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英國男子睡醒發現車被盜 花2萬卻買回自己被盜的車
|
特朗普:澤連斯基有意願“放棄克里米亞”
|
讓”多元“成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諧社會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創歷任總統70年來新低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英國男子睡醒發現車被盜 花2萬卻買回自己被盜的車
|
特朗普:澤連斯基有意願“放棄克里米亞”
|
讓”多元“成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諧社會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創歷任總統70年來新低
|
上班後變笨?不是錯覺!告訴你5個真相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英国男子睡醒发现车被盗 花2万却买回自己被盗的车
|
特朗普:泽连斯基有意愿“放弃克里米亚”
|
让”多元“成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谐社会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创历任总统70年来新低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英国男子睡醒发现车被盗 花2万却买回自己被盗的车
|
特朗普:泽连斯基有意愿“放弃克里米亚”
|
让”多元“成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谐社会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创历任总统70年来新低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英国男子睡醒发现车被盗 花2万却买回自己被盗的车
|
特朗普:泽连斯基有意愿“放弃克里米亚”
|
让”多元“成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谐社会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创历任总统70年来新低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英国男子睡醒发现车被盗 花2万却买回自己被盗的车
|
特朗普:泽连斯基有意愿“放弃克里米亚”
|
让”多元“成为力量之源 莎拉斯瓦蒂:塑造和谐社会
|
特朗普上任百日 支持率创历任总统70年来新低
|
上班后变笨?不是错觉!告诉你5个真相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情緒勒索》
人物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原來我們都把別人想得太強大
美國波普藝術之父安迪·沃荷曾說過“未來,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成名”,彷彿預見了網絡時代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我們永遠不知何時在某地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捲入輿論的暴風眼,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最終將形成一股衝擊力巨大的網絡暴力。這種鋪天蓋地的惡意,就連諮商心理師周慕姿亦難以抵擋,當時她是怎麼走出網暴?面對網暴,我們又能做什麼?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冰冰 “被網暴者”只是網暴者展現自己的工具 2017年《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一書出版後,周慕姿聲名大噪。但是,往往伴隨讚譽而來的,必然還有無數的質疑和謗毀,尤其是在打破地域界限的網絡時代,這種負面聲音更是毫無緩衝地直衝本尊面門,令人難以迴避,甚至讓周慕姿一度萌生關閉專頁的念頭。 “我2018年時候很痛苦,有一段時間還想要把粉專直接關掉。”她坦承在遭遇網暴時,即使作為諮商心理師,她的大腦和經驗仍無法承受這樣的刺激。她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很有界限的人,不太在乎別人如何看待她,但這些“以為”在2017年至2018年時一一被擊碎,讓她一度自我懷疑。 “會有人專門寫信來罵你,你都還會收到,很多很多那種。你可能會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做錯了?是不是我很糟糕所以才會發生這個事?我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這樣。” “而因為你很焦慮,你又會想要去確定是不是大家都這麼想你?所以你又會再去看(留言)。” 於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變得越來越焦慮。最終的解套之法,其實還得迴歸本心,先自我審視如何看待在相關事件裡的“我”。 “如果我覺得我有做錯也OK,我下次知道怎麼做就好;如果覺得其實我沒做錯,那我的理由跟我的看法是什麼?這些東西想清楚之後,他人的訊息和評價就不容易影響到你。” “當我知道別人的反應為什麼會這麼大,我也會避開這種可能。”但是,被網暴者在狀態極差時,她認為最好的做法是把自己放在“真空”的環境,於陷入風暴中的他們而言,“真空”極為重要。 她坦言,其實諮商心理師是一份非常容易被別人情緒影響的工作,她們並沒有想像中這麼無敵,相反更敏感,能醫不自醫。 當時朋友眼見她深陷輿論泥沼,痛苦不堪,就邀約她到日本散心,短暫地離開是非之地。“我朋友就說遇到這件事情有什麼?我們去日本玩一個月,回來之後就沒事了,你都不要做任何回應。因為後面就會有新的新聞蓋過,大家就忘了。沒人在乎你是誰,大家只是想要表達一下自己。” “大家在乎的是自己在社群世界裡展現的樣子,被攻擊的人只是大家用來展現自己多聰明、多厲害(的工具)。” 一語驚醒夢中人,彼時處在情緒低谷的周慕姿瞬間撥開頭上的烏雲,豁然開朗。“雖然他不是心理師,但我覺得這方法超好。” 實際上,這亦是她不喜歡評論時事的原因。“如果要講時事,也是分享這件事讓我聯想到的心理現象,而非事件本身。因為評論所有的新聞時事都有個困難,就是你看到的面向是媒體要讓我們看到的,是記者的角度。” “他收集的資訊是什麼?他第一個接觸的是什麼?會決定我們對這個新聞的看法,既然如此,我們隨意評論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是因為我們不認識這個人。” 學會勇敢捍衛自己 當時的周慕姿每週會進行一次心理諮商,對她來說,幫助最大的莫過於讓自己長出力量,學會勇敢地捍衛自己。 “以前我被打,會很害怕回應,我會很怕別人罵我。後來我覺得必須要去解釋我自己,當開始做這件事時,我的力量比我想像中的還大。” 她意識到,許多“網暴者”對她只有片面的理解,並不瞭解她,這些人往往比較情緒化,於是當她回應這類人時,他們反而會自我省視,進而修正自己的態度。 “有些純粹要攻擊你的,也沒關係,因為他再攻擊下去,就會有人幫你罵他,”她笑道,“這些人好像很兇喔,但是當別人罵他時,他就縮回去、不見了,(要不就是)自己刪賬號、刪留言。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因此,她發現原來我們都把別人想得太強大。“他們的心理脆弱程度其實跟我們差不多,只是今天他先罵了我們,就是這麼簡單。” 雖然那時候在面對網暴時,她會反擊攻擊者的言論。但如今她會視情況而選擇回覆,主要原因不是為了捍衛自己,反之是為了保護攻擊者。 “有些攻擊性太高,我反而會直接把他隱藏或是忽略。以前會覺得要回復,是因為覺得對方誤會、標籤我,所以我要回復。” 可她意識到,一旦她回覆攻擊者,那些肯定且認同她的人們亦會群起攻之,形成另一種霸凌,這不是她的目的。 她回覆的初衷實際上僅僅想告訴對方自己會因此受傷,並不想自己的情緒變成別人的情緒,成為她的一杆槍替她去幹仗。 “我可以理解,但是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因為我一直都在教大家怎麼去建立自己的界線,所以我就開始避免做這樣的事情。” 拒絕活成別人標籤的樣子 “割裂”,是我對周慕姿的初印象。 由於工作關係,接觸過許多心理諮詢師,多半語調和緩,總是有一股娓娓道來的溫柔,但是周慕姿說話語速極快,稍有分神就會被落在後頭。烏黑的長髮,精緻的妝容,搭配深棕色的美瞳,總讓我產生她下一秒就要拿起麥克風吟唱的錯覺,“金屬歌姬”的暗黑風撲面而來。 可是,偏偏我們正在聊的卻是如何尋找內心平靜相關的話題,這種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接收的信號不一致造成劇烈的衝突感,與她本人的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 點開她的簡歷:政大新聞系學士、政大廣電所碩士、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以及民謠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 新聞、心理諮商、金屬樂團主唱,這3種看起來毫無瓜葛的專業或職業,最終在她身上合而為一,或深或淺地打下了烙印。 “你有沒有發現,(在)華人文化不太習慣一個人有好幾個身分?”她笑說,“大家比較習慣你有一個主要的職業。” 然而,這種多重身分集於一體的情況在波蘭、冰島等地卻是常態,比如2018年的世界盃,冰島的主教練是牙醫、門將是電影導演等等。 因此她認為,一個完整的“我”是由很多身分構成的。 “工作可能只是餬口的一部分,可是我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情,也許不完全是因為錢。” 許多華人父母多半是比較期待小孩能把書念好,有一份能做好一輩子的掙錢工作,周慕姿的母親也不例外,但只要不影響學習,對於她的興趣愛好和課餘活動給予百分百的自由。 於是,周慕姿在高中時期就參加過攝影社、吉他社、舞蹈社、合唱團、口琴社、手語社,還擔任過校刊社校對,林林總總不下10個社團,連她本人都記不清。 “我媽說我參加十幾個社團,我都不記得了。” 她從小學鋼琴,對音樂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熱愛,上大學後開始參加樂團。有別於一般樂團的刻板印象,他們卻是幾乎與抽菸、刺青、喝酒絕緣──只要開車就滴酒不沾、樂隊裡沒有一個人刺青,做最狂野的造型,唱著最不羈的歌,卻有著最乖巧的靈魂,堪稱非典型樂團。 “所以我在臺灣的心理師界,其實也是非典型。” “大家對心理師會有一種像輔導老師,規規矩矩的樣子,(但)我從小就不是很喜歡權威去給我一個標籤,或是約束我一定要長什麼樣。” 只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最美,不是嗎? 更多【人物】文章: 臺灣美食作家陳靜宜/唯有吃得多 才能累積足夠經驗值 文史工作者莫家浩/享受歷史在手中的快感 調酒師易柏翔Seven Yi/以調酒穿針引線 敘述餐飲風味的詩意
10月前
人物
更多《情緒勒索》
下一個
結束導覽