷阱。” 他補充,在大馬,任何人冒充律師,在現有法令下可被判處罰款2500令吉,或不高於6個月監禁,或兩者兼施。 相關文章: 貪字頭上一把刀(一)| 詐騙團伙玩“角色扮演” 誘投資 退休踩坑 貪變貧 貪字頭上一把刀(二)| 墜加密貨幣投資騙局 退休失百萬 淪打工仔
1年前
會員文
更多Zuttelo投資騙局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