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生周报》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有话说】破风而行,学海来时路——历任《学海》主编对谈录
【引言】 《学海》周刊临别之际,我们邀来历任《学海》主编齐聚一堂,为《学海》好好道别,也聊聊彼此在规划《学海》内容及筹备活动时,所收获的感动和难忘之事。 原来,星洲日报是先有《学海》,才有文教部; 原来,学记有生活上的困扰,竟然也是找星洲日报的哥哥姐姐求助; 三十年的时光,《学海》在无数读者和学生记者心中,种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份力量,在周刊结束之际,期许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继续回馈给年轻一代。 以下为参與对谈的《学海》创刊人及歷屆《学海》主编: 萧依钊(钊)◆《学海》创刊人、曾任星洲日报集团总编辑 ╱现任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 潘碧华(华)◆第一任《学海》主编╱现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主任 曾毓林(林)◆第二任《学海》主编╱现任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曾翎龙(龙)◆第三任《学海》主编╱现任星洲日报文教部主任 王国刚(刚)◆第四任《学海》主编 林:我们先请“《学海》之母”依钊,给我们说说《学海》的缘起吧。 钊:那时正值金融危机的八十年代吧,《星洲日报》面对经济下滑和因为茅草行动被停刊近半年,可说是首当其冲,状况凄/凄惨惨。后来张晓卿社长接管之后,九十年代报馆开始转亏为盈。当时我跟时任总编辑刘鉴诠和老板张晓卿谈起,我们是否可以开始做一些回馈社会、文化、慈善的工作?结果他们都同意了。 第一份诞生的学生刊物是《星星》周刊,之后由于我们的《学海》学记队很受欢迎,所以半年后就办了《学海》。我记得就在《学海》创刊时期,星洲日报才正式设立文教部。 华:当时1993年,我刚硕士毕业,依钊就请我过来帮忙。一开始我是先到《星星》周刊,过了半年左右《学海》创刊,我就是第一任的《学海》主编。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文教部的创立,对星洲日报的发展和销量都有很正面的影响呢。孩子们从《小星星》、《星星》、《学海》的阅读,长大后就自然成为《星洲日报》的读者。 钊:更重要的,是在提高阅读风气和培育人才方面。以我小时的经验,我就读的小学没有图书馆,到了中学才有。所以一升上中学,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在追看《学生周报》、《蕉风》等刊物。学生刊物会比一些文学名著更好阅读,所以我觉得《星洲日报》应该办学生刊物,造福学生。 潘:在当时的年代,校方和老师们都很支持《学海》的出版。在第一期出版前,我们跟各州的区经理跑遍西马各州的学校,或是在校外举办活动并邀请老师们前来。这般的大肆宣传下,为《学海》先铺下了市场的规模。见到校长和老师们,我们就介绍刊物,还附送一些周边赠品。有了基础后,刊物开始出版时就能够很顺利地推广。记得刚开始就有几万份订单了。 《學海》與學記和讀者的情誼不變 林:时代更迭带来不同的改变,自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你们认为《学海》至今一直存在的、不曾改变的元素和理念是什么? 刚:最近在做《学海》回顾内容,我一直在翻阅以前的《学海》。我觉得读者们、学记们和《学海》的情谊好深厚。像这次我们在《学海》的“聋婆婆”脸书上宣布停刊的消息,马上就有几千则留言和分享。其中有很多留言者,以前都是学记或是在学校售卖《学海》的读者。 钊:这么多年以来,学生记者队已经成为《星洲日报》的品牌。这归功于几十届来学记负责人的努力。去年十二月,我到文教部主办的二手书活动找些书籍,当时已经很晚了,但现场有正在帮忙的学记负责人和学记们,我觉得好感动。他们愿意为文化活动而努力,即使半夜了还很耐心地在做。拥有这样的精神,我觉得之后不管学记从事哪个行业,都会带着这种优秀的品质。 林:(转向潘碧华)你在大学内也常遇见学生记者吧? 华:我倒是没特别去问谁是学生记者,但我上课时提到自己是《星星》主编、四眼姐姐、《学海》主编,学生们都会马上有亲切感。学生记者有很多都是校内精英,因为要成为学生记者不容易,有面试、笔试需要通过。而且老师们推荐来当学生记者的中学生,也多数是校内学术表现较出色的学生。所以学生记者队在培育精英这方面也是很重要,以后事业有成能够回馈社会。 龙:《学海》编辑室每年都会“跑码头”(意即“ 巡回”,出席各区的培训营见见学记。疫情时我们没有停止学生记者队的活动,反而把培训营转为线上举办。当我们回归实体营后,发现学记的活动真是无法用网络取代,学生记者之间在营内的互动、同甘共苦的情谊依然很珍贵。 钊:当时我们《学海》编辑室,每个人都付出很多时间和学生记者们维系感情。我记得森州瓜拉庇劳有个女生,中五毕业后父母不让升学,结果她离家出走居然来到总社投靠我们。后来我们就带她回家好好劝说,介绍她就读师训。最终她真的当上了老师\\。 《學海》轉型是個契機 林:《学海》的转型,很多人都献上了祝福。国刚作为最后一任主编,你有什么转型的方向? 刚:周刊的工作,对编辑室而言其实蛮重的,基本上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八、九成都在周刊上。如今转型以后,我们策划出版《学海》季刊,还有讨论想在《星洲日报》开辟“《学海》青年”和“《学海》少年”专版,也把学记的“年轻人版”更名为“《学海》学记”,希望我们能够整合手上的资源和工作时间,参与到更多活动中。 龙:以往我们也办过不少有趣的活动,比如到中国和台湾游学、举办SPM应考讲座、后浪文学营等。这些活动也许能够多办,而且我们也会多到中学和师生们交流。 华:还有“学海杯”刊物赛也很受欢迎呢,作品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萧:对于《学海》周刊的暂停出版,我并没有那么悲观。当年我在办《学海》的时候,其实也有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当时还是最全盛的时期呢。我看过很多国家、地区的刊物一旦关闭,整组编辑团队就解散了,现在《学海》并非完全解散,而是投入在报纸的年轻人版面,这比我想像中好。我们还可以就现在的环境条件,再创造新的机遇,把《学海》的精神留下来。转变未必就是危机,可能也是个契机。
8月前
动力青年
更多《学生周报》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